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雖出了洋芋粉和粉條粉絲製作法子,但外人不知曉。


    作坊掛在張康毅名下, 張家好些姻親都沒能謀得管事,隻能幫工掙錢, 但他是大總管不說,二侄子也在管事, 初時大家不會說什麽,但時日久了心中肯定不服。


    最關鍵的是, 作坊很有可能擴大規模, 他繼續當管事難免落個行商之名, 雖說現在衙門稽查不是很嚴, 可若有人舉報,最後連累的還是讀書的兒子。


    因此,蘇長青年前就有心從作坊退出。


    以往,是他畫地為牢想法狹隘了, 現在,他已經知曉保持農家之身又發家致富的關竅, 趁著還能幹,孩子年歲不大,為家裏幾個孩子積累家財, 免得孩子受自己曾經受過的苦。


    年末做風雞,就是為了尋找新路子!


    他負責養雞、年底買雞,也可以接手風雞製作,但風雞最終的買賣歸作坊, 亦或者歸張康毅。


    張康毅雖還未及冠,但心思之成熟、所圖之大, 非他能比擬!


    確定買峽口河道邊的坡地後,蘇長青和蘇婉順道去山地轉看了一圈,地裏積雪已經消融,綠茸茸的小麥苗露出頭角。


    陽坡的地底殘冰已經笑容,可以準備犁地,陰坡的地卻還是凍的,還需要再等幾日。


    開春的微風依然帶著料峭之意,置身於山上,甚至寒意更甚。


    蘇婉望著村莊,如同俯瞰古時村落模型。


    青煙覆黛瓦,褐扉立黃牆。


    村道人來往,話裏是春忙。


    遠處果園黑黢黢,枯枝斜立,隻偶爾夾雜些許微紅,給那片枯株朽木增添了別樣色彩。


    「爹,今年家裏還種西瓜嗎?」


    蘇長青用枯木刮掉鐵鍬上的泥土,笑道:「今年種一點自家吃的,不賣了。」


    昌平本地有專門以種西瓜為生的瓜農,自家去年能搭上昌泰樓範管事順利賣瓜純屬僥倖,且說今年家中事多,若再大麵積種西瓜,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蘇婉瞭然,撿起地上的鋤頭道:「也行,多種點菜咱自己吃。」


    下山時,蘇婉拖著鐵鍬,一路噹噹作響。


    不是她不想扛,背著背簍扛鐵鍬東別西扭,索性就直接拖著走。


    蘇長青用鋤頭挑了一捆枯木,迴去當柴火燒。


    可能是忙著買地,也可能是掩飾了神色,自決定買下峽口坡地後,蘇婉在沒見過蘇長青焦灼難安的神色。


    不過,兩小隻卻是念念叨叨,連帶的小樹也很擔心表哥的縣試。


    在三崽崽的帶動下,學堂一群認字背論語都費勁的皮小子們竟是破天荒關注起科舉來,以張椿為首的年紀稍大的,鼓起勇氣向老爺子請教科舉之事。


    難得見學生如此主動向學,老爺子專門騰出一節課講解科舉,更是以匡衡鑿壁偷光、孫敬懸樑刺股、車胤囊螢取光孫康映雪讀書為例,講述古人讀書如何奮進。


    一群土小子們聽得驚唿連連,及至結束熱血沸騰,恨不能自己也在三九寒天於雪地中讀書,甚至有那調皮小子真真去鑿自家院牆。


    在科舉潮的帶動下,學堂的學習氛圍大幅改善,老爺子滿意點頭,隻是,小孩子都是三分熱度,這種氣氛沒能維持三日,學生們便又故態復萌。


    看著早晨拖遝遲到,上課交頭接耳的學生,老爺子氣得丟下一句「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轉身出門。


    見夫子被氣走,眾人慫恿同窗兼夫子的親孫子蘇誌安去勸說。


    也不知蘇誌安這小子咋說的,本來夫子隻是暗自生氣,他們自己在學堂寫課業就行。


    可蘇誌安去上房勸說,隻聞一聲大喝,眾學子就見同窗從正堂飛奔而出,繼而是怒氣沖沖的老夫子。


    接著,懵圈的學子們就在還未發芽宛若枯藤的葡萄架下罰站。


    「安兒,你到底怎麽勸說的。」張椿很是想不通,本來隻是在學堂寫課業,現在好了,被罰站不說,夫子也沒說不用寫課業,傍晚迴家還得補。


    見大家都看過來,安兒扣著手指,吶吶道:「我也沒說什麽啊,爺爺怎麽就突然生氣了。」


    張椿讓他複述去上房正堂的情景,結果,安兒說完,眾人皆是靜默。


    這傻子喲!


    安兒其實沒說過分的話,但在夫子眼中,不思進取、明日復明日的學生最是討厭,他恰恰碰了逆鱗。


    竟然跟老爺子說:「反正那麽多人考個四五十年也不一定能考上科舉,我們現在年歲還小,等過個三五年再聞雞起舞發奮讀書也不遲。」


    這可是撞在老爺子槍口上,連坐之下,所有人都被罰站反思!


    蘇婉去隔壁時,就見一群孩子鵪鶉似的縮在葡萄架下,她無視數道乞求的眼神,徑直往上房去。


    正堂隻老爺子在躺椅上休息,李氏正和孫媳楊氏在東屋忙著做針線,正是春夏幹農活時穿的粗布單衣。


    「奶,二堂嫂,我去府城,要不要帶什麽東西迴來?」


    李氏抬頭,樂嗬嗬道:「我沒啥帶的,給你爺帶點藥。」


    老爺子慢吞吞進來,道:「你咋又去府城,天天往府城跑幹啥?」


    蘇婉雙手撐著炕沿跳坐在炕上,悠哉道:「師娘想我了,派聞叔來接我,我去看看師娘。」


    見李氏翻櫃子,道:「買啥藥,不貴的話就當我孝敬我爺了!」


    楊氏笑說:「奶,買什麽藥,我同婉婉一道去府城,買了藥就迴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村居[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晗並收藏清平樂·村居[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