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寧夕坐著牛車出發了。
駕駛員:王石頭
目的地:清陽縣
剛到村口,就聽到後麵有人喊:“寧二,等一下,等等我們!”
寧夕不用迴頭也知道是誰,那公鴨嗓除了賴誌成的二兒子賴守義還能有誰?賴守仁、賴守義兩兄弟各自挑著兩個竹筐,喘著粗氣追過來。
“我說,你們這是打算徒步走到城裏去啊?”一股魚腥味撲鼻而來,看來兄弟倆挑的是魚,昨兒收獲不錯,準備進城賣魚呢。
“唿……我們來找你借車來著,誰料你跑得比兔子還快!”
寧夕對賴誌成那副吝嗇鬼樣兒真是瞧不上眼,家裏明明有牛車,卻偏要他倆兒子借自家的車,真是摳門到姥姥家了!“喂喂喂,你們先別猴急,咱先把話說清楚,我的牛車可不是免費蹭的!”賴守仁那雙狡猾的三角眼一眯,活像條花花綠綠的毒蛇,讓寧夕看著就來氣。“你們知道我買這車是幹啥用的嗎?”賴守義一聽,瞪圓了眼:“幹啥用的?”“嘿,你們連這都不知道?就是用來跑運輸的好不好!”“跑運輸?”這哥倆同時搖搖頭,一臉懵逼,完全不懂“運輸”是啥意思。寧夕滿臉嫌棄:“連這都不懂?運輸就是專門給人送東西,或者載客,明白了嗎?”這下,賴家兄弟算是聽明白了:“哼,寧二,有話你就直說,你是不是想撈點錢?”“沒錯,你們哥倆挺機靈嘛,一人交十文,不多,就當是乘車費了!”“你個混蛋,還想跟我們要錢?我看你是欠揍了!”說著,賴守義就掄起拳頭,打算好好教訓寧夕一頓。“老二,別動手。”賴守仁畢竟比他理智些,一看王石頭握緊了鞭子,忙攔住衝動的弟弟。那石頭塊頭又大又壯,他們倆加起來也未必打得過。賴守義倒也不傻,看石頭有動手的意思,隻好悻悻地收手,心想以後有的是機會收拾寧夕,現在犯不著硬碰硬。於是,賴氏兄弟陷入了糾結:是自己挑著魚走幾十裏進城呢,還是花錢坐寧夕的牛車?至於迴家牽自家牛車,那還是算了吧,他們可不想白白挨打。最終,哥倆咬牙切齒地決定:花錢坐寧夕的牛車!路上的積雪還沒化,挑著百八十斤的擔子走三十多裏,那滋味想想都夠受的。雖說古時候的人常幹體力活,很多人能挑上百斤擔子走上幾十裏,賴家兄弟也不例外。但有車坐誰還願意遭那份罪?他們又不是傻子。就這樣,寧夕的牛車生意開張了,第一單就賺了二十文。“等等,別急著上車,你們隻付了自己的車費,還沒給魚付運費呢!”“啥?魚還要另給錢?”“那是自然,你們的魚增加了車重,必須得辦托運。”“托運?”賴氏兄弟簡直要崩潰,今天寧二咋說的全是他們聽不懂的話,難不成昨天進城一趟,他就變學問精了?“寧二,你別欺人太甚,信不信我們把你的牛車砸了?”“來呀,我還正嫌這生意虧本呢,你們要是敢砸我的牛車,我就把捕魚的法子告訴大家,讓大家夥兒都去捕魚!”“你……”一聽寧夕要反悔,賴家兄弟立馬焉了。昨天他們父子仨加上幾個幫閑,一天就撈了兩百多斤魚,這麽來錢的買賣,哪能再還給寧夕?至於為啥非得賴家兄弟親自進城賣魚,而不是讓幫閑去,原因很簡單,賴誌成怕別人知道銷售渠道。
叉魚這活兒,簡單得很,隨便個人都能上手。要是連幾個閑漢都摸清了賣魚的門道,那咱賴家父子還混個啥勁兒啊!
“寧二,你小子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無賴!”賴家兄弟倆簡直氣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要不是真打不過王石頭那家夥,現在肯定得跟寧夕幹上一架。
寧夕倒是一點也不惱,反而樂嗬嗬地迴應:“嘿,彼此彼此嘛,你們也是無賴,我也是無賴,大家都是無賴,誰也甭說誰,掏錢吧!”
