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清平樂·村居[種田] 作者:丁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不知是為了寒冬臘月吃口鮮菜,還是被掙錢刺激到,種菜是蘇婉最先提起的,結果家裏其他人都比她上心。
次日,一大早蘇婉就起床,在院子中的菜地上忙碌。
杏兒安兒起床興沖衝要堆雪人,蘇婉慢悠悠道:「堆好了!」
兩人齊齊愣住,安兒瞪大眼睛,不相信道:「啥時候堆的?」
「早晨啊,昨天不是答應你們今早堆雪人嘛,給你倆堆好了,一人一個,來,穿上棉衣棉褲去院子看。」
院子的菜地上,立著兩個不大不小插了笤帚當胳膊的雪人。
蘇婉這文字遊戲玩得溜,倆崽崽看了現成的雪人還沒法反駁,二姐答應的確實做到了,可他們本意是和二姐一起堆啊!
兩人哭唧唧,為了泄憤,吃完飯在院子亂跑,身體力行拒絕在屋內待著。
蘇誌棟、李大梁帶著李峰在西院做風雞,真真雞鳴狗叫!
蘇誌棟和李山兩人在柴棚下做木箱,次日,蘇誌棟、李大梁帶著李峰在西院做風雞,真真雞鳴狗叫!
蘇誌棟和李山兩人在柴棚下做木箱,兩人雖木工手藝拙劣且不相上下,但蘇誌棟憑藉算術,用木尺量了精確的數據,硬是在木板上鋸出凹槽或凸楞,用斧頭捶打鑲嵌後,很是規整。
看到雖然切縫清晰但形狀規整,搖晃還不散架的箱子,蘇婉豎起大拇指。
學霸就是學霸,一般人真比不了!
想著種菜賣錢,蘇婉還在韭菜地刨了兩排韭菜根,種滿一箱子,她拍著韭菜箱得意道:「別的菜賣不賣錢我不確定,但這箱韭菜肯定能賺錢!」
大冬日,鮮韭菜,試問誰家不想吃!
趕著過年,還能大年初一包頓韭菜豬肉餡的餃子。
韭菜,在大棚蔬菜遍地的前世,冬天也是會漲價的好不好,她就不信,在昌平寒冬臘月,鮮韭菜能賣不上價!
杏兒安兒去年冬就用水培的方法種了蒜苗,這次,兩人徵用五個破碗又種了些,蘇婉得到啟示,又種了一箱蒜苗。
眼看箱子不夠用,張氏還想試著種黃瓜,蘇誌棟鋸了兩塊蓋房剩下的好板子,又做了五個箱子,還專門跑府城舊貨鋪子,買了好些不知道流轉幾手但非常便宜的老式箱子,跟老闆討價還價一百文買了一車花盆、花缸。
蘇婉看著老屋東西間地上擺滿花盆,哭笑不得,「家裏又要燒地炕,這邊還要燒兩個炕,柴火不夠。」
「沒事兒,過兩天雪停了我跟爹去山上砍。」蘇誌棟很是自信,表示都不是事兒,還特意交代,試著種點番椒。
蘇婉知曉,這是他準備給丈母娘獻殷勤呢!
秦夫人喜食辣,現在秦小鹿隻吃奶娘的奶水,她也能吃些辣味菜換換口,這新鮮辣椒要能種出來,第一個得先給秦府送。
「對了,府城劉員外家的孫子滿月酒,你把禮單翻翻,照著準備一份禮。」
蘇婉挑眉,「你要與這些人走動?」
蘇誌棟考上秀才後宴慶時,附近的員外地主都來送禮,有些甚至親自來吃席,都是打著人脈投資的主意,蘇婉不想他與這些人走得太近。
一則,深交日後難免被牽製,二則,她擔心這些人背後扯虎皮做大旗,坑目前蘇家唯一有功名的獨苗苗,畢竟這些人當地頭蛇好幾代了!
