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下潛到15,000米的時候,給我的感覺周圍的海水都已經開始粘稠了,其實並沒有,隻是由於水壓增大使我的行動就像進入了一鍋粘稠的粥一樣開始緩慢。


    在深海


    米處,約 1500 個大氣壓的壓強是極其巨大的。


    正常情況下,我們生活在 1 個大氣壓的環境中,就如同一隻螞蟻輕鬆地在平坦的大地上行走。


    而在 1500 個大氣壓下,就好似有 1500 頭大象同時踩在那隻螞蟻身上。


    這種壓強下,絕大多數常見的物體都會被輕易碾碎。


    比如,一個普通的塑料瓶,在陸地上它可以保持形狀,但在深海


    米處,它會瞬間被壓成薄如紙片的碎片。


    一塊厚厚的鋼板,在陸地上堅不可摧,然而在這樣的深海壓強下,也會像脆弱的餅幹一樣被壓得扭曲變形,直至粉碎。


    甚至一些看似堅固的金屬結構,如未經特殊處理的鋁合金構件,也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會被壓垮、壓碎。


    總之,在這恐怖的 1500 個大氣壓下,大多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認為堅固的東西都會變得不堪一擊。


    我用神魂支起的能量罩,雖然沒有發生什麽明顯的變化。但是我也感受到了水壓給我帶來的巨大壓力。


    這壓力使我的動作開始變得緩慢,擔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受到突然襲擊,我會反應遲鈍,於是我嚐試了一下,幸好閃現能力還在。


    並且我的神識凝針的技能也沒有受到影響,這讓我心下大定。


    我加快了速度向下繼續潛去,很快我來到了深海探測器消失的17,000米的深度。


    從空間拿出專門測量空間能量波動的儀器測試了一下, 這裏也沒有發生過巨大的爆炸和高溫等能夠使深海探測器瞬間解體的攻擊存在。


    看來可以確定的是深海探測器是被一種空間移動能力將它攝走了,就好比我這種把物體挪入自己隨身空間的能力一樣。


    我催動神魂四下發散,把方圓1公裏範圍內的水域全都仔細的搜索了一遍,沒有任何的奇怪地方存在。


    再向下探測,17,000米居然也不是這個海溝的最終深度,神識一直探測到5公裏以外。


    也就是23,000米的深度時,才被仿佛一堵牆一樣的物體擋住了,無法向下再探入分毫。


    繼續下潛,在這沒有一絲光亮,沒有一絲聲音的海底,我有一種無比的安心感覺,就像迴到了自己家那樣。


    心中不禁吐槽,我特麽難道是海裏的生物?


    要知道在浩瀚的宇宙長河中,地球這顆藍色星球孕育了無數生命奇跡。


    傳統進化論認為人類是陸地哺乳動物進化的產物,但最新的考古發現和基因研究正在顛覆這一認知。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類可能是由海洋高等智慧生物直接進化而來。


    首先,從解剖學角度來看,人類的身體構造與陸地哺乳動物存在顯著差異。


    我們的皮膚沒有濃密的體毛,皮下脂肪分布均勻,這些特征更接近於海洋哺乳動物。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人類新生兒出生時全身覆蓋著胎脂,這種白色蠟狀物質與海豚幼崽體表的保護層極其相似。


    此外,人類是唯一會自主控製唿吸頻率的陸地生物,這種能力在海洋哺乳動物中普遍存在。


    而且在人類基因組中,我們的科學家發現了大量與海洋生物高度相似的基因片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與深海鮟鱇魚共享的一組基因,這些基因控製著人體對水壓的適應能力。


    這解釋了為什麽人類在深潛時能夠承受巨大的水壓,而其他陸地哺乳動物則無法做到。


    考古發現也為這一理論提供了實物證據。在大西洋中脊發現的遠古遺跡中,科學家找到了大量類人生物的化石。


    這些化石顯示,五億年前存在一種具有鰓裂和肺部的過渡生物。


    它們的骨骼結構與現代人類驚人地相似,但保留了明顯的海洋生物特征。


    更令人震驚的是,在遺跡中發現的胚胎圖譜顯示,這些生物能夠在不同發育階段選擇保留或退化鰓裂。


    從生理特征來看,人類保留了諸多海洋生物的印記。


    我們的淚液成分與海水幾乎完全一致,這種巧合在進化論中難以解釋。


    此外,人類是唯一會因情感而流淚的陸地生物,這種行為模式與某些海洋哺乳動物的情感表達方式如出一轍。


    我們的皮膚在水中會自然產生防水油脂,這種特性在陸地哺乳動物中極為罕見。


    人類的大腦結構也暗示著海洋起源。我們的前庭係統對水壓變化極其敏感,這種能力在陸地生活中毫無用處,卻對海洋生物至關重要。


    更令人費解的是,人類大腦中負責空間定位的區域與海豚驚人地相似,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麽人類天生具有出色的方向感。


    從生物化學角度來看,人類的血液成分與海水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我們的體內循環係統更像是為適應海洋環境而設計的,而不是陸地生活。


    特別是人類是唯一能夠通過訓練掌握自由潛水技巧的陸地生物,這種能力暗示著我們體內可能保留著某種海洋記憶。


    進化過程中的一些\"設計缺陷\"也支持這一理論。人類的脊柱結構並不完全適應直立行走,卻完美契合遊泳時的身體姿態。


    我們的足弓結構在陸地行走時容易受傷,但在水中卻能提供完美的推進力。


    這些特征都暗示著我們的祖先可能經曆過漫長的海洋生活。


    最新的量子生物學研究為這一理論也提供了更深層的證據。


    科學家發現,人類細胞中的線粒體dna與某些深海生物的遺傳物質存在量子糾纏現象。


    這種跨物種的量子關聯在自然界極為罕見,暗示著人類與海洋生物之間可能存在某種深層的進化聯係。


    腦海中有關人類進化,在另一個方向的推論如海水一般的湧上了心頭。


    這些知識平時根本想不到,也沒有仔細的去考慮過,但是在這深不見底,沒有一絲光亮和聲音的深海中,這些平時用不上的知識卻如同放電影片花一樣的在我的腦海不停的閃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莫比烏斯逃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頭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頭叔並收藏莫比烏斯逃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