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人都知道她說的意思,女孩子在家時大大咧咧有話直說很正常,但成親後與婆婆妯娌打交道,就得多個心眼,說話就得拐著彎兒。


    炕上吃席的長輩們聽到這話,想到自己平日裏與婆婆/兒媳說話,也是笑作一團,紛紛感慨時間過得快。


    以往在自家院子打沙包、偷摘家裏果子的娃娃們都長大了,到了定親成親的年紀,再一看旁邊坐著的人,都是家裏有小輩到定親的年紀,更有共同話題了,紛紛討論起兒女親事來。


    與大人的理智不同,女孩子,尤其是還未定親成親的,對未來的日子多多少少有些幻想,隻是礙於屋內有長輩,隻得打眉眼官司。


    吃席結束,梨花邀請張芳、魏小妹去家裏坐坐,蘇婉也拉著李秀兒一同家去,其他人見狀紛紛吵著要同去。


    蘇婉揮手,「一起去,平時我不在村裏來,你們也不來找我,趁著今兒我們好好說說話。」


    已為人婦的梨花、張芳、魏小妹綴在隊伍後麵,低低說著私房話,前麵是十三四的女孩子,手挽手說說笑笑,留下一路歡笑。


    李秀兒不知說了,蘇婉笑倒在她身上,兩人擠作一團。


    張芳看得羨慕,喃喃道:「還是婉婉嫁得好。」


    話了,三人齊齊一愣,魏小妹笑著應和,「離娘家近。」


    梨花失笑,「二妹這親事,若說好,第一想到的就是出嫁後迴娘家方便。」


    張康毅新買的地基就在蘇家對麵,學堂隔壁,日後蘇婉成親,可不就迴娘家方便,門對門。


    看著對麵空地上的沙石青磚,李秀兒杵一下蘇婉,擠眉弄眼道:「蓋新房呢!」


    「那是蓋書院的磚瓦。」蘇婉無奈解釋。


    不過,大家不聽就是了,紛紛念叨日後還是嫁到村裏好。


    李秀兒壞笑,瞅一眼張芳,對小姐妹們擠眉弄眼道:「想嫁到村裏還不趁早巴結巴結大姑姐。」


    張鬆到了說親的年紀,那可是張芳的親弟弟,一眾小姑娘一愣,繼而羞紅了臉追著李秀兒打,「你個沒羞沒臊的,定親了就不管我們的死活。」


    見後麵遠遠有人來,是李山、張良森和文錦書三人,蘇婉招唿道:「我們進屋說。」


    小姑娘們在二進閨房說說笑笑,大男人則是在通堂吃茶說話,直到下晌蘇柱子幫張椿家收拾完桌椅來接人,眾人才驚覺天色不早了。


    舅舅一家早早迴府城了,大姐搭文家的馬車一起迴城。


    蘇婉和杏兒送姐姐姐夫到村口,看著馬車走遠才轉身進村。


    「二姐,讓爹娘也給我說個村裏的親事吧!」經過一下午的討論,杏兒已經認定嫁人還是同村好。


    像大姐,嫁到了外婆家,在府城安家,可要迴來一次也不容易,更別說芳芳姐,迴娘家要提前跟婆婆太婆婆請示,若是遇上家裏有事,還得推遲,不能說迴娘家就迴。


    蘇婉戳她額頭,「日子是自己過出來的,自己立不起來,嫁到哪裏都不好過,你要自己立起來。」


    杏兒挽住她胳膊,撒嬌道:「我知道,這不是擔心嗎?」


    張芳掀開車窗簾子伸頭看去,見兩人的身影已經轉入進村的路,笑道:「媛媛以後有婉婉一半能幹我就放心了。」


    梨花笑著搖搖頭,「娃還小呢!」再說二妹那樣的人,可不是一句能幹就能說得完!


    「我始終記得,那年我娘??????」看到側麵坐著的丈夫,張芳換了說辭,「那天,婉婉就問我『想不想在家待』,其實不在家待能去哪,我連舅家都沒有。」


    想到「早死」的親娘,有跟沒有一樣的外家,張芳頗是心酸,「不過,看到婉婉的眼睛,就那樣盯著我,看著我,眼裏就我一個人,透過眼睛我看到了另一個自己,莫名其妙地我就點頭,說想離開,然後婉婉就讓我迴家等。」


    那時,她娘還惦記著娘家,因她跟弟弟將朱大郎揍了,朱家人來鬧,她娘就想讓她跟了娘家侄子,爺奶都氣壞了。


    雖然最後平息了,可村裏影影綽綽有風言風語,她始終忘不掉鼻青臉腫的朱大郎惡狠狠地說不會讓她好過。


    晚上整宿整宿睡不著,早晨起了枕巾上一層頭髮。


    那時,她就覺得天塌了,她以後都不會好過,朱家有多難纏她知道,而且,誰家會不介意那事兒呢。


    結果,婉婉真還就給她找了個好去處。


    原本,秦家是想讓她陪著秦小姐,隻是,書院夫子住的院子本就小,秦夫人也沒想收她做丫鬟,覺得與丫鬟婆子擠在一起於她名聲不好,這才讓她專門住在府城新置辦的宅子。


    隻是,她那個年紀正是說親的時候,住在秦家宅院,非小姐非丫鬟,讓婆子們伺候著不像迴事兒,而且周圍有人家已經胡亂猜測。


    她不想讓秦家被誤解,加之秦夫人的糕點鋪子差人,就求了管家去鋪子上工。


    現在想來,那些年在鋪子幫工,既能掙錢又不愁吃穿,也沒人說閑話,是她最舒服的日子。


    而婆婆,也是因去鋪子給太婆婆買糕點,一來二去見的次數多了才打聽她。


    及至後來,有了這門親事。


    定親後,左鄰右舍的小姐妹就經常來她家串門,言語間頗是羨慕,還有人私下悄悄同她打聽丈夫族親或鄰居家的兒郎。


    那時她才發現,原來能稱得上手帕交的人是如此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村居[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晗並收藏清平樂·村居[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