「還人情!」蘇誌棟笑道:「別擔心,我有分寸,找人將禮送去,我不去,識趣的人自會懂。」
蘇婉點頭,「你自己有成算就行,秀才隻是起點,科舉才開始,再說科舉也隻是仕途的第一步,沒根基的人在官場行走如履薄冰,你背靠師父和秦府,有多少人羨慕就有多少人嫉妒,可別把自己坑進去。」
蘇誌棟心下感慨,這些事,除了師父,也就跟二妹說能搭上話,鄭重點頭:「我一直記著,再說,現在府城官場亂糟糟,新任知府還沒到任,有些人已經急於表現,知府大人的話已經不如以往好使了。」
大雪斷斷續續下了大半個月,也就府城被雪壓塌的人家有衙門幫忙安頓,附近村子,沒人管,隻能裏正自己出麵。
劉員外在這個時節大辦孫兒的滿月酒,蘇誌棟覺得,吃酒收禮都不重要,應該是為了聚眾商議給受災的人家捐錢捐糧提升威望,以便新知府到任後有更多的籌碼。
若是新知府好說話,辦事上道,這個人情送給新知府當政績,若是「不識時務」,則是向禦史告發知府救災不利的證據。
若是以往,這裏麵的門道他是決計想不到的,可現在,越了解越覺得,隻一府城尋常人情往來都如此,官場兇險可想而知!
原本,商賈富戶樂善好施,他隻以為是為博善名,以便日後子孫後輩走科舉仕途,可現在才知曉,哪有這樣簡單。
地方官連任,最多三期,但連任三期的隻有簡在帝心、聖寵不衰的皇帝親信。
這些人多在江南湖廣或是邊關要塞,任不便頻繁更換的要職,一般人少有做到這一步。
大部分地方,鐵打的大戶,流水的縣令和知府!
盤踞一方的大族富戶以行善之名積累威望,作為與地方官抗衡的後盾,在某些偏僻之地,當地縣令更得按照這些大戶家主的意思行政令。
.
若不然,官府政令不通,衙門上下不和。
強龍不壓地頭蛇,長此以往,這些大戶平時相互爭爭搶搶,若遇上官員調任,則齊心協力一致對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次日,一大早蘇婉就起床,在院子中的菜地上忙碌。
杏兒安兒起床興沖衝要堆雪人,蘇婉慢悠悠道:「堆好了!」
兩人齊齊愣住,安兒瞪大眼睛,不相信道:「啥時候堆的?」
「早晨啊,昨天不是答應你們今早堆雪人嘛,給你倆堆好了,一人一個,來,穿上棉衣棉褲去院子看。」
院子的菜地上,立著兩個不大不小插了笤帚當胳膊的雪人。
蘇婉這文字遊戲玩得溜,倆崽崽看了現成的雪人還沒法反駁,二姐答應的確實做到了,可他們本意是和二姐一起堆啊!
兩人哭唧唧,為了泄憤,吃完飯在院子亂跑,身體力行拒絕在屋內待著。
蘇誌棟、李大梁帶著李峰在西院做風雞,真真雞鳴狗叫!
蘇誌棟和李山兩人在柴棚下做木箱,次日,蘇誌棟、李大梁帶著李峰在西院做風雞,真真雞鳴狗叫!
蘇誌棟和李山兩人在柴棚下做木箱,兩人雖木工手藝拙劣且不相上下,但蘇誌棟憑藉算術,用木尺量了精確的數據,硬是在木板上鋸出凹槽或凸楞,用斧頭捶打鑲嵌後,很是規整。
看到雖然切縫清晰但形狀規整,搖晃還不散架的箱子,蘇婉豎起大拇指。
學霸就是學霸,一般人真比不了!
想著種菜賣錢,蘇婉還在韭菜地刨了兩排韭菜根,種滿一箱子,她拍著韭菜箱得意道:「別的菜賣不賣錢我不確定,但這箱韭菜肯定能賺錢!」
大冬日,鮮韭菜,試問誰家不想吃!
