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清平樂·村居[種田] 作者:丁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氏沒說話,放下繡繃,找出包袱,在以往做的繡活裏仔細挑選。
張軍很是鬱悶,覺得一直很有默契的老伴兒今天很是不給力,沒點默契不說還不接話,一人自言自語,「這臭小子,總是給我找困難。」
「那簡單啊,打斷腿,讓他自己沒法張羅,這樣你就不丟人了。」楊氏頭都不抬。
張軍白老伴兒一眼,坐在炕沿斜靠牆道:「好好的兒子我把人打瘸,我又不是那當後爹的。」
「那你給兒子找門親事,壓著人成親,絕了心思,你也不用丟臉。」
就麽兒那脾氣,張軍想還不如打斷腿呢,至少打時人不躲,若是壓著成親,人早八百年跑沒影兒了。
又想到此前那樁親事,恨恨道:「都是先頭那事兒害得,不然我早抱上孫子了。」
這下換楊氏白他一眼,說的好像沒當爺爺一樣,老大家一孫女兩孫子,老二家大孫子的娃都能跑了,早都當太爺爺了,還念叨當爺爺!
「你說這臭小子咋偏偏就看上長青家的老三呢,比人大一輪了。」張軍越想越覺得想不通,碎碎念。
「哪有一輪,也就差了十一歲而已!」
張軍無言,十一跟十二有區別嗎?
再說,年齡差就算了,輩分差算咋迴事兒,「那小子臉皮厚,我可不一樣,別想我活一輩子眼看到頭了還給人當兒子。」
這話說的,楊氏沒法接,如果兒子真跟婉婉定親,他們就跟蘇長青兩口是親家,那在蘇家老爺子麵前,可不就得小一輩嘛!
張軍想不通,實在想不通,想了三天,白日裏唉聲嘆氣,晚上睡覺都在發愁,可反觀那逆子,吃好喝好,天天作坊跑,好像沒他啥事兒一樣。
他能不了解兒子,那死倔死倔的性子,當年就因為老大家的總念叨拖油瓶,他們老兩口走了得指望老大這個當大哥的養活,自己就跑去鏢局。
現在,這幅模樣一看就是鐵了心!
「我造了啥孽喲!」張軍嘆氣,對著炕桌上的銅鏡摸了摸稀疏的頭髮,戴上帽子出門。
楊氏正在拔菜園中的番椒杆兒,察覺老頭子在菜園外看了好幾迴,愣是裝作不知曉。
張軍在院子踱步,來來迴迴好幾趟才站在菜園外慢悠悠開口,「拾掇一下走吧!」
「去哪,沒看我這正忙!」
「走吧,就那幾行破菜杆,我迴來收拾。」張軍皺眉不耐煩,就是不說去哪兒。
見老伴磨磨蹭蹭不情不願,催促道:「快快,菜園子重要還是你兒子重要?」
楊氏出菜園洗了手,換了身衣服,包了三張繡帕,又去地窖撿了一小籃子放在冰桶裏的杏,嫌棄道:「去人家裏也不知道收拾點東西,就知道催催催。」
張軍接過籃子不說話,兩人這才往村尾去。
蘇長青不在家,正忙著在雞場做皮蛋,張氏到是在,正帶著女兒做番椒醬,見人來迎進通堂。
「叔和嬸子今兒有空來轉,坐,忙亂的都沒收拾,家裏亂糟糟嬸子可別笑話我。」
楊氏將籃子放桌上,笑道:「你這還亂,那我家成豬窩了,暖屋酒後沒咋來,你跟長青將屋子拾掇的好。」
張氏洗了手拿出待客用的杯子,從被花盆圍著的爐子後提出水壺給兩人倒水。
見這個天兒就燒上爐子,楊氏驚奇,「這咋就燒上爐子了?」
「專門燒水的,不然家裏來人喝水都要去灶房燒,當家的去府城打了小爐子專門燒熱水。」張軍在通堂轉看,見窗明幾亮,連花盆都是精心挑選的各種樣式,心下暗驚,看到專門燒水的爐子想著迴家也讓逆子給自己買個。
他都豁出老臉了,逆子孝敬他一個爐子,應該的!
