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在 可以吃的東西
重生農門老婦:帶著兒孫去逃荒 作者:喜有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家村的姑娘們,這裏有洗頭用的香皂,大家可以幾個人分一塊。”
女人們聽到這話,頓時歡唿起來。
“這下可算享受一迴啦,這香皂一般是富人家才用得起的,肯定是金福來的小少爺送給她的。”
她們興奮地議論紛紛,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感激。
孫婉懶得解釋這些細節,反正村裏人已經幫她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借口,她也就隨她們去了。
自己家每人分了一塊,女人先用完了再輪到男人。
這樣一來,不僅省去了很多麻煩,還保證了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這難得的清潔體驗。
洗澡的時候,她看到桐花和媽媽葉氏,還有自家的小女兒和大兒媳,衣服上都不敢太用力搓,否則肯定會搓出個洞來。
每一塊布料都顯得那麽珍貴,每一次洗滌都顯得格外小心。
盡管如此,她們仍然享受著這一刻的清爽與寧靜,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更加美好了。
張妮子穿的衣服稍微好一點,因為張老虎和張琨平時打獵掙的錢會給她買布。
既然硫磺香皂都已經拿出來了,他們也有合理的借口,不如就拿出一些粗布衣給大家換上吧。
正好之前從小庫房裏找了不少丫鬟婆婆們的衣服,就穿上這些吧。
一個多小時後,女人們、小女孩們和孩子們都洗幹淨了,從草簾後麵走了出來。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清新的氣息,仿佛剛剛經過了一場脫胎換骨般的清洗。
蘇家村的女人們見孫婉家人穿著新衣服,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並私下猜測道:“一定是金福來少爺府裏的下人穿的衣服給她的。”
她們心中滿是對那件衣服質地的羨慕,想象著它摸起來一定柔軟又舒適。
“管他是不是下人穿的,有衣服就好。我的衣服都怕用力搓破露皮了。”
一位村民抱怨道,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甘心但也有些許的無奈。
大家都笑著議論了一會兒後,各自迴到了自己的草棚開始準備起晚飯。
孫婉仔細觀察著村裏每個人的臉色,試圖從她們的眼神中讀出什麽。
她發現她們的表情隻是單純的嫉妒,心裏也稍微放鬆了一些。
隻要她們對這衣服沒有其他想法,將來做起事來也能更安心些,她這麽想著,內心感到一絲安慰。
這時男人們也開始陸續迴來了,果真如約帶來了十幾隻野雞和野兔,外加許多新鮮采摘的野菜。
孩子們看到這些美食時眼睛亮了起來,近幾年由於幹旱食物短缺讓他們連吃上頓好的都成了奢望。
此刻望著這麽多美味佳肴擺在眼前,孩子們忍不住流下了幸福的口水,圍著父親或哥哥跳著歡唿。
這份喜悅感染了整個村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得一見的輕鬆氛圍。
女人們接過男人們帶來的獵物,感激地看了他們一眼,隨後讓男人去幫忙清洗食材。
當看到手裏拿著陌生物品的男人們疑惑地詢問這究竟是什麽寶貝的時候,她們笑嘻嘻地迴答說是今天享受了一番特別的服務,是蘭珍給她們帶迴來的禮物——硫磺香皂。
聽罷,男人們也都露出了好奇但興奮的笑容,決定好好試一試這傳說中的洗澡神器。
這時,蘇順德慢慢地走過來,溫和地對孫婉說:“親家,我爹說今晚咱們兩家和村裏人一起吃飯吧。因為今天打到的野雞和兔子數量不多,不太好分配給各家。”
孫婉點了點頭應道:“好啊,那就一起吃。”
心中卻在暗暗盤算著別的事。
昨天她在知府庫房裏意外發現了許多儲備糧食。
