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清平樂·村居[種田] 作者:丁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是真的。」蘇誌棟將包袱的東西倒出來,將三個銀元寶與幾個銀錁子包在裏麵遞過來,「讓娘幫你騰個櫃子,你自己存著。」
蘇婉不接,搖搖頭說道:「爹娘存著,農閑了給咱家蓋房。」
這話一出,落了一室安靜!
蘇誌棟隔著包袱摸著元寶,看向爹娘。
見蘇父蘇母麵帶難色,羞赫為難中又夾雜著莫名的情緒,蘇婉一臉輕鬆,笑道:「實在過意不去給我幾個銅板,過幾日說話順溜了帶杏兒安兒去村頭小賣部轉轉,之前答應給杏兒安兒買糖吃還沒兌現呢!」
張氏看了看丈夫,抹了一把眼睛進東屋,再出來時抱著個小木匣子。
蘇婉瞭然,這應該是蘇家的全部家當。
張氏打開匣子,「這是家裏這幾年給你哥存的束脩,咱們距離府城近便,考舉人省了車馬費,這些主要是去京城的。」
見蘇誌棟臉色通紅,蘇婉知曉他是慚愧於此前打退堂鼓,笑說:「娘,去京城都是考進士了,那時候我哥都是舉人了,你還怕沒車馬食宿費?」
見二老臉上有了喜色,蘇婉故意提出自己的要求,「那咱家農閑了就蓋房子吧,那個茅廁我很不習慣。」
杏兒突然嘟囔:「二姐每次去茅廁出來時都大喘氣,是??????」
蘇婉捂住杏兒的嘴,將後麵的話堵在嘴裏,「馬上就吃飯了,不說茅廁。」
再說,她的老底都被掀完了,旱廁真得是她目前第一個頭痛點,第二個就是洗澡!
蘇長青長嘆一聲,說道:「行,婉婉,這銀錢爹就厚臉皮收下了,種完洋芋就去打聽木料,收麥後種上豆子就蓋房,到時候你給出出主意。」
銀錢用途就這麽定了,一家人開始吃晚了很久的午飯。
包子,涼拌苜蓿,喝的是黍米粥。
飯桌上,蘇誌棟將舅家事一一說來,蘇婉也聽了一耳朵。
舅媽是後娶的,帶了一個女兒,與現在的她同歲;大表哥張良森是老舅先頭妻子生的,現在有一個異父異母妹妹張小草,一個同父異母弟弟張良樹;外公外婆身體還好,山地多忙著種蜀黍、黍米??????
「我給外公外婆說多種洋芋,臨走前舅舅還去領種子了。」
「好好,婉婉做的那菜好吃,洋芋收了昌泰樓的新菜一出其他酒樓也會學,到時候肯定能賣上價。」蘇長青從範掌櫃給的銀錢已經意識到洋芋這個菜至少頭一年能掙錢,對兒子勸說嶽家多種很是認同。
張氏喝了一口粥,低低道:「我看咱們婉婉才是旺家旺夫,二嫂還吹噓??????」
「爹,娘,我聽說大堂哥要搬去鎮上了。」蘇誌棟開口打斷了張氏的話頭,將從範掌櫃那裏聽來的消息說出。
張氏驚訝:「啊,你聽誰說的?」
一聽是範掌櫃說的,蘇長青明了,他那個大侄子進出府城各大酒樓不是一天兩天了,範掌櫃能認識也不足為奇。
「搬府城幹甚,家離府城這近,住書院讀書有人做飯還不分心多好!」
「大堂哥不想去書院了,想在府城開個學堂教孩子啟蒙。」
「啪!」蘇長青將筷子拍到桌上。
蘇婉就見杏兒安兒嚇得一抖,往她身邊靠。
「當家的吃飯,你看你,嚇孩子幹甚?」張氏重新去取筷子。
蘇婉想到挑野菜時李秀兒說蘇誌強是童生,問道:「大哥,童生很難考嗎?」
見她一臉天真好奇,蘇誌棟尷尬,撓臉說道:「不難考,但秀才難考,好多人輕輕鬆鬆過了童生試卻倒在了秀才試上。」
秀才試分三場,縣試、府試、院試,第一場在縣學考,後兩場都是在府城,縣試過了就是童生,而院試過了才中秀才。
考童生不難,隻要死記硬背過了縣試就是童生了,但秀才試要考三場,因此,書院一般不讓學子隨隨便便參加秀才試,免得過了縣試府試倒在了院試上,蹉跎多年學無所成隻能當一個老童生。
「書院都是夫子考察,看有九成把握過秀才試才讓我們參加秀才試,就怕沒考中打擊信心。」
蘇婉瞭然,這就相當於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北方雖文風沒有江南地帶盛行,但讀書人家也不少,而且為了避免異地參考鑽空子,朝廷對各地區科舉名額有嚴格限製,因此,書院更願意學子學識積累到位一次性考中,免得半瓶水晃蕩晃蕩著成了空瓶!
