第126章 冊封太子
開局成寡婦,肚裏還揣個崽,瘋了 作者:@永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聰整個一個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還海涵,她有幾個腦袋敢埋怨皇後?恭恭敬敬的退出了皇後的宮苑,獨自一人出了宮,也沒有馬車相送,侯府更沒有馬車來接,隻好步行迴去,到了侯府,都已是掌燈時分了,邵柏軒並沒在家。
她猜想他是去了三殿下那裏,皇後突然來宣她入宮,他得好好與三殿下解釋解釋。不過,解釋也沒用,他這腳踏兩隻船的印象,是不好改變了。
果然,邵柏軒迴來後一臉的愁容,顯然三殿下那裏的情況不容樂觀。又過了幾日,皇後又來召見司聰,卻又不見司聰。短短月餘之間,司聰被召見了三次,卻一次皇後的麵都未見著,這可令司聰徹底的失去了判斷了。
轉眼到了端午,帝後設宴大宴群臣,宮中歌舞升平好不熱鬧,宮外卻血雨腥風驚心動魄。眾人正沉浸在輕歌曼舞中,有內侍匆匆來報,說是二殿下在府中遇刺,傷勢嚴重,性命攸關。
皇後一聽立時便暈了過去,太醫忙施針救治,等皇後醒來,不顧眾人阻攔出宮去了皇子府。二殿下傷勢頗為嚴重,熬了三日,終是撒手而去,皇後娘娘哭的死去活來,幾次要追隨兒子而去。
皇帝痛失一子,也是傷心不已,他是自私自利,他是心狠手辣,可那畢竟是自己親生的兒子,養一隻貓狗的還心疼上幾日呢。
皇後按下傷痛,跪求皇帝追究真兇,一定要為兒子報仇雪恨,皇帝心知肚明,除了那兩個兒子,誰還敢如此行事?
於是,一、三兩個皇子狗咬狗,互相攀扯,誰也不可能承認是自己動的手,倒是扯出了不少不為人知的醜事。
他二人都抱著我不行你也別想的心態,把對方咬的死死的,今天你拿出一個證據來,明天他又挑出一個錯處來,二殿下還沒下葬呢,這倆人已是人盡皆知的惡貫滿盈了。
更有外邦使臣上表,關於一切與這兩位皇子有關的交際,全部要求停止,他們不相信這樣德行欠虧,殘害手足的人成為將來的天下之主。
怎麽辦?皇帝傻了眼,以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讓兒子們爭,勝者方有坐擁天下的能力。可是爭死了一個,那兩個也壞了名聲,他若是把皇位傳給其中一個,天下人首先不允,他這王朝斷難續存。
可是老二已死,剩下的幾個孩子還小,他的身子骨並不如外界所知道的那般強壯,他有幾次睡夢裏昏睡不起,險些死了。若是他哪日突然離世,這天下非得大亂不可,那這江山,可就未必姓趙了。
不行,他得先立了太子,等局勢穩定了再換一個也是一樣的,眼下最重要的是穩定朝局,安撫外邦,免得有不軌之徒趁機行亂。
二殿下於一個月後下葬皇陵,皇帝封了他一個親王的封號,以親王禮製下葬。一、三兩個皇子因罪行數不勝數,皇帝也無法包庇,判罪逐出皇族,貶為庶人,並終身監禁。
家眷不用說,都受了牽連,與其有關的朝臣等都受了牽連,或斬,或貶,或抄家流放。邵柏軒擔驚受怕了一個月,每日早朝看著身邊的人一個一個被拖了出去,或是被罷黜,他的心就像被油煎了一般難熬。
邵柏軒瘦了一大圈,他是心驚肉跳的,不知是該喜,還是憂。喜的是當時備受爭議,三殿下對他失去了信任,與他也斷絕了來往,致使他逃過了這一劫。憂的是皇後娘娘如今虎視眈眈的不肯放過他,幾次要求聖上處置了他,聖上都以證據不足給駁迴了,可他明白,聖上未必能護他多久。
