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與高洋經曆了陰陽寶劍的認證,也核實了二人的資質,具備華夏文化的優良屬性。


    夫子與道長把他們接引到了一個密室。


    吳成與高洋在密室中各自修行一種仙術。


    吳成選擇了夫子的養氣之法,高洋選擇了道長的虛心之法。


    吳成的這套仙術,強調外在的氣場調節內在的氣場,從而導出一股浩然正氣,通過浩然正氣輸出從而擊退外敵。


    高洋這套仙術,利用心靈的調節,從而改變內在氣場,從而容納外在氣場,然後通過意念的控製,釋放出囤積在體內的真氣,做到克敵製勝的效果。


    吳成所修便是華夏大丈夫之氣,此氣涵蓋在天地之間,華夏男兒與之交互頻繁,此氣便可助之驚天地泣鬼神。


    此氣流轉萬物生長之前,與道同存,大道賴此而淵博。


    吳成在此意識世界的覺醒,幫助他可以從現實世界汲取天地之靈氣,從而在丹田裏匯聚真氣,這股真氣是對天地之氣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可以保證他的身心高效的運行,也可以促使他的靈魂出竅的時候,釋放大量氣波從而戰勝對方。


    高洋所修乃是華夏奇女子之氣,此氣與大丈夫之氣本無分殊,因人之責任不同,故有男女之別。


    兩性之分野,實乃上古之時,人類勢單力薄,不宜兩性同體,才產生了兩性分化,部分女性為了保護家園,消退了女性特征,從而轉化成了男性。男性的天職保護妻子兒女。


    氣雖不同,人有殊異,女子運用此氣多以情性為主,不太注重從身體直接運行真氣,而是通過意念牽引對方。


    真氣通過身體運行便是氣力,通過腦波運行則是念力。氣力與念力其實都是一氣,隻是兩條路徑的差別而已,本質上無高低之分,關鍵在於運功者的真氣,所釋放能量足以擊敗對手。


    吳成在心裏修行真氣的時候,通過靜坐,達到冥想狀態,心裏所念《周易係辭傳》,試圖把自己念頭迴歸本真狀態,為了可以接收宇宙網絡信息,便於運行人體內真氣,可以與宇宙本氣運行無所阻礙。


    人之所運行真氣,隻要與大道相悖,所得結果,隻能是一個:人之一生悲劇收場;反之,人之一生如有神助。神也,天地運行之妙。


    高洋采取莊子的心齋之法,進入無念無想之態,在這裏感知到了真實宇宙的玄妙,也從真實宇宙之中,覺悟到感知之我,實乃相對之我,非絕對之我。


    她在心齋狀態,領悟到了未始有物的真諦。她漸知靈魂隻有通過與天地萬物的交互之中,逐漸凝聚真氣,隻要真氣達到零界點狀態,可以通過意念釋放出一個氣波,氣波可以輕易地擊倒幾米外的對手。


    高洋的心法強調心靈的修持,如果沒有足夠的定力,就容易被自身的氣場反噬自身,造成自己身心的毀滅。


    高洋在道長教導下,明白修行需要循序漸進,也就少了一些躁動的想法,也就是這種心物合一的狀態,促使她在心齋狀態獲益匪淺。


    夫子與道長在講完自己修行法門後,向他們引薦了一個心平氣和的禪師,為他們講述來自外邦的華夏文化。


    佛家文化出於天竺,盛於中土,禪宗一脈,華夏千年。


    禪宗,魏晉玄學與外來佛學完美的結合體,宋明理學吸收了禪宗精華,再續華夏千年文化。


    當今中國離不開儒釋道的影響,誌在複興華夏文化者,貫通儒釋道,方可再現華夏神韻。


    禪師在儒道二家引薦下,沒有過多言語,隻是身坐在蒲團之上,以示禪定法門。


    吳成也就見勢,躬身坐於蒲團之上,感悟天地之正氣,借此達到天人合其德的理想狀態。


    高洋也是選了一蒲團坐下,用心體悟“無”之奧妙。三人便少了言語,便在禪定之中神交。


    吳成進入了山石重重疊疊的山穀裏,那裏一片田地,有幾戶人家在這山中謀生。這裏的世界,依然保持了田園風光,那裏的兒女,依然單純地享受天地之美。


    蔚藍天空,悠悠大地,沒有雲霾的遮蔽,顯得格外空曠,遠遠看去,幾縷炊煙彎曲地纏繞雲霧之上,滿天星空照耀晚歸農人迴家的路。


    農家小孩早已在房屋之內點亮油燈,一直用手遮擋晚風,生怕油燈被風吹滅,影響了父母迴家的路。


    吳成隻是站在高山之上,看著四周環境,他來到這裏不太明白到底有何用意?


