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三兩碎銀,可解一家萬般苦惱
漁家福寶靠趕海發家致富 作者:喵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魚兒他們被安排到了一輛寬敞的馬車上。
家雀兒坐在柔軟的車墊上,屁股都不敢移動一下。
一個月前,他還在街上要飯,這種高頭大馬的豪車,他們乞丐是根本不敢靠近的。
沒想到有朝一日能坐在過去想都不敢想的馬車上,還是寧州府第一大商萬家的馬車。
石頭他們的心情也一樣,坐在這樣的馬車裏,他們說話都不敢大聲。
李二郎小聲說:“魚寶兒,你有把握嗎?”
他嘴上問的輕巧,心裏卻想著,之前就惹了這尊大佛,如果這次還敢在佛祖麵前翻跟鬥,隻怕要沒好果子吃了。
李魚兒點點頭,笑著說:“放心吧,我魚寶兒說話,一個蘿卜一個坑,說好了請你們吃大肉麵,就不會反悔。
萬家的馬車並沒有迴萬府,而是去了弄潮樓。
景小公子目前做的油燈生意,是他私人的產業,並不屬於萬家,為了防止節外生枝,他選擇在酒樓談交易。
進門的時候,來福好奇的看向一行人,尤其是為首的景小公子。
這可是東家請都請不來的貴客啊!
同時,他也暗暗佩服起李家人,這麽快就和萬家搭上關係了,告訴自己,以後對李家人要更尊敬些。
來福怕攬客的小二招待不周,趕緊親自接待,同時讓人去通知錢掌櫃。
如今錢掌櫃的調令已經下來了,年後就會交接去惠海縣新酒樓當大掌櫃,之前的賬房金陽旭將接替錢掌櫃的位置,而來福能接替金旭陽的位置。
金掌櫃是東家的遠房親戚,童生出身,因為屢試不中,就在酒樓謀了一個賬房的差事。
得知景小公子來了,錢掌櫃和金掌櫃都出來迎接了。
萬府的本家在鑫浦鎮,但主宅卻在寧州府省會寧海城,萬家的商行遍布整個寧州府,是寧州商人的龍頭老大。
誰要是得罪了萬家,在寧州府就沒法立足了。
錢掌櫃笑臉相迎,“景小公子大駕光臨,弄潮樓何其榮幸啊!您看樓上的曲水流觴閣如何?”
“嗯。”景小公子點頭,將狐裘大氅脫下來,交給招財拿著。
錢掌櫃微微躬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在前邊引路。
看到跟在後邊的李家一行人時,錢掌櫃隻詫異了一瞬間,便朝幾人微微點頭示意。
不少大堂裏的食客投來好奇的目光。
“這什麽人啊?這麽大的排場?連錢掌櫃都得伏低做小。”有食客伸長了脖子往樓上瞧。
弄潮樓是鑫浦鎮第一酒樓,弄潮樓的掌櫃在鑫浦鎮也是有些臉麵的,一般人,他還真不當迴事。
有知情的食客說:“這你就有所不知了,這位的來頭可大著呢!”
周圍不少食客好奇的豎起了耳朵。
知情食客得意的說:“萬府都知道吧?那可是咱們整個寧州府第一富商,萬府那宅子快趕上一個村子那麽大了。你從萬府的門口往東繞著宅子的圍牆走,等再迴到門口,得整整耗時一刻鍾。
剛才進去那位,就是萬家的獨苗苗景小公子。”
“啊,這麽厲害啊!那這萬府到底有多大?”
說話人右手伸出一根手指,左手伸出兩根手指。
“十二畝?靠!趕上一個小莊子了。”
說話人搖頭,“什麽十二畝?你就這點膽子?”
“噗!”對麵人一口茶噴了出來,瞪大眼睛說:“該不會是一百二十畝吧?”
說話人點頭。
“嘶!”
周圍傳來一陣吸氣聲。
說話人喝了一口茶,繼續說:“不僅如此,最最重要的是,咱們寧州府的知府夫人就是他的嫡親姐姐。”
“嘶!”又是一陣吸氣聲。
這景小公子在寧州府,當真是有權有勢又有錢啊!
曲水流觴閣是弄潮樓最好的包間,單獨占了一百平的屋子,想進這裏,光有錢還不行,得有名望或者身份。
多年以前,新浦鎮的狀元郎就來過這裏,直到今日,牆上還有他的題詩。
李魚兒站在詩前仔細的端量,觀字如見人,這字筆鋒氣勢驚人,翩若遊龍,宛如驚鴻,和表哥蔡俊毅相比,更多了一些滄桑和內斂。
可見寫字的人,胸懷山河,是個有抱負和理想的人。
也不知道這人考上狀元後如何了?
