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事有蹊蹺
開局發老婆,亂世收留萬千美人 作者:尋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意識到秦地可能有官員陽奉陰違,陸謙皺眉朝田間耕種的百姓走了過去。
“老鄉,你們這是在種什麽呀?”
麵對眼前衣著光鮮的年輕人開口問話,一名老漢隻是抬頭看了一眼,並未迴答,又埋頭幹起了活。
此時的老漢饑腸轆轆,還要頂著烈日幹活,實在是餓的連話都不想說。
見此,陸謙剛準備繼續詢問,突然,不遠處地裏傳來一陣喊聲。
“爹,爹,不好了,娘餓暈了,爹,你快來看看啊。”
周圍百姓抬頭看了一眼,又低下了頭,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隻剩下女子無助的哭喊聲。
“老婆子,老婆子,醒醒,快醒醒啊,唉!”
“來人,取些糖水。”
陸謙吩咐一聲忙朝那一家子走了過去。
不一會兒,侍女端來了糖水遞了上去。
“大爺,這是一點糖水,先喂嬸子喝下吧。”
老漢和女人詫異的看向陸謙,一臉警惕。
要知道這世道糖可是稀罕物,二人很是驚訝,這些有錢人會這麽好心?
可救人要緊,老漢遲疑了一下還是接過糖水,慢慢喂妻子喝了下去。
得到糖分補充,不一會兒老婦人緩緩睜開眼,依舊虛弱不堪。
“多,多謝老爺,多謝老爺。”
兩人千恩萬謝,陸謙也趁機詢問道。
“大爺,你們為何不去官府申請救助糧呢?”
“救助糧?”
聞言,老漢一臉茫然的看向陸謙,他們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還能跟官府申請什麽救助糧。
陸謙耐心給他們解釋完,又詢問周圍的百姓。
你們都不知道這事?
眾人不約而同的搖頭,他們是真沒聽說過。
這時,陸謙心裏有些怒了,這踏馬的當地官府在搞什麽鬼?
他強忍住心中的怒意,繼續問道。
“那今年你們各家分到朝廷配發的土地了麽?”
話音落下,一眾百姓還是一臉茫然。
“老爺您可真敢說呀,那土地都是地主老爺和官老爺的,哪能分給咱們?”
“對了,這位老爺你們從哪兒來的呀?”
陸謙沒有說話,隻是臉陰沉的快能滴出水來。
距離新政推行都過去這麽久了,百姓竟然連這件事都沒聽過。
他很好奇當初派出去負責清繳各地無良地主的兵都幹什麽去了?
眼見問也問不出什麽,陸謙隻得迴到隊伍。
“走,進城,我倒要看看誰他娘的這麽大膽,竟敢公然違抗咱的皇命!”
陸謙怒火中燒,這一路上來的好心情都沒了,帶著一行人怒氣衝衝的奔赴縣城。
此縣名為南商,是秦地邊陲的一個小縣。
陸謙進城後即刻找客棧將一眾妻妾安頓了下來,順便跟掌櫃的打聽了一下當地官府。
“掌櫃的,跟你打聽點事。”
陸謙直接掏出一串大錢遞了上去。
掌櫃的見來人出手闊綽頓時眼前一亮,滿臉堆笑的接過大錢。
“多謝客官,客官不是老秦人吧?外地來的?”
“是啊,我們是外地來的客商,我且問你,你們南商縣太爺是是個怎樣的人?”
陸謙說完,掌櫃恍然原來想找縣太爺做生意的。
他連忙擺手,並勸道。
“客官,您要是想找太爺做生意還是算了吧。”
“咱們太爺是清官,不會答應你們的。”
“啥?!”
陸謙微微一愣,心裏更加疑惑了,這掌櫃說當地縣令是清官?
他都懷疑自己聽錯了,這縣令要是清官,為什麽境內百姓過得那麽難?甚至連朝廷的政令都拒不執行。
陸謙連忙追問,“既然你們太爺是清官,那境內百姓生活為何如此不堪?”
掌櫃頓了頓,長歎一聲。
“咱太爺也有苦衷啊,至於為什麽小人也不知道,但小人可以肯定太爺絕對為數不多的好官啊。”
隨後他給陸謙隨便例舉了縣令幫助百姓,甚至用自己的俸祿買糧煮粥賑濟百姓的等事跡。
陸謙聽的連連點頭,照此說來,那些縣令還真算個好官了。
他還想問點別的,可掌櫃也不知道,陸謙隻得作罷,但可以肯定縣令在百姓心裏地位很高。
“那就奇了怪了,按理說,這樣一個好官當政,百姓不該過得這麽難啊。”
結束談話,陸謙當即帶著隨從侍衛按照指引徑直去往縣令府。
在城中兜兜轉轉許久,當陸謙停縣城邊上的一個普通小院門口時有些驚訝。
“這小破屋是縣令府上?”
