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清平樂·村居[種田] 作者:丁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婉拉著人避開大門直接問道:「大哥找你要錢幹嘛?」
「印書啊!」安兒大咧咧道。
杏兒失聲,「不是去擺平劉家嗎?」
安兒一臉震驚,「劉家垮台啦,用我那六兩零花錢就能擺平?」
蘇婉揚手,這小子越來越喜歡演戲了,還經常在杏兒麵前找存在感,真是欠揍,「好好說話,再這樣杏兒揍你我可不拉架。」
杏兒這才知道又被二哥涮了,擼袖子要打人,蘇婉扯住道:「先說正事,大哥印什麽書,還得挪用你攢的私房錢?」
「就大哥自己之前寫的那個論語小故事,大哥還說要寫《詩經》的,到時候給學堂裏的學子用。」
見他還不知事情的嚴重性,蘇婉忍著笑,道:「你這也算做好事,以後從爺爺學堂裏出去的人都會感激你的,去吧,我跟杏兒不餓,你自己玩吧。」
安兒跳過門檻,樂滋滋去了書房。
蘇婉和杏兒卻是齊齊捂嘴擠在一處偷笑。
弟弟/二哥的私房錢,有去無迴了!
至於劉家挑釁誣衊,蘇婉看了看忙著吃菜喝酒的知府大人,將心放到了肚子裏。
就算天塌了,也有高個頂!
三天的流水席,昌泰樓的大廚掌勺,全是大碗菜配白麵饅頭,在有些府城大戶、蘇誌棟今科同窗眼中是有些粗糙,但對莊戶人家來說卻是實惠。
下地的人中午迴家,洗把手臉來吃一頓,多方便實惠,而且山地的人直接吃完又上山,還比迴自家吃飯近便。
因著蘇家的流水席,這個秋耕,蘇家村的人都感覺好似沒往年那般累!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隨著秋耕結束,舊話題又被重新提起。
「站住,你去幹啥?」
老裏正蹲在廊簷石上吧嗒吧嗒吸著旱菸,仿佛這句話不是他說的。
劉氏出院門的腳步一頓,繼而大踏步前行。
「老二,你媳婦這樣,你是個啥意思?」老裏正媳婦皺眉看向修整菜園子的二兒子問道。
「娘,我沒啥意思,她那樣我又管不住。」蘇知義頭都不抬。
院子一時靜悄悄。
劉氏雖強撐著出了院門,但內心卻在懊惱,她都戳破窗戶紙了偏妯娌們不應聲,隻叫她唱獨角戲。
轉出巷子,走在去村尾的路上,琢磨著等會兒開口的理由。
村尾的空地基上,主家收了麥子收了菜,有兩塊地基已經用石灰畫出了線,路邊堆了青磚沙石,一看就是人家要起新屋子。
劉氏心中的怨氣更重一分,自家是起了新屋子,但是沒分家,那屋子也隻廂房給老四兩口住,一大家子還擠在老院??????
