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食用鹽
重生農門老婦:帶著兒孫去逃荒 作者:喜有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鍾頭後,三個村子的人們都來到了地下河岸邊。
這條地下河非常寬廣,水雖然不深,但兩岸卻顯得格外寬闊。
蘇家村的人們都聚集在這一側的岸邊,看著清澈見底、緩緩流動的河水,不禁興奮地歡唿起來。
孩子們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蹦蹦跳跳地向河水撲去,臉上洋溢著天真的笑容。
大人們也難掩激動的心情,紛紛俯身咕咚咕咚地開始大口喝水,似乎要將幹渴已久的喉嚨徹底滋潤。
然而,緊接著傳來的卻是連續不斷的“咳咳咳”的咳嗽聲和“呸呸呸”的吐口水聲。
“這是什麽水啊,怎麽又苦又澀?”
有人捂著嗓子,一臉疑惑與不解地問道。
“娘~娘,我嗓子好疼,這水怎麽這麽鹹啊!”
一個小孩子哭著喊道,淚水順著臉頰滑落。
蘇有勝強忍著想喝水的衝動,小心翼翼地牽著大青騾子和黑驢走到河邊,原本想讓它們先喝,沒想到大青騾子剛低下頭喝了口河水,馬上抬起了頭對著蘇有勝“噗”地噴了他一臉水。
接著,大青騾子昂首嘶叫了幾聲,聲音裏充滿了不滿與憤怒。
一時之間,大家的咒罵聲、持續的咳嗽聲、小孩子的哭泣聲以及牲口的叫聲此起彼伏,在幽暗的地下河中迴蕩,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些聲音所包圍。
孫婉閉上眼睛,心裏暗自歎氣:果然如她所料!
這條地下河可能是含有高濃度的鹽堿成分,難怪這片石林一片荒涼,毫無植被可言。
即便是進了河穀裏,濕潤的氣候也無法滋生出任何植物,就連最耐鹽堿的鹽蒿和堿蓬都見不到一根。
大家原本滿懷期待,但現在卻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之中。
原本那充滿希望的眼神,此刻已經被無盡的絕望所取代。
每個人的情緒都仿佛被重擊了一樣,瞬間失去了精神,一個個癱坐在地上,有的雙手捶胸,發出陣陣悲鳴;有的則頓足哭泣,淚如雨下,整個氣氛顯得格外淒涼。
看到他們這樣,孫婉心裏也很不是滋味。
她的內心充滿了矛盾與痛苦,她明白這種情況下,大家的精神支柱是多麽重要。
但是現在首要的問題是找到一條出路,難道真的隻能沿著這條地下河走下去了嗎?
這時,老村長又喊起了她,“蘭珍啊,你過來,把地圖拿出來吧,讓我們看看沿著河的方向對不對。”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疲憊,但也帶著一絲堅定。
孫婉順手從懷裏掏出那張略顯老舊的地圖,緩緩地遞給了蘇有勝。
這一次,她沒有跟著過去查看地圖,也不想再去管具體的方位了。
她現在需要好好想一想,如何才能利用這條河水呢?
看著還算清澈的河水,她在腦海裏不斷思考著:怎麽能把這些水變成可以飲用的淡水?
起碼也要把裏麵的鹽堿含量降低到安全水平。
最初想到的方法是過濾,但很快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為她知道隻有濁水才適合通過物理方式過濾,而這裏的河水本身已經很幹淨,隻是鹽堿含量過高。
既然如此,那麽就隻能考慮蒸餾提取的方法了。
不過,沒有現代化的蒸餾設備,用傳統的方法不僅效率極低,而且能獲取的淡水量也會非常有限。
再加上不知道在這裏還要待多久,還有順著地下河能不能走出去都是未知數,或許最終還得按原路返迴,再次穿過那片讓人望而生畏的石林。
邊走邊思考著各種對策的孫婉,偶爾會停下來彎腰撿起路邊的石頭。
特別是那些看起來造型獨特或顏色鮮豔的石頭,她都會悄悄收進自己隨身攜帶的空間裏。
記得之前有個商家急需特殊石頭,雖然具體是誰她忘了,但她知道放在市場裏總會有人感興趣。
地下河邊遍布著各種各樣的石頭,不管是顏色斑斕還是形狀奇特,上麵全都覆蓋了一層像白霜一樣的鹽堿物。
這些看似普通的石塊,卻成了孫婉目前最關注的目標之一。
她拿起一塊隻有掌心大小的石頭,細細觀察起來。
這塊石頭表麵竟然覆著一層淡淡的白色結晶體,這層結晶並不顯眼,但是用手觸碰時可以感覺到其特有的細膩質感。
出於好奇,她輕輕伸出舌尖,在石麵上淺淺地舔了一下,隨即立刻被那濃鬱且強烈的鹹味所震驚,那味道幾乎完全壓過了原本隱約可察覺到的堿味。
孫婉的眼睛猛然一亮,仿佛突然之間看到了一片光明,這條隱藏在山腳下的地下河流,裏麵蘊含的鹽分似乎頗為豐富,如果能夠利用的話,說不定既可以通過蒸餾方法淨化出可以直接飲用的安全飲用水,又可以提煉出珍貴的食鹽!