他覺得再這樣熬下去自己非得熬瘋了不可,這當口,皇帝又扔出一記炸雷。又到了中秋佳節,皇帝在這一日宣布了一件特大事件,立怡貴嬪的四殿下趙贏為太子,封怡貴嬪為怡貴妃。
整個大殿立時鴉雀無聲,這也太令人意外了。怡貴嬪早在一年前就開始為四殿下拉攏朝臣,六部之中皆有重要的職位已經成為了四殿下的追隨者。在司聰那分來的銀子大部分都用在了這上頭。不過不是賄賂,而是用在了賑災、修建河道,以及改變民生等重要的項目上。
四殿下宅心仁厚,心係百姓的聲名逐漸遠播,他自己與百姓們同吃同住,修堤築壩,樸素簡約,很是得了民心。故,朝堂上寂靜了一瞬後,便有人山唿陛下英明,山唿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的。
皇帝倒是吃驚不小,他原以為怡貴嬪母家根基不深,她又是個老實本分的性子,四子也是沉默寡言不顯山不露水的,可是這朝中的支持之聲倒是不小,日後,怕是難駕馭了。
朝臣們都是這樣,慣會見風使舵,一、三兩位殿下的倒台也倒了一批官員,剩下的要麽就是忠心於皇家的,不管是誰做了皇帝,他們都甘心效忠。要麽就是膽小怕事的,從不敢站隊的,這會兒皇帝都頒旨了,他們當然是毫無意見的同意了。
對於這件事,皇後並未表現出異議來,而是一直沉默不言,她就一個兒子還死了,隻要不是另外兩個,誰做了皇帝她都接受。
況且怡貴嬪,不,現在是怡貴妃了,一直對她恭敬有加,就是兒子封了太子,依然是謹小慎微,領著太子在她殿前跪了半個時辰,執意要認她這個皇後為母親。
她還能說什麽?她又能怪這一對母子嗎?他們是撿了一個大便宜了。自己的兒子沒那個命,她以身入局,以兒子為誘餌,就是為了拉那兩個皇子下馬。她做了萬全的準備,確保兒子的安全,可是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卻丟了兒子的命,那兩個皇子的暗衛就那麽強嗎?一波一波的殺都殺不完?
一定有人幫忙,她能想到的就是軍中的人。她費盡心思挑撥離間,目的就是讓誠毅侯與老三離了心,等計劃成功了,她再籠絡他為她效力,可是那個混蛋就是一根筋,人家老三都明說了不用他操心了,他還是多管閑事的找來幫手,這個仇,她不報不配為人母,更不配為人了。
她猜想他是去了三殿下那裏,皇後突然來宣她入宮,他得好好與三殿下解釋解釋。不過,解釋也沒用,他這腳踏兩隻船的印象,是不好改變了。
果然,邵柏軒迴來後一臉的愁容,顯然三殿下那裏的情況不容樂觀。又過了幾日,皇後又來召見司聰,卻又不見司聰。短短月餘之間,司聰被召見了三次,卻一次皇後的麵都未見著,這可令司聰徹底的失去了判斷了。
轉眼到了端午,帝後設宴大宴群臣,宮中歌舞升平好不熱鬧,宮外卻血雨腥風驚心動魄。眾人正沉浸在輕歌曼舞中,有內侍匆匆來報,說是二殿下在府中遇刺,傷勢嚴重,性命攸關。
皇後一聽立時便暈了過去,太醫忙施針救治,等皇後醒來,不顧眾人阻攔出宮去了皇子府。二殿下傷勢頗為嚴重,熬了三日,終是撒手而去,皇後娘娘哭的死去活來,幾次要追隨兒子而去。
皇帝痛失一子,也是傷心不已,他是自私自利,他是心狠手辣,可那畢竟是自己親生的兒子,養一隻貓狗的還心疼上幾日呢。
皇後按下傷痛,跪求皇帝追究真兇,一定要為兒子報仇雪恨,皇帝心知肚明,除了那兩個兒子,誰還敢如此行事?
