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清平樂·村居[種田] 作者:丁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婉很是無奈,這蒜薹也不知哪裏招了老爺子的眼,三天兩頭念叨不好賣,到底他哪隻眼睛看到不好賣了?
「我爹有成算呢,您老可把心裝肚子裏吧!」
聽孫女語氣不好,老爺子沒好氣道:「我還不是擔心你爹,要是賣不出去,我看你爹的裏正也當到頭了。
這話可真是,要換個小輩這樣說,蘇婉定以為是詛咒她爹呢,可看老爺子的神色,還有滿院子忙碌的人,到底沒懟人。
「您老別愁了,實在不放心等晚上我爹迴來問問。」
老爺子沒應聲,背手在院子轉看,這一看心跳更突突了。
小兒子這不會過日子的,到底浪費了多少銀錢啊?
原本見門窗一新,他隻以為是塗了新漆,今兒一細瞧,哪裏是刷新漆,這門窗分明都是換了新的,花紋都變了。
見老爺子彎腰盯著窗框細看,蘇婉頓覺不好,湊上去熱情解釋:「這是祥雲紋,象徵吉祥如意,我哥院子的窗戶是麒麟紋。」
民間多有麒麟送子傳說,老爺子麵色緩和。
見狀,蘇婉再接再厲,道:「書房門窗也換了,不過我覺得有些醜,一個瓶子裏麵插把不知道什麽玩意的花紋,我爹說寓意官途順暢,也不知是個什麽意思。」
老爺子一聽就知道是「平生三級」紋,嫌棄道:「那是戟,寓意好,你爹有見識。」說著得踱步往後麵去,一看就是要去親眼瞧瞧。
蘇婉暗暗撇嘴,要不是為了哄您老高興,我何至於裝不懂啊!
陪著老爺子將前後院轉看了個遍,連老屋都沒放過。
老屋的炕盤了新的,但卻矮一些,老爺子納悶,「你爹找誰盤的,一看都沒盤好吶!」
.
「就要這樣的,這屋子我娘以後冬日專門種菜用。」蘇婉得意,這是她的主意。
老爺子立馬變臉,「菜窖那麽大還不夠存菜,這冬天種菜得費多少柴火。」
說來還是心疼兒子,同時覺得兒媳不大體貼人。
跟老爺子打交道這些年,蘇婉豈能不知他所想,解釋道:「我大哥成親以後,肯定要跟京城秦府走禮,咱家能有啥好東西,到時候出錢出力送那爛大街的人瞧不上,還不如送些新鮮的,年底送年禮一車鮮菜,多稀罕啊!」
老爺子嘟囔:「京城的人,吃啥菜沒有,要你送!」
蘇婉不樂意,「別的菜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我娘種的菜肯定是沒有。」
她娘種地種菜都是一把好手,這兩年,年底各家走禮都有添鮮菜,連她師娘都說好呢!