想著如果自己偷偷享用這些食物,似乎顯得太自私了點。
於是,她打算把這些食物也分給蘇家村的人們以及董家莊的各家。
在這個逃難的時候,不應該隻考慮自己的處境。
因此,對於今天的午餐,孫婉有了新的計劃:她決定不讓大家貢獻出各自的糧食庫存,而隻是讓大家各自拿出一些家裏可能剩下的野菜來共同分享一頓餐食。
思考了一番後,孫婉微笑著看向蘇順德說道:“親家,在我昨天去知州府的廚房查看時,發現那裏儲存有不少食物。我已經用馬匹運迴來了,並且現在就放在咱們車隊中的一輛車上。等會兒你讓蘇有勝和蘇耀宗幫個忙,把那些糧食搬運過來。到時候你也幫著一起給大家分一分吧,今天的午飯主食我就包下了。”
聽到這話,蘇順德滿懷敬佩地看著眼前的這位老人。
雖然平時總愛占點兒小便宜,但在這條艱難曲折的逃亡之路上,他看到了對方性格中的巨大轉變——做起事情來比起某些男人還要大氣很多。
他心懷感激地點頭答應下來:“真是多謝親家的好意了。”
過了不大一會兒工夫,就見蘇有勝和蘇耀宗兩人分別扛著兩大袋沉甸甸的口糧朝這裏走來了。
與此同時,雪豹與李溪水兩個人則是一起合力抬起一大袋子;另外一邊,則是由張鬆樹和他的孫子張德水平時抬著另一袋子跟著趕了上來。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特別準備好的口袋裝著土豆和紅薯也被悄悄拿出來,這也是出自於孫婉的手筆,目的是為了漸漸讓村民們意識到這個特殊時代下也有這類食物可供食用。
很快地,這兩袋新出現的食物連同之前那幾袋子一起都搬到了開闊地上。
看到眼前堆積如山的糧食物資,周圍立刻聚攏起了許多村民,大家圍繞著這幾堆寶貴的物資熱烈討論起來,不時地將帶著感激的眼神投向那位慷慨大方的孫婉老人。
站在中間,蘇順德開口說道:“大家迴去都帶個袋子或盆子過來,我們要分配這些糧食。記住蘭珍弟妹的好,要不是她發現廚房裏的存糧,咱們今天也沒辦法吃到這麽豐盛的一頓。”
周圍一片歡聲笑語:“謝謝蘭珍嬸子。”
“感謝蘭珍弟妹。”
“太感謝蘭珍嫂子了。”
“謝謝蘭珍奶奶。”
麵對大家的誇讚,孫婉揮揮手,語氣誠懇而堅定:“剛才村長說了,咱們午飯一起吃,家裏的鍋集中在這兒。有人撿柴火,有人燒灶,多幾個女伴。
女人們聽到這話,頓時歡唿起來。
“這下可算享受一迴啦,這香皂一般是富人家才用得起的,肯定是金福來的小少爺送給她的。”
她們興奮地議論紛紛,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感激。
孫婉懶得解釋這些細節,反正村裏人已經幫她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借口,她也就隨她們去了。
自己家每人分了一塊,女人先用完了再輪到男人。
這樣一來,不僅省去了很多麻煩,還保證了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這難得的清潔體驗。
洗澡的時候,她看到桐花和媽媽葉氏,還有自家的小女兒和大兒媳,衣服上都不敢太用力搓,否則肯定會搓出個洞來。
每一塊布料都顯得那麽珍貴,每一次洗滌都顯得格外小心。
盡管如此,她們仍然享受著這一刻的清爽與寧靜,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更加美好了。
張妮子穿的衣服稍微好一點,因為張老虎和張琨平時打獵掙的錢會給她買布。
既然硫磺香皂都已經拿出來了,他們也有合理的借口,不如就拿出一些粗布衣給大家換上吧。
正好之前從小庫房裏找了不少丫鬟婆婆們的衣服,就穿上這些吧。
一個多小時後,女人們、小女孩們和孩子們都洗幹淨了,從草簾後麵走了出來。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清新的氣息,仿佛剛剛經過了一場脫胎換骨般的清洗。
蘇家村的女人們見孫婉家人穿著新衣服,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並私下猜測道:“一定是金福來少爺府裏的下人穿的衣服給她的。”
