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女人能有自己的地嗎
漁家福寶靠趕海發家致富 作者:喵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老三自然也喜歡大房子,但他覺得怎麽都行,隻要住的舒服就成。
李魚兒知道,最後隻怕拿主意的還是老太太,就纏過去遊說。
“阿奶,我這房子啊,從裏邊看著大,從外邊看著不是很顯眼,而且,你看咱家孩子越來越多,以後大堂哥,大哥,還有三叔馬上就要成親了,還得生,一人生兩個就是六個,這房子不出兩年就住滿了。”
哥仨沒想到矛頭就轉向他們了,李二郎剛想迴懟兩句,想到住大房子要緊,最後乖乖閉嘴了。
李老三和李大郎是沒好意思當眾談成親的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著急娶媳婦兒呢。
人老了吧,最喜歡的就是膝下兒孫成群,一聽這事,蔡老太太當即就偏向蓋四合院了。
“魚寶兒說的對,咱家以後肯定要添丁,沒房子住咋辦,再蓋說不定還要好處費,不如一道蓋了。”
李魚兒在心裏偷笑,這吳扒皮的名頭還能這麽用,也算是垃圾再利用了。
李魚兒趁熱打鐵,接著詳細的介紹自己的設計。
“你們看,這個公共洗澡房,這樣設計,就能幹濕分離,男女分開,洗澡也方便。這還有壁爐,冬天既能燒熱水又能取暖,簡直一舉兩得。”
結合現代化設計的浴室看的人既新鮮,又方便實用。
李老漢也滿意的說:“這下好了,再也不用一冬天都不洗澡了。”
漁民沒有房子,凡事都在船上,夏天還能去白蛇溪洗一洗,到了冬天,不僅饑寒交迫,還要忍受一冬天不洗澡,除了瘙癢,還要被虱子啃咬折磨。
“這個洗澡房好啊,這個肯定得有。”
李二郎看向李老三,有些羨慕他,自己就能擁有一個大院子。
女人們愛美,能洗澡自然歡喜,但也不代表男的就不愛幹淨了,所有人都喜歡洗澡房。
李魚兒接著瘋狂的推銷各種好東西。
什麽坐便,什麽自動衝水陶瓷馬桶,什麽沙發,什麽書桌。
說到火炕的時候,李老漢激動的直接站了起來。
“真有這好東西!”
沉默寡言的李老大都打開了話匣子,“真要有火炕,咱們村,咱們鎮,不對,是咱們整個滄淵王朝冬天能少死多少人啊。”
蔡老太太人老成精,說:“這事是大事,等我明兒迴福水村跟你們舅爺商量商量,這事你們都給我記好了,不許外傳。”
李魚兒這才後知後覺,明白過來,前世的一項普通技術,拿到這裏都能關乎國運。
而他們李家,沒有承受這項技術帶來的福運的能力。
李家人都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李二郎看向李老三說:“三叔,暫時也別跟你們那些兄弟們說。”
李老三這時也不跟李二郎對著嗆聲了,認真的點點頭,“肯定的啊。”
經過李魚兒的一番賣力推銷,建四合院的事就鐵板釘釘了。
李老漢補充說:“這次地買了四十畝,都是良田,你們五個男丁一人八畝。不是都連片的,到時候怎麽分你們先自己商量,商量不出來結果,就抓鬮。”
一旁的梅兒有些著急,但她又有些猶豫。
李魚兒猜到她想什麽,就說:“阿爺阿奶,我們能自己買地嗎?你們一道給辦了唄。”
“你們姑娘家家的買地做什麽?”蔡老太太有些不解。
李魚兒說:“自己給自己攢嫁妝唄,寫入嫁妝單子的東西,日後就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婆家也搶不去。
你們看娟子姐現在多慘,女人不能光靠男人,如果遇到不靠譜的男人,沒錢就沒有依靠。”
這話,在這個時代算是違背世俗禮法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
李魚兒沒指望他們能支持自己,但也不希望他們阻止自己,如果他們真要給她灌輸什麽三從四德之類的思想,隻會把她越推越遠,冷了彼此的情分。
