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頁
清平樂·村居[種田] 作者:丁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誌強正要反駁,老爺子起身道:「誌強,你們迴吧,明兒得閑了你姑姑姑父過去轉轉,眼看沒剩幾天了,你不要分心。」
蘇娟應和:「是呀,你都準備這久了,可別最後關頭鬆了勁兒,明兒得閑了我跟你姑父過去。」且一併定了晚飯的去處,「今晚先在你三叔家,你姑父要跟康毅打聽些事兒。」
這並非託辭,範家才確實有正事,不過現下家家戶戶都忙著收麥,他在山地雖見到了張康毅,卻沒多問。
晚上吃飯時,與小舅子說起今年的番薯洋芋收成。
若是以往,番薯洋芋從地頭收迴來,要想賣直接挑沒傷口個頭大的裝筐,拉到作坊就能稱重結算,不想現在賣,也能存到來年開春,說不得價更高。
可今年不一樣,商隊被外地大商戶接管,雖說那楊家在南邊鼎鼎有名,名聲也不差,可具體行事如何,自家村裏的人並不知曉。
而且,今年商隊管得與以往不一樣,跟車的人員不是定死的,若要犯了事兒會被踢出商隊,還有消息傳出,以往跟車的人不一定次次都能跟車。
消息五花八門,村裏人亦是提心弔膽,靠山村多山地,適合種番薯洋芋,基本家家戶戶一半的山地都是番薯洋芋!
眼看夏收結束沒幾日就能收番薯,有些人家還想著種第二茬,若是商隊、作坊出了變故,各家今年的進項得砍九成。
範家才來嶽家,幫忙夏收是真,受村裏人所託打聽行情亦是不假。
商隊雖然易主,但蘇長青還是很上心的,一則商隊中多有鄉鄰親戚跟車,二則商隊與作坊密不可分,都關係到各家進項。
商隊人員變動,從一開始他就知曉,道:「跟車人員變化是楊家的規定,人一直這樣我們也不好讓人改變,不過姐夫你迴去可以給跟車的人提個醒,隻要不偷奸耍滑,商隊不會隨意踢人。」
至於洋芋番薯收購價,他沉吟道:「這個我還真說不準,康毅這邊也要看商隊的收購價,不過也不用擔心作坊不收爛家裏。」
範家才有心向多問,見小舅子沒多說的意思,便停了話頭,吃飯的同時心裏自己琢磨。
小舅子不是那等狂妄之人,性子謹慎的很,既然能說作坊依然收,那銷路定是不愁的,至於價格,可能真有變動。
如是想著,打算迴家後先給村裏人都警醒一下,免得到時候降價了那些人轉頭埋怨自家小舅子。
蘇長青倒是不覺得洋芋番薯降價會如何,糧價還時常波動呢,隨著時間推移洋芋番薯肯定會降價,何況現在其他府城也有了粉條作坊。
至於鄉鄰埋怨,他沒放在心上,埋怨甚至鬧事者都是些糊塗蛋,哪個正常人會大刺啦啦要求別人買自家東西?
農民看天吃飯,農忙時節,都是與太陽賽跑,夏收秋收更是如此。
趕著好日頭好天氣割麥碾場,完了還要曬麥子,若是磨磨蹭蹭錯過好天氣被雨困住,麥子爛地裏或是麥仁沒曬幹捂出芽,會被村裏人戳脊梁骨的。
糧食就是命根子,出了這樣的醜會被村裏人嘲笑一輩子!
今年兩個兒子都不在家,蘇長青早早定了麥客,比往年多請了三人,加上杜有丁和之前買的當門房的吳老頭,地裏活計幹得很利索。
又有大姐大姐夫幫忙,不過兩天,麥子全部收割完畢。
碾場時不需要太多的人手,蘇長青留了兩個麥客給老爺子那邊幫忙,其餘人結了工錢去下一家。
現在家裏下地的活計不用自己插手,但碾場時給曬場送水送飯之類的,蘇婉還得搭把手。
今年家裏麥子收成好,估計是因家裏有馬有牛,地撒種之前可以深耕兩遍,且肥料足的緣故!
