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沒有退路
重生農門老婦:帶著兒孫去逃荒 作者:喜有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一清理幹淨,以免被追蹤者發現蛛絲馬跡。
就在眾人驚慌失措地朝亂石堆跑去的時候,從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十餘名身穿官服的騎兵正在大路上飛馳而來。
這些士兵確實是受命於金王麾下,在執行某項秘密任務的過程中恰好經過此地,並無意中發現了似乎與蘇家次子有關聯的一群流浪者。
為首的一位官員禮貌地下馬詢問這群流浪漢是否知道附近有一個叫蘇家村的地方以及村民們的下落。
由於當時情況混亂加上周老頭誤以為對方隻是普通的路過者並沒有惡意,因此他沒有多加防備地說出了村民們可能藏匿之處的確切位置。
這一舉動雖然看似無意,但卻間接導致了後來整個隊伍差點遭到逮捕的危險局麵。
幸好關鍵時刻大家反應迅速,成功擺脫追捕並與真正的村民們相遇,隻不過雙方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差點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衝突。
由於視線不佳加上前方道路兩側人群密集,這批軍人並未發現逃跑目標已離開大道,而是轉向了一個地形更加複雜、難以搜查的岩石地帶。
這樣的變故給了鄉民們寶貴的喘息時間,使他們能夠更深入地隱藏自己的位置,暫時躲避了背後的追兵。
這群來自蘇家莊的男女老少,在一位經驗豐富的帶頭人物的帶領下,穿越了一片又一片形狀各異的巨大石塊與狹窄縫隙。
這些天然障礙有的高聳入雲,仿佛直插天際;有的則矮小玲瓏,需要眾人低頭躬身方能通過。
當他們在艱難行進了大約半裏路之後,一座險峻的山丘橫亙在眼前,阻擋住了繼續前行的道路。
無奈之下,眾人隻好選擇沿著山坡邊緣行動,試圖尋找一條可以繞行至山後、更為隱蔽的路徑。
最落後的隊伍仍然是蘇忠一家人及跟隨在後麵的周莊人。
長期忍受饑餓折磨以及缺乏充分休息,已經讓周莊居民們感到異常疲憊,體力幾乎耗盡。
他們當中一些體質較弱者隻能勉強邁著沉重的步伐,時不時就會因為力氣不支而跌倒。
每當這時,就需要蘇忠及其家人不斷伸出援手相助,扶助這些幾乎連站立都有些吃力的人緩慢地挪動步伐繼續向前。
而此時此刻,村長的老二一家也正處於極度緊張狀態中全力趕路。
槐花嬸子為了減輕兩個孩子的負擔,將他們安排坐在板車上,然後親自推拉著往前跑。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危急時刻,村長二兒子的嶽母周氏卻突然情緒失控,不停地哭喊起來,並堅決要求坐上已經被孩子們占用的小車,讓蘇順德來推她前進。
麵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請求,蘇順德明顯感到了不滿和煩躁。
他翻了個白眼,並且加快了自己的行走速度,顯然並不想搭理這樁荒唐的要求。
他的妻子劉代娣見狀連忙上前一把拽住了正鬧脾氣的周氏,同時強行拖曳著對方的身體跟隨隊伍移動。
期間她還用嚴厲的聲音不停數落道:“大娘,您能不能消停點兒?再這樣無休止地哭訴下去,恐怕很快就要把敵人吸引過來啦!我們辛辛苦苦培養出的弟弟本已被你們帶到京城享受美好生活去了,怎麽現在反而要跟我們一起逃亡呢?更離譜的是,好端端的一個大家庭,到最後竟然隻剩下了這麽區區幾十號人口……看看咱們現在的處境吧,哪裏還有半點從前富裕時的樣子,一個個都狼狽得好像流浪乞丐一般,就連最基本的背包都沒幾個像樣的。照這麽下去,估計還沒逃出去就先餓死了!”