「那為什麽大堂哥早早參加了院試?」蘇婉問道。
蘇誌棟更尷尬了,看了一眼他爹,低低道:「夫子說大堂兄心浮氣躁,心思不在讀書上。」
蘇長青直接不客氣道:「誌強是沒讀書的心,他參加院試時已經十八,我估摸著夫子想讓他試一試,不行了早早迴家另謀出路,隻是你大堂哥那人,比你大伯還??????」
覺得當著小輩的麵說自家兄長不太好,蘇長青斷了話頭,悶頭吃飯。
蘇婉搖頭,蘇誌強典型的認不清自己,加之逃避心理作祟,估計夫子想勸其退學才讓參加院試,隻是,蘇誌強借著童生名頭以再接再厲考中秀才為名繼續留在書院,享受不承擔家業責任的學生時光。
「府城童生多嗎?蒙學多嗎?」
「多,從你大哥書院出來的,都是童生。」張氏說道。
蘇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蘇婉不接,搖搖頭說道:「爹娘存著,農閑了給咱家蓋房。」
這話一出,落了一室安靜!
蘇誌棟隔著包袱摸著元寶,看向爹娘。
見蘇父蘇母麵帶難色,羞赫為難中又夾雜著莫名的情緒,蘇婉一臉輕鬆,笑道:「實在過意不去給我幾個銅板,過幾日說話順溜了帶杏兒安兒去村頭小賣部轉轉,之前答應給杏兒安兒買糖吃還沒兌現呢!」
張氏看了看丈夫,抹了一把眼睛進東屋,再出來時抱著個小木匣子。
蘇婉瞭然,這應該是蘇家的全部家當。
張氏打開匣子,「這是家裏這幾年給你哥存的束脩,咱們距離府城近便,考舉人省了車馬費,這些主要是去京城的。」
見蘇誌棟臉色通紅,蘇婉知曉他是慚愧於此前打退堂鼓,笑說:「娘,去京城都是考進士了,那時候我哥都是舉人了,你還怕沒車馬食宿費?」
見二老臉上有了喜色,蘇婉故意提出自己的要求,「那咱家農閑了就蓋房子吧,那個茅廁我很不習慣。」
杏兒突然嘟囔:「二姐每次去茅廁出來時都大喘氣,是??????」
蘇婉捂住杏兒的嘴,將後麵的話堵在嘴裏,「馬上就吃飯了,不說茅廁。」
再說,她的老底都被掀完了,旱廁真得是她目前第一個頭痛點,第二個就是洗澡!