老爺子現在是知道這個孫女護短的很,雖心裏不大認同,但嘴上沒說。
轉看了看,見進度都好,不會耽擱三孫子成親,準備迴自家。
蘇婉開口留吃飯,「在這邊吃,剛好我爹迴來您老親自問問蒜薹的事兒。」
「你爹主意大得很,哪裏需要我過問。」雖嘴上如此說,但老爺子還是留下來。
為了保進度保質量,家裏給匠人管三頓飯,而且頓頓都很實在。
到了時辰,匠人來洗手吃飯,見老爺子作陪,既驚又喜。
被讀書人家看重的感覺,很是不一樣。
「士農工商」,他們這些匠戶排在農戶之後,雖說後麵還有個商戶,可商戶都有錢,說起來實際上匠戶倒是排在最末。
匠人坐等開飯的間隙,奉承起老爺子,又是誇老爺子有福氣,又是贊兒孫輩能幹。
他們外出做工,一般包兩頓飯都是大戶了,蘇家直接三頓飯,還頓頓幹飯,也沒壓工錢,私下都說蘇長青辦事敞亮。
長子已經考中舉人,說不得再過一個月就是進士老爺了,而且要不了兩個月就要成親,兒媳還是京城大戶人家的小姐,張氏雖嘴上沒說,但心裏卻是以讀書人家自居。
因此,說話行事較以往變了很多,尤其注重名聲,就怕傳出不好的話壞了兒子前程。
就像這給匠人管飯,大家正常都是管一頓,大戶人家也隻是管兩頓,而自家早中晚都管,若是工錢不壓低,日後別家找匠人幹活就不好說。
但自家要是壓工錢,這不是找罵麽,開春活計本就少,傳出去難免被人說摳門苛刻。
因此,早早放話要趕工期,將上工時辰提前下工時辰延後,工錢照常。
雖說明麵上匠人上工早下工晚,但多出的一個時辰都用來吃飯了,匠人也沒怨言。
再說這一天三頓飯食,蘇家給匠人管的早飯不叫早飯,叫暖身子的早茶,通常是稀粥或疙瘩湯。
大清早來上工,雖說滴水成冰的冬日已過,可早春的時節依然不暖和,哈出的白氣還能看見呢!
因此,早早來喝一碗熱湯水不為過。
可是哪有稀粥、疙瘩湯單上的道理,因此,張氏就包子、菜餅、饅頭夾菜換著花樣來。
早飯是湯湯水水,午飯頓頓幹飯,麵食換著花樣做,隔三天蒸一迴米飯,偶爾包一迴大肉餃子,匠人也不會餓著肚子硬撐幹活,效率很是有保證。
晚飯就比較隨意,兩菜一熱一涼,外加麵片湯,主食是兩個大饅頭,不管匠人吃不吃,饅頭都是定量發到人手裏。
其實麵片湯就菜就能吃飽,匠人基本都是將饅頭帶迴家。
蘇婉家的饅頭雖不是純白麵,但摻的粗麵少,裏麵還加了糖,吃著宣軟又香甜,匠人帶迴去給自家孩子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我爹有成算呢,您老可把心裝肚子裏吧!」
聽孫女語氣不好,老爺子沒好氣道:「我還不是擔心你爹,要是賣不出去,我看你爹的裏正也當到頭了。
這話可真是,要換個小輩這樣說,蘇婉定以為是詛咒她爹呢,可看老爺子的神色,還有滿院子忙碌的人,到底沒懟人。
「您老別愁了,實在不放心等晚上我爹迴來問問。」
老爺子沒應聲,背手在院子轉看,這一看心跳更突突了。
小兒子這不會過日子的,到底浪費了多少銀錢啊?
原本見門窗一新,他隻以為是塗了新漆,今兒一細瞧,哪裏是刷新漆,這門窗分明都是換了新的,花紋都變了。
見老爺子彎腰盯著窗框細看,蘇婉頓覺不好,湊上去熱情解釋:「這是祥雲紋,象徵吉祥如意,我哥院子的窗戶是麒麟紋。」
民間多有麒麟送子傳說,老爺子麵色緩和。
見狀,蘇婉再接再厲,道:「書房門窗也換了,不過我覺得有些醜,一個瓶子裏麵插把不知道什麽玩意的花紋,我爹說寓意官途順暢,也不知是個什麽意思。」
老爺子一聽就知道是「平生三級」紋,嫌棄道:「那是戟,寓意好,你爹有見識。」說著得踱步往後麵去,一看就是要去親眼瞧瞧。
蘇婉暗暗撇嘴,要不是為了哄您老高興,我何至於裝不懂啊!
陪著老爺子將前後院轉看了個遍,連老屋都沒放過。
老屋的炕盤了新的,但卻矮一些,老爺子納悶,「你爹找誰盤的,一看都沒盤好吶!」
.