陸謙四處打量,發現這處小院跟周圍平民居住的房子毫無區別,心中不免對南商縣令更加好奇了。
咚咚咚。
陸謙迫不及待的輕輕叩響房門,裏麵傳來一聲孩童的聲音。
“誰呀?”
房門打開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映入眼簾。
“小朋友,這裏是縣太爺方懷義家麽?”
陸謙露出和煦的笑容,小孩聽聞直接朝屋內喊了一聲。
“爺爺,有人找你!”
不久,陸謙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南商縣令,他整個人身形消瘦,衣服破舊,目含精光,恍惚間陸謙竟感覺來人有些仙風道骨。
“你們是?”
陸謙也不廢話,直接亮出假身份淡淡道。
“左副都禦史,奉皇命視察各州府郡縣!”
聞言,方懷義有些激動,新朝派出來巡查的欽差?太好了,他終於等到了,方懷義當即見禮。
“不知欽差大人到訪,下官有失遠迎,還望大人恕罪。”
“方大人不必多禮。”
當陸謙被請進門,他才發現這老頭是真窮啊,身為朝廷七品官員,府上真的隻能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落座後兩人客套了一下,陸謙便直入主題。
“方大人,本縣百姓為何過得如此艱難?”
“陛下不是給你們留了救濟糧了麽?”
話音落下,方懷義沒有正麵迴答,轉而詢問道。
“不知大人貴姓?”
“姓陸。”
得知來人竟是新朝國姓,方懷義有些驚訝的同時點了點頭。
看來此人來曆不簡單啊,從京城來又和新皇一個姓,那就好,那就好。
他緩緩起身直接從房間裏抱出來一個小木箱打開,裏麵是一些書信。
方懷義書信遞上,神色哀傷,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
“大人,這是吾兒查到的一些東西,吾兒因此連命都搭上了,南商何至於淪落至此您看看就知道了。”
“非是下官不願給百姓發糧,而是下官從頭到尾便沒有收到過半粒糧食。”
“縣衙裏都是他們的人,下官這個縣令也是毫無實權啊。”
……
“老鄉,你們這是在種什麽呀?”
麵對眼前衣著光鮮的年輕人開口問話,一名老漢隻是抬頭看了一眼,並未迴答,又埋頭幹起了活。
此時的老漢饑腸轆轆,還要頂著烈日幹活,實在是餓的連話都不想說。
見此,陸謙剛準備繼續詢問,突然,不遠處地裏傳來一陣喊聲。
“爹,爹,不好了,娘餓暈了,爹,你快來看看啊。”
周圍百姓抬頭看了一眼,又低下了頭,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隻剩下女子無助的哭喊聲。
“老婆子,老婆子,醒醒,快醒醒啊,唉!”
“來人,取些糖水。”
陸謙吩咐一聲忙朝那一家子走了過去。
不一會兒,侍女端來了糖水遞了上去。
“大爺,這是一點糖水,先喂嬸子喝下吧。”
老漢和女人詫異的看向陸謙,一臉警惕。
要知道這世道糖可是稀罕物,二人很是驚訝,這些有錢人會這麽好心?
可救人要緊,老漢遲疑了一下還是接過糖水,慢慢喂妻子喝了下去。
得到糖分補充,不一會兒老婦人緩緩睜開眼,依舊虛弱不堪。
“多,多謝老爺,多謝老爺。”
兩人千恩萬謝,陸謙也趁機詢問道。
“大爺,你們為何不去官府申請救助糧呢?”
“救助糧?”
聞言,老漢一臉茫然的看向陸謙,他們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還能跟官府申請什麽救助糧。
陸謙耐心給他們解釋完,又詢問周圍的百姓。
你們都不知道這事?
眾人不約而同的搖頭,他們是真沒聽說過。
這時,陸謙心裏有些怒了,這踏馬的當地官府在搞什麽鬼?
他強忍住心中的怒意,繼續問道。
“那今年你們各家分到朝廷配發的土地了麽?”
話音落下,一眾百姓還是一臉茫然。
“老爺您可真敢說呀,那土地都是地主老爺和官老爺的,哪能分給咱們?”
“對了,這位老爺你們從哪兒來的呀?”
