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夕依舊保持著沉默,直至所有人都自覺靜默後,才緩緩開口。


    “追隨吾修煉,唯有確保溫飽無憂,至於能賺取多少靈石,那取決於我自身修行所得之財。


    貢獻越大,所獲獎勵越豐;貢獻微薄,則所得靈石寥寥……”


    深知恩多怨長的道理,寧夕並未作出任何保證,更不會輕易去培養一群依賴高福利的寄生修士。想要賺取靈石,想要踏上仙道坦途,對不起,天底下哪有白吃的午餐,還是與我一道披荊斬棘,奮力拚搏吧!


    起初,寧夕料想這般直言不諱,必然會讓大部分人退縮離去,畢竟沒有實質的利益保障,誰又願意冒此風險相隨?


    然而讓他意外的是,竟然無人選擇離開!


    “夕哥,你就不必贅言了,考核之事到底該如何進行?快些說明吧,我們還得趕迴去做修行功課呢!”


    “正是,夕哥,欲求仙道之路,就必須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盡管我們未曾涉獵經籍,但這道理卻是明了於心,你無需再多言,既然決定讓孩子跟隨你修行,心中早就有了定論!”


    寧夕明白了,村民們吵鬧不止,其實隻是希冀爭取到更為優厚的條件罷了。如今既知他的心意無法動搖,自然也都選擇了順應接受。


    “既然如此,願意追隨吾修行者,請站至這片空地之上!”


    寧夕手指一處空曠之地,“各家隻能派出一人參與選拔,超額恕不可許!”


    據寧夕估算,此次前來應募的村民至少也有三十戶人家,倘若不限製每戶人選數目,恐怕有些家庭便能選中兩三人。


    然而當前情形下,並非急需眾多弟子,在自己威望尚未完全樹立,且管理能力尚有所限之際,寧夕並不願收攬來自同一家庭的弟子,如此易滋生小圈子,不利於今後的教導與統馭。


    對於候選弟子的基本要求,寧夕昨日已明確告知:非家中獨子,年齡需在十四歲以上、二十歲以下,身高不宜過矮,體態不可過胖或過瘦,體質亦需健康無恙等等……


    不到三十名少年挺身而出,其中寧夕的目光掠過,發現仍有幾家受到先前訓誡的影響,心生退意,雖未曾離去,但卻沒有派出自家子弟參與。李星屹立於少年之中,他的雙眸充滿了堅韌與決心。


    李星之父兩年前在服役期間不幸離世,其母因過度悲痛,積鬱成疾,一年後也隨之而去。家中僅留下一位哭瞎雙眼的祖母和一對未成年的弟妹。十六歲的李星單薄之力難以支撐全家老小的生活,更別提還需償還在救治母親時遺留下來的巨額醫藥債務。可以斷言,若無意外之喜降臨,李家恐難熬過這個嚴冬,全家人將會餓殍街頭!


    正當李家陷入絕望之際,命運出現了轉折。寧夕竟然奇跡般地由一個遭人厭惡的小混混,一躍成為受眾人仰慕的修煉新秀。近段時間以來,村中流傳,跟隨寧二不僅能填飽肚子,還能致富,甚至能學到修行知識……


    第一次招募門徒,寧夕僅從曾經幫助過他的人家挑選,李星自然毫無機會。隨後寧夕宣布一個月後才會再次招徒,這讓李星感到無比絕望,因為他們家根本撐不過那個漫長的月份。或許上蒼憐憫他們的處境,又或是寧夕本就是慈悲為懷的仙人轉世,昨日竟傳出驚人消息,寧夕將提前開啟招募!


    為了讓李星入選,全家忍饑挨餓一整天,把家中所有口糧都省給了他。即便如此,李星也隻能勉強度日,而今晨更是滴米未沾。雖然他在少年群中毫不起眼,腹中饑餓難耐,身軀凍得瑟瑟發抖,但他的內心卻燃燒著熾熱的希望——為了能讓家人吃得上飯,活下去,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他也必須留在這裏!


    “嗯……”


    寧夕忽然察覺到一絲異樣。定睛一看,發現問題出在李星身上:“李星,你迴家。”


    李星麵色瞬間蒼白:“夕哥,為何?”


    寧夕擺了擺手道:“你不適合加入,萬一你出事了,你的家人又有誰能照顧呢?”


