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清平樂·村居[種田] 作者:丁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配菜簡單,清炒的韭菜豆腐,黃橙橙的炒雞蛋,若是有西紅柿,簡直就是完美。
蘇婉在大瓷碗中調了滿滿一碗蘸水,配菜鋪在碗底,再舀三勺蘸水,粗瓷碗的瞬間隻剩一半。
為了省事省力,她將三指寬的麵條先撈涼水中浸過,再直接撈盛入配菜蘸水齊全的碗中,最後淋上辣椒油。
給老爺子端去時,被嫌棄了一迴。
蘇婉剛將拔絲洋芋、炸雞肉放下,盛放褲帶麵的大碗還沒從籃子取出,老爺子就嘲笑:「這是做得啥喲,誰家麵恁寬!」
蘇婉沒好氣道:「我家的,我怕做色香味俱全,您老吃得停不下來撐著!」
老爺子也不在意,盯著連盤子底都蓋不住的雞塊,「我那半隻雞就這點?沒看出來你掌勺還挺費料!」
「您老啊,不跟我拌幾句嘴還真是心裏不舒坦,那是炸給杏兒安兒吃得,您老嚐嚐味就可以啦。」
.
在老爺子板臉前,蘇婉將盛麵的大碗推過去,「您老嚐嚐,這麵吃著絕對爽口。」
說完,提著籃子轉身就跑。
「嘿,你個摳搜的,就一碗誰吃誰看。」
對於老爺子的話,蘇婉當沒聽到,她盛的麵她自己知道,兩個人的量絕對夠了。
迴到家時,杏兒安兒已經吃上外酥裏嫩的炸雞塊,見她進門,連忙揮手,「二姐,快,等你吃飯!」
桌上一盤炸雞塊,一盤拔絲洋芋,還有一碗拍黃瓜。
見杏兒安兒不是吃雞塊就是吃甜甜的洋芋,蘇婉將一根麵夾斷分給兩人,「吃點麵,不然下午早早餓了沒得吃。」
早先張氏進門就看到曬在屋簷下的陶罐,對丈夫說道:「當家的,明日托種林再買幾個陶罐給婉婉用。」
蘇長青頭都沒從碗中抬起來,直接應聲。
下午主要就是做剁椒醬,梨花根據蘇婉所講,將辣椒切碎,蘇婉加鹽攪拌,仔細地裝進陶罐,家裏沒白酒,又是順了老爺子的解饞酒。
就因為半斤酒,蘇婉挨了老爺子好幾個白眼。
剁椒醬放入地窖沒幾日,就在蘇婉準備看看漿水菜如何時,蘇家村正式進入夏收。
麥田裏,全是頭戴草帽彎腰勞作的人。
這也是蘇婉第一次感受到搶收!
因為夏日天氣多變,就怕雷雨,因此,家家戶戶趁著天氣晴朗搶收。
清晨,天色還未完全褪去暗夜餘韻,家家戶戶灶房的煙囪已經飄起青煙。
村道上更是人影綽綽,都是趕早去麥田割麥的,趁著早晨涼快多割些,午時前拉迴曬場。
因著家裏請了五個麥客,提前一晚已經帶著鐮刀水囊找來,蘇長青安排在自家,張氏帶著孩子全部住在隔壁正屋西二間。
蘇誌棟梨花要去地裏幫忙,蘇婉給李氏打下手做飯,就連兩小隻都被安排在曬場看麥子。
早晨不到五點起床,一天三頓飯,早飯、午飯都是送到地頭,隻晚飯在家吃。
每天往山上送兩次飯,蘇婉覺得,她小腿都長肌肉了。
每次上山送飯,尤其是中午,看著漫山黃色,黑褐色人影點綴其間,蘇婉就想起白居易的《觀刈麥》。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1
真真是「麵朝黃土背朝天,汗水淋漓不曾幹」!
