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洲邊防軍?”楊知府眯了眯眼睛。
“是的,江洲邊防軍。”周若成迴答。
“敢問大人您說的這個江洲邊防軍到底是幹什麽的?”江慈知府雲水耀問道。
“江洲邊防軍主要還是負責江洲地界內保衛工作,相比衙門涉及麵更廣,但是不處理民事糾紛,主要治理的是江洲內部的非法性、恐怖性和非官方性組織,由江洲府統一帶領。”周若成說。
“說的倒是好聽,那麽我問問你,我們江洲有值得去守衛治安的地方麽?有知府官兵在,這麽多年了也不都下來了,有必要再去擴編一個軍隊出來麽?”楊知府問道。
“這不是我的意向,這是上麵的意向。”周若成一隻手托著臉迴答道。
楊知府嘖了一下。
“要知道這次江寧商道出現流寇,本官險些遇險,楊知府公子,前商會會長楊開慧重傷,楊知府,您應該深知這流寇的危害才是。”周若成說道。
“那還真謝謝周大人的掛念了。”楊知府不屑的迴答道。
“所以流寇的問題我們真的不容輕視,得防範於未然。”周若成說,“但是以江洲府的能力,我能做到的實在是有限,得借助各位知府的力量。”
“周大人。。您的意思是?”王知府問道。
“我要人。”周若成迴答。
“周大人的意思是在我們知府的軍隊裏抽出一部分人來組建成這所謂的江洲邊防軍麽?”董名臣問。
“董大人您說的也沒錯,現在江洲軍的實力還不是很大,我得依靠知府們的人力支持。”周若成說。
沒有人說話,其實這話其中的意思已經說的很明顯了,周若成這是要拉山頭。
都知道江洲是楊知府一家獨大,雖然每個知府的職責大小都是一樣的,但是這些年來楊知府對各個層麵的滲透和積澱,已經慢慢的鞏固住了自己的地位,知府們都在小心的處理著自己和楊知府的關係,關係好一些的,那就上去貼冷屁股,關係不好的,勁量保持一些距離,但是都沒有直麵出來要和楊知府對這幹的情況出現,因為他們知道要是真的對起來,自己根本就比不過楊知府。
周若成現在的舉動,其實就是要他們表明自己的態度,現在要是把自己麾下的士兵分給周若成,那麽就是間接性的在支持周若成,那麽這個由江洲府統一指揮的將在邊防軍,其實就是由整個江洲府眾籌出來給楊知府帶來壓力的隊伍。
這個周若成到底要幹什麽?,他已經在江寧搞了一大波事情,也重創了楊知府的產業鏈,現在再步步緊逼,難道就不怕楊知府狗急跳牆麽?
“大家都沒有想法麽?”周若成看沒有人說話也是苦笑了一下“這怎麽說也是太後的旨意,大家也知道,江洲府其實沒有什麽權利和資源的,要求我做到這全江洲的治安工作,我也是力不從心啊。”
“周大人,您的苦楚我們都理解,但是即便是從各個知府的兵種裏抽調兵力,試想我們每個轄區的兵力也參差不齊,沒辦法統一的接受調配,要這麽說還不如用原本的兵力加強駐守力度呢?”許知府問道。
“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我才想出抽調兵力的辦法。”周若成說。
“那是什麽意思?”許大人說。
“知府軍充其量其實就是轄區級別的武裝,雖然說有戰鬥力,但是清剿力、威懾力、還有最重要的傷亡率,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周若成說。“州府軍也是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雖然確實是在刀口上混飯吃的,但是在出現突發情況的時候,個人認為州府軍的能力還是比不上江洲軍的。”周若成說道。
“周大人,你的意思我們這州府軍就是擺設?”江衢知府宋去急有些不樂意了,問道。
“宋大人您駐守著江洲的門麵,我當然對您軍隊的戰鬥力表示肯定,那麽我有個問題要問宋知府了,就這一次關於江寧商道上出現的流寇,您能保證自己能百分之百的碾壓麽?”周若成問道。
“區區流寇,在我常年駐守邊界的江衢軍麵前根本不足掛齒!”宋知府迴答道
“我的意思是,您能做到零傷亡的鎮壓麽?而且還是在對方擁有火器的情況下。”周若成又問道。
“哪有打仗不出現傷亡的?又不是殺俘虜,俘虜還要罵你兩句呢。”宋知府說道。
“那麽江洲軍能做到。”周若成說。
“你們怎麽能做到?”宋知府問道。
“靠這個。”周若成掏出了那把毛瑟槍,指著宋知府。
在座的知府們見了槍都有一些忌憚,膽子小的甚至都站起來。
宋知府怎麽說也是見過世麵的人,盯著周若成手裏那個黑洞洞的槍口“周大人您就是打算靠著這個來鎮壓暴動麽?”