碾場時,攤開的麥子占了周圍四家曬場,碾場占用其他人家曬場也正常,畢竟都是相鄰幾家公用。
不過自家這陣仗過於大,蘇婉就想著水飯吃食上精細些,以堵悠悠之口。
她帶著草帽背著背簍提著籃子來曬場時,遠遠就看見兩頭牛一匹馬各拉一個石碾子在攤開的麥子上轉圈,周圍人時不時用木杈翻騰麥稈。
笑鬧聲一片,好不熱鬧。
正和幾個青年說話的張康毅得了身邊人的提醒,轉頭看去,見蘇婉又是提又是背,丟下幾人大踏步過去幫忙。
「太陽大得很,讓人捎個話我迴去拿就成。」看著帽簷下緋紅的臉,張康毅心疼,皺眉道,說著接過籃子放地上又去卸蘇婉背上的背簍。
蘇婉閃躲道:「你提籃子,這點路了,幾步就到了。」
張康毅不肯,卸下背簍自己背,此時,已經有人朝這邊來,他催促道:「曬場灰大又吵,你迴吧,一會兒我迴去一趟把東西捎迴來。」
蘇婉踮腳看了看,她爹正跟人說話,二堂哥也在忙,好像除了送水送吃食,還真沒啥能幫上忙的,遂道:「也行,最晚兩刻鍾之後迴來,午飯快做好了,叫伯伯伯娘來家吃飯。」
張康毅草草點頭,大掌按在蘇婉肩膀上,推著人往大路方向走,「知道了,快迴吧。」.
等幫忙的青年過來時,蘇婉已經踏上大路往村裏去。
「婉婉咋走了,這才來。」那人提起地上的籃子問道。
張康毅笑道:「家裏還要忙午飯,她也不得閑呢。」
迴話是如此,心裏卻是慶幸快一步支走人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蘇娟應和:「是呀,你都準備這久了,可別最後關頭鬆了勁兒,明兒得閑了我跟你姑父過去。」且一併定了晚飯的去處,「今晚先在你三叔家,你姑父要跟康毅打聽些事兒。」
這並非託辭,範家才確實有正事,不過現下家家戶戶都忙著收麥,他在山地雖見到了張康毅,卻沒多問。
晚上吃飯時,與小舅子說起今年的番薯洋芋收成。
若是以往,番薯洋芋從地頭收迴來,要想賣直接挑沒傷口個頭大的裝筐,拉到作坊就能稱重結算,不想現在賣,也能存到來年開春,說不得價更高。
可今年不一樣,商隊被外地大商戶接管,雖說那楊家在南邊鼎鼎有名,名聲也不差,可具體行事如何,自家村裏的人並不知曉。
而且,今年商隊管得與以往不一樣,跟車的人員不是定死的,若要犯了事兒會被踢出商隊,還有消息傳出,以往跟車的人不一定次次都能跟車。
消息五花八門,村裏人亦是提心弔膽,靠山村多山地,適合種番薯洋芋,基本家家戶戶一半的山地都是番薯洋芋!