「就要這樣的,這屋子我娘以後冬日專門種菜用。」蘇婉得意,這是她的主意。
老爺子立馬變臉,「菜窖那麽大還不夠存菜,這冬天種菜得費多少柴火。」
說來還是心疼兒子,同時覺得兒媳不大體貼人。
跟老爺子打交道這些年,蘇婉豈能不知他所想,解釋道:「我大哥成親以後,肯定要跟京城秦府走禮,咱家能有啥好東西,到時候出錢出力送那爛大街的人瞧不上,還不如送些新鮮的,年底送年禮一車鮮菜,多稀罕啊!」
老爺子嘟囔:「京城的人,吃啥菜沒有,要你送!」
蘇婉不樂意,「別的菜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我娘種的菜肯定是沒有。」
她娘種地種菜都是一把好手,這兩年,年底各家走禮都有添鮮菜,連她師娘都說好呢!
老爺子現在是知道這個孫女護短的很,雖心裏不大認同,但嘴上沒說。
轉看了看,見進度都好,不會耽擱三孫子成親,準備迴自家。
蘇婉開口留吃飯,「在這邊吃,剛好我爹迴來您老親自問問蒜薹的事兒。」
「你爹主意大得很,哪裏需要我過問。」雖嘴上如此說,但老爺子還是留下來。
為了保進度保質量,家裏給匠人管三頓飯,而且頓頓都很實在。
到了時辰,匠人來洗手吃飯,見老爺子作陪,既驚又喜。
被讀書人家看重的感覺,很是不一樣。
「士農工商」,他們這些匠戶排在農戶之後,雖說後麵還有個商戶,可商戶都有錢,說起來實際上匠戶倒是排在最末。
匠人坐等開飯的間隙,奉承起老爺子,又是誇老爺子有福氣,又是贊兒孫輩能幹。
他們外出做工,一般包兩頓飯都是大戶了,蘇家直接三頓飯,還頓頓幹飯,也沒壓工錢,私下都說蘇長青辦事敞亮。
長子已經考中舉人,說不得再過一個月就是進士老爺了,而且要不了兩個月就要成親,兒媳還是京城大戶人家的小姐,張氏雖嘴上沒說,但心裏卻是以讀書人家自居。
因此,說話行事較以往變了很多,尤其注重名聲,就怕傳出不好的話壞了兒子前程。
就像這給匠人管飯,大家正常都是管一頓,大戶人家也隻是管兩頓,而自家早中晚都管,若是工錢不壓低,日後別家找匠人幹活就不好說。
但自家要是壓工錢,這不是找罵麽,開春活計本就少,傳出去難免被人說摳門苛刻。
因此,早早放話要趕工期,將上工時辰提前下工時辰延後,工錢照常。
雖說明麵上匠人上工早下工晚,但多出的一個時辰都用來吃飯了,匠人也沒怨言。
再說這一天三頓飯食,蘇家給匠人管的早飯不叫早飯,叫暖身子的早茶,通常是稀粥或疙瘩湯。
大清早來上工,雖說滴水成冰的冬日已過,可早春的時節依然不暖和,哈出的白氣還能看見呢!
因此,早早來喝一碗熱湯水不為過。
可是哪有稀粥、疙瘩湯單上的道理,因此,張氏就包子、菜餅、饅頭夾菜換著花樣來。
早飯是湯湯水水,午飯頓頓幹飯,麵食換著花樣做,隔三天蒸一迴米飯,偶爾包一迴大肉餃子,匠人也不會餓著肚子硬撐幹活,效率很是有保證。
晚飯就比較隨意,兩菜一熱一涼,外加麵片湯,主食是兩個大饅頭,不管匠人吃不吃,饅頭都是定量發到人手裏。
其實麵片湯就菜就能吃飽,匠人基本都是將饅頭帶迴家。
蘇婉家的饅頭雖不是純白麵,但摻的粗麵少,裏麵還加了糖,吃著宣軟又香甜,匠人帶迴去給自家孩子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