“不是鎮壓,是威懾,雖然說著東西確實有鎮壓暴亂的能力,但是他的威懾力能力是單靠刀劍不能比的,這一次的江寧商道的鎮壓就是最好的例子,戰損比是零比二百,甚至連賊首也被當場擊斃,如果說您的軍隊能有一部分士兵接受武裝,那麽你想你這個小部隊的戰鬥力能增加到何種地步?!”周若成問道。
“可是大人您也說了這僅僅隻是一小部分的士兵武裝,而且還不接受我們自己的管製,你要這一群人站在我們的駐地裏,別的人怎麽想?”宋知府一看就是一個粗人指著自己的腦袋說道“你這是在我們腦袋上拉屎你知道麽?”
“宋大人,您的意思是最好還是不希望我們入駐您的轄區是這個意思麽?”周若成問。
“我也不是這個意思,說明白點你拿著這麽個玩意兒放在我們這裏杵著,我們心裏也是害怕的呀。”宋知府笑著說。
“這道也是個問題,我想宋大人應該也是說出了各位大人的心聲了吧?那麽這件事情我們日後再做詳談吧,現在一時半會兒你們也接受不了這個協議,本來我這個想法也是在摸索和企劃狀態的”周若成拍了拍手,笑道“那麽還有一個問題,也就是我剛才說的,關於新任江寧知府的人選問題。”
“朱知府殉職的消息大家大概也了解了,江寧可謂是江洲經濟的心髒,這塊地方要是一日無管轄,那麽就很麻煩了,必須得有一個有能力的人來穩住局勢。”周若成說道。
“周大人,這江寧的內務我們這些知府都無權管轄,而且我們洲長也一直沒有出現,這麽大的事情,叫我們如何做主?”楊知府又問道。
“你們沒有,但是我有啊。”周若成笑了,“但是我畢竟隻是一個朱知府,沒有洲長的絕對權力,所以才請各位知府想想辦法,到底如何解決這個燃眉之急?”
“要我的意思,朱知府雖然不在了,但是他家的人還在,就讓朱知府的孩子來擔任這個新知府好了?”楊知府說。
“這不可!據我所知朱知府家裏就隻有一個兒子,這父親出殯,兒子得披麻戴孝三年,讓他這時候上任那可不行。”這不是周若成說的,這是王知府說的。
“這都什麽年代了,還守孝?當務之急是把江寧知府這個位置給補上!”楊知府大聲道。
“楊大人,你這話說得就有些不對了吧,這是從古至今留下來的規矩,您說反對就反對麽?”王知府問道。
“我兒子腳穿了,表弟腳廢了,都是因為流寇害的,現在江寧群龍無首,你還想弄出些什麽亂子來?”楊知府問道。
“說到底還是得看這朱知府的兒子到底能不能勝任這個位置,到底是知府,可不是那種平庸的人能做的。”許知府說道。
“他試試怎麽能知道不知道平不平庸?俗話說爺爺死了,老子補上。老子死了,兒子補上,就和打仗一樣嘛,天經地義不是麽?”宋知府咄咄逼人。
“父親去世,作為子嗣披麻戴孝三年乃為根本,這是民之本分,為人也是如此,為官也是如此,如果人都做不好,更談何做官呢?”就連董知府都說話了。
“那麽你們說,到底立誰好?”宋知府問道。
“應該裏有賢德的人。”許知府說。
“立賢?你說說看,怎麽個賢明法?或者說你給我找一個賢明的人來。”楊知府問道。
“我們不妨問問周大人的意見?”王知府提議道。
這下大家都看向周若成。
“周大人,您道說說看,到底怎麽樣才能算是賢德的人?還是說讓朱知府的兒子來繼承他老子的位子呢?”宋知府問道。
周若成一隻手撐著腦袋“嗯。。。各位是不是忘了一個人?這個人完全可以勝任江寧知府的位置。”
“誰?”眾知府問道。
“陸嶽庭。”周若成笑眯眯的迴答。
“陸嶽庭?”聽到這個名字有些人顯得驚訝而有些人顯得就很玩味。
“周大人,您說的可是那江洲才子陸嶽庭?”許知府再一次的問道。
“正事此人。”周若成迴答。
“怕是有些不太合適吧?”王知府問道。
