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哥李延壽有些為難的說:“倒是有一個驢車願意出車,不過……”


    蔡老太太心下了然,差銀子。


    之前給老二兩口的救命銀子,已經是家裏能拿出的所有積蓄了。老大夫妻倆都不是會私藏銀子的,估計此時老大身上最多就幾個銅板。


    這點錢,別說過冰道進島,就是大晴天雇車下村都不夠。


    蔡老太太下意識摸了摸藏在衣服裏的銀塊,躁動不安的心平複了一些。


    幸虧魚寶兒發現了擱淺的鯨魚,要不然他們家的情況十年八年都緩不過來。


    蔡老太太從籮筐裏翻出一個布包,裏邊裝著賣鯨魚肉剛得的部分銅板,數出一百個遞給老大。


    “老大,去把車雇了,趁著天沒黑,咱們趕緊迴家。”


    李老大幾人都看傻眼了,一時間忘了反應。


    他們剛才看到了什麽?蔡老太太拿錢的時候,也沒有避諱他們,他們看的真真的。


    那包袱裏有一堆銅板,明晃晃的,晃的他們眼睛都綠了,家裏怎麽可能還有那麽多銅板。


    “老大,愣著幹什麽,等我老婆子親自請你嗎?”蔡老太太推了他一把,催促他趕緊去雇車。


    幾人也不傻,財不露白誰都懂,反應過來後,李老大接過銅板,小心揣進懷裏,拔腳就去雇車。


    好不容易遇到一個願意過海的,要是走了,可就不好找了。


    其他人也開始加快收拾行李,也沒多少東西。


    但他們家窮,就是沾了血的破布也被李梅兒好好的包起來,留著帶迴去給小堂弟當尿布用。


    李魚兒想上前幫忙,被李梅兒笑著推開了。


    “我的小祖宗,你頭上還傷著,一邊站著就行,一會就好了。”


    這邊用不到她,李魚兒就轉移到蔡老太太身邊,看著她正在用一條破舊的小棉被包孩子,說:“阿奶,咱們要不要去問問郎中,阿爹和阿娘還需要開些什麽藥,冰道不好走,出島不方便,一次買齊了,省的來迴遭罪。”


    不等蔡老太太說話,李老二搶先愧疚的說:“我不用了,迴去養兩天就好了,給孩子他娘拿些補藥吧。”


    已經分家了,他們這次出事卻花光了兩房的積蓄,沒了船,日後還要擠在大哥的船上。


    他心裏愧疚不已,但一想到虛弱的媳婦兒和兒子,他不得不自私一迴,但他不想占更多便宜,就想著緊著媳婦兒和兒子拿藥就成。


    蔡老太太沒搭話,直接從包袱裏掏出五百文錢,沉甸甸的一包,塞進李老漢懷裏。


    “你領著梅子去前邊抓藥吧,該抓多少抓多少,這邊有我看著。”


    李老漢接過錢,毫不猶豫的領著大孫女出去抓藥了。


    李老二都來不及阻止,他眼眸垂了垂,忍不住濕了眼眶。


    開藥花了整整四百文,這讓李魚兒唏噓不已,看來不管在哪朝哪代,看病吃藥都是一大開銷。


    李老漢從醫館借了一張廢棄的門板,幾人合力將李老二抬上了驢車。


    驢車很小,半躺著李老二兩口子基本就滿了。


    蔡老太太讓李魚兒坐車,李魚兒不肯,她小聲對蔡老太太耳語到:“阿奶,你帶著裝銀子的扁擔和籮筐坐車吧,我人小,看不住東西。”


    想到他們老李家現在全部家當都在自己身上,蔡老太太最後上了車。


    李魚兒跟著其他人步行,臨行前,李魚兒將李梅兒收進包袱的破布翻了出來。


    “魚寶兒,快放迴去,這個留著還有用呢。”


    李梅兒從小跟在蔡老太太身邊,性格爽利,勤勞肯吃苦,是個會過日子的好姑娘,最見不得人糟蹋東西。


    李魚兒拿出籮筐裏的魚刀,直接開始裁剪。


    “大堂姐,你別急,聽我說。”


    “撕拉——”


    破布很容易就割開了。


    “待會咱們要過冰道,驢蹄子會打滑,得用布包上。”


    車夫本來還有些不耐煩,見兩個小女孩磨嘰,耽誤行程,聽李魚兒這麽說,高興的誇讚道:“這小女娃聰明啊。”