因為家家戶戶都是送飯,一來二去,蘇婉還有了送飯搭子——李秀兒。
「婉婉,走啦!」
聽著門口的唿喊聲,蘇婉背起小背簍,提著籃子出門。
兩人已經一起往山上連著送了三日。
「婉婉,你二堂哥快迴來了,你知道嗎?」李秀兒將籃子從左手換到右手,問道。
見狀,蘇婉幫忙搭手抬著,「我沒聽我爺爺說,你咋知道的?」
「楊奶奶說的。」李秀兒提著籃子避開伸來的手,笑道:「你又是背背簍,又是提籃子,我自己來。」
「我還好,這幾日都背習慣了。」蘇婉還是搭手,幫忙抬著。
李秀兒皺眉,抱怨道:「我娘可誇你和梨花姐了,前日我抱西瓜迴去,還被她說了一頓。我都說了是咱兩公平交換,我家桃子下來給你家送一籃,她偏不信。」
蘇婉緊了緊挎在右胳膊上的籃子,笑道:「要不我去跟伯娘解釋一下。」
「哪還用解釋,我大哥今兒下午就幫你家割麥,今早他們說的時候我都聽見了。」
就這樣,兩人聊著天順著蜿蜒的山道往地頭去,沿途碰見相熟的人家,停下歇一迴問聲好。
雖然人人都是汗流浹背,但臉上的笑意,比之頭頂的艷陽還熱烈!
到岔路口,跟李秀兒分開,蘇婉加快腳步。
地裏的麥茬踩上去很不穩,蘇婉就挑麥茬不那麽密的空兒踩,一路歪歪扭扭將飯送到地頭的柿子樹下。
「婉婉,今兒中午什麽飯?」梨花走來,解下草帽扇風笑問。
「涼魚兒和菜盒。」蘇婉直接下蹲,背簍挨到地放穩後她收胳膊站起身。
知曉這兩樣飯都是不頂飽的,蘇婉做得多,吃不完的放在背簍,下午誰餓了自己拿著吃。
籃子裏是西瓜,農忙時大家也不講究,渴了直接用鐮刀切西瓜,補充點糖分精神滿滿繼續割麥,直到太陽西沉天色變暗才下山迴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蘇婉在大瓷碗中調了滿滿一碗蘸水,配菜鋪在碗底,再舀三勺蘸水,粗瓷碗的瞬間隻剩一半。
為了省事省力,她將三指寬的麵條先撈涼水中浸過,再直接撈盛入配菜蘸水齊全的碗中,最後淋上辣椒油。
給老爺子端去時,被嫌棄了一迴。
蘇婉剛將拔絲洋芋、炸雞肉放下,盛放褲帶麵的大碗還沒從籃子取出,老爺子就嘲笑:「這是做得啥喲,誰家麵恁寬!」
蘇婉沒好氣道:「我家的,我怕做色香味俱全,您老吃得停不下來撐著!」
老爺子也不在意,盯著連盤子底都蓋不住的雞塊,「我那半隻雞就這點?沒看出來你掌勺還挺費料!」
「您老啊,不跟我拌幾句嘴還真是心裏不舒坦,那是炸給杏兒安兒吃得,您老嚐嚐味就可以啦。」
.
在老爺子板臉前,蘇婉將盛麵的大碗推過去,「您老嚐嚐,這麵吃著絕對爽口。」
說完,提著籃子轉身就跑。
「嘿,你個摳搜的,就一碗誰吃誰看。」
對於老爺子的話,蘇婉當沒聽到,她盛的麵她自己知道,兩個人的量絕對夠了。
迴到家時,杏兒安兒已經吃上外酥裏嫩的炸雞塊,見她進門,連忙揮手,「二姐,快,等你吃飯!」
桌上一盤炸雞塊,一盤拔絲洋芋,還有一碗拍黃瓜。
見杏兒安兒不是吃雞塊就是吃甜甜的洋芋,蘇婉將一根麵夾斷分給兩人,「吃點麵,不然下午早早餓了沒得吃。」
早先張氏進門就看到曬在屋簷下的陶罐,對丈夫說道:「當家的,明日托種林再買幾個陶罐給婉婉用。」
蘇長青頭都沒從碗中抬起來,直接應聲。
下午主要就是做剁椒醬,梨花根據蘇婉所講,將辣椒切碎,蘇婉加鹽攪拌,仔細地裝進陶罐,家裏沒白酒,又是順了老爺子的解饞酒。
就因為半斤酒,蘇婉挨了老爺子好幾個白眼。
剁椒醬放入地窖沒幾日,就在蘇婉準備看看漿水菜如何時,蘇家村正式進入夏收。
麥田裏,全是頭戴草帽彎腰勞作的人。
這也是蘇婉第一次感受到搶收!