「好臭好臭!」杏兒拍打著衣服很是嫌棄,隻是她戴著黑布縫製的口罩,隻留杏眼露在外麵,顯得很是嬌氣。
蘇婉同樣戴著口罩,安慰道:「一會兒洗漱完換衣服就好了。」
兩人剛才在清理豬圈,很是忙碌了一通。
看到繞過照壁的人,杏兒一把摸下口罩,笑道:「二伯娘,快進屋坐。」
劉氏看了看她擼到下巴的黑布,再看看蘇婉臉上的黑布,打趣道:「你兩忙啥呢?走,跟伯娘迴家去,你爹娘捨得兩朵金花幹粗活,伯娘可捨不得。」
蘇婉摘了口罩笑迴:「那伯娘家每頓做飯可得多舀兩碗麵。」
劉氏拉著杏兒順手摸了摸衣袖,一起往正堂走,見院子菜地已經起幹淨,廊簷下一排花盆,有幾盆菊花開的正艷,羨慕道:「家裏是新房子就是亮堂,你娘將屋子收拾的幹淨。」
心下卻道:有來錢的營生就是日子好,幹活的衣服都是細棉布做的。
「伯娘可是找我娘,得等一會兒,我娘去雞場了。」
劉氏擺手,「沒事兒沒事兒,就是好幾天沒見你娘了,聽說你大哥要去京城,來看看搭把手。」
說是沒事,但張氏迴家時,劉氏還是拉了人去灶房說話。
杏兒撇撇嘴,將洗臉盆的髒水端出去潑在菜園子。
送李氏出門時,張氏挑了點心用油紙包打包,「帶迴去給小郎吃。」
「不用不用,留著給杏兒安兒吃,小郎有。」
「他們都大了,不咋吃,放著也是放著。」雖劉氏推拒,張氏還是硬塞著讓人帶上,一直送出門。
杏兒嘀咕:「肯定是找娘幫忙的。」
蘇婉搖頭,「咱娘能幫上什麽忙,要找也是找咱爹,我看是心裏不順找娘吐槽的。」
結果,晚上這一猜測就被驗證。
劉氏確實是來吐苦水的,不過,卻不是單純的吐苦水。
「我看那意思,應該是想分家,想讓你出麵勸勸五叔,就是沒好意思直接說。」張氏將劉氏的來意說明。
蘇長青正對著燭光剪手上倒刺,可惜剪刀太厚,總有點根挨不著,道:「五叔沒分家的意思,我咋說,我看倒像是來打探口風的。」
張氏疑惑,「啥口風?」
「知義想接手魚塘,而且我看那意思,想以後自己挖個魚塘養魚。」想到這幾日傳得越發離譜的傳言,蘇長青長嘆一口氣,「現在村裏都說我和康毅聯手將果子賤賣給商隊做人情,要不是大家等著咱們指點種蒜薹??????」
後麵的話雖未說完,但張氏心裏清楚,若不是因為種蒜薹,可能有人已經打到自家來了,畢竟,兩斤一文的蘋果價格更劃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印書啊!」安兒大咧咧道。
杏兒失聲,「不是去擺平劉家嗎?」
安兒一臉震驚,「劉家垮台啦,用我那六兩零花錢就能擺平?」
蘇婉揚手,這小子越來越喜歡演戲了,還經常在杏兒麵前找存在感,真是欠揍,「好好說話,再這樣杏兒揍你我可不拉架。」
杏兒這才知道又被二哥涮了,擼袖子要打人,蘇婉扯住道:「先說正事,大哥印什麽書,還得挪用你攢的私房錢?」
「就大哥自己之前寫的那個論語小故事,大哥還說要寫《詩經》的,到時候給學堂裏的學子用。」
見他還不知事情的嚴重性,蘇婉忍著笑,道:「你這也算做好事,以後從爺爺學堂裏出去的人都會感激你的,去吧,我跟杏兒不餓,你自己玩吧。」
安兒跳過門檻,樂滋滋去了書房。
蘇婉和杏兒卻是齊齊捂嘴擠在一處偷笑。
弟弟/二哥的私房錢,有去無迴了!
至於劉家挑釁誣衊,蘇婉看了看忙著吃菜喝酒的知府大人,將心放到了肚子裏。
就算天塌了,也有高個頂!