“魚寶兒你看的很認真啊。”
景小公子接過招財遞上來的茶,淡淡的說道。
李魚兒暗罵一聲:瞧不起誰,以為我是文盲嗎?
姐以前看過的書,比你走過的路還多。
欺負姐不能說出口是吧?
李魚兒暗暗下定決心個,等房子建好了,一定要讀書識字,全家孩子都掃盲!
她麵上裝作無知的說:“好看我就看了,陽關白雪,雅俗共賞唄。”
“哈哈哈!”景小公子放肆的笑了起來,說:“吆,倒是我小看你了,還會咬文嚼字。”
李魚兒迴到座位上,坐的離小霸王景小公子遠遠的。
“我聽我表哥說的。”
“好了。”景小公子揮退小二,命進寶拿出那盞油燈,“說說吧,這是怎麽做出來的?”
李魚兒喝了一口茶,好茶,肯定不便宜,反正小霸王買單,不喝白不喝。
見李魚兒麵對貴公子還這麽氣定神閑,其他人心裏是既佩服又慚愧。
他們小心翼翼的坐著,凳子都不敢坐滿,生怕失了禮數,被人瞧不起。
李二郎則是看著兩人對話,心裏激動不已,他要跟著好好學學,說不定以後他也能遇到這樣的大場麵,到時候,他也得拿出個氣度來。
李老三藏在桌布下的手,鬆了緊,緊了鬆。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應酬,枉他過去還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以為隨隨便便就能闖出個名堂。
他決定以後要腳踏實地的做事,他要見識的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眾人心思各異,在李魚兒的活躍下,氣氛也不算尷尬。
“公子打算出多少銀子買我的技術?”
“嗬嗬,魚寶兒你小小年紀,別老是錢啊錢的,不然就不可愛了。”景小公子突然起了打趣她的心思。
李魚兒搖頭的說:“我不懂那些大道理,我隻知道,三兩碎銀就能解百姓萬般苦惱。”
大俗話,大道理,景小公子不能親身體會,卻也不難理解。
“本公子銀子多,但要看你有沒有這個能力拿,能拿多少了。”
家雀兒坐在柔軟的車墊上,屁股都不敢移動一下。
一個月前,他還在街上要飯,這種高頭大馬的豪車,他們乞丐是根本不敢靠近的。
沒想到有朝一日能坐在過去想都不敢想的馬車上,還是寧州府第一大商萬家的馬車。
石頭他們的心情也一樣,坐在這樣的馬車裏,他們說話都不敢大聲。
李二郎小聲說:“魚寶兒,你有把握嗎?”
他嘴上問的輕巧,心裏卻想著,之前就惹了這尊大佛,如果這次還敢在佛祖麵前翻跟鬥,隻怕要沒好果子吃了。
李魚兒點點頭,笑著說:“放心吧,我魚寶兒說話,一個蘿卜一個坑,說好了請你們吃大肉麵,就不會反悔。
萬家的馬車並沒有迴萬府,而是去了弄潮樓。
景小公子目前做的油燈生意,是他私人的產業,並不屬於萬家,為了防止節外生枝,他選擇在酒樓談交易。
進門的時候,來福好奇的看向一行人,尤其是為首的景小公子。
這可是東家請都請不來的貴客啊!
同時,他也暗暗佩服起李家人,這麽快就和萬家搭上關係了,告訴自己,以後對李家人要更尊敬些。
來福怕攬客的小二招待不周,趕緊親自接待,同時讓人去通知錢掌櫃。
如今錢掌櫃的調令已經下來了,年後就會交接去惠海縣新酒樓當大掌櫃,之前的賬房金陽旭將接替錢掌櫃的位置,而來福能接替金旭陽的位置。
金掌櫃是東家的遠房親戚,童生出身,因為屢試不中,就在酒樓謀了一個賬房的差事。
得知景小公子來了,錢掌櫃和金掌櫃都出來迎接了。
萬府的本家在鑫浦鎮,但主宅卻在寧州府省會寧海城,萬家的商行遍布整個寧州府,是寧州商人的龍頭老大。
誰要是得罪了萬家,在寧州府就沒法立足了。
錢掌櫃笑臉相迎,“景小公子大駕光臨,弄潮樓何其榮幸啊!您看樓上的曲水流觴閣如何?”