她一邊拉著周氏,一邊腳下不停,嘴也不停地嘮叨。
這場景在村裏已是司空見慣,大家都知道這是她的拿手好戲。
槐花嬸子心裏忍不住想笑:我這個親家就是得由大兒媳來收拾才行。
每次看到大兒媳和親家的互動,她總是樂不可支,因為隻有大兒媳能讓那個愛挑事兒的親家變得毫無招架之力。
在蘇家村,一到秋天就會開始秋收。
這段時間,村民們都會忙碌起來,準備將一年的辛勞變成實際的收成。
然而每年這個時候,也會發生一些讓人無奈的事情。
每次都說快要餓死了,想從家裏拿點東西迴去。
周氏總是抱怨家裏的生活條件艱苦,仿佛隨時都會挨餓一般。
老二媳婦性子軟,總聽她娘的話,偷偷把家裏的糧食送迴娘家去。
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都被她母親巧妙地暗示或者明確要求後,老二媳婦總是不敢拒絕,悄悄把糧食帶迴去。
有一次被大兒媳撞見了,直接從周氏懷裏搶過來一斤玉米麵。
就在周氏準備撒潑耍賴的時候,大兒媳卻先發製人。
馬上坐在地上,大聲哭喊:“大家都來看看呀,這是親家欺負人啊,還讓不讓人活了~~我們一家人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剛有點收成,老二家竟然往娘家送糧食,看看親家懷裏裝的是我們家的糧食啊~~叫人活不下去了啊~~”她邊喊邊用手拍著地麵,仿佛真的受了天大的委屈。
大兒媳這一頓表演,直接把親家的台詞都搶走了。
周氏站在旁邊,“你、你、你”了半天,愣是沒說出一句話,最後隻好拍拍自己的屁股,憤憤地轉身離開。
大兒媳進了院子,關上門,直接教訓老二媳婦,“周明豔,我告訴你。要是再敢把家裏的糧食往娘家送,我們就分家。一分家,看你還把家底都搬迴娘家去,我們不管!”
她聲音中帶著幾分嚴肅和不容置疑的堅定。
老二氣得直揮拳頭,但卻被槐花嬸子攔住了,“我們家沒有打女人的習慣,但是老二媳婦,我今天也要撂下話,如果再有下次,你就迴家吧。”
槐花嬸子語氣嚴厲,目光如炬,絲毫不給人退縮的機會。
說完,給了旁邊的老公一個大白眼,仿佛是在埋怨他沒能更好地管住家人。
讓你娶個漂亮的,結果整天聽她媽的話,光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
真是一個毫無主見的人啊,就像一塊麵團,天天唯命是從地聽從著丈母娘的吩咐。
就在眾人驚慌失措地朝亂石堆跑去的時候,從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十餘名身穿官服的騎兵正在大路上飛馳而來。
這些士兵確實是受命於金王麾下,在執行某項秘密任務的過程中恰好經過此地,並無意中發現了似乎與蘇家次子有關聯的一群流浪者。
為首的一位官員禮貌地下馬詢問這群流浪漢是否知道附近有一個叫蘇家村的地方以及村民們的下落。
由於當時情況混亂加上周老頭誤以為對方隻是普通的路過者並沒有惡意,因此他沒有多加防備地說出了村民們可能藏匿之處的確切位置。
這一舉動雖然看似無意,但卻間接導致了後來整個隊伍差點遭到逮捕的危險局麵。
幸好關鍵時刻大家反應迅速,成功擺脫追捕並與真正的村民們相遇,隻不過雙方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差點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衝突。
由於視線不佳加上前方道路兩側人群密集,這批軍人並未發現逃跑目標已離開大道,而是轉向了一個地形更加複雜、難以搜查的岩石地帶。
這樣的變故給了鄉民們寶貴的喘息時間,使他們能夠更深入地隱藏自己的位置,暫時躲避了背後的追兵。
這群來自蘇家莊的男女老少,在一位經驗豐富的帶頭人物的帶領下,穿越了一片又一片形狀各異的巨大石塊與狹窄縫隙。
這些天然障礙有的高聳入雲,仿佛直插天際;有的則矮小玲瓏,需要眾人低頭躬身方能通過。
當他們在艱難行進了大約半裏路之後,一座險峻的山丘橫亙在眼前,阻擋住了繼續前行的道路。
無奈之下,眾人隻好選擇沿著山坡邊緣行動,試圖尋找一條可以繞行至山後、更為隱蔽的路徑。