“陸公子可是前些年的科舉第七,而且還在國書院深造過,論文學才氣,在江洲少有人比得過陸公子,為什麽說他不合適呢?”周若成問道。
“可是這陸嶽庭是。。。”王知府想提醒一下周若成陸嶽庭和楊知府的關係,但是周若成卻用一個笑眯眯的眼神迴應了他,讓他欲言又止。
“陸才子的才氣大家應該都明白,原本他就有做官的資格,隻是他迴絕了,而現在江洲出現了危機,那麽作為江洲的一分子,我想他應當站出來。”周若成說。
“那他願意站出來麽?”許知府問道。
“這件事情應該交給楊知府去做,陸嶽庭公子不一直住在楊知府府裏麽?”雲知府說道。
“那麽楊知府,還可請您做一迴說客?”周若成抱拳問道。
“這件事情執政府大人不要和我說,決定權在他自己的手裏。”楊知府道。
“大家還有別的人選麽?”周若成問道。
沒有人迴答了。
周若成又一次向楊知府抱拳“既然沒有別的人選,那麽還請楊知府能否通報陸公子一句,看他是否賞臉做這個江州執政府。”
“這個老夫自然願意。”楊知府迴答道。
“那麽在座的知府們,你們遠道而來,還得謝謝你們的支持,要是不介意的話本官請客,請大家喝酒去。”周若成說道。
“不了,本官要事在身,就不打擾了。”楊知府是一點周若成的麵子都不賣。
“喝酒好啊,知道周大人是北方人,今天就要和你比比酒量。”宋知府笑道。
幾位不是很相識的知府也立刻就走了。
幾位知府在周若成的帶領下向豐樂樓走去。
“是的,江洲邊防軍。”周若成迴答。
“敢問大人您說的這個江洲邊防軍到底是幹什麽的?”江慈知府雲水耀問道。
“江洲邊防軍主要還是負責江洲地界內保衛工作,相比衙門涉及麵更廣,但是不處理民事糾紛,主要治理的是江洲內部的非法性、恐怖性和非官方性組織,由江洲府統一帶領。”周若成說。
“說的倒是好聽,那麽我問問你,我們江洲有值得去守衛治安的地方麽?有知府官兵在,這麽多年了也不都下來了,有必要再去擴編一個軍隊出來麽?”楊知府問道。
“這不是我的意向,這是上麵的意向。”周若成一隻手托著臉迴答道。
楊知府嘖了一下。
“要知道這次江寧商道出現流寇,本官險些遇險,楊知府公子,前商會會長楊開慧重傷,楊知府,您應該深知這流寇的危害才是。”周若成說道。
“那還真謝謝周大人的掛念了。”楊知府不屑的迴答道。
“所以流寇的問題我們真的不容輕視,得防範於未然。”周若成說,“但是以江洲府的能力,我能做到的實在是有限,得借助各位知府的力量。”
“周大人。。您的意思是?”王知府問道。
“我要人。”周若成迴答。
“周大人的意思是在我們知府的軍隊裏抽出一部分人來組建成這所謂的江洲邊防軍麽?”董名臣問。
“董大人您說的也沒錯,現在江洲軍的實力還不是很大,我得依靠知府們的人力支持。”周若成說。
沒有人說話,其實這話其中的意思已經說的很明顯了,周若成這是要拉山頭。
都知道江洲是楊知府一家獨大,雖然每個知府的職責大小都是一樣的,但是這些年來楊知府對各個層麵的滲透和積澱,已經慢慢的鞏固住了自己的地位,知府們都在小心的處理著自己和楊知府的關係,關係好一些的,那就上去貼冷屁股,關係不好的,勁量保持一些距離,但是都沒有直麵出來要和楊知府對這幹的情況出現,因為他們知道要是真的對起來,自己根本就比不過楊知府。
周若成現在的舉動,其實就是要他們表明自己的態度,現在要是把自己麾下的士兵分給周若成,那麽就是間接性的在支持周若成,那麽這個由江洲府統一指揮的將在邊防軍,其實就是由整個江洲府眾籌出來給楊知府帶來壓力的隊伍。
這個周若成到底要幹什麽?,他已經在江寧搞了一大波事情,也重創了楊知府的產業鏈,現在再步步緊逼,難道就不怕楊知府狗急跳牆麽?