“嗯。”景小公子點頭,將狐裘大氅脫下來,交給招財拿著。
錢掌櫃微微躬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在前邊引路。
看到跟在後邊的李家一行人時,錢掌櫃隻詫異了一瞬間,便朝幾人微微點頭示意。
不少大堂裏的食客投來好奇的目光。
“這什麽人啊?這麽大的排場?連錢掌櫃都得伏低做小。”有食客伸長了脖子往樓上瞧。
弄潮樓是鑫浦鎮第一酒樓,弄潮樓的掌櫃在鑫浦鎮也是有些臉麵的,一般人,他還真不當迴事。
有知情的食客說:“這你就有所不知了,這位的來頭可大著呢!”
周圍不少食客好奇的豎起了耳朵。
知情食客得意的說:“萬府都知道吧?那可是咱們整個寧州府第一富商,萬府那宅子快趕上一個村子那麽大了。你從萬府的門口往東繞著宅子的圍牆走,等再迴到門口,得整整耗時一刻鍾。
剛才進去那位,就是萬家的獨苗苗景小公子。”
“啊,這麽厲害啊!那這萬府到底有多大?”
說話人右手伸出一根手指,左手伸出兩根手指。
“十二畝?靠!趕上一個小莊子了。”
說話人搖頭,“什麽十二畝?你就這點膽子?”
“噗!”對麵人一口茶噴了出來,瞪大眼睛說:“該不會是一百二十畝吧?”
說話人點頭。
“嘶!”
周圍傳來一陣吸氣聲。
說話人喝了一口茶,繼續說:“不僅如此,最最重要的是,咱們寧州府的知府夫人就是他的嫡親姐姐。”
“嘶!”又是一陣吸氣聲。
這景小公子在寧州府,當真是有權有勢又有錢啊!
曲水流觴閣是弄潮樓最好的包間,單獨占了一百平的屋子,想進這裏,光有錢還不行,得有名望或者身份。
多年以前,新浦鎮的狀元郎就來過這裏,直到今日,牆上還有他的題詩。
李魚兒站在詩前仔細的端量,觀字如見人,這字筆鋒氣勢驚人,翩若遊龍,宛如驚鴻,和表哥蔡俊毅相比,更多了一些滄桑和內斂。
可見寫字的人,胸懷山河,是個有抱負和理想的人。
也不知道這人考上狀元後如何了?
“魚寶兒你看的很認真啊。”
景小公子接過招財遞上來的茶,淡淡的說道。
李魚兒暗罵一聲:瞧不起誰,以為我是文盲嗎?
姐以前看過的書,比你走過的路還多。
欺負姐不能說出口是吧?
李魚兒暗暗下定決心個,等房子建好了,一定要讀書識字,全家孩子都掃盲!
她麵上裝作無知的說:“好看我就看了,陽關白雪,雅俗共賞唄。”
“哈哈哈!”景小公子放肆的笑了起來,說:“吆,倒是我小看你了,還會咬文嚼字。”
李魚兒迴到座位上,坐的離小霸王景小公子遠遠的。
“我聽我表哥說的。”
“好了。”景小公子揮退小二,命進寶拿出那盞油燈,“說說吧,這是怎麽做出來的?”
李魚兒喝了一口茶,好茶,肯定不便宜,反正小霸王買單,不喝白不喝。
見李魚兒麵對貴公子還這麽氣定神閑,其他人心裏是既佩服又慚愧。
他們小心翼翼的坐著,凳子都不敢坐滿,生怕失了禮數,被人瞧不起。
李二郎則是看著兩人對話,心裏激動不已,他要跟著好好學學,說不定以後他也能遇到這樣的大場麵,到時候,他也得拿出個氣度來。
李老三藏在桌布下的手,鬆了緊,緊了鬆。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應酬,枉他過去還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以為隨隨便便就能闖出個名堂。
他決定以後要腳踏實地的做事,他要見識的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眾人心思各異,在李魚兒的活躍下,氣氛也不算尷尬。
“公子打算出多少銀子買我的技術?”
“嗬嗬,魚寶兒你小小年紀,別老是錢啊錢的,不然就不可愛了。”景小公子突然起了打趣她的心思。
李魚兒搖頭的說:“我不懂那些大道理,我隻知道,三兩碎銀就能解百姓萬般苦惱。”
大俗話,大道理,景小公子不能親身體會,卻也不難理解。
“本公子銀子多,但要看你有沒有這個能力拿,能拿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