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裏安靜了下來。


    方迪迪點頭,她就知道,她那個寶貝弟弟可不是簡單的落水。


    這種有頭沒尾的聊天方迪迪已經聽了很多次了,目前她這具身體是淳於意的五女兒,芳名淳於緹縈。


    一個姨娘生的庶出小姐,剛剛死了弟弟,因著落水嚇壞了,目前呆呆傻傻基本不說話,下人們都快把她忘了。


    加上這幾日府裏悄無聲息的處理小弟的後事,照顧病倒的淳於老太太,還有憂心幾日不出門的淳於意,她是真的被人忘了。


    淳於緹縈的親爹,也是這淳於府的當家老爺——淳於意。


    淳於意曾任太倉令,人稱倉公,後得到名醫公孫光和公乘陽慶的真傳,棄官從醫,設立淳於醫苑。


    淳於老太太生有三子,淳於意是她的第二子。


    從這幾日的聽牆角來看,淳於意應有一妻兩妾,五個女兒,一個兒子,不巧的是,兒子死了,隻剩下五個女兒。


    大女兒和二女兒如何,方迪迪可是一句也沒聽到,許是這兩個女兒嫁人後也不太迴家,家裏的丫鬟小廝懶得提。


    先說說下人眼中菩薩心腸的夫人——鄒氏。


    應該也是賢良淑慧,隻怪肚子不爭氣,生了三個,個個都是女兒,生下三姑娘淳於淳於緹慧後就對自己生兒子的事情徹底絕望。要知道在古代可是男權社會,沒有兒子等於斷了香火。於是乎,心存愧疚,怕淳於意在自己這裏斷了後,才容忍了柳姨娘進家門。


    再說說這幾天聽的最多的柳姨娘。


    不見其人,就知其中的厲害了。且不說在這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會製度之下,柳姨娘憑借自己的本事,硬生生的讓這個不納妾的家族接受了納妾,還在進了家門之後,享受了一把正統夫人的待遇,實力不容小覷。


    當年柳姨娘一度覺得自己肚子裏的是個男孩,所有人都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就連鄒氏能不見麵就不見麵,見了麵也選擇繞行,就怕萬一有個什麽閃失脫不了幹係。結果生下來傻了眼,還是個女兒。也就是現在的四姑娘淳於緹月。


    老天爺還給了她重重的懲罰,因著吃的太好,營養過於豐盛,胎大難產,傷了根本不能再生了。


    接著便有了王姨娘進府,這王姨娘是淳於老太太一眼就看中的宜男之相,老太太因著柳氏已經得罪了鄒氏,索性再博上一博。


    王姨娘很爭氣,三年生倆,先是生下五姑娘淳於緹縈,二胎直接生下兒子淳於鬆,穩固了自己在淳於家的地位,老太太臉上也有了光。


    方迪迪這幾天聽下來,大約夫人生的三女兒淳於緹慧年齡最長,她與淳於緹月相差一兩歲。至於淳於鬆則是眼瞅著三歲了喪了命。


    其他的方迪迪就不知道了。這也不能怪她,她的穿越實在是悲慘了些。


    方迪迪從醫科大學畢業後,如願進了家附近的一所醫院。


    國內隻有兩個地方常年人滿為患,一個是學校,一個是醫院,方迪迪很幸運的占了一個。


    方迪迪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心懷患者,一絲不苟。


    曆經幾年的磨練,眼看做完這台手術,她就要成為主任醫師了,哪知會在做完手術的那一刻直直的倒下。人稱猝死。


    躺在這櫸木床上,換了殼的方迪迪隻想說:珍愛生命,拒絕加班。


    臨淄是個好地方,臨淄有個下學宮,孟子、荀子、張儀等談學之士皆在此學宮裏發表過演說,可謂是百家爭鳴的縮影。


    土地肥沃,再加上濱海漁鹽資源豐富,算的上這個時代最富足的都市了。


    方迪迪真是想不明白,在她生活的時代都是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這裏了!她這個便宜老爹也不知道怎麽想的,怎麽會想到棄官從醫呢!


    幾日來,府裏的丫鬟小廝來來迴迴的穿梭在鄒氏住的北院之中,鄒氏眼下的黑色印記也足以說明幾日的情況。


    淳於鬆死的太突然了。


    前一天,全家人還坐在一起商量如何給他準備生辰宴,這還不到半天,誕日變成了忌日。


    鄒氏走進內廂房,內裏靠牆置放著一張四方臥榻,上麵沉沉睡著個十歲左右的女孩,女孩睡得極不安穩,臉上還有未幹的淚痕。


    旁邊一個丫鬟守在旁邊,給小女孩慢慢的打著扇子,見鄒氏進來,輕輕福了福身。


    鄒氏揮揮手,示意不要吵著女孩休息,她上前小心的擦掉女孩臉上的痕跡,唉的一聲又走出內廂。


    一位看起來與鄒氏年紀差不多的大丫鬟趕緊上前,扶著人坐到了藤椅上,自己則找了把扇子,站在一邊小心的揮動著。


    “夫人這幾天真真受累了,一邊小心的安排小少爺入土,一邊還要安撫老太太和老爺,要不是大爺和三爺幫忙拾掇著,真不知道還要鬧出多少事!”巧燕說著自己也跟著鬆了口氣。


    “大伯和小叔與老爺都是同胞兄弟,當初老爺還在任上的時候,大伯家的漁鹽,都是老爺私下打點的,小叔家的孩子們如今文官武官都占上了,還有什麽不滿足。現下家裏出了這麽大事,幫襯點也是同胞兄弟該有的情誼。”鄒氏嘴上雖這麽說,麵上還是忍不住難過。


    “夫人您最是明白,想來老爺這……也是命中注定,您切莫再往心裏去。”老爺這命中無子。


    鄒氏依舊是忍不住歎氣。


    巧燕知道自家主子這是憂心老爺後繼無人,隻能岔開話題,“王姨娘這幾天也是病懨懨的,今個下午才把五姑娘接迴房裏,聽丫鬟說,王姨娘抱著五姑娘哭了好一陣子呢,差點就閉過氣,幸好丫鬟機靈,掐了人中才緩了過來。”


    “你看咱們慧兒,知道鬆兒死後也是難過的厲害,剛剛去瞧,臉上還是眼淚,更何況王氏了,她自打進了府裏,謹小慎微的,就怕出什麽差池,誰承想,唉……”鄒氏又是一陣歎息。


    巧燕聞言也不再說話,這小少爺一人牽動著所有人的啊!


    忽地,巧燕低了低身子,似是想起什麽,往鄒氏耳邊湊了湊,“小少爺和五姑娘掉進荷花池的時候,柳氏正在邊上,跟著一起的還有四姑娘,說是給老太太請罪,人在外麵候著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安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砂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砂心並收藏長安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