“大家都沒有想法麽?”周若成看沒有人說話也是苦笑了一下“這怎麽說也是太後的旨意,大家也知道,江洲府其實沒有什麽權利和資源的,要求我做到這全江洲的治安工作,我也是力不從心啊。”
“周大人,您的苦楚我們都理解,但是即便是從各個知府的兵種裏抽調兵力,試想我們每個轄區的兵力也參差不齊,沒辦法統一的接受調配,要這麽說還不如用原本的兵力加強駐守力度呢?”許知府問道。
“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我才想出抽調兵力的辦法。”周若成說。
“那是什麽意思?”許大人說。
“知府軍充其量其實就是轄區級別的武裝,雖然說有戰鬥力,但是清剿力、威懾力、還有最重要的傷亡率,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周若成說。“州府軍也是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雖然確實是在刀口上混飯吃的,但是在出現突發情況的時候,個人認為州府軍的能力還是比不上江洲軍的。”周若成說道。
“周大人,你的意思我們這州府軍就是擺設?”江衢知府宋去急有些不樂意了,問道。
“宋大人您駐守著江洲的門麵,我當然對您軍隊的戰鬥力表示肯定,那麽我有個問題要問宋知府了,就這一次關於江寧商道上出現的流寇,您能保證自己能百分之百的碾壓麽?”周若成問道。
“區區流寇,在我常年駐守邊界的江衢軍麵前根本不足掛齒!”宋知府迴答道
“我的意思是,您能做到零傷亡的鎮壓麽?而且還是在對方擁有火器的情況下。”周若成又問道。
“哪有打仗不出現傷亡的?又不是殺俘虜,俘虜還要罵你兩句呢。”宋知府說道。
“那麽江洲軍能做到。”周若成說。
“你們怎麽能做到?”宋知府問道。
“靠這個。”周若成掏出了那把毛瑟槍,指著宋知府。
在座的知府們見了槍都有一些忌憚,膽子小的甚至都站起來。
宋知府怎麽說也是見過世麵的人,盯著周若成手裏那個黑洞洞的槍口“周大人您就是打算靠著這個來鎮壓暴動麽?”
“不是鎮壓,是威懾,雖然說著東西確實有鎮壓暴亂的能力,但是他的威懾力能力是單靠刀劍不能比的,這一次的江寧商道的鎮壓就是最好的例子,戰損比是零比二百,甚至連賊首也被當場擊斃,如果說您的軍隊能有一部分士兵接受武裝,那麽你想你這個小部隊的戰鬥力能增加到何種地步?!”周若成問道。
“可是大人您也說了這僅僅隻是一小部分的士兵武裝,而且還不接受我們自己的管製,你要這一群人站在我們的駐地裏,別的人怎麽想?”宋知府一看就是一個粗人指著自己的腦袋說道“你這是在我們腦袋上拉屎你知道麽?”
“宋大人,您的意思是最好還是不希望我們入駐您的轄區是這個意思麽?”周若成問。
“我也不是這個意思,說明白點你拿著這麽個玩意兒放在我們這裏杵著,我們心裏也是害怕的呀。”宋知府笑著說。
“這道也是個問題,我想宋大人應該也是說出了各位大人的心聲了吧?那麽這件事情我們日後再做詳談吧,現在一時半會兒你們也接受不了這個協議,本來我這個想法也是在摸索和企劃狀態的”周若成拍了拍手,笑道“那麽還有一個問題,也就是我剛才說的,關於新任江寧知府的人選問題。”
“朱知府殉職的消息大家大概也了解了,江寧可謂是江洲經濟的心髒,這塊地方要是一日無管轄,那麽就很麻煩了,必須得有一個有能力的人來穩住局勢。”周若成說道。
“周大人,這江寧的內務我們這些知府都無權管轄,而且我們洲長也一直沒有出現,這麽大的事情,叫我們如何做主?”楊知府又問道。
“你們沒有,但是我有啊。”周若成笑了,“但是我畢竟隻是一個朱知府,沒有洲長的絕對權力,所以才請各位知府想想辦法,到底如何解決這個燃眉之急?”
