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清平樂·村居[種田] 作者:丁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此, 扶著老爺子進了正堂後,反倒左看看右瞧瞧, 不是讚嘆家裏擺件典雅古樸,就是感慨屋子窗明幾亮, 正事愣是隻字不提。
老爺子喝了一盞茶的功夫,蘇婉將屋子從裏誇到外, 還將家裏人挨個誇了一遍, 唯獨少了老爺子。
「哼, 又來氣我, 你是閑得慌麽!」
「哪能啊,您老的屋子難進,我這不是不敢有事兒麽!」蘇婉跟老爺子說相聲。
桌上的竹籃收集著旻逸的竹蜻蜓、草螞蚱等玩具,老爺子隨手撿了一個扔過去, 道;「沒事兒就迴去,眼瞅著吃午飯了。」
蘇婉把玩著草螞蚱撇嘴, 抑揚頓挫道:「連一頓飯都不給吃了,您老還真是我的親爺爺親祖父哎,說出去誰信啊!」
老爺子肅臉, 「再這樣我讓你爹收拾你。」
嘴也忒貧了,哪像女孩子家家!
見老爺子亮了底線,蘇婉也不逗人了,正色道:「我是幫您老來排憂解難的。」
蘇氏學堂現在雖掛了氏族的名號, 但與蘇家村蘇氏一族關係並不大,至少, 蘇氏一族並沒有掌握學堂的決策權。隻是到底是蘇家人開辦的,因此,出去多多少少帶了些自豪感,若是有人問起,也會樂淘淘宣揚一嘴。
現在,學堂的名聲已經傳到北關啦(魏郎:我謹代表我自己),當然要為書院的未來考慮。
蘇婉的提議是擴大學堂規模,束脩收入四成為蘇家所有,三成歸書院,用以夫子的束脩節日禮品、優秀學子表彰,校舍桌椅維修、文房四寶採購等一應支出。
剩餘三成,兩成歸蘇氏一族,用以購買族田支持家族讀書事業發展,另外一成歸村裏,用於過年村祭、修路等。
「這樣一分,即便書院擴大收的學生增加,別人也不眼紅,省很多事呢,再說,帳目明細清晰,日後少掰扯。」蘇婉對自己的提議很有信心。
老爺子目瞪口呆,宛若不認識眼前的孫女般,良久才找迴聲音,吶吶道:「你咋懂這多?」繼而懷疑道:「不會是聽你哥說的,過來賣嘴?」
被懷疑成「抄襲者」「偷盜怪」,蘇婉簡直想罵人,她氣憤道:「我在您老眼裏是缺啥了,這為啥就不能是我自己想的?」
說完甩袖出門,她決定,三天不理這老頭了,簡直太氣人了!
真是氣死她了!
連李氏叫著留吃飯都沒搭理,直接出門迴自家。
迴家也是越想越氣,衝到灶房氣沖沖道:「娘,我三天不去爺爺家了,有事兒讓杏兒過去說。」
正在做飯的張氏嚇一跳,在圍裙上擦了擦手,過來拉著女兒衣袖道:「這是咋了,誰惹你了?」
「我爺爺太氣人了。」蘇婉一屁股坐在燒火凳上,說起老爺子帶了三分口氣七分憤怒:「爺爺門縫裏看人。」
得了,二閨女又跟老爺子鬧別扭了,張氏提著的心放下一半,道:「成,娘有啥事兒讓杏兒去跑腿。」
正從櫥櫃裏翻出紅棗吃的杏兒不樂意道:「我也不去,我爺爺又不想看見我,讓大哥去,反正大哥是爺爺的心頭寶。」
對於老爺子的重男輕女,說實在的,杏兒還真沒體會到多少,畢竟村裏好多人家都是男娃比女娃優待,她在自家跟哥哥姐姐都一樣,沒咋被偏待,因此僅有的一點體會還是從老爺子的字裏行間得來的。
能如此表態,還是因二姐對她好得不得了,堅決要站在二姐這邊,因此,立馬表明自己的立場。
張氏很是無奈,「你大哥要準備八月的秋闈。」
「準備就準備,跑腿傳個話又不費事,再說,我爺也樂得見大哥。」杏兒嘟囔道。
蘇婉吃著妹妹餵的大棗,連連點頭。
蘇長青從府城迴來,才進家門還沒洗漱,就被閨女的誓言嚇了一跳。
