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亦不例外。


    為了討口飯吃,先梁老太爺小小年紀陪著地主家的兒子玩, 當然,他還到不了貼身小廝的位置。.


    當地主兒子想要騎馬時, 如他一樣的佃戶兒子們跪在地上等地主兒子挑選,挑中的「馬」馱著地主兒子在院子、土路、田野、官道上爬,能被選中當天就能在地主家混一頓飯吃。


    若是當馬當的好, 逗得小少爺開心,還能得額外的賞賜,或是灶上的飯食點心,或是地主「仁慈」一迴指使個差事, 但後者極少極少。


    可是,地主夫人不一樣, 隻這一個兒子,對兒子身邊的人極為重視,因此,每每給地主兒子當馬後能得地主夫人的賞賜——米麵油。


    這對於佃戶人家的小子們來說,已經是天大的賞賜了。


    若是給金銀釵鐲,佃戶們不一定能保得住,但吃食就不一樣,吃到肚子別人搶不走。


    因此,先梁老太爺天不亮就跑去地主家後門排隊,給小少爺當備選的「馬」。


    他小小年紀,但心思靈活,陪小少爺玩的過程中就發現小少爺不喜歡「安分的馬」,最直觀的表現是有次有「馬」不小心「顛」了一下差點將人摔下來。


    小少爺的奶媽小廝丫鬟們將那「馬」又打又罵,而小少爺不僅沒哭,還攔著不讓下人懲罰。


    自打那次,先梁老太爺就留了心眼,每次指他當「馬」時,會特意顛簸一兩次,既不會將人摔下來,也逗了小少爺開心。


    起初丫鬟小廝還偷偷警告他,後來見小少爺沒事,也就沒人說了。


    但誰也沒覺得,小少爺總挑先梁老太爺當馬有問題。


    就這樣,先梁老太爺從地主家小少爺的臨時「馬」晉升為「專騎」。


    以至於後來隨著年紀漸長,地主為兒子請了夫子,小少爺要進學讀書,作為「專騎」,先梁老太爺有了旁聽的機會。


    彼時不過七歲,小少爺才五歲。


    地主望子成龍,希望兒子能讀出個名堂,因為賦稅日重,地主雖家有良田千裏,但每逢交稅都很肉疼。


    就寄希望於兒子,考個秀才也能免稅百畝不是。


    隻是,天不遂人願。


    .


    小少爺寧願去挖泥巴掏泥鰍也不想呆坐在書房念書,故捉弄夫子、胡攪蠻纏、惹是生非、氣人的本事比背書強了百倍不止。


    為了混得束脩,夫子睜隻眼閉隻眼,而先梁老太爺抓住機會兩邊哄,哄著小少爺每日在書房待兩個時辰。


    哄著夫子,即便是裝模作樣也能堅持教導小少爺認字。


    而他自己,借著機會認字,後來,在地主其他的庶出兒子到讀書的年紀,他就幫著小少爺做功課,在功課上不讓庶子有打壓少爺的機會;時常拿著地主夫人給他的賞賜去孝敬夫子,哄得夫子開心,即便看不上嫡出小少爺,但也不會當眾落人麵子。


    夫子更是有心眼,時常當著一眾庶子麵,拿著「少爺的功課」講解指點。


    如此這般,主僕、佃戶、夫子的日子都很舒心。


    隻是好景不長,草寇四起,邊關不穩,朝臣無力之下,前朝分崩離析,進入為期二十多年的戰亂中。


    地主家為保命變賣田產前往江南,夫子被解僱,先梁老太爺沒了「差事」,但因他得地主夫人和少爺的看重,家裏免費得了三畝不大肥沃的山地。


    當然,對外說是家裏用三袋麥子換的。


    實際當時已經十歲的小少爺私下賞了梁家五畝肥田,卻沒過戶,隻當是佃給梁家,但梁家卻是無需交地租。


    先梁老太爺虛十三,也因著識字開始當家做主,跟著爹和爺爺種地,得閑了跑紫陽縣城幫工,兼打探消息,時局太亂,若是不打聽清楚,很容易被人騙交稅賦。


    紫陽因距離保定府近,縣太爺很能穩得住,即便所屬府城昌平府已經戰火紛飛,土匪比平民多,人也是一點都不著急。


    但私下卻找了好些機靈的小乞丐,來往於昌平府、保定府、京城之間幫自己打探消息。


    亂年多流民多乞丐,這些小乞丐土匪瞧不上,不會搶,過分一點也就是將看著合眼緣的拉到寨子充人數培養勢力,因此,紫陽縣令用小乞丐得了好些消息,囊括了當時昌平府政、軍、匪、民勢力甚至糾葛以及京城朝中的局勢變化。


    先梁老太爺因識字又機靈,簡直就是縣令的好幫手。


    先是從保定府打探消息,後來直接入京城,將在京城聽到的消息讓同伴們送迴紫陽。


    當有流言傳出北關大將帶兵迴京勤王時,縣令讓他幫忙去昌平府打探消息。


    隻是誰也沒想到,先梁老太爺在「辦差」途中被土匪搶了過。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他竟然全須全尾的下山迴來了。


    不過,據先梁老太爺事後解釋,他憑藉口舌說服土匪大當家,人主動將他放了。


    世人隻知先梁老太爺從土匪寨子安然退身,卻鮮少有人知土匪頭子放他下山的原因。


    「據說當時先梁老太爺是被土匪放下山大打探消息的,不過這也是傳言,知曉真假的人估計都不在世了。」老爺子悵然。


    啊??????這??????


    先梁老太爺安全下山卻是有了新身份——土匪外派到縣城的探子!


    李氏聽得目瞪口呆,良久才結舌道:「先,先梁老太爺當,當過土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村居[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晗並收藏清平樂·村居[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