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算打探朝廷機密, 而且, 府衙從開春就一直宣傳農桑, 確保今年稅收不出差池。


    因此,沒人能拿此事說嘴,當然,暗地裏打探些消息, 能打探到多少,端看個人本事和交情!


    「朝廷的稅收政策沒變, 但昌平府已經今非昔比!」


    這是文書的原話。


    文書雖沒正經官職,隻幹筆錄等雜活,可到底混跡官場, 心思比常人活泛,知曉的內部消息更多。


    因衛知府提前下令存冰儲水,且昌平洋芋種植已經很普遍,加之還有朝廷並未開始推廣的番薯, 這次旱災農戶雖日子苦,但真正因飢無可食而餓死的災民, 並無多少。


    就蘇家村來講,頭一年,開春後雖幹旱,但川地麥苗總歸是澆灌了一迴,收成比往年少了兩三袋,山地麥子因天旱穗小粒少,一畝地能收個四五十斤都算好的。


    當年,北邊赤地千裏,六個月滴雨未下,秋天,昌平再無人種麥。


    種了也是浪費種子,大家都選擇種番麥、洋芋、番薯,至少旱天種下能活,收了就是能果腹的糧食。


    就這樣,多數人家麥子白麵、番麥黃麵混著洋芋番薯,能吃個飽肚,糧少的人家也能吃個半飽,不至於天天挨餓!


    大旱之下,村裏過世的人不是沒有,但基本都是老人嬰兒,耐不住熱,因病而亡。


    整個昌平府,旱情之下死亡者八百多,餓死者多為無家業之人,再有就是被熱死,與以往災後亡民數量相比,不及一成。


    而知府衙門,救災之餘還能給北關勻糧勻冰,保衛所士兵軍糧不斷,助守將有糧有可賑災,邊關未亂,阻擋了欲衝破防線的韃靼外族,於朝廷而言,避過一大戰禍!


    .


    因此,昌平府已經不是旱災之前的昌平府,京城很多準備外放歷練的仕宦子弟都已經將昌平作為備選地之一。


    結合文書所言,張康毅猜測,衛知府最多再留一任,之後,即便他想連任,禦史不允許,京城同僚也不允許,多少世家大族的為官子弟想外任累功,怎可能放過昌平這塊肥肉?


    洋芋切塊種,番薯育苗栽藤,這兩個法子於為官者是大功績,是登天階,可若是這份功績不在自己名下,那就是絆腳石!


    而這兩筆恰恰都出自蘇家村,還都和安陽縣縣衙關係不大,府衙各官員成為直接受益者,此外,蘇長青家又與京城秦家關係匪淺??????


    種種緣由宛如蛛網盤結交織,一個不慎,蘇家村就會成為被秋後算帳的出頭鳥。


    因此,蘇家村下一任裏正,要絕對能拿得住事兒,至少,麵對新任知府的某些要求,能周旋自如,且有後盾不怕得罪人被穿小鞋。


    「至少,今年稅收不變,衛知府在任期間我們不用擔心,但之後??????」張康毅搖搖頭,看向裏正。


    裏正麵沉似水,菸鬥裏的菸葉早就燃盡,可他依然搭在嘴邊不挪地兒。


    其餘人皆麵麵相覷,尤其是村裏青壯,原本,在他們眼中,村裏有作坊,有秀才,且好像能輕易就跟知府衙門的人搭上話,他們自覺蘇家村高人一等,可沒想到,後麵竟隱藏著這多的危險。


    他們引以為傲的東西,甚至可能會帶來災禍,這可真是啞巴唱戲——不知所謂!


    有人想不通,杵杵旁邊人,正準備悄聲說話,卻被示意看裏正。


    裏正將煙杆放桌上,下了椅子背著手踱步,道:「唉,這就是我為啥一力推舉長青來當裏正的緣由,咱們村,威望太高,如果這次京使給康毅帶來聖上的賞賜,咱們村就是被架在火上燒。」


    「裏正這個活兒,在座的誰都能幹,可有誰能保證下一任縣令不敲打咱村,誰又能保證下任知府不逼著咱村想法子創功勞?」


    這一發問,直擊眾人靈魂,屋內瞬間落針可聞!


    眾人恍然,是呀,哪個地兒有好東西,當官的都想方設法進貢,若是新任知府想要功勞政績,不得逼著他們村想新法子新點子,可這哪有恁容易,到時候??????


    有人悄悄打了個抖,隔著衣袖摸自己胳膊,汗毛豎起來了,不敢深思!


    「所以,這個裏正非長青不可!」裏正長嘆一口氣,背手望著門外,「我知道,這幾天大家都在傳,今兒把大傢夥兒叫來就是想說清楚,好了,都迴吧,長青,你也好好想想,過幾日咱就去縣衙。」


    幾位老人坐著沒動,其他人紛紛告辭,蘇長青、張康毅、蘇誌棟留在最後,陪幾位老人說了一會兒話,一同離開。


    「長青啊,迴去跟你爹說說,他要給孩子上課今兒沒來,你講說清楚。」岔路口,蘇正德交代道。


    裏正家,眾人離開隻剩下自家人,裏正媳婦拉著臉很是不高興。


    裏正嘆氣,「你要怨就怨我吧。」


    「你就非得讓長青來,將自家人撇一邊,有你這樣當爹的嗎?長青就在村裏,咱們村出事兒他能不管?」


    裏正嘆氣,拿過草帽戴上,背著手踱步出門。


    他四個兒子,個個都能幹,尤其是老大,若是在以往,這個裏正之位傳給老大最合適不過,再不濟其他三個兒子隨便一個也行。


    可現在不一樣了,隻村子夾在縣衙與府衙之間這一項,他哪個兒子當裏正都周旋不過來。


    他兒子能幹有威望,但長青也能幹也有威望,甚至威望還高於兒子,還有康毅,若非年紀太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村居[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晗並收藏清平樂·村居[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