為了表明自己要與老爺子斷交決心與態度,蘇婉是如是說的,「爹,爺爺看不起我,我很生氣,為了不氣他我決定三天不過去,您有事兒找大哥傳話跑腿吧!」
「要是我沒辦到,就罰我一個月不進灶房大門!」
哎喲,與老爺子絕交什麽的,在蘇長青看來就是女兒鬧脾氣,等氣性消了就沒事兒,可這眼瞅著要夏收,他今兒就是去府城找麥客,人已經定好,再有五日就開鐮,可閨女不去灶房,別人能不能成不知道,他自己卻是不成的。
閨女的灶上手藝好啊,這大忙天又熱,能吃上閨女做的美味飯菜,多幸福,他不想折了自己的口福。
因此,蘇長青笑道:「咋了,跟爹說,爹去跟你爺說。」
蘇婉嘟著嘴,將中午的「斷交始末」一一說來,末了總結道:「我還不是好心好意,再說我這主意多好,偏爺爺還覺得不是我自個想的。」
「哼,您說氣人不氣人?」最後,她還不忘找認同感。
可惜,蘇長青的注意力全被閨女說的書院收入規劃給吸引了,心下正細細琢磨可行性,後麵的話,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尤其是優秀學子獎勵製度,聽聞這種獎勵隻京城的有些小書院為了招手優秀學生設立的,如果老爺子的學堂設立獎勵,那簡直不用愁沒學生,說不得學堂還要限製新學生名額哩!
若是昌平府有一家書院能設立獎勵,他當年就是借錢也會去書院讀書,勤學得書院的獎勵也能支撐著完成學業,可惜沒有。
再說,一成給族裏買族田,支持蘇氏一族後輩兒孫念書求學,過個十幾年,蘇氏真就成了耕讀人家,這不是為兒子培養宗族勢力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老爺子喝了一盞茶的功夫,蘇婉將屋子從裏誇到外, 還將家裏人挨個誇了一遍, 唯獨少了老爺子。
「哼, 又來氣我, 你是閑得慌麽!」
「哪能啊,您老的屋子難進,我這不是不敢有事兒麽!」蘇婉跟老爺子說相聲。
桌上的竹籃收集著旻逸的竹蜻蜓、草螞蚱等玩具,老爺子隨手撿了一個扔過去, 道;「沒事兒就迴去,眼瞅著吃午飯了。」
蘇婉把玩著草螞蚱撇嘴, 抑揚頓挫道:「連一頓飯都不給吃了,您老還真是我的親爺爺親祖父哎,說出去誰信啊!」
老爺子肅臉, 「再這樣我讓你爹收拾你。」
嘴也忒貧了,哪像女孩子家家!
見老爺子亮了底線,蘇婉也不逗人了,正色道:「我是幫您老來排憂解難的。」
蘇氏學堂現在雖掛了氏族的名號, 但與蘇家村蘇氏一族關係並不大,至少, 蘇氏一族並沒有掌握學堂的決策權。隻是到底是蘇家人開辦的,因此,出去多多少少帶了些自豪感,若是有人問起,也會樂淘淘宣揚一嘴。
現在,學堂的名聲已經傳到北關啦(魏郎:我謹代表我自己),當然要為書院的未來考慮。
蘇婉的提議是擴大學堂規模,束脩收入四成為蘇家所有,三成歸書院,用以夫子的束脩節日禮品、優秀學子表彰,校舍桌椅維修、文房四寶採購等一應支出。
剩餘三成,兩成歸蘇氏一族,用以購買族田支持家族讀書事業發展,另外一成歸村裏,用於過年村祭、修路等。
「這樣一分,即便書院擴大收的學生增加,別人也不眼紅,省很多事呢,再說,帳目明細清晰,日後少掰扯。」蘇婉對自己的提議很有信心。
老爺子目瞪口呆,宛若不認識眼前的孫女般,良久才找迴聲音,吶吶道:「你咋懂這多?」繼而懷疑道:「不會是聽你哥說的,過來賣嘴?」
被懷疑成「抄襲者」「偷盜怪」,蘇婉簡直想罵人,她氣憤道:「我在您老眼裏是缺啥了,這為啥就不能是我自己想的?」
說完甩袖出門,她決定,三天不理這老頭了,簡直太氣人了!