眼看夏收結束沒幾日就能收番薯,有些人家還想著種第二茬,若是商隊、作坊出了變故,各家今年的進項得砍九成。
範家才來嶽家,幫忙夏收是真,受村裏人所託打聽行情亦是不假。
商隊雖然易主,但蘇長青還是很上心的,一則商隊中多有鄉鄰親戚跟車,二則商隊與作坊密不可分,都關係到各家進項。
商隊人員變動,從一開始他就知曉,道:「跟車人員變化是楊家的規定,人一直這樣我們也不好讓人改變,不過姐夫你迴去可以給跟車的人提個醒,隻要不偷奸耍滑,商隊不會隨意踢人。」
至於洋芋番薯收購價,他沉吟道:「這個我還真說不準,康毅這邊也要看商隊的收購價,不過也不用擔心作坊不收爛家裏。」
範家才有心向多問,見小舅子沒多說的意思,便停了話頭,吃飯的同時心裏自己琢磨。
小舅子不是那等狂妄之人,性子謹慎的很,既然能說作坊依然收,那銷路定是不愁的,至於價格,可能真有變動。
如是想著,打算迴家後先給村裏人都警醒一下,免得到時候降價了那些人轉頭埋怨自家小舅子。
蘇長青倒是不覺得洋芋番薯降價會如何,糧價還時常波動呢,隨著時間推移洋芋番薯肯定會降價,何況現在其他府城也有了粉條作坊。
至於鄉鄰埋怨,他沒放在心上,埋怨甚至鬧事者都是些糊塗蛋,哪個正常人會大刺啦啦要求別人買自家東西?
農民看天吃飯,農忙時節,都是與太陽賽跑,夏收秋收更是如此。
趕著好日頭好天氣割麥碾場,完了還要曬麥子,若是磨磨蹭蹭錯過好天氣被雨困住,麥子爛地裏或是麥仁沒曬幹捂出芽,會被村裏人戳脊梁骨的。
糧食就是命根子,出了這樣的醜會被村裏人嘲笑一輩子!
今年兩個兒子都不在家,蘇長青早早定了麥客,比往年多請了三人,加上杜有丁和之前買的當門房的吳老頭,地裏活計幹得很利索。
又有大姐大姐夫幫忙,不過兩天,麥子全部收割完畢。
碾場時不需要太多的人手,蘇長青留了兩個麥客給老爺子那邊幫忙,其餘人結了工錢去下一家。
現在家裏下地的活計不用自己插手,但碾場時給曬場送水送飯之類的,蘇婉還得搭把手。
今年家裏麥子收成好,估計是因家裏有馬有牛,地撒種之前可以深耕兩遍,且肥料足的緣故!
碾場時,攤開的麥子占了周圍四家曬場,碾場占用其他人家曬場也正常,畢竟都是相鄰幾家公用。
不過自家這陣仗過於大,蘇婉就想著水飯吃食上精細些,以堵悠悠之口。
她帶著草帽背著背簍提著籃子來曬場時,遠遠就看見兩頭牛一匹馬各拉一個石碾子在攤開的麥子上轉圈,周圍人時不時用木杈翻騰麥稈。
笑鬧聲一片,好不熱鬧。
正和幾個青年說話的張康毅得了身邊人的提醒,轉頭看去,見蘇婉又是提又是背,丟下幾人大踏步過去幫忙。
「太陽大得很,讓人捎個話我迴去拿就成。」看著帽簷下緋紅的臉,張康毅心疼,皺眉道,說著接過籃子放地上又去卸蘇婉背上的背簍。
蘇婉閃躲道:「你提籃子,這點路了,幾步就到了。」
張康毅不肯,卸下背簍自己背,此時,已經有人朝這邊來,他催促道:「曬場灰大又吵,你迴吧,一會兒我迴去一趟把東西捎迴來。」
蘇婉踮腳看了看,她爹正跟人說話,二堂哥也在忙,好像除了送水送吃食,還真沒啥能幫上忙的,遂道:「也行,最晚兩刻鍾之後迴來,午飯快做好了,叫伯伯伯娘來家吃飯。」
張康毅草草點頭,大掌按在蘇婉肩膀上,推著人往大路方向走,「知道了,快迴吧。」.
等幫忙的青年過來時,蘇婉已經踏上大路往村裏去。
「婉婉咋走了,這才來。」那人提起地上的籃子問道。
張康毅笑道:「家裏還要忙午飯,她也不得閑呢。」
迴話是如此,心裏卻是慶幸快一步支走人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