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夫人聽女兒絮叨亦是有些氣悶,丈夫為人多好啊,在昌平的名聲僅次於致遠書院山長,連知府大人都比不上,結果被隔房庶出侄女壞了大半,真是不知所謂。


    不過她也是經營後宅多年的人,隻聽一耳朵就知曉其中關竅,府中傳言老太爺看重昌平府的舉子,說不得不是空穴來風,隻是顧及女兒家名聲,這些時對外的說辭罷了。


    輕聲道:「你師兄沒事吧!」


    秦芸嘟嘴,「他沒事,就是我??????」


    「你兩拌嘴啦?」秦夫人吃驚。


    見她娘神色,秦芸暗道不好,連忙解釋:「沒,就是我之前跟婉婉來信說過那事,現在不僅沒成反倒??????」


    秦夫人氣惱,指尖點著女兒額頭道:「你呀,那些個糟心事哪就要拿出來說了,你跟婉婉關係好也沒這樣的。」


    .


    「我這不是想跟婉婉打聽打聽,師兄隻知曉人家境學業,哪知曉爹娘姐妹的心性,未來婆母的心性可是很重要的。」秦芸委屈,她是真心覺得未婚夫的同科有一位不錯,年齡不大學識還好,聽聞家裏是地主。


    這樣的人家自是不好與勛貴之家、宦官世家相比,但勝在清淨,而且姐妹們嫁過去被婆家供著,日子多自在,比那後宅姨娘通房一大堆的世家子強了不知多少倍。


    可惜,自家姐妹有眼無珠,還出了個沒腦子的八妹,將人得罪的死死的。


    好吧,女兒也是為自家姐妹著想,秦夫人沒多責怪,隻道:「現在你不好去找婉婉,不過王嬤嬤捎話了,婉婉和杏兒肯定會來,到時候你可要好好招待。」


    她心下是有些擔心的,雖女兒是她跟丈夫親自教導,心性好,但府上姑娘多,庶出的尤其心眼多,她怕這一年裏女兒被影響,疏遠蘇家,這可不利日後夫妻關係。


    秦芸一看她娘神色就知曉想歪了,埋怨道:「娘你還不相信我,我本來就跟婉婉杏兒好的很。」


    秦夫人樂,笑著給女兒道歉,兩人說說笑笑好不歡樂,擾得旁邊熟睡的小人兒握拳吧唧嘴巴翻了個身。


    母女兩齊齊噤聲,待發現小人兒沒哭鬧後,對視一眼無聲大笑。


    與之相反的是,書院的秦嵩雲卻朗聲大笑。


    無他,好友衛景行送來了朝廷邸報,弟子名列廿行,不止如此,昌平參考的舉人,排名最差也在百名內,若是殿試無失誤,妥妥地二甲。


    致遠書院山長和夫子們皆高興,四人皆是致遠書院出去的,雖蘇誌棟是秦嵩雲弟子,但也是書院學生,書院厚著臉皮蹭這份榮光不算過。


    衛景行也欣喜,這都是政績啊,明年升遷妥妥的。


    嘴裏哼著小曲翻出大越輿圖,隔空虛點,時不時還念叨此處吃食不好,那處太潮濕。


    看得旁邊的侍衛很是無語,很想勸一句:大人,沒有哪個當官的親自給自己挑選任地!


    侍衛也知曉自家大人的心性,隻心裏腹誹了一迴。


    秦嵩雲不知好友如此大膽,若是知曉,也隻會笑一句猖狂,他知曉貢士排名後並沒給蘇家送信,隻是貢士排名,待殿試成績出來再告知穩妥些,免得喜不自勝給外人留個猖狂的印象。


    故此,蘇家隻猜測可能快要殿試了,隻有老爺子時不時念叨一兩句不知考的如何。


    但誰也沒想到,書院還有個耳報神。


    安兒聽了消息,先是在外祖家宣揚了一迴,替大哥放話,「二甲進士妥妥的,就等著吃酒吧!」


    休沐迴家,更是跑東跑西散消息。


    老爺子喜不自勝,嘴上告誡小孫子不可往外說,若是萬一??????心裏呸了好幾聲將晦氣呸走,他孫子準能考上進士,還是二甲。


    轉身就交代老妻,「準備紅封,包個大的。」


    到時候喜報來了,他要給衙役送紅封。


    李氏抿唇笑,問道:「二兩夠大不?」


    若是尋常人家,二兩是很大的紅封,可擱在自家,不算大,老爺子沉吟,想到三兒子定會包個六兩的,道:「再添一兩,單個不好看,可雙份紅封寓意也好,棟兒以後仕途順順利利。」


    李氏轉身從櫃子拿出他們老兩口的私房,一個尺長紅木匣子,上麵掛了把鋥亮的銅鎖,她熟門熟路翻出鑰匙打開鎖。


    老爺子伸長脖子看,見三串銅板整齊排放,旁邊是零散的銅板,有一百來文,下麵是銀錠子,念叨道:「你這裝的,賊來了隻偷這箱子就夠了。」


    李氏迴身瞪一眼老頭子,這話忒是惡毒,竟然盼家裏遭賊!


    迴身拿銀錠時,露出下麵的金錠。


    老爺子驚唿,上前問道:「咋還有金元寶?」


    「誌剛換的,不然隻銀錠裝不下。」李氏淡淡道。


    老爺子暗哼,二孫子才沒這心細呢,定是老三的主意。


    想著不由看向老妻,老三能幫忙換金元寶,沒道理不補貼,有心想問幾句,想了想放棄了。


    算了,親兒子孝敬親娘也沒什麽,他有三個兒子,可老妻隻有一個!


    李氏找不見合適的碎銀,想了想拿出一個五兩銀錠和一兩碎銀,準備去跟三兒子換兩個三兩的整塊碎銀。


    她還不知道,有一瞬間老頭子已經惦記上她的私房了。


    李氏揣著銀錠過來時,三兒子家的氣氛著實不算好。


    小孫子強著頭站在牆根下,兒子氣咻咻蹲在屋簷下,院子靜悄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村居[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晗並收藏清平樂·村居[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