蔡老太太第一次正視自己的小孫女,過去,她隻當她早慧,比一般的孩子聰明,有些小主意,她第一次覺得自己這個孫女真的很不一樣。
怎麽說呢,用一個人來比喻,就像是前朝的龐太後。
自己的這個想法也讓蔡老太太嚇了一跳,他們就是普通老百姓,怎麽能和龐太後相比呢。
但那種感覺就很像,龐太後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女子,她垂簾聽政期間,廣開女子學堂,鼓勵女子入朝為官,勸課農桑,支持商貿,前朝在龐太後執政期間,是滄淵王朝最繁榮的時期。
等到了本朝,曆代皇帝最忌諱的就是牝雞司晨,女子幹政,對外戚專權十分忌諱。
這些都是蔡老太太從他弟弟那裏聽來的,蔡老爺子自小讀書識字,尤其喜歡曆史,他們姐弟倆關係又十分要好,自然會講一些曆史故事給她聽。
蔡老太太不想用是非對錯來評判一些東西,她這輩子雖然沒有什麽大成就,但對人性還是有些了解的。
人活著,不是是非對錯、善惡好壞能決定你一生的命運的。
不然為什麽有句古話叫好人沒好報。
“魚寶兒和梅兒想買地就和我說吧,我記下數量一起報上去,但不要一下子買太多了,容易招事。”蔡老太太語重心長的說。
李梅兒高興的說:“謝謝阿奶。”
李魚兒明白,李家的事能辦的這麽順利,全靠文書吏從中斡旋,不然三兩銀子的好處費,肯定填不滿上邊的胃口。
於是,李魚兒姐倆就各自買了四畝良田。
李魚兒讓多給半兩銀子,這是給村長和文書吏的謝禮。
地買好了,蔡老太太那邊也找好人蓋房子了。
蓋房子的匠人是文書吏給介紹的,大工一天二十文工錢,工頭一個月一兩銀子,管一頓午飯。
小工就請福水村的村民,都是蔡家交好的人家,或者是村長推薦的老實本分人,一天給十文錢。
做飯的活蔡老太太交給趙氏了,一天給十五文工錢,趙氏開始不肯要,蔡老太太就說,不要工錢就找別人做飯了,她才肯收下。
工頭給算了一下,三棟房子,一棟就要三十兩銀子,工期要兩個月,若想快,就得多找一些小工,最後蔡老太太一咬牙,又去村長那多招了十五個幫工,工期能縮短到一個多月。
農村房子便宜,這麽大的院子放到鎮上少不了八十兩銀子。
李魚兒知道,最後隻怕拿主意的還是老太太,就纏過去遊說。
“阿奶,我這房子啊,從裏邊看著大,從外邊看著不是很顯眼,而且,你看咱家孩子越來越多,以後大堂哥,大哥,還有三叔馬上就要成親了,還得生,一人生兩個就是六個,這房子不出兩年就住滿了。”
哥仨沒想到矛頭就轉向他們了,李二郎剛想迴懟兩句,想到住大房子要緊,最後乖乖閉嘴了。
李老三和李大郎是沒好意思當眾談成親的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著急娶媳婦兒呢。
人老了吧,最喜歡的就是膝下兒孫成群,一聽這事,蔡老太太當即就偏向蓋四合院了。
“魚寶兒說的對,咱家以後肯定要添丁,沒房子住咋辦,再蓋說不定還要好處費,不如一道蓋了。”
李魚兒在心裏偷笑,這吳扒皮的名頭還能這麽用,也算是垃圾再利用了。
李魚兒趁熱打鐵,接著詳細的介紹自己的設計。
“你們看,這個公共洗澡房,這樣設計,就能幹濕分離,男女分開,洗澡也方便。這還有壁爐,冬天既能燒熱水又能取暖,簡直一舉兩得。”
結合現代化設計的浴室看的人既新鮮,又方便實用。
李老漢也滿意的說:“這下好了,再也不用一冬天都不洗澡了。”
漁民沒有房子,凡事都在船上,夏天還能去白蛇溪洗一洗,到了冬天,不僅饑寒交迫,還要忍受一冬天不洗澡,除了瘙癢,還要被虱子啃咬折磨。
“這個洗澡房好啊,這個肯定得有。”
李二郎看向李老三,有些羨慕他,自己就能擁有一個大院子。
女人們愛美,能洗澡自然歡喜,但也不代表男的就不愛幹淨了,所有人都喜歡洗澡房。
李魚兒接著瘋狂的推銷各種好東西。
什麽坐便,什麽自動衝水陶瓷馬桶,什麽沙發,什麽書桌。
說到火炕的時候,李老漢激動的直接站了起來。
“真有這好東西!”