趕著過年,還能大年初一包頓韭菜豬肉餡的餃子。
韭菜,在大棚蔬菜遍地的前世,冬天也是會漲價的好不好,她就不信,在昌平寒冬臘月,鮮韭菜能賣不上價!
杏兒安兒去年冬就用水培的方法種了蒜苗,這次,兩人徵用五個破碗又種了些,蘇婉得到啟示,又種了一箱蒜苗。
眼看箱子不夠用,張氏還想試著種黃瓜,蘇誌棟鋸了兩塊蓋房剩下的好板子,又做了五個箱子,還專門跑府城舊貨鋪子,買了好些不知道流轉幾手但非常便宜的老式箱子,跟老闆討價還價一百文買了一車花盆、花缸。
蘇婉看著老屋東西間地上擺滿花盆,哭笑不得,「家裏又要燒地炕,這邊還要燒兩個炕,柴火不夠。」
「沒事兒,過兩天雪停了我跟爹去山上砍。」蘇誌棟很是自信,表示都不是事兒,還特意交代,試著種點番椒。
蘇婉知曉,這是他準備給丈母娘獻殷勤呢!
秦夫人喜食辣,現在秦小鹿隻吃奶娘的奶水,她也能吃些辣味菜換換口,這新鮮辣椒要能種出來,第一個得先給秦府送。
「對了,府城劉員外家的孫子滿月酒,你把禮單翻翻,照著準備一份禮。」
蘇婉挑眉,「你要與這些人走動?」
蘇誌棟考上秀才後宴慶時,附近的員外地主都來送禮,有些甚至親自來吃席,都是打著人脈投資的主意,蘇婉不想他與這些人走得太近。
一則,深交日後難免被牽製,二則,她擔心這些人背後扯虎皮做大旗,坑目前蘇家唯一有功名的獨苗苗,畢竟這些人當地頭蛇好幾代了!
「還人情!」蘇誌棟笑道:「別擔心,我有分寸,找人將禮送去,我不去,識趣的人自會懂。」
蘇婉點頭,「你自己有成算就行,秀才隻是起點,科舉才開始,再說科舉也隻是仕途的第一步,沒根基的人在官場行走如履薄冰,你背靠師父和秦府,有多少人羨慕就有多少人嫉妒,可別把自己坑進去。」
蘇誌棟心下感慨,這些事,除了師父,也就跟二妹說能搭上話,鄭重點頭:「我一直記著,再說,現在府城官場亂糟糟,新任知府還沒到任,有些人已經急於表現,知府大人的話已經不如以往好使了。」
大雪斷斷續續下了大半個月,也就府城被雪壓塌的人家有衙門幫忙安頓,附近村子,沒人管,隻能裏正自己出麵。
劉員外在這個時節大辦孫兒的滿月酒,蘇誌棟覺得,吃酒收禮都不重要,應該是為了聚眾商議給受災的人家捐錢捐糧提升威望,以便新知府到任後有更多的籌碼。
若是新知府好說話,辦事上道,這個人情送給新知府當政績,若是「不識時務」,則是向禦史告發知府救災不利的證據。
若是以往,這裏麵的門道他是決計想不到的,可現在,越了解越覺得,隻一府城尋常人情往來都如此,官場兇險可想而知!
原本,商賈富戶樂善好施,他隻以為是為博善名,以便日後子孫後輩走科舉仕途,可現在才知曉,哪有這樣簡單。
地方官連任,最多三期,但連任三期的隻有簡在帝心、聖寵不衰的皇帝親信。
這些人多在江南湖廣或是邊關要塞,任不便頻繁更換的要職,一般人少有做到這一步。
大部分地方,鐵打的大戶,流水的縣令和知府!
盤踞一方的大族富戶以行善之名積累威望,作為與地方官抗衡的後盾,在某些偏僻之地,當地縣令更得按照這些大戶家主的意思行政令。
.
若不然,官府政令不通,衙門上下不和。
強龍不壓地頭蛇,長此以往,這些大戶平時相互爭爭搶搶,若遇上官員調任,則齊心協力一致對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