    並非寧夕不願擔負責任,而是他現在的實力有限。徒弟出事,便需承擔起贍養其全家的責任,如今的寧夕尚未達到這樣的能力。一人二人尚可應付,若人數過多,寧夕必定會被拖垮。


    據武朝朝廷規定,兵士陣亡,其家屬可得到一年軍餉作為撫恤金。譬如每月軍餉為二兩銀子,則一旦戰死後,官府發放二十四兩銀子即視為盡責。然而實際上,許多戰死者家屬往往無法拿到全額撫恤金,能得到一半已是萬幸,有的甚至分文未得。這還僅僅是針對大武朝正規軍隊而言,若是服役於官府的平民百姓,想獲得撫恤銀子,隻怕隻能向冥界閻羅王祈求了。


    而在招募門徒之前,寧夕已深思熟慮,將在自身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可能多地給予弟子們豐厚的撫恤。至於具體數額,隻能視自身的經濟狀況再作定奪。


    李星的處境,寧夕自是洞若觀火,如今李家上下,老人衰弱,孩童年幼,唯獨他一人力撐門戶,一旦他有所差池,全家便會落入饑餓的深淵。


    寧夕肩負重責,自然無法承受這般風險,也不願將李家推向無望之境,故而原本便未打算接納李星入門。


    李星卻昂首堅毅道:“夕師兄,為何我不符合條件?難不成我是家中獨子便不合格麽?”


    “我去!”


    寧夕察覺到自身規條的一處疏漏,雖聲明不收納家中獨子,卻未曾提及未成年者不在其列。當初他隨口而出,並未深思熟慮,誰能料到竟有人意圖借此尋隙。


    “不成,你一家全靠你一人力維生計,若出現意外,我如何向你的親人交待?”


    寧夕並非冥頑不靈之人,想從他這裏找漏洞,那是休想。今日若放任李星得逞,明日怕是會有無數人前來挑戰底線。


    作為宗門東家,寧夕握有最終裁決權,無論他說拒收何人,無人能逆其意。


    突然間,“撲通”一聲傳來,嚇得寧夕一驚。


    隻見李星直挺挺地跪在了他麵前。


    “夕師兄,懇請您賜予我一次機會,若能如此,李星來世甘願化身牛馬以報答您!”


    寧夕頓時無言以對,倘若人人效仿,那還考核些什麽呢?比拚臉皮厚度足矣!


    絕不助長此種風氣,否則日後隊伍管理必將困難重重。


    正欲一口迴絕,卻聽得接連不斷的“撲通”之聲。目光轉向人群,寧夕險些為之氣結——李星的盲眼祖母及一雙年幼弟妹皆已跪倒在地。


    “夕師兄,請您收留李星吧,即便他不幸離世,老身也決不怨您!”


    說著,老太太立刻行起大禮,旁邊不足十歲的小孫女和隻有五歲的孫子也隨之磕頭不止。


    目睹此景,眾多村民紛紛上前相勸:


    “夕師兄,就給李星一個機會吧,他們家真的沒法活下去了!”


    “是啊,夕師兄,李星家早已揭不開鍋,還欠下了好幾兩銀子的債務。若您不收留他,他們全家恐怕就要走到盡頭了。”


    村民們七嘴八舌,雖略顯嘈雜,但寧夕已然大致了解李家現況。原以為李家貧困,卻不曾料想其困頓至此,連眼前的冬季都難以度過。


    “這……”


    麵對此情此景,寧夕陷入了糾結。雖然規矩不能輕易打破,然而此時此刻正處於塑造自我形象的關鍵時期。倘若坐視李家全家餓死,不僅有違他的人設,他自己也會良心不安。


    寧夕生於貧窮人家,雖不至於麵臨全家餓死的地步,但他對窮苦百姓的艱難困苦有著深切共鳴。


    更為令人驚訝的是,那些本該與李星形成競爭關係的村民們,竟然有不少人出麵為李星求情。若是接納李星,無疑占用了本該屬於其他人的入門名額。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寧夕做出了決定:給李星一個參與選拔的機會,如若未能入選,則一切免談。


    在這個廣袤無垠的世界裏,修行者眾多,寧夕又怎能一一憐憫。更何況,即便寧夕有心施善,亦有其他的途徑,比如暗中輸送靈穀予李家,助其度過嚴冬之困。


    莫以為借貸便顯得卑微,在這修煉界中,肯借你靈穀之人,要麽是恩重如山的長者,要麽便是覬覦你家田地的宗門惡霸。


    如今招募弟子,乃是寧夕當前最為緊要的大事之一,不可混淆於普通的布施之舉。聽聞寧夕願意給予自己一次試煉的機會,李星毫不猶豫地連續叩了三個響頭,對著天地起誓,隻要寧夕給予他這個機遇,即使最終未能入選,他也決無半分怨言!


    李星那雙失明的祖母同樣接連磕頭不止,他的兩個弟妹見狀,紛紛效仿,不斷地朝著寧夕磕頭。寧夕被這一家子磕得頭皮發麻,趕忙製止道:“罷了罷了,你們都快起身吧,再有人磕頭的話,我可就要取消李星的試煉資格了!”