“要我的意思,朱知府雖然不在了,但是他家的人還在,就讓朱知府的孩子來擔任這個新知府好了?”楊知府說。
“這不可!據我所知朱知府家裏就隻有一個兒子,這父親出殯,兒子得披麻戴孝三年,讓他這時候上任那可不行。”這不是周若成說的,這是王知府說的。
“這都什麽年代了,還守孝?當務之急是把江寧知府這個位置給補上!”楊知府大聲道。
“楊大人,你這話說得就有些不對了吧,這是從古至今留下來的規矩,您說反對就反對麽?”王知府問道。
“我兒子腳穿了,表弟腳廢了,都是因為流寇害的,現在江寧群龍無首,你還想弄出些什麽亂子來?”楊知府問道。
“說到底還是得看這朱知府的兒子到底能不能勝任這個位置,到底是知府,可不是那種平庸的人能做的。”許知府說道。
“他試試怎麽能知道不知道平不平庸?俗話說爺爺死了,老子補上。老子死了,兒子補上,就和打仗一樣嘛,天經地義不是麽?”宋知府咄咄逼人。
“父親去世,作為子嗣披麻戴孝三年乃為根本,這是民之本分,為人也是如此,為官也是如此,如果人都做不好,更談何做官呢?”就連董知府都說話了。
“那麽你們說,到底立誰好?”宋知府問道。
“應該裏有賢德的人。”許知府說。
“立賢?你說說看,怎麽個賢明法?或者說你給我找一個賢明的人來。”楊知府問道。
“我們不妨問問周大人的意見?”王知府提議道。
這下大家都看向周若成。
“周大人,您道說說看,到底怎麽樣才能算是賢德的人?還是說讓朱知府的兒子來繼承他老子的位子呢?”宋知府問道。
周若成一隻手撐著腦袋“嗯。。。各位是不是忘了一個人?這個人完全可以勝任江寧知府的位置。”
“誰?”眾知府問道。
“陸嶽庭。”周若成笑眯眯的迴答。
“陸嶽庭?”聽到這個名字有些人顯得驚訝而有些人顯得就很玩味。
“周大人,您說的可是那江洲才子陸嶽庭?”許知府再一次的問道。
“正事此人。”周若成迴答。
“怕是有些不太合適吧?”王知府問道。
“陸公子可是前些年的科舉第七,而且還在國書院深造過,論文學才氣,在江洲少有人比得過陸公子,為什麽說他不合適呢?”周若成問道。
“可是這陸嶽庭是。。。”王知府想提醒一下周若成陸嶽庭和楊知府的關係,但是周若成卻用一個笑眯眯的眼神迴應了他,讓他欲言又止。
“陸才子的才氣大家應該都明白,原本他就有做官的資格,隻是他迴絕了,而現在江洲出現了危機,那麽作為江洲的一分子,我想他應當站出來。”周若成說。
“那他願意站出來麽?”許知府問道。
“這件事情應該交給楊知府去做,陸嶽庭公子不一直住在楊知府府裏麽?”雲知府說道。
“那麽楊知府,還可請您做一迴說客?”周若成抱拳問道。
“這件事情執政府大人不要和我說,決定權在他自己的手裏。”楊知府道。
“大家還有別的人選麽?”周若成問道。
沒有人迴答了。
周若成又一次向楊知府抱拳“既然沒有別的人選,那麽還請楊知府能否通報陸公子一句,看他是否賞臉做這個江州執政府。”
“這個老夫自然願意。”楊知府迴答道。
“那麽在座的知府們,你們遠道而來,還得謝謝你們的支持,要是不介意的話本官請客,請大家喝酒去。”周若成說道。
“不了,本官要事在身,就不打擾了。”楊知府是一點周若成的麵子都不賣。
“喝酒好啊,知道周大人是北方人,今天就要和你比比酒量。”宋知府笑道。
幾位不是很相識的知府也立刻就走了。
幾位知府在周若成的帶領下向豐樂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