真是氣死她了!
連李氏叫著留吃飯都沒搭理,直接出門迴自家。
迴家也是越想越氣,衝到灶房氣沖沖道:「娘,我三天不去爺爺家了,有事兒讓杏兒過去說。」
正在做飯的張氏嚇一跳,在圍裙上擦了擦手,過來拉著女兒衣袖道:「這是咋了,誰惹你了?」
「我爺爺太氣人了。」蘇婉一屁股坐在燒火凳上,說起老爺子帶了三分口氣七分憤怒:「爺爺門縫裏看人。」
得了,二閨女又跟老爺子鬧別扭了,張氏提著的心放下一半,道:「成,娘有啥事兒讓杏兒去跑腿。」
正從櫥櫃裏翻出紅棗吃的杏兒不樂意道:「我也不去,我爺爺又不想看見我,讓大哥去,反正大哥是爺爺的心頭寶。」
對於老爺子的重男輕女,說實在的,杏兒還真沒體會到多少,畢竟村裏好多人家都是男娃比女娃優待,她在自家跟哥哥姐姐都一樣,沒咋被偏待,因此僅有的一點體會還是從老爺子的字裏行間得來的。
能如此表態,還是因二姐對她好得不得了,堅決要站在二姐這邊,因此,立馬表明自己的立場。
張氏很是無奈,「你大哥要準備八月的秋闈。」
「準備就準備,跑腿傳個話又不費事,再說,我爺也樂得見大哥。」杏兒嘟囔道。
蘇婉吃著妹妹餵的大棗,連連點頭。
蘇長青從府城迴來,才進家門還沒洗漱,就被閨女的誓言嚇了一跳。
為了表明自己要與老爺子斷交決心與態度,蘇婉是如是說的,「爹,爺爺看不起我,我很生氣,為了不氣他我決定三天不過去,您有事兒找大哥傳話跑腿吧!」
「要是我沒辦到,就罰我一個月不進灶房大門!」
哎喲,與老爺子絕交什麽的,在蘇長青看來就是女兒鬧脾氣,等氣性消了就沒事兒,可這眼瞅著要夏收,他今兒就是去府城找麥客,人已經定好,再有五日就開鐮,可閨女不去灶房,別人能不能成不知道,他自己卻是不成的。
閨女的灶上手藝好啊,這大忙天又熱,能吃上閨女做的美味飯菜,多幸福,他不想折了自己的口福。
因此,蘇長青笑道:「咋了,跟爹說,爹去跟你爺說。」
蘇婉嘟著嘴,將中午的「斷交始末」一一說來,末了總結道:「我還不是好心好意,再說我這主意多好,偏爺爺還覺得不是我自個想的。」
「哼,您說氣人不氣人?」最後,她還不忘找認同感。
可惜,蘇長青的注意力全被閨女說的書院收入規劃給吸引了,心下正細細琢磨可行性,後麵的話,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尤其是優秀學子獎勵製度,聽聞這種獎勵隻京城的有些小書院為了招手優秀學生設立的,如果老爺子的學堂設立獎勵,那簡直不用愁沒學生,說不得學堂還要限製新學生名額哩!
若是昌平府有一家書院能設立獎勵,他當年就是借錢也會去書院讀書,勤學得書院的獎勵也能支撐著完成學業,可惜沒有。
再說,一成給族裏買族田,支持蘇氏一族後輩兒孫念書求學,過個十幾年,蘇氏真就成了耕讀人家,這不是為兒子培養宗族勢力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