陸謙沒有說話,隻是臉陰沉的快能滴出水來。
距離新政推行都過去這麽久了,百姓竟然連這件事都沒聽過。
他很好奇當初派出去負責清繳各地無良地主的兵都幹什麽去了?
眼見問也問不出什麽,陸謙隻得迴到隊伍。
“走,進城,我倒要看看誰他娘的這麽大膽,竟敢公然違抗咱的皇命!”
陸謙怒火中燒,這一路上來的好心情都沒了,帶著一行人怒氣衝衝的奔赴縣城。
此縣名為南商,是秦地邊陲的一個小縣。
陸謙進城後即刻找客棧將一眾妻妾安頓了下來,順便跟掌櫃的打聽了一下當地官府。
“掌櫃的,跟你打聽點事。”
陸謙直接掏出一串大錢遞了上去。
掌櫃的見來人出手闊綽頓時眼前一亮,滿臉堆笑的接過大錢。
“多謝客官,客官不是老秦人吧?外地來的?”
“是啊,我們是外地來的客商,我且問你,你們南商縣太爺是是個怎樣的人?”
陸謙說完,掌櫃恍然原來想找縣太爺做生意的。
他連忙擺手,並勸道。
“客官,您要是想找太爺做生意還是算了吧。”
“咱們太爺是清官,不會答應你們的。”
“啥?!”
陸謙微微一愣,心裏更加疑惑了,這掌櫃說當地縣令是清官?
他都懷疑自己聽錯了,這縣令要是清官,為什麽境內百姓過得那麽難?甚至連朝廷的政令都拒不執行。
陸謙連忙追問,“既然你們太爺是清官,那境內百姓生活為何如此不堪?”
掌櫃頓了頓,長歎一聲。
“咱太爺也有苦衷啊,至於為什麽小人也不知道,但小人可以肯定太爺絕對為數不多的好官啊。”
隨後他給陸謙隨便例舉了縣令幫助百姓,甚至用自己的俸祿買糧煮粥賑濟百姓的等事跡。
陸謙聽的連連點頭,照此說來,那些縣令還真算個好官了。
他還想問點別的,可掌櫃也不知道,陸謙隻得作罷,但可以肯定縣令在百姓心裏地位很高。
“那就奇了怪了,按理說,這樣一個好官當政,百姓不該過得這麽難啊。”
結束談話,陸謙當即帶著隨從侍衛按照指引徑直去往縣令府。
在城中兜兜轉轉許久,當陸謙停縣城邊上的一個普通小院門口時有些驚訝。
“這小破屋是縣令府上?”
陸謙四處打量,發現這處小院跟周圍平民居住的房子毫無區別,心中不免對南商縣令更加好奇了。
咚咚咚。
陸謙迫不及待的輕輕叩響房門,裏麵傳來一聲孩童的聲音。
“誰呀?”
房門打開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映入眼簾。
“小朋友,這裏是縣太爺方懷義家麽?”
陸謙露出和煦的笑容,小孩聽聞直接朝屋內喊了一聲。
“爺爺,有人找你!”
不久,陸謙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南商縣令,他整個人身形消瘦,衣服破舊,目含精光,恍惚間陸謙竟感覺來人有些仙風道骨。
“你們是?”
陸謙也不廢話,直接亮出假身份淡淡道。
“左副都禦史,奉皇命視察各州府郡縣!”
聞言,方懷義有些激動,新朝派出來巡查的欽差?太好了,他終於等到了,方懷義當即見禮。
“不知欽差大人到訪,下官有失遠迎,還望大人恕罪。”
“方大人不必多禮。”
當陸謙被請進門,他才發現這老頭是真窮啊,身為朝廷七品官員,府上真的隻能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落座後兩人客套了一下,陸謙便直入主題。
“方大人,本縣百姓為何過得如此艱難?”
“陛下不是給你們留了救濟糧了麽?”
話音落下,方懷義沒有正麵迴答,轉而詢問道。
“不知大人貴姓?”
“姓陸。”
得知來人竟是新朝國姓,方懷義有些驚訝的同時點了點頭。
看來此人來曆不簡單啊,從京城來又和新皇一個姓,那就好,那就好。
他緩緩起身直接從房間裏抱出來一個小木箱打開,裏麵是一些書信。
方懷義書信遞上,神色哀傷,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
“大人,這是吾兒查到的一些東西,吾兒因此連命都搭上了,南商何至於淪落至此您看看就知道了。”
“非是下官不願給百姓發糧,而是下官從頭到尾便沒有收到過半粒糧食。”
“縣衙裏都是他們的人,下官這個縣令也是毫無實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