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進院子正房東西廂齊全,全是青石廊簷,院中根據風水先生指示,做了十字花青石小路。中間空出的地兒很是平實,本來瓦工想一併用青磚砌出花台,蘇婉沒讓。


    二進屋子後麵還有一片空地,不是很寬敞,但架個撐衣杆晾曬衣服綽綽有餘。


    眾人見後院磚牆明顯比前院高,且上麵紮了鐵釘,紛紛贊蘇長青考慮周全,二進院子可是給家裏女娃住,萬一被地痞流氓翻過牆,可不得了!


    中午,村裏人來吃席前又在新院轉看,見比裏正家新屋還氣派,紛紛打聽花了多少錢。


    蘇長青隻一句,「小舅子笑我一輩蓋兩次房沒一次能看過眼,給家裏借了大半銀錢,這屋子,以後棟兒、安兒成親也不翻新了。」


    蘇家村人都知曉蘇長青的嶽家富足,小舅子張栓糧更是個能幹的,聽聞這話沒再打探。


    而張栓糧在張康毅商隊南下時,供了很多皮子、肉幹,有商隊同行的人就知道,這一趟南下,賺得最多的並非張康毅。


    屋子蓋得好,暖房酒的席麵還是請昌泰樓大廚掌勺,蘇家村人私下感嘆:蘇長青家起來了!


    晚上整理眾人上的禮,記錄帳單時,蘇婉也感慨;「咱家人緣好好,各家上的禮好重!」


    親戚間通常以銀錢代禮,多是五文,家境差一些上三文,鄉鄰多是以物代禮,關係好整兩壇酒,一個紅尺頭,寓意日子紅紅火火,最常見的還是米麵、雞蛋。


    可自家今日收了六壇酒,十六個紅尺頭,雞蛋足足有一百零二個,甚至還有兩隻活雞,米麵都是按斤論,蘇婉覺得,自家整個秋天都不用再磨麵買米了。


    蘇長青喝得暈乎乎,頭朝裏躺在東間炕稍休息,道:「沒事兒,以後還重些就行。」


    因著來的客人分好幾波,蘇婉讓蘇誌棟記整帳的同時還細分了四個禮單,家裏親戚、村裏鄰居各記一個禮單毋庸置疑。


    但府城客人這一項卻是有些尷尬,範掌櫃、知味記掌櫃沒親自來,但派人送了禮,還有那沒門路的雜貨鋪老闆親自來上禮。


    想著以後因作坊可能與這些人會打交道,蘇婉就單獨記了一份。


    其餘就是蘇誌棟的同窗,大部分捎禮人沒來,但都是人情往來,不能忘。


    新房是建好了,但蘇長青沒打算立即搬,家具不太齊全是一方麵,主要是接下來要忙秋收秋耕,從地裏迴來灰頭土臉,沒得將新炕褥弄髒。


    秋天,收穫的季節,也是檢驗農民一年成就的時間。


    為此,作坊減了大半人手,隻留下十幾人看場子,每日忙著曬粉條,查看倉庫。


    山腳的作坊安靜下來,山上卻是人聲鼎沸。


    家家戶戶都掰番麥棒子,割蜀黎蜀米,入秋後雨水多,要趁著天氣好曬玉米棒,農戶又開始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


    閑了一段時間,重迴灶房的蘇婉,竟然有些不適應這種快節奏了!


    灶房飄出焦糊味兒,看著鍋裏有些發黑的菜,她與梨花麵麵相覷。


    這是,灶房小能手齊齊翻車了?


    一個人不會看火,一個人把握不住火候!


    第51章 奇葩再現


    「哇~, 二姐,你炒糊了。」


    一身短打的安兒提著木劍衝進灶房,滿是驚奇, 仿佛看到的不是糊菜,而是天降異象!


    蘇婉:??????這糟心的弟弟, 可以不要嗎?


    梨花擼一把弟弟的頭髮,笑道:「哪都有你!」起身看, 鍋裏的韭菜偶爾可見黑色,豆腐條也有焦的, 歉意道:「婉婉, 是我手重了, 火燒太大。」


    蘇婉已經拿碗鏟菜, 臉色薄紅,解釋:「這段時間沒咋做飯,手都生了。」


    因為是刀削麵,滷子還有番茄炒蛋, 稍微焦糊的韭菜豆腐對整體口感影響不大。


    可吃飯時,每個人都驚奇了一迴。


    當然, 最過分的還屬老爺子。


    聞到隔壁飄來的焦糊味兒時,老爺子正在廊簷下翻看番麥棒子,心裏還想著要不要將院子多鋪青石板, 曬糧食方便!


    用手指比劃棒子長度,感覺與去年差不離,剛起身,鼻尖聳了聳, 看院牆一眼,走到灶房門口, 與忙碌的老伴兒笑說:「咱家廚神竟然有失手的時候,我聞著至少得糊一半!」


    李氏不解,出灶房門,空氣中的焦糊味絲絲縷縷,搖搖頭轉身自顧忙碌,「這段時間沒咋做,火候大了點,不影響吃。」


    沒在老伴這裏找到認同感,老爺子心下有些小失望,慢悠悠踱步到隔壁。


    院子鋪著草蓆,番麥棒子剝了厚厚的苞衣隻留三兩片,整齊地擺放在草蓆上。


    他繞著草蓆邊緣走到正房門口,見四個孩子坐在正堂吃飯,問道:「下晌你們都去山上?」


    梨花連忙起身,「爺,吃碗麵。今兒晌午做了削麵,吃著很勁道。」


    老爺子擺手,轉看院子道:「上山時跟你奶說一聲,到時她過來看著,這番麥棒子要翻曬。」


    見梨花往灶房走,他背著手轉身,「你們吃,我迴了,你奶飯做好了。這焦糊味兒啊,估計山上的人都知咱家菜燒糊了。」


    蘇婉看著桌上兩大碗菜,再看看碗裏吃了一半的刀削麵,起身走到門口,隻看見老爺子背手悠哉轉出的背影。


    「所以,爺爺是專門來嘲笑我飯糊了?」


    她簡直不敢相信,老爺子這大年齡了還熱衷於當一個撒鹽工,特意跑來給她傷口撒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村居[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晗並收藏清平樂·村居[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