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兩個素菜是油炸蘿卜丸子和素炒豆芽菜。


    剛開春,青黃不接的時候,難得有新鮮的蔬菜吃,而且是新菜式。


    進寶吃了一口,就喜歡上了這種清爽的感覺。


    “二郎,這什麽菜?我竟然沒吃過,很是爽口啊。”


    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第一次吃素炒豆芽都會喜歡。


    李二郎實話實說:“這是我妹子前些日子搗鼓出來的,叫琉璃菜。”


    進寶驚訝道:“琉璃菜,這名字起的貼切,這菜晶瑩剔透,跟琉璃倒是有幾分相似,我還以為是南邊帶過來的新菜呢,這菜不錯!”


    進寶暗示道:“這菜新奇,想必公子吃了也會覺得好。”


    李二郎如今也算是有些經曆的人了,立刻明白了對方的意思,說:“若能得公子喜歡,必能賣個好價錢,等待會席麵結束了,進寶帶一些迴去,還請公子不吝幫忙品嚐一下,若景小公子吃了我家的菜,那這琉璃菜可真要出名了。”


    進寶見二郎相較之前,明顯更加圓滑伶俐了,高興的說:“那我替公子多謝你們了。”


    說著,端著酒碗跟李二郎碰了個杯。


    一旁的錢掌櫃跟來福對視一眼,心領神會彼此的想法。


    鍾捕頭喝了幾碗酒,變得話多起來,跟文書吏等人閑聊起來,偶爾村長和蔡老爺子也能插上幾句話。


    李老漢卻一直都比較拘謹,看來他是真的不善交際,這也是合情合理的,李老漢大半輩子都住在島上,大半輩子的人生經曆就是打魚,賣魚和吃魚,家裏、海上和魚市,三點一線,加上他本來就不愛說話,自然不善交際。


    蔡老爺子偶爾帶著他說幾句話,李老漢說的有些生硬,幾人也就不再勉強他了。


    倒是蔡俊毅的言談舉止很得鍾捕頭的賞識,“這位就是逐鹿書院當初破格錄取的天才啊,今日一見,果然談吐不凡。”


    蔡俊毅謙虛的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小生見識遠不如幾位寬厚,還望幾位多提點。”


    對於謙遜又有禮貌的讀書人,大家自然是喜歡的。


    提到今年科舉的事情,鍾捕頭還真能提點蔡俊毅幾點。


    “我有個鏢局的哥們,每隔幾年都會接秋闈的鏢,就是護送大戶人家的公子進京趕考。”


    他見蔡俊毅眼中並無波瀾,就知道他沒有上心,鍾捕頭認真的說:“你們可別覺得這錢花的不值得,每次秋闈都有不少出事的考生。


    像途中遇到山匪這樣的,反而屬於正常現象,還有很多離譜的事情。”


    和科舉相關的真人真事,立刻吸引了桌上所有人的注意,大家都停下交談,聽鍾捕頭娓娓道來。


    “我那兄弟護送一個公子進京趕考時,曾知道一個富家公子,他考的不錯,就是人有些風流,剛考完試就跑到花樓放縱,結果沒等放榜,就得了髒病死了。等放榜,他不但榜上有名,還是前三,真是造化弄人啊。


    所以,這秋闈的鏢啊,可不僅僅是保護那些公子哥的安全,還要負責看著他們的言行舉止,這就相當於大戶人家花錢請你看兒子。”


    眾人聽完,一陣唏噓,有人覺得可惜,有人覺得這樣人的幸虧沒進官場,不然將來也是個魚肉百姓的貪官。


    傳完菜的李老三也上了桌,他還拎迴來一壺碧螺春,給每人倒上一杯。


    鍾捕頭接過茶杯,一飲而盡,接著講述另一個故事。


    “還有,這個事發生地距離咱們寧州就比較遠了,是發生在冀州(今山西省一帶)太原一個小村子的。


    山溝裏有個窮村子叫太平村,話說太平村出了一個神童,叫陳平,陳平很小的時候得一個路過的高僧點撥,開始了科舉之路,高僧隻教了他一年,就考上了童生,高僧雲遊離開後,全村全族都將希望放在陳平身上,陳平也爭氣,一路考上了舉人,他勵誌高遠,決定進京趕考。但奇怪的是,他再也沒有迴過太平村,人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


    起初,村裏人以為他飛上枝頭變鳳凰後拋棄了妻兒父母,給大官的女兒當乘龍快婿了。


    就有人不信,湊了些盤纏上京找人。


    他們還真打聽到陳平的消息了,聽陳平一起趕考的考生說,陳平榜上有名,考上了進士,不僅如此,還得天子的器重,被指為縣令。


    雖然是沿海地區一個小縣城,但剛考上進士,就能排上官位的有幾個?


    這話就印證了一些人的猜測,陳平果然是飛上高枝忘本了。


    於是他們又啟程奔赴東北沿海寧州府,尋找陳平,他們沒有錢,一邊走一打零工,終於在三個月後到了陳平外放做官的惠海縣,一打聽,大失所望。


    新上任的縣令姓吳,叫吳良材,根本不是陳平。


    他們以為陳平為了躲開他們故意改名字,就蹲守在縣衙附近,等他們看到挺著大肚子,年近四十的吳良材後,算是徹底死心了,認定京城的考生是故意騙他們的。


    想著說不定陳平根本沒考上進士,如今已經迴村了,結果,陳平並沒有迴村。


    這人,就這麽生不見人死不見的消失了。


    你們說,這趕考請鏢師護送重要不重要?”


    眾人都被這個故事吸引,久久迴不過來神。


    蔡俊毅驚奇道:“一個進士丟了,難道官府沒派人找過嗎?”


    鍾捕頭搖頭:“這都是我聽我兄弟說的,後來的事,在下就不知道了。”


    蔡承平有感而發說:“這樣看來,確實還是請鏢師比較安全。”


    李老三開玩笑的說:“你們說這吳良材會不是假冒的?”


    一句話,激起千層浪。


    文書吏若有所思的說:“我倒是偶然間見過吳良材的字,寫的歪歪扭扭的,還有錯別字,這麽說來,倒確實很奇怪,一個進士的字怎麽會如此差。吳良材當眾還真沒寫過字,都是杜師爺代筆,他的所作所為還真不像是正常的讀書人。”


    這件事關乎吳良材的案子,也關乎魏縣丞能否接替吳良材的位子,文書吏格外的關注。


    他問鍾捕頭:“鍾大哥,可見過太平村的那幾個村民?”


    鍾捕頭搖頭,說:“但我那鏢局的兄弟好像見過。”


    文書吏點頭,沒再多說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漁家福寶靠趕海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吉並收藏漁家福寶靠趕海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