“我們不坐你的車了,把錢退給我們!”
“不成,錢貨兩訖,概不退貨。這是大武朝新出的規定,你們老爹沒告訴你們嗎?”寧夕說得一本正經。
“啊?還有這種規定?”賴家兄弟倆純屬土包子一個,哪裏懂什麽朝廷律令,聽寧夕說得煞有介事,頓感自己的檔次瞬間被拉低了。看來今天這趟城是不得不進了,否則連寧二這小子都比不上!
“那……那你打算要多少錢?”賴家兄弟無奈地問。
“不多不多,一筐魚十文錢,你們四個筐,總共四十文,謝謝惠顧。”
“啊?魚比人還值錢?”賴家兄弟驚愕不已。
寧夕斜眼瞥了他們一下,滿不在乎地說:“土老帽兒,早點送進城,就能早點賣出去。魚越新鮮,賣價越高,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還做什麽生意?我看你們還是迴家種地去吧!”
“你……”賴家兄弟被寧夕說得啞口無言,想反駁卻又覺得他說得在理,一時間覺得寧二這家夥突然變得高大上了起來。
“那……那好吧。”兩人隻能妥協。
路上,寧夕也不閑著,天南海北地胡吹一通,還沒到縣城呢,就把賴家兄弟倆侃得暈頭轉向,連寧夕帶的兩個筐裏裝的啥都沒問。
這年頭,信息閉塞得很,誰掌握的信息多,誰就是牛人。賴家兄弟再壞,麵對無所不知的寧夕也硬氣不起來。
“站住,幹啥的?”城門口的兵丁沒了賴誌成的腰牌撐腰,可沒前兩天那麽客氣。
瞧見牛車上那幾個散發著魚腥味的竹筐,兵丁心裏門兒清,這寧夕一夥肯定是進城賣魚的。小商小販總比那些窮鬼有點油水,正是他們這些窮當兵的撈外快的好對象。
“進城稅每人兩文,牛車十文,竹筐……嗯,五十文不對,一百文!”兵丁獅子大開口。
“啊?”賴家兄弟傻眼了,他們之前跟著老爹進城,知道要交進城稅,可沒想到要交這麽多。魚還沒賣呢,光竹筐就得交一百文,這不是明搶嗎?
看到賴家兄弟那沒見過世麵的樣子,兵丁更加囂張:“啊什麽啊?麻利兒交錢,別堵路!對了,我剛才沒說清楚,是一個竹筐一百文,你們六個筐,總共六百文!”
賴家兄弟各挑了兩個竹筐,寧夕自己還帶了兩個,加起來正好六個。
賴家兄弟氣得七竅生煙:“我們不進城了,魚不賣了!”
“什麽?你們以為這是哪兒?自己家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進城可以,先把稅交了再滾!”
賴氏兄弟一夥兒被幾個兵卒團團圍住:“交稅還不夠,還得交罰款!”
“沒錯,麻溜點,不然把你們扔進大牢裏去!”
“啥?罰款?罰多少啊?”
雖然賴氏兄弟在村子裏橫行霸道慣了,但此刻麵對這一群兇巴巴的兵丁,瞬間就焉了。
“哼,看你們初犯,就稍微教訓一下,二兩銀子!”
“二……二兩銀子?”
駕駛員:王石頭
目的地:清陽縣
剛到村口,就聽到後麵有人喊:“寧二,等一下,等等我們!”
寧夕不用迴頭也知道是誰,那公鴨嗓除了賴誌成的二兒子賴守義還能有誰?賴守仁、賴守義兩兄弟各自挑著兩個竹筐,喘著粗氣追過來。
“我說,你們這是打算徒步走到城裏去啊?”一股魚腥味撲鼻而來,看來兄弟倆挑的是魚,昨兒收獲不錯,準備進城賣魚呢。
“唿……我們來找你借車來著,誰料你跑得比兔子還快!”
寧夕對賴誌成那副吝嗇鬼樣兒真是瞧不上眼,家裏明明有牛車,卻偏要他倆兒子借自家的車,真是摳門到姥姥家了!“喂喂喂,你們先別猴急,咱先把話說清楚,我的牛車可不是免費蹭的!”賴守仁那雙狡猾的三角眼