迴想起平時村民們餐桌上所使用的那些低質劣化的食鹽——那都是一些顏色偏黃、質地粗糲且嚐起來有輕微苦澀感的大顆食鹽;由於資源極其有限,即便偶爾有獵人從山上帶迴不少野味,也沒有哪個家庭舍得奢侈地用它們來進行醃製肉類以保存更久一些時間,更沒有人敢於嚐試將野菜加工成易於存放的小菜隨身攜帶至野外充饑了。
“如果真能成功地從河裏提取出足夠量的新鮮食鹽來……”
這一念頭讓孫婉的心情變得無比激動,“不僅自己家裏從此不用再愁沒鹽吃了,還能幫助周圍所有缺鹽少食的人家改善夥食狀況呢!”
想到這兒,孫婉拉起身邊正低頭沉思的王輝便往河邊跑去,一邊跑還一邊大聲招唿著同樣跟來的媳婦與弟媳:“快來快來,咱們馬上試試看!”
於是乎,在她指揮下,張妮子、桐花還有李三亞迅速開始了準備工作:她們麻利地把一口沉重的鐵鍋架設好了,接著就開始動手從附近的溪流當中舀取河水倒進鍋內,準備開始進行初次實驗。
見狀,孫婉也快速迴到停在一旁的家中專用大青騾車前搜尋了起來,不多會兒功夫便找出了一捆之前特意儲存起來作為備用的柴火堆。
“妮子,先幫媽點燃火堆,然後控製火焰將裝滿整鍋的河水燒開吧。”
孫婉向女兒詳細講解接下來的操作步驟。
這條地下河非常寬廣,水雖然不深,但兩岸卻顯得格外寬闊。
蘇家村的人們都聚集在這一側的岸邊,看著清澈見底、緩緩流動的河水,不禁興奮地歡唿起來。
孩子們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蹦蹦跳跳地向河水撲去,臉上洋溢著天真的笑容。
大人們也難掩激動的心情,紛紛俯身咕咚咕咚地開始大口喝水,似乎要將幹渴已久的喉嚨徹底滋潤。
然而,緊接著傳來的卻是連續不斷的“咳咳咳”的咳嗽聲和“呸呸呸”的吐口水聲。
“這是什麽水啊,怎麽又苦又澀?”
有人捂著嗓子,一臉疑惑與不解地問道。
“娘~娘,我嗓子好疼,這水怎麽這麽鹹啊!”
一個小孩子哭著喊道,淚水順著臉頰滑落。
蘇有勝強忍著想喝水的衝動,小心翼翼地牽著大青騾子和黑驢走到河邊,原本想讓它們先喝,沒想到大青騾子剛低下頭喝了口河水,馬上抬起了頭對著蘇有勝“噗”地噴了他一臉水。
接著,大青騾子昂首嘶叫了幾聲,聲音裏充滿了不滿與憤怒。
一時之間,大家的咒罵聲、持續的咳嗽聲、小孩子的哭泣聲以及牲口的叫聲此起彼伏,在幽暗的地下河中迴蕩,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些聲音所包圍。
孫婉閉上眼睛,心裏暗自歎氣:果然如她所料!
這條地下河可能是含有高濃度的鹽堿成分,難怪這片石林一片荒涼,毫無植被可言。
即便是進了河穀裏,濕潤的氣候也無法滋生出任何植物,就連最耐鹽堿的鹽蒿和堿蓬都見不到一根。
大家原本滿懷期待,但現在卻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之中。
原本那充滿希望的眼神,此刻已經被無盡的絕望所取代。
每個人的情緒都仿佛被重擊了一樣,瞬間失去了精神,一個個癱坐在地上,有的雙手捶胸,發出陣陣悲鳴;有的則頓足哭泣,淚如雨下,整個氣氛顯得格外淒涼。
看到他們這樣,孫婉心裏也很不是滋味。
她的內心充滿了矛盾與痛苦,她明白這種情況下,大家的精神支柱是多麽重要。
但是現在首要的問題是找到一條出路,難道真的隻能沿著這條地下河走下去了嗎?