於是,一、三兩個皇子狗咬狗,互相攀扯,誰也不可能承認是自己動的手,倒是扯出了不少不為人知的醜事。
他二人都抱著我不行你也別想的心態,把對方咬的死死的,今天你拿出一個證據來,明天他又挑出一個錯處來,二殿下還沒下葬呢,這倆人已是人盡皆知的惡貫滿盈了。
更有外邦使臣上表,關於一切與這兩位皇子有關的交際,全部要求停止,他們不相信這樣德行欠虧,殘害手足的人成為將來的天下之主。
怎麽辦?皇帝傻了眼,以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讓兒子們爭,勝者方有坐擁天下的能力。可是爭死了一個,那兩個也壞了名聲,他若是把皇位傳給其中一個,天下人首先不允,他這王朝斷難續存。
可是老二已死,剩下的幾個孩子還小,他的身子骨並不如外界所知道的那般強壯,他有幾次睡夢裏昏睡不起,險些死了。若是他哪日突然離世,這天下非得大亂不可,那這江山,可就未必姓趙了。
不行,他得先立了太子,等局勢穩定了再換一個也是一樣的,眼下最重要的是穩定朝局,安撫外邦,免得有不軌之徒趁機行亂。
二殿下於一個月後下葬皇陵,皇帝封了他一個親王的封號,以親王禮製下葬。一、三兩個皇子因罪行數不勝數,皇帝也無法包庇,判罪逐出皇族,貶為庶人,並終身監禁。
家眷不用說,都受了牽連,與其有關的朝臣等都受了牽連,或斬,或貶,或抄家流放。邵柏軒擔驚受怕了一個月,每日早朝看著身邊的人一個一個被拖了出去,或是被罷黜,他的心就像被油煎了一般難熬。
邵柏軒瘦了一大圈,他是心驚肉跳的,不知是該喜,還是憂。喜的是當時備受爭議,三殿下對他失去了信任,與他也斷絕了來往,致使他逃過了這一劫。憂的是皇後娘娘如今虎視眈眈的不肯放過他,幾次要求聖上處置了他,聖上都以證據不足給駁迴了,可他明白,聖上未必能護他多久。
他覺得再這樣熬下去自己非得熬瘋了不可,這當口,皇帝又扔出一記炸雷。又到了中秋佳節,皇帝在這一日宣布了一件特大事件,立怡貴嬪的四殿下趙贏為太子,封怡貴嬪為怡貴妃。
整個大殿立時鴉雀無聲,這也太令人意外了。怡貴嬪早在一年前就開始為四殿下拉攏朝臣,六部之中皆有重要的職位已經成為了四殿下的追隨者。在司聰那分來的銀子大部分都用在了這上頭。不過不是賄賂,而是用在了賑災、修建河道,以及改變民生等重要的項目上。
四殿下宅心仁厚,心係百姓的聲名逐漸遠播,他自己與百姓們同吃同住,修堤築壩,樸素簡約,很是得了民心。故,朝堂上寂靜了一瞬後,便有人山唿陛下英明,山唿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的。
皇帝倒是吃驚不小,他原以為怡貴嬪母家根基不深,她又是個老實本分的性子,四子也是沉默寡言不顯山不露水的,可是這朝中的支持之聲倒是不小,日後,怕是難駕馭了。
朝臣們都是這樣,慣會見風使舵,一、三兩位殿下的倒台也倒了一批官員,剩下的要麽就是忠心於皇家的,不管是誰做了皇帝,他們都甘心效忠。要麽就是膽小怕事的,從不敢站隊的,這會兒皇帝都頒旨了,他們當然是毫無意見的同意了。
對於這件事,皇後並未表現出異議來,而是一直沉默不言,她就一個兒子還死了,隻要不是另外兩個,誰做了皇帝她都接受。
況且怡貴嬪,不,現在是怡貴妃了,一直對她恭敬有加,就是兒子封了太子,依然是謹小慎微,領著太子在她殿前跪了半個時辰,執意要認她這個皇後為母親。
她還能說什麽?她又能怪這一對母子嗎?他們是撿了一個大便宜了。自己的兒子沒那個命,她以身入局,以兒子為誘餌,就是為了拉那兩個皇子下馬。她做了萬全的準備,確保兒子的安全,可是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卻丟了兒子的命,那兩個皇子的暗衛就那麽強嗎?一波一波的殺都殺不完?
一定有人幫忙,她能想到的就是軍中的人。她費盡心思挑撥離間,目的就是讓誠毅侯與老三離了心,等計劃成功了,她再籠絡他為她效力,可是那個混蛋就是一根筋,人家老三都明說了不用他操心了,他還是多管閑事的找來幫手,這個仇,她不報不配為人母,更不配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