三天的流水席,昌泰樓的大廚掌勺,全是大碗菜配白麵饅頭,在有些府城大戶、蘇誌棟今科同窗眼中是有些粗糙,但對莊戶人家來說卻是實惠。
下地的人中午迴家,洗把手臉來吃一頓,多方便實惠,而且山地的人直接吃完又上山,還比迴自家吃飯近便。
因著蘇家的流水席,這個秋耕,蘇家村的人都感覺好似沒往年那般累!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隨著秋耕結束,舊話題又被重新提起。
「站住,你去幹啥?」
老裏正蹲在廊簷石上吧嗒吧嗒吸著旱菸,仿佛這句話不是他說的。
劉氏出院門的腳步一頓,繼而大踏步前行。
「老二,你媳婦這樣,你是個啥意思?」老裏正媳婦皺眉看向修整菜園子的二兒子問道。
「娘,我沒啥意思,她那樣我又管不住。」蘇知義頭都不抬。
院子一時靜悄悄。
劉氏雖強撐著出了院門,但內心卻在懊惱,她都戳破窗戶紙了偏妯娌們不應聲,隻叫她唱獨角戲。
轉出巷子,走在去村尾的路上,琢磨著等會兒開口的理由。
村尾的空地基上,主家收了麥子收了菜,有兩塊地基已經用石灰畫出了線,路邊堆了青磚沙石,一看就是人家要起新屋子。
劉氏心中的怨氣更重一分,自家是起了新屋子,但是沒分家,那屋子也隻廂房給老四兩口住,一大家子還擠在老院??????
「好臭好臭!」杏兒拍打著衣服很是嫌棄,隻是她戴著黑布縫製的口罩,隻留杏眼露在外麵,顯得很是嬌氣。
蘇婉同樣戴著口罩,安慰道:「一會兒洗漱完換衣服就好了。」
兩人剛才在清理豬圈,很是忙碌了一通。
看到繞過照壁的人,杏兒一把摸下口罩,笑道:「二伯娘,快進屋坐。」
劉氏看了看她擼到下巴的黑布,再看看蘇婉臉上的黑布,打趣道:「你兩忙啥呢?走,跟伯娘迴家去,你爹娘捨得兩朵金花幹粗活,伯娘可捨不得。」
蘇婉摘了口罩笑迴:「那伯娘家每頓做飯可得多舀兩碗麵。」
劉氏拉著杏兒順手摸了摸衣袖,一起往正堂走,見院子菜地已經起幹淨,廊簷下一排花盆,有幾盆菊花開的正艷,羨慕道:「家裏是新房子就是亮堂,你娘將屋子收拾的幹淨。」
心下卻道:有來錢的營生就是日子好,幹活的衣服都是細棉布做的。
「伯娘可是找我娘,得等一會兒,我娘去雞場了。」
劉氏擺手,「沒事兒沒事兒,就是好幾天沒見你娘了,聽說你大哥要去京城,來看看搭把手。」
說是沒事,但張氏迴家時,劉氏還是拉了人去灶房說話。
杏兒撇撇嘴,將洗臉盆的髒水端出去潑在菜園子。
送李氏出門時,張氏挑了點心用油紙包打包,「帶迴去給小郎吃。」
「不用不用,留著給杏兒安兒吃,小郎有。」
「他們都大了,不咋吃,放著也是放著。」雖劉氏推拒,張氏還是硬塞著讓人帶上,一直送出門。
杏兒嘀咕:「肯定是找娘幫忙的。」
蘇婉搖頭,「咱娘能幫上什麽忙,要找也是找咱爹,我看是心裏不順找娘吐槽的。」
結果,晚上這一猜測就被驗證。
劉氏確實是來吐苦水的,不過,卻不是單純的吐苦水。
「我看那意思,應該是想分家,想讓你出麵勸勸五叔,就是沒好意思直接說。」張氏將劉氏的來意說明。
蘇長青正對著燭光剪手上倒刺,可惜剪刀太厚,總有點根挨不著,道:「五叔沒分家的意思,我咋說,我看倒像是來打探口風的。」
張氏疑惑,「啥口風?」
「知義想接手魚塘,而且我看那意思,想以後自己挖個魚塘養魚。」想到這幾日傳得越發離譜的傳言,蘇長青長嘆一口氣,「現在村裏都說我和康毅聯手將果子賤賣給商隊做人情,要不是大家等著咱們指點種蒜薹??????」
後麵的話雖未說完,但張氏心裏清楚,若不是因為種蒜薹,可能有人已經打到自家來了,畢竟,兩斤一文的蘋果價格更劃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