沉默寡言的李老大都打開了話匣子,“真要有火炕,咱們村,咱們鎮,不對,是咱們整個滄淵王朝冬天能少死多少人啊。”
蔡老太太人老成精,說:“這事是大事,等我明兒迴福水村跟你們舅爺商量商量,這事你們都給我記好了,不許外傳。”
李魚兒這才後知後覺,明白過來,前世的一項普通技術,拿到這裏都能關乎國運。
而他們李家,沒有承受這項技術帶來的福運的能力。
李家人都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李二郎看向李老三說:“三叔,暫時也別跟你們那些兄弟們說。”
李老三這時也不跟李二郎對著嗆聲了,認真的點點頭,“肯定的啊。”
經過李魚兒的一番賣力推銷,建四合院的事就鐵板釘釘了。
李老漢補充說:“這次地買了四十畝,都是良田,你們五個男丁一人八畝。不是都連片的,到時候怎麽分你們先自己商量,商量不出來結果,就抓鬮。”
一旁的梅兒有些著急,但她又有些猶豫。
李魚兒猜到她想什麽,就說:“阿爺阿奶,我們能自己買地嗎?你們一道給辦了唄。”
“你們姑娘家家的買地做什麽?”蔡老太太有些不解。
李魚兒說:“自己給自己攢嫁妝唄,寫入嫁妝單子的東西,日後就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婆家也搶不去。
你們看娟子姐現在多慘,女人不能光靠男人,如果遇到不靠譜的男人,沒錢就沒有依靠。”
這話,在這個時代算是違背世俗禮法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
李魚兒沒指望他們能支持自己,但也不希望他們阻止自己,如果他們真要給她灌輸什麽三從四德之類的思想,隻會把她越推越遠,冷了彼此的情分。
蔡老太太第一次正視自己的小孫女,過去,她隻當她早慧,比一般的孩子聰明,有些小主意,她第一次覺得自己這個孫女真的很不一樣。
怎麽說呢,用一個人來比喻,就像是前朝的龐太後。
自己的這個想法也讓蔡老太太嚇了一跳,他們就是普通老百姓,怎麽能和龐太後相比呢。
但那種感覺就很像,龐太後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女子,她垂簾聽政期間,廣開女子學堂,鼓勵女子入朝為官,勸課農桑,支持商貿,前朝在龐太後執政期間,是滄淵王朝最繁榮的時期。
等到了本朝,曆代皇帝最忌諱的就是牝雞司晨,女子幹政,對外戚專權十分忌諱。
這些都是蔡老太太從他弟弟那裏聽來的,蔡老爺子自小讀書識字,尤其喜歡曆史,他們姐弟倆關係又十分要好,自然會講一些曆史故事給她聽。
蔡老太太不想用是非對錯來評判一些東西,她這輩子雖然沒有什麽大成就,但對人性還是有些了解的。
人活著,不是是非對錯、善惡好壞能決定你一生的命運的。
不然為什麽有句古話叫好人沒好報。
“魚寶兒和梅兒想買地就和我說吧,我記下數量一起報上去,但不要一下子買太多了,容易招事。”蔡老太太語重心長的說。
李梅兒高興的說:“謝謝阿奶。”
李魚兒明白,李家的事能辦的這麽順利,全靠文書吏從中斡旋,不然三兩銀子的好處費,肯定填不滿上邊的胃口。
於是,李魚兒姐倆就各自買了四畝良田。
李魚兒讓多給半兩銀子,這是給村長和文書吏的謝禮。
地買好了,蔡老太太那邊也找好人蓋房子了。
蓋房子的匠人是文書吏給介紹的,大工一天二十文工錢,工頭一個月一兩銀子,管一頓午飯。
小工就請福水村的村民,都是蔡家交好的人家,或者是村長推薦的老實本分人,一天給十文錢。
做飯的活蔡老太太交給趙氏了,一天給十五文工錢,趙氏開始不肯要,蔡老太太就說,不要工錢就找別人做飯了,她才肯收下。
工頭給算了一下,三棟房子,一棟就要三十兩銀子,工期要兩個月,若想快,就得多找一些小工,最後蔡老太太一咬牙,又去村長那多招了十五個幫工,工期能縮短到一個多月。
農村房子便宜,這麽大的院子放到鎮上少不了八十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