三人在通堂說話,蘇婉、梨花、杏兒在灶房旁邊柴棚下做剁椒醬,菜板篤篤篤響個不停,也沒聽清廳內的話。
楊氏與丈夫對視一眼,張軍起身,道:「我去隔壁看看。」
暗瞪丈夫一眼,楊氏才低低道:「我跟你叔是來問問婉婉的親事。」
張氏還以為是來說親的,笑道:「難為嬸子和叔還記著婉婉,我跟當家的愁得頭都白了,嬸子跟前可是有合適的人?」
楊氏滿麵難色,艱難道:「你跟長青看看我家康毅咋樣?」
咋??????咋樣?
張氏一時沒反應過來,茫然眨眼,好半天才清醒。
對上楊氏誠摯認真的眼睛,轉頭看向門外,知曉不是開玩笑,又收迴目光,笑道:「嬸,嬸子,啥意思?」
康毅是能幹,可跟她女兒差輩分啊,又大那麽多!
「就你想的那個意思。」楊氏扯著嘴,都開口了,也沒啥為難的了,索性直接道:「早先康毅就跟我跟他爹說了,隻是咱兩家,我們是跟你公婆一輩兒的,康毅是個做叔的,唉,那小子鐵了心。」
「說是各論各,我們做了親家不影響他爹跟老爺子的交情,再說,論年齡,康毅也還比誌強大,也就咱們是一個村,按交情叫叔,若是外村人,這個年紀誌棟他們叫康毅一聲哥不為過。」
見張氏神色恍惚,楊氏也知曉再討論也改不了差輩分的事實,隻得轉而說起兒子的好話,他兒子能幹,別說蘇家村,就整個安陽縣都知道,就是在府城也能排得上名號。
「能幹是能幹,就是認死理,倔得很,不然我跟他爹也不會厚著臉皮跑這一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張軍很是鬱悶,覺得一直很有默契的老伴兒今天很是不給力,沒點默契不說還不接話,一人自言自語,「這臭小子,總是給我找困難。」
「那簡單啊,打斷腿,讓他自己沒法張羅,這樣你就不丟人了。」楊氏頭都不抬。
張軍白老伴兒一眼,坐在炕沿斜靠牆道:「好好的兒子我把人打瘸,我又不是那當後爹的。」
「那你給兒子找門親事,壓著人成親,絕了心思,你也不用丟臉。」
就麽兒那脾氣,張軍想還不如打斷腿呢,至少打時人不躲,若是壓著成親,人早八百年跑沒影兒了。
又想到此前那樁親事,恨恨道:「都是先頭那事兒害得,不然我早抱上孫子了。」
這下換楊氏白他一眼,說的好像沒當爺爺一樣,老大家一孫女兩孫子,老二家大孫子的娃都能跑了,早都當太爺爺了,還念叨當爺爺!
「你說這臭小子咋偏偏就看上長青家的老三呢,比人大一輪了。」張軍越想越覺得想不通,碎碎念。
「哪有一輪,也就差了十一歲而已!」
張軍無言,十一跟十二有區別嗎?
再說,年齡差就算了,輩分差算咋迴事兒,「那小子臉皮厚,我可不一樣,別想我活一輩子眼看到頭了還給人當兒子。」
這話說的,楊氏沒法接,如果兒子真跟婉婉定親,他們就跟蘇長青兩口是親家,那在蘇家老爺子麵前,可不就得小一輩嘛!
張軍想不通,實在想不通,想了三天,白日裏唉聲嘆氣,晚上睡覺都在發愁,可反觀那逆子,吃好喝好,天天作坊跑,好像沒他啥事兒一樣。
他能不了解兒子,那死倔死倔的性子,當年就因為老大家的總念叨拖油瓶,他們老兩口走了得指望老大這個當大哥的養活,自己就跑去鏢局。
現在,這幅模樣一看就是鐵了心!