    驢是他家重要的生財物件,平時寶貴的緊,若不是家裏有事實在缺銀子,他可舍不得讓驢走危險的冰道。


    馬和驢等牲口,一旦腿折了基本就廢了。


    冰麵打滑,特別是結冰的海麵,沒有河麵那麽平整,人走上去都打滑,別說是驢了。


    若不是價格給的高,八十八個銅板,他是絕對不會走這趟的。


    驢蹄子被包的嚴嚴實實的,走起來確實穩當了不少。


    過了碼頭,上了凹凸不平的冰道,因為驢蹄子裹了一層厚厚的棉布,果然沒有出現打滑的情況。


    天空陰沉沉的,台風過境帶來的強對流天氣還沒有結束,又飄起了雪粒子。


    窸窸窣窣,陰冷陰冷的。


    冷,也有一個好處,就是海麵凍的結實,驢車偏小,又隻坐了三個人,上去後,冰麵幾乎沒有變化,隻在表麵的積雪上留下了兩道淺淺的車轍。


    由此可見,冰層凍的有多厚實、堅固。


    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車夫不敢快趕,大黑驢背上裹著破棉被晃晃悠悠的走著。


    晃悠了很久,了車才上了兔島的土道。


    李老漢領著兒孫先到了家,把船板卸了一塊,從驢車上把李老二抬上了船。


    前來迎接的大伯母把弟媳兒背進了船艙。


    拿到銅板,車夫高興的走了。


    這一趟,值了,不僅得了平日幾天的車資,還得了一個冬天趕驢車的方法,用布包驢蹄子。


    “這咋整?”李老漢犯難了,賣了一條船,就剩一條船,住兩家,怎麽分配睡覺的地?


    蔡老太太眼下管不了這個,藏銀子要緊,她把銀子和剩下的銅板鎖進了嫁妝箱子。


    原本,那裏放著銀頭麵,如今卻空空如也,好在這次又得了銀錢填上。


    箱子空空的感覺,讓人心裏不踏實。


    鎖好錢後,她才出來說:“眼下隻能先湊合了,男的一起,女的一起,等開春了,再買一艘船。”


    “買船?”李老二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以為自己聽錯了,當即道:“咱家哪還有銀子買船?”


    蔡老太太接過大兒媳婦遞過來的熱水,心裏熨帖了不少,說:“你個討債鬼,指望你是別想了,還是阿奶的魚寶兒聰明伶俐!一個頂你仨!”


    蔡老太太將目光投向小孫女,眼中滿是欣慰,這個小孫女可以啊,平日不聲不響的,關鍵時刻比兒子能幹。


    她將李魚兒發現鯨魚肉,以及在鎮子第一酒樓賣鯨魚肉的事情說了一遍。


    “這是真的嗎?”李梅兒高興的眼睛眯成了一彎月牙,上前攬住李魚兒的肩膀,誇到:“魚寶兒可真是個寶,這鯨魚擱淺在金沙灘,村裏人都貓冬了,就是平時也沒人去那地,要是咱家魚寶兒沒發現,估計等到明年開春都沒人知道,最後隻能臭了爛了。


    李二郎眼睛亮亮的說:“這麽多的鯨魚肉,能賣不少銀子吧。”


    其他人也都激動的不得了,連日壓抑的心情瞬間開朗了不少。


    普通百姓,一生所求,不過幾兩碎銀和三餐溫飽。


    連日平日很少說話的李老大,都樂嗬嗬的說:“天還早,要不我現在就去弄一筐迴來。”


    說著,抬腳就去灶棚拿家夥了。


    李大郎見自己爹要去,他也激動的跟著躥了出去,就連懶散的李二郎也跟了出去。


    蔡老太太想叫住他們,被李老漢阻止了,“老婆子,隨他們去吧,見不到鯨魚,他們今晚兒估計都睡不著覺。”


    若說發現鯨魚肉,誰最高興,莫過於李老二兩口子了。


    這次狠狠地拖累了全家,讓他們愧疚不已,加上身體不好,兩人心口連日都壓著大石頭。


    李老二甚至生出了不好的念頭,若他以後真殘了,不能出海了,還要讓老娘媳婦兒和兒女們養著,他還不如幹脆死了,一了百了,省的拖累全家。


    家裏什麽情況,他心知肚明。


    大郎李延壽今年剛滿十五,已經開始交魚課(魚稅)了,二郎李延安過完年就滿十五了,轉年也要交魚課了。


    李梅兒轉年就十四了,馬上及笄了。


    三個孩子都到了成家立業年齡,男娃至少得有一艘船,女娃多少得有點嫁妝,不然在婆家站不住腳。


    李梅兒長得好看,蔡老太太打算托嫁到陸上的村長大女兒,給她說個陸地上的人家。


    老二出事,她心裏就想著要對不住大孫女了,恐怕陸地上是嫁不成了。


    娘家太差,嫁妝太少,親事肯定不能往高裏說。


    蔡老太太原本想著等兩個孫女出嫁,就將她的銀頭麵拆了,分一分,再加上孫女長得像她們爺,俊俏的跟花骨朵兒似的,找個陸地上的尋常人家不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漁家福寶靠趕海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吉並收藏漁家福寶靠趕海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