最落後的隊伍仍然是蘇忠一家人及跟隨在後麵的周莊人。
長期忍受饑餓折磨以及缺乏充分休息,已經讓周莊居民們感到異常疲憊,體力幾乎耗盡。
他們當中一些體質較弱者隻能勉強邁著沉重的步伐,時不時就會因為力氣不支而跌倒。
每當這時,就需要蘇忠及其家人不斷伸出援手相助,扶助這些幾乎連站立都有些吃力的人緩慢地挪動步伐繼續向前。
而此時此刻,村長的老二一家也正處於極度緊張狀態中全力趕路。
槐花嬸子為了減輕兩個孩子的負擔,將他們安排坐在板車上,然後親自推拉著往前跑。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危急時刻,村長二兒子的嶽母周氏卻突然情緒失控,不停地哭喊起來,並堅決要求坐上已經被孩子們占用的小車,讓蘇順德來推她前進。
麵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請求,蘇順德明顯感到了不滿和煩躁。
他翻了個白眼,並且加快了自己的行走速度,顯然並不想搭理這樁荒唐的要求。
他的妻子劉代娣見狀連忙上前一把拽住了正鬧脾氣的周氏,同時強行拖曳著對方的身體跟隨隊伍移動。
期間她還用嚴厲的聲音不停數落道:“大娘,您能不能消停點兒?再這樣無休止地哭訴下去,恐怕很快就要把敵人吸引過來啦!我們辛辛苦苦培養出的弟弟本已被你們帶到京城享受美好生活去了,怎麽現在反而要跟我們一起逃亡呢?更離譜的是,好端端的一個大家庭,到最後竟然隻剩下了這麽區區幾十號人口……看看咱們現在的處境吧,哪裏還有半點從前富裕時的樣子,一個個都狼狽得好像流浪乞丐一般,就連最基本的背包都沒幾個像樣的。照這麽下去,估計還沒逃出去就先餓死了!”
她一邊拉著周氏,一邊腳下不停,嘴也不停地嘮叨。
這場景在村裏已是司空見慣,大家都知道這是她的拿手好戲。
槐花嬸子心裏忍不住想笑:我這個親家就是得由大兒媳來收拾才行。
每次看到大兒媳和親家的互動,她總是樂不可支,因為隻有大兒媳能讓那個愛挑事兒的親家變得毫無招架之力。
在蘇家村,一到秋天就會開始秋收。
這段時間,村民們都會忙碌起來,準備將一年的辛勞變成實際的收成。
然而每年這個時候,也會發生一些讓人無奈的事情。
每次都說快要餓死了,想從家裏拿點東西迴去。
周氏總是抱怨家裏的生活條件艱苦,仿佛隨時都會挨餓一般。
老二媳婦性子軟,總聽她娘的話,偷偷把家裏的糧食送迴娘家去。
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都被她母親巧妙地暗示或者明確要求後,老二媳婦總是不敢拒絕,悄悄把糧食帶迴去。
有一次被大兒媳撞見了,直接從周氏懷裏搶過來一斤玉米麵。
就在周氏準備撒潑耍賴的時候,大兒媳卻先發製人。
馬上坐在地上,大聲哭喊:“大家都來看看呀,這是親家欺負人啊,還讓不讓人活了~~我們一家人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剛有點收成,老二家竟然往娘家送糧食,看看親家懷裏裝的是我們家的糧食啊~~叫人活不下去了啊~~”她邊喊邊用手拍著地麵,仿佛真的受了天大的委屈。
大兒媳這一頓表演,直接把親家的台詞都搶走了。
周氏站在旁邊,“你、你、你”了半天,愣是沒說出一句話,最後隻好拍拍自己的屁股,憤憤地轉身離開。
大兒媳進了院子,關上門,直接教訓老二媳婦,“周明豔,我告訴你。要是再敢把家裏的糧食往娘家送,我們就分家。一分家,看你還把家底都搬迴娘家去,我們不管!”
她聲音中帶著幾分嚴肅和不容置疑的堅定。
老二氣得直揮拳頭,但卻被槐花嬸子攔住了,“我們家沒有打女人的習慣,但是老二媳婦,我今天也要撂下話,如果再有下次,你就迴家吧。”
槐花嬸子語氣嚴厲,目光如炬,絲毫不給人退縮的機會。
說完,給了旁邊的老公一個大白眼,仿佛是在埋怨他沒能更好地管住家人。
讓你娶個漂亮的,結果整天聽她媽的話,光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
真是一個毫無主見的人啊,就像一塊麵團,天天唯命是從地聽從著丈母娘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