因為夏日天氣多變,就怕雷雨,因此,家家戶戶趁著天氣晴朗搶收。
清晨,天色還未完全褪去暗夜餘韻,家家戶戶灶房的煙囪已經飄起青煙。
村道上更是人影綽綽,都是趕早去麥田割麥的,趁著早晨涼快多割些,午時前拉迴曬場。
因著家裏請了五個麥客,提前一晚已經帶著鐮刀水囊找來,蘇長青安排在自家,張氏帶著孩子全部住在隔壁正屋西二間。
蘇誌棟梨花要去地裏幫忙,蘇婉給李氏打下手做飯,就連兩小隻都被安排在曬場看麥子。
早晨不到五點起床,一天三頓飯,早飯、午飯都是送到地頭,隻晚飯在家吃。
每天往山上送兩次飯,蘇婉覺得,她小腿都長肌肉了。
每次上山送飯,尤其是中午,看著漫山黃色,黑褐色人影點綴其間,蘇婉就想起白居易的《觀刈麥》。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1
真真是「麵朝黃土背朝天,汗水淋漓不曾幹」!
因為家家戶戶都是送飯,一來二去,蘇婉還有了送飯搭子——李秀兒。
「婉婉,走啦!」
聽著門口的唿喊聲,蘇婉背起小背簍,提著籃子出門。
兩人已經一起往山上連著送了三日。
「婉婉,你二堂哥快迴來了,你知道嗎?」李秀兒將籃子從左手換到右手,問道。
見狀,蘇婉幫忙搭手抬著,「我沒聽我爺爺說,你咋知道的?」
「楊奶奶說的。」李秀兒提著籃子避開伸來的手,笑道:「你又是背背簍,又是提籃子,我自己來。」
「我還好,這幾日都背習慣了。」蘇婉還是搭手,幫忙抬著。
李秀兒皺眉,抱怨道:「我娘可誇你和梨花姐了,前日我抱西瓜迴去,還被她說了一頓。我都說了是咱兩公平交換,我家桃子下來給你家送一籃,她偏不信。」
蘇婉緊了緊挎在右胳膊上的籃子,笑道:「要不我去跟伯娘解釋一下。」
「哪還用解釋,我大哥今兒下午就幫你家割麥,今早他們說的時候我都聽見了。」
就這樣,兩人聊著天順著蜿蜒的山道往地頭去,沿途碰見相熟的人家,停下歇一迴問聲好。
雖然人人都是汗流浹背,但臉上的笑意,比之頭頂的艷陽還熱烈!
到岔路口,跟李秀兒分開,蘇婉加快腳步。
地裏的麥茬踩上去很不穩,蘇婉就挑麥茬不那麽密的空兒踩,一路歪歪扭扭將飯送到地頭的柿子樹下。
「婉婉,今兒中午什麽飯?」梨花走來,解下草帽扇風笑問。
「涼魚兒和菜盒。」蘇婉直接下蹲,背簍挨到地放穩後她收胳膊站起身。
知曉這兩樣飯都是不頂飽的,蘇婉做得多,吃不完的放在背簍,下午誰餓了自己拿著吃。
籃子裏是西瓜,農忙時大家也不講究,渴了直接用鐮刀切西瓜,補充點糖分精神滿滿繼續割麥,直到太陽西沉天色變暗才下山迴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