蘇長青長嘆一聲,說道:「行,婉婉,這銀錢爹就厚臉皮收下了,種完洋芋就去打聽木料,收麥後種上豆子就蓋房,到時候你給出出主意。」
銀錢用途就這麽定了,一家人開始吃晚了很久的午飯。
包子,涼拌苜蓿,喝的是黍米粥。
飯桌上,蘇誌棟將舅家事一一說來,蘇婉也聽了一耳朵。
舅媽是後娶的,帶了一個女兒,與現在的她同歲;大表哥張良森是老舅先頭妻子生的,現在有一個異父異母妹妹張小草,一個同父異母弟弟張良樹;外公外婆身體還好,山地多忙著種蜀黍、黍米??????
「我給外公外婆說多種洋芋,臨走前舅舅還去領種子了。」
「好好,婉婉做的那菜好吃,洋芋收了昌泰樓的新菜一出其他酒樓也會學,到時候肯定能賣上價。」蘇長青從範掌櫃給的銀錢已經意識到洋芋這個菜至少頭一年能掙錢,對兒子勸說嶽家多種很是認同。
張氏喝了一口粥,低低道:「我看咱們婉婉才是旺家旺夫,二嫂還吹噓??????」
「爹,娘,我聽說大堂哥要搬去鎮上了。」蘇誌棟開口打斷了張氏的話頭,將從範掌櫃那裏聽來的消息說出。
張氏驚訝:「啊,你聽誰說的?」
一聽是範掌櫃說的,蘇長青明了,他那個大侄子進出府城各大酒樓不是一天兩天了,範掌櫃能認識也不足為奇。
「搬府城幹甚,家離府城這近,住書院讀書有人做飯還不分心多好!」
「大堂哥不想去書院了,想在府城開個學堂教孩子啟蒙。」
「啪!」蘇長青將筷子拍到桌上。
蘇婉就見杏兒安兒嚇得一抖,往她身邊靠。
「當家的吃飯,你看你,嚇孩子幹甚?」張氏重新去取筷子。
蘇婉想到挑野菜時李秀兒說蘇誌強是童生,問道:「大哥,童生很難考嗎?」
見她一臉天真好奇,蘇誌棟尷尬,撓臉說道:「不難考,但秀才難考,好多人輕輕鬆鬆過了童生試卻倒在了秀才試上。」
秀才試分三場,縣試、府試、院試,第一場在縣學考,後兩場都是在府城,縣試過了就是童生,而院試過了才中秀才。
考童生不難,隻要死記硬背過了縣試就是童生了,但秀才試要考三場,因此,書院一般不讓學子隨隨便便參加秀才試,免得過了縣試府試倒在了院試上,蹉跎多年學無所成隻能當一個老童生。
「書院都是夫子考察,看有九成把握過秀才試才讓我們參加秀才試,就怕沒考中打擊信心。」
蘇婉瞭然,這就相當於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北方雖文風沒有江南地帶盛行,但讀書人家也不少,而且為了避免異地參考鑽空子,朝廷對各地區科舉名額有嚴格限製,因此,書院更願意學子學識積累到位一次性考中,免得半瓶水晃蕩晃蕩著成了空瓶!
「那為什麽大堂哥早早參加了院試?」蘇婉問道。
蘇誌棟更尷尬了,看了一眼他爹,低低道:「夫子說大堂兄心浮氣躁,心思不在讀書上。」
蘇長青直接不客氣道:「誌強是沒讀書的心,他參加院試時已經十八,我估摸著夫子想讓他試一試,不行了早早迴家另謀出路,隻是你大堂哥那人,比你大伯還??????」
覺得當著小輩的麵說自家兄長不太好,蘇長青斷了話頭,悶頭吃飯。
蘇婉搖頭,蘇誌強典型的認不清自己,加之逃避心理作祟,估計夫子想勸其退學才讓參加院試,隻是,蘇誌強借著童生名頭以再接再厲考中秀才為名繼續留在書院,享受不承擔家業責任的學生時光。
「府城童生多嗎?蒙學多嗎?」
「多,從你大哥書院出來的,都是童生。」張氏說道。
蘇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