她們心中滿是對那件衣服質地的羨慕,想象著它摸起來一定柔軟又舒適。
“管他是不是下人穿的,有衣服就好。我的衣服都怕用力搓破露皮了。”
一位村民抱怨道,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甘心但也有些許的無奈。
大家都笑著議論了一會兒後,各自迴到了自己的草棚開始準備起晚飯。
孫婉仔細觀察著村裏每個人的臉色,試圖從她們的眼神中讀出什麽。
她發現她們的表情隻是單純的嫉妒,心裏也稍微放鬆了一些。
隻要她們對這衣服沒有其他想法,將來做起事來也能更安心些,她這麽想著,內心感到一絲安慰。
這時男人們也開始陸續迴來了,果真如約帶來了十幾隻野雞和野兔,外加許多新鮮采摘的野菜。
孩子們看到這些美食時眼睛亮了起來,近幾年由於幹旱食物短缺讓他們連吃上頓好的都成了奢望。
此刻望著這麽多美味佳肴擺在眼前,孩子們忍不住流下了幸福的口水,圍著父親或哥哥跳著歡唿。
這份喜悅感染了整個村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得一見的輕鬆氛圍。
女人們接過男人們帶來的獵物,感激地看了他們一眼,隨後讓男人去幫忙清洗食材。
當看到手裏拿著陌生物品的男人們疑惑地詢問這究竟是什麽寶貝的時候,她們笑嘻嘻地迴答說是今天享受了一番特別的服務,是蘭珍給她們帶迴來的禮物——硫磺香皂。
聽罷,男人們也都露出了好奇但興奮的笑容,決定好好試一試這傳說中的洗澡神器。
這時,蘇順德慢慢地走過來,溫和地對孫婉說:“親家,我爹說今晚咱們兩家和村裏人一起吃飯吧。因為今天打到的野雞和兔子數量不多,不太好分配給各家。”
孫婉點了點頭應道:“好啊,那就一起吃。”
心中卻在暗暗盤算著別的事。
昨天她在知府庫房裏意外發現了許多儲備糧食。
想著如果自己偷偷享用這些食物,似乎顯得太自私了點。
於是,她打算把這些食物也分給蘇家村的人們以及董家莊的各家。
在這個逃難的時候,不應該隻考慮自己的處境。
因此,對於今天的午餐,孫婉有了新的計劃:她決定不讓大家貢獻出各自的糧食庫存,而隻是讓大家各自拿出一些家裏可能剩下的野菜來共同分享一頓餐食。
思考了一番後,孫婉微笑著看向蘇順德說道:“親家,在我昨天去知州府的廚房查看時,發現那裏儲存有不少食物。我已經用馬匹運迴來了,並且現在就放在咱們車隊中的一輛車上。等會兒你讓蘇有勝和蘇耀宗幫個忙,把那些糧食搬運過來。到時候你也幫著一起給大家分一分吧,今天的午飯主食我就包下了。”
聽到這話,蘇順德滿懷敬佩地看著眼前的這位老人。
雖然平時總愛占點兒小便宜,但在這條艱難曲折的逃亡之路上,他看到了對方性格中的巨大轉變——做起事情來比起某些男人還要大氣很多。
他心懷感激地點頭答應下來:“真是多謝親家的好意了。”
過了不大一會兒工夫,就見蘇有勝和蘇耀宗兩人分別扛著兩大袋沉甸甸的口糧朝這裏走來了。
與此同時,雪豹與李溪水兩個人則是一起合力抬起一大袋子;另外一邊,則是由張鬆樹和他的孫子張德水平時抬著另一袋子跟著趕了上來。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特別準備好的口袋裝著土豆和紅薯也被悄悄拿出來,這也是出自於孫婉的手筆,目的是為了漸漸讓村民們意識到這個特殊時代下也有這類食物可供食用。
很快地,這兩袋新出現的食物連同之前那幾袋子一起都搬到了開闊地上。
看到眼前堆積如山的糧食物資,周圍立刻聚攏起了許多村民,大家圍繞著這幾堆寶貴的物資熱烈討論起來,不時地將帶著感激的眼神投向那位慷慨大方的孫婉老人。
站在中間,蘇順德開口說道:“大家迴去都帶個袋子或盆子過來,我們要分配這些糧食。記住蘭珍弟妹的好,要不是她發現廚房裏的存糧,咱們今天也沒辦法吃到這麽豐盛的一頓。”
周圍一片歡聲笑語:“謝謝蘭珍嬸子。”
“感謝蘭珍弟妹。”
“太感謝蘭珍嫂子了。”
“謝謝蘭珍奶奶。”
麵對大家的誇讚,孫婉揮揮手,語氣誠懇而堅定:“剛才村長說了,咱們午飯一起吃,家裏的鍋集中在這兒。有人撿柴火,有人燒灶,多幾個女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