「我造了啥孽喲!」張軍嘆氣,對著炕桌上的銅鏡摸了摸稀疏的頭髮,戴上帽子出門。
楊氏正在拔菜園中的番椒杆兒,察覺老頭子在菜園外看了好幾迴,愣是裝作不知曉。
張軍在院子踱步,來來迴迴好幾趟才站在菜園外慢悠悠開口,「拾掇一下走吧!」
「去哪,沒看我這正忙!」
「走吧,就那幾行破菜杆,我迴來收拾。」張軍皺眉不耐煩,就是不說去哪兒。
見老伴磨磨蹭蹭不情不願,催促道:「快快,菜園子重要還是你兒子重要?」
楊氏出菜園洗了手,換了身衣服,包了三張繡帕,又去地窖撿了一小籃子放在冰桶裏的杏,嫌棄道:「去人家裏也不知道收拾點東西,就知道催催催。」
張軍接過籃子不說話,兩人這才往村尾去。
蘇長青不在家,正忙著在雞場做皮蛋,張氏到是在,正帶著女兒做番椒醬,見人來迎進通堂。
「叔和嬸子今兒有空來轉,坐,忙亂的都沒收拾,家裏亂糟糟嬸子可別笑話我。」
楊氏將籃子放桌上,笑道:「你這還亂,那我家成豬窩了,暖屋酒後沒咋來,你跟長青將屋子拾掇的好。」
張氏洗了手拿出待客用的杯子,從被花盆圍著的爐子後提出水壺給兩人倒水。
見這個天兒就燒上爐子,楊氏驚奇,「這咋就燒上爐子了?」
「專門燒水的,不然家裏來人喝水都要去灶房燒,當家的去府城打了小爐子專門燒熱水。」張軍在通堂轉看,見窗明幾亮,連花盆都是精心挑選的各種樣式,心下暗驚,看到專門燒水的爐子想著迴家也讓逆子給自己買個。
他都豁出老臉了,逆子孝敬他一個爐子,應該的!
三人在通堂說話,蘇婉、梨花、杏兒在灶房旁邊柴棚下做剁椒醬,菜板篤篤篤響個不停,也沒聽清廳內的話。
楊氏與丈夫對視一眼,張軍起身,道:「我去隔壁看看。」
暗瞪丈夫一眼,楊氏才低低道:「我跟你叔是來問問婉婉的親事。」
張氏還以為是來說親的,笑道:「難為嬸子和叔還記著婉婉,我跟當家的愁得頭都白了,嬸子跟前可是有合適的人?」
楊氏滿麵難色,艱難道:「你跟長青看看我家康毅咋樣?」
咋??????咋樣?
張氏一時沒反應過來,茫然眨眼,好半天才清醒。
對上楊氏誠摯認真的眼睛,轉頭看向門外,知曉不是開玩笑,又收迴目光,笑道:「嬸,嬸子,啥意思?」
康毅是能幹,可跟她女兒差輩分啊,又大那麽多!
「就你想的那個意思。」楊氏扯著嘴,都開口了,也沒啥為難的了,索性直接道:「早先康毅就跟我跟他爹說了,隻是咱兩家,我們是跟你公婆一輩兒的,康毅是個做叔的,唉,那小子鐵了心。」
「說是各論各,我們做了親家不影響他爹跟老爺子的交情,再說,論年齡,康毅也還比誌強大,也就咱們是一個村,按交情叫叔,若是外村人,這個年紀誌棟他們叫康毅一聲哥不為過。」
見張氏神色恍惚,楊氏也知曉再討論也改不了差輩分的事實,隻得轉而說起兒子的好話,他兒子能幹,別說蘇家村,就整個安陽縣都知道,就是在府城也能排得上名號。
「能幹是能幹,就是認死理,倔得很,不然我跟他爹也不會厚著臉皮跑這一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