這時,老村長又喊起了她,“蘭珍啊,你過來,把地圖拿出來吧,讓我們看看沿著河的方向對不對。”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疲憊,但也帶著一絲堅定。
孫婉順手從懷裏掏出那張略顯老舊的地圖,緩緩地遞給了蘇有勝。
這一次,她沒有跟著過去查看地圖,也不想再去管具體的方位了。
她現在需要好好想一想,如何才能利用這條河水呢?
看著還算清澈的河水,她在腦海裏不斷思考著:怎麽能把這些水變成可以飲用的淡水?
起碼也要把裏麵的鹽堿含量降低到安全水平。
最初想到的方法是過濾,但很快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為她知道隻有濁水才適合通過物理方式過濾,而這裏的河水本身已經很幹淨,隻是鹽堿含量過高。
既然如此,那麽就隻能考慮蒸餾提取的方法了。
不過,沒有現代化的蒸餾設備,用傳統的方法不僅效率極低,而且能獲取的淡水量也會非常有限。
再加上不知道在這裏還要待多久,還有順著地下河能不能走出去都是未知數,或許最終還得按原路返迴,再次穿過那片讓人望而生畏的石林。
邊走邊思考著各種對策的孫婉,偶爾會停下來彎腰撿起路邊的石頭。
特別是那些看起來造型獨特或顏色鮮豔的石頭,她都會悄悄收進自己隨身攜帶的空間裏。
記得之前有個商家急需特殊石頭,雖然具體是誰她忘了,但她知道放在市場裏總會有人感興趣。
地下河邊遍布著各種各樣的石頭,不管是顏色斑斕還是形狀奇特,上麵全都覆蓋了一層像白霜一樣的鹽堿物。
這些看似普通的石塊,卻成了孫婉目前最關注的目標之一。
她拿起一塊隻有掌心大小的石頭,細細觀察起來。
這塊石頭表麵竟然覆著一層淡淡的白色結晶體,這層結晶並不顯眼,但是用手觸碰時可以感覺到其特有的細膩質感。
出於好奇,她輕輕伸出舌尖,在石麵上淺淺地舔了一下,隨即立刻被那濃鬱且強烈的鹹味所震驚,那味道幾乎完全壓過了原本隱約可察覺到的堿味。
孫婉的眼睛猛然一亮,仿佛突然之間看到了一片光明,這條隱藏在山腳下的地下河流,裏麵蘊含的鹽分似乎頗為豐富,如果能夠利用的話,說不定既可以通過蒸餾方法淨化出可以直接飲用的安全飲用水,又可以提煉出珍貴的食鹽!
迴想起平時村民們餐桌上所使用的那些低質劣化的食鹽——那都是一些顏色偏黃、質地粗糲且嚐起來有輕微苦澀感的大顆食鹽;由於資源極其有限,即便偶爾有獵人從山上帶迴不少野味,也沒有哪個家庭舍得奢侈地用它們來進行醃製肉類以保存更久一些時間,更沒有人敢於嚐試將野菜加工成易於存放的小菜隨身攜帶至野外充饑了。
“如果真能成功地從河裏提取出足夠量的新鮮食鹽來……”
這一念頭讓孫婉的心情變得無比激動,“不僅自己家裏從此不用再愁沒鹽吃了,還能幫助周圍所有缺鹽少食的人家改善夥食狀況呢!”
想到這兒,孫婉拉起身邊正低頭沉思的王輝便往河邊跑去,一邊跑還一邊大聲招唿著同樣跟來的媳婦與弟媳:“快來快來,咱們馬上試試看!”
於是乎,在她指揮下,張妮子、桐花還有李三亞迅速開始了準備工作:她們麻利地把一口沉重的鐵鍋架設好了,接著就開始動手從附近的溪流當中舀取河水倒進鍋內,準備開始進行初次實驗。
見狀,孫婉也快速迴到停在一旁的家中專用大青騾車前搜尋了起來,不多會兒功夫便找出了一捆之前特意儲存起來作為備用的柴火堆。
“妮子,先幫媽點燃火堆,然後控製火焰將裝滿整鍋的河水燒開吧。”
孫婉向女兒詳細講解接下來的操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