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貶低侄女,就荷花那人,就不是能在一般人家正經過日子的。


    別問他從進門都沒跟外甥說兩句話是咋知道的,從昨兒有人跟他說外甥迴來了他就有不詳的預感。


    範明誠頹喪又心虛,頹喪於自己一直沒能入心上人的眼,心虛於自己的不穩重,恨不得隱身。因此,見舅舅迴來並未多問,心下還在僥倖,以為人不知道。


    結果上了飯桌,漸漸迴過神來,隻怕舅舅並非不知,而是懶得問。.


    想明白這一通,很是坐立難安,隻能埋頭吃飯。


    就連舅媽給他夾菜,都嚇他一跳。


    蘇婉看不過眼,主動說起在外的三人,「也不知京城夏天熱不熱,安兒能不能適應?」


    「他啊,估計正樂不思蜀呢!」蘇長青淡淡道。


    不過想著長子長媳獨自在外當家做主,雖說離家之前給了銀錢,可在京城安家哪有那般容易,叮囑妻子道:「這幾日你多操心一下,看看誌棟會不會送信迴來,要是過了二十五沒收到信,托鏢局送些銀錢。」


    張氏應下。


    好不容易捱到吃完飯,範明誠準備溜走,結果還沒行動,就被提走。


    「明誠,你跟我來。」


    看著率先往書房去的舅舅,他苦了臉,向兩位表妹投去求救的目光。


    可惜,兩位表妹一個比一個絕情。


    杏兒瞪了他一眼,蘇婉倒是迴應了,隻不過是「自求多福」。


    通堂剩下四人,張氏才問道:「明誠是咋了,遇上啥事了?」


    杏兒嘴快道:「想英雄救美哩,可惜,美人瞧不上他。」


    張氏驚訝,看看書房方向,想到大姑姐的擔心,對未來女婿道:「康毅,你見識多,勸勸明誠。」


    話才剛出口便驚覺不對,這樣好似侄女荷花多不堪一樣,隻是,找補的話她也說不出口。


    論情論理,心裏都是親近大姑姐、外甥的,一則是丈夫親姐姐、親外甥,關係一向好。


    二則,大姑姐一家為人清正。


    至於二伯哥一家,別看早些年自家日子不如人,但張氏打心底瞧不上。


    現在侄女出了這檔子事,她心裏是有些埋怨的。


    自己兒子是讀書的料,且長子已經是二榜進士,又入了翰林,她是無知婦人,可也聽說翰林院出去的進士們前程都不會太差。


    家裏給兒子的助力少之又少,讀書時還能多給些銀錢買書買墨,可進了官場,一點助力都給不了。


    她也不求家裏能如何,至少不拖後腿就行。


    可現在呢,兒子帶著兒媳前腳才去京城,後腳家裏就出了這壞名聲的破事兒,真真是晦氣!


    張氏還在心裏嘀咕了一迴,要說三侄女現在能出這事兒,沒有仗著自家勢的念頭她是不信的。


    這事兒,要是擱村裏那可是要被浸豬籠的。


    可荷花不僅做了,還主動挑破窗戶紙鬧得沸沸揚揚,篤定劉家忌憚自家勢力不敢如何,而且,還能借自家勢拿捏那楊管事。


    天曉得她多想埋怨二伯哥一家,隻是礙於丈夫與二伯哥的情麵,才硬忍著沒說而已。


    現在外甥又摻和一腳,隻覺得荷花這個侄女不省心。


    張康毅摩挲著掌心茶盞,溫聲道:「嬸子寬心,要不了幾日這事就徹底解決了。」


    書房內,蘇長青看著跪在麵前的外甥,右腳踮了好幾下,終是沒忍住,一腳踢在人屁股上。


    「你個沒成算的,早前你跟人也算門當戶對,還近水樓台呢,都沒能成,你是哪來的自信現在就能成。」


    不能說侄女,那是外人,就隻能接自家人的短。


    蘇長青毫不客氣道:「你咋不撒泡尿照照你,你哪裏值得人看上了,老大的年紀了一事無成,還咋咋唿唿沒個定性,你日後就等著栽大跟頭吧你!」


    想到大姐跟姐夫為了這個外甥,不惜早早分了家業,蘇長青就覺得,這個外甥真的需要個人管管,不然日後能被人誆了賣去礦上。


    「你的親事我已經瞅好了,等你爹娘來就通氣。」見外甥頹敗的臉色,他沒好氣道:「放心,人姑娘顏色好,要不是你是進士表弟,我都沒臉牽線。」


    言外之意,人姑娘長相出挑家世好,要不是我兒子中了進士,你掛了個進士表弟的名頭,都不配跟人提親。


    範明誠塌著脊背,想說點什麽又無從說起。


    村尾這邊,老爺子跟張康毅談的暢快也定了心,自是不著急。


    蘇長青有自己的打算,現在正忙著調教外甥。


    範明誠經未來表妹夫點撥,沒能撥雲見月,思緒倒是更混亂,現在又被親舅舅又是踢又是罵,更是心亂如麻,早忘了跟二舅的承諾「一切交給我」。


    村中央,蘇長沐在家裏焦灼,午飯寥寥吃了幾口,在屋裏轉來轉去。


    有心想去外麵瞧瞧,早點見到人早知道結果,可一想到村裏人的目光,歇了心思,隻得窩在屋裏長籲短嘆。


    眼看著日頭一點一點滑下,天色越來越晚,他心底的僥倖徹底消散。


    得了,這個外甥是靠不住了,還是他自己想辦法吧。


    隻是,時間不等人。


    蘇長沐還沒決定是死扛著棍棒抽打向老爹問個明白,還是去跟楊管事合計合計來個暗度陳倉先斬後奏,楊管事就大張旗鼓上門了。


    上門的不止他一人,還有媒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村居[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晗並收藏清平樂·村居[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