    吳成所思其實是他的前生的景象,通過天眼通,迴照自己的前世,才明白自己曾經在小山村裏生活過,所以他的這一生都喜愛山水田園的生活,一直憧憬自己可以在山川之間自由遊玩一下。


    在書裏看過很多山水詩詞,可是書裏寫得再美,也是別人的體驗,永遠沒有親身體會的來的真切。


    吳成對那些城裏娃嘲諷農村人的看法,從來都是充滿不屑的。


    吳成明白農村人生活裏,有一種山川之中帶來祥和之美。


    太多農村人,因為在城市裏遭遇了白眼,產生了自卑情緒,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也許他們缺乏物質生活,但是鄉村的寧靜與安詳,不是城市裏人可以體會的。


    吳成看了這些事情之後,轉身離開了這裏。


    吳成走到了一個城池裏麵,看見了都市的繁華,往來的商旅,在熱鬧的都城裏,留下了驚鴻一瞥的靚影。


    吳成要在這裏拜見一個古代的華夏文化宗師,是京城裏的大文人,可是不屑於為朝廷效力,所以在京城隻是辦了一家書院,為都城百姓教書育人。


    吳成在這裏請教書院先生一些問題:“請問華夏文明核心?”


    書院先生看了吳成一眼,便知對方的來意,就說:“你是夫子派來的吧。我這裏有一本《易經》,是我刪選了百餘名家注解後,一個比較準確無誤的注解書。我希望你可以在這本書裏找到華夏文明的核心思想。”


    吳成接過這本不斷地閱讀這本書,在那裏花了幾個小時,終於把書的內容讀完。


    吳成在腦海裏把書裏的內容演算一遍後,心裏終於把易經的卦象融會貫通,以卦象演練了一套自創的易象拳法,這種陰陽交易之中,展示出了錯綜複雜的變化,每一招一式在吳成的演練下,迸發了新的活力,一招一式裏有了特殊的勁道,一拳足以將人震到十米開外。


    書院先生也自己的一身儒服贈予吳成,說:“此儒服是至聖先師所傳,儒服之內藏有孔夫子的畢生所學以及所思,也是儒家之精要所在,你隻有迴到孔夫子的思想裏,才能找到你所要的答案。”


    吳成聽後把儒服穿入身上後,把孔夫子的所學所思完整地播放一遍後,就向書院先生告辭。


    書院先生對吳成的謝意,隻是心領,沒有太多在意,隻是把華夏複興的寄望在這一個翩翩少年的身上。


    書院先生明白吳成也許不是最好的華夏男兒,但是一定是最不壞的。


    吳成的資質不算太好,但是對華夏文明充滿了熱忱以及虛心學習。


    中國文化沒有身心相結合的方式,是很難領悟其中的真諦。


    高洋沒有尋找前世記憶,而是直接跑到了一座古城牆裏,遇到了一個華服美女子,麵若桃花,身在宮廷之中,在高床暖枕麵前,不忘自己的本心。


    那美女幾度改嫁,可是依然不失愛國之心,她便是桃花夫人。


    桃花夫人來到高洋麵前對她說:“我已經知道華夏坤道不傳,今日我將坤道奧秘傳授於你。”


    桃花夫人說:“女生為姓,告訴後人姓氏文化起源於母係,也就是上古的女性崇拜。女人的光芒在先秦一直是華夏文化重要的一環。後世有人誤讀經典,抹掉了女子文化的傳承。今日,你需要領悟以柔克剛之道。女子雖柔,憑借女子天性自然可以轉危為安。女子貴靜,方能扭轉頹勢。”


    高洋聽到桃花夫人的一番教導,又重新對老子產生新的體會。天地變化莫過於陰陽,陰陽交易才有天地萬物的產生。人類之所以生生不息,全賴男女彼此相互依存,人類不可能沒有婚姻,男女沒有家文化,世間人倫悲劇愈演愈烈。中國文化的核心概念就是家文化,這也是中國文化最小單位。


    桃花夫人為高洋重新編了一個發髻,並幫她及笄。高洋雖然現在不到十八歲,但按古禮可以算得上成年。桃花夫人送了一套上衣下裳的女子服飾,說:“此件衣服是華夏文化的信息存儲器,你要仔細研讀,才能白剛柔並濟之道。人活一世,無非找一個剛柔適宜而已。女人常感不安,不知男女相處之道。隻要剛柔適宜,天下男子難逃鼓掌之間。”


    高洋在桃花夫人身邊學了很多華夏坤道奧妙,方知自古女子皆欺男兒,可是華夏男兒心甘情願。無他古之女子剛柔適宜而已。家文化是中國文化最大的特色,也是一正一反的儒道文化交匯處。女子多以反向思維出奇製勝,男子多以正向思維肩負責任。


    高洋穿上了古代服飾後,一臉優雅與莊重,身體感到綢緞肌膚舒適,走在小路之上風姿綽約。高洋在這件華夏女服裏把過往的華夏女子正道重新感受一下,才明白自己心胸寬廣無比。


    吳成與高洋差不多同時從幻境裏醒來,都發現多了一件衣服。


    二人已經對華夏文化多了一個知識麵了解,華夏文化之所以重曆史,強調我們的連綿不絕,也就是生生不息之意。


    我們不是強調曆史的真相,而是強調曆史中我們到底走錯了哪一步?這也是華夏文化最強調反思精神,這便是儒家常講的反求諸己。


    炎黃子孫千百代,華夏文脈未斷絕。反思的存在,讓我們有更寬廣的視野,不服輸的精神存在,也就給了我們提供複興的動力。


    華夏文化從來未輸給外來入侵者,而是在內部的交互的過程之中,過於強調自主性與合理性。中國國民性最大特色在於我們是強調交互性,然後彼此之間相互切磋。中國人隻要不憑良心,可愛自然變成可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世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宗參淵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宗參淵複並收藏武俠世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