    經過此事,寧夕更加謹慎,她命令身邊的弟子石頭等人再次詳盡排查,以防有任何不符合入門標準的投機者混入其中。


    無需石頭等人費力查找,自從李星出現之後,其他村民們也都在暗中留意自家孩子的競爭者們。雖然許多人擔憂自家孩子麵臨的壓力增大,然而對於李星的情況,村民們心中雖各懷心思,但在大道公義麵前,他們仍舊保持著淳樸的本質。這也是寧夕願意帶領這些追隨者共同追求修真之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她絕不希望培養出一群隻知私利的白眼狼。


    確認剩餘的所有少年都滿足入門條件之後,正式的試煉終於拉開了序幕。


    在此之前,寧夕首先提出的便是秩序的要求。所有參與試煉者需排列成一行,任何人不得隨意亂動,否則即以驅逐處理。規矩,自始至終都應得到貫徹。


    臥龍村的村民們平素並無排隊的習慣,一番你推我搡之後,才勉勉強強地排成了歪歪扭扭的隊伍。


    接下來的第一項試煉內容更是令眾人驚訝不已。寧夕指示石頭在空地上樹立起一塊石碑,並在其上貼了一張空白的符紙,上麵繪製了許多大小不一且缺一角的圓形圖案。


    隨後,寧夕命參加試煉的人站立在五丈之外,單手遮目,僅憑一眼觀察那些圓形圖案缺失部分的方向。


    盡管大夥兒對此新穎無比的試煉方式感到陌生,但他們很快便領悟到了寧夕此舉的目的——測試他們的視力是否正常。


    李星在隊伍中的位置較後,目睹一個個候選者接受視力測試,內心緊張不已,暗自發誓:我不能敗,絕對不能敗!


    隊伍前行迅速,臥龍村既無電視與手機,村民們甚至未曾讀過書籍,因此視力普遍較好,幾乎沒有近視之人。而因缺乏維生素a導致的夜盲症與此類視力問題無關,白天並不會影響視線。


    然而,當輪到李星接受試煉時,他卻驚出一身冷汗。不論如何用力睜開眼睛,他都無法看清最下方一行圓圈缺失部分的方位。


    直至張四海喚起下一位試煉者時,李星的雙腿已經開始顫抖,完了,自己沒能看清所有的圓圈缺口,看來是沒有通過試煉的希望了啊!


    在無盡的失望中,李星以為自己必定無法入選修煉者的行列。然而令人驚奇的是,最終僅有一位弟子被淘汰,而他竟然奇跡般地通過了試煉,踏入了修真之道的大門。被淘汰的那個青年名叫溫家亮,因其瞳孔泛青,故被人稱作“青瞳少年”。若非進行靈識檢測,無人知曉他的一目竟有視力之障。


    寧夕將溫家亮喚至身前,凝神細察其雙眸。雖然她並非精通醫道的丹藥師,但她已大致明白溫家亮眼部狀況的真相。恐怕,他罹患的正是那令人聞風喪膽的青光眼疾。想當年,寧夕祖母亦曾深受老年性青光眼之苦,幸而借助高明的術法修為,得以施行眼部秘術治愈。當時,寧夕記憶猶新,那些精通療愈之道的修士曾告誡家族,青光眼唯有早日施術方能逆轉病情,否則隻會日益加重,終致雙目失明。


    溫家亮年少之時便遭受此厄運,或許是天賦體質所致,其未來之路或許充滿黑暗與坎坷,實在令人心生憐憫。寧夕也隻能無奈搖頭,想到在這大武王朝這等落後之地,即便她是醫術高手,也無法施展眼科秘術。這孩子的命運啊,唯有期盼大武王朝的修行科技能在其雙目失明之前有所突破。


    暫且放下溫家亮之事,寧夕接著進行了下一環節的考核——踏罡步鬥。她指示石堅作為先鋒,賈滿倉殿後,引領村民們圍繞村落奔跑一周。張四海與羅誌遠則緊跟其後,記錄那些掉隊者的名字。


    起跑之前,寧夕特意叮囑石堅不必急於求成,以免他人難以跟上他那修真者特有的疾速步伐。村民們萬萬沒想到,寧夕真要以這種嚴格的模式進行測試,許多人才懊悔不已,早知如此,應當讓孩子吃飽喝足後再來應試。


    對此,寧夕並不在意是否所有人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事先已有警告,若不聽從安排,淘汰也是咎由自取,無需惋惜。李星身處隊伍之中,並非有意采取何種策略,實則是自身尚未達到那種飛奔如電的速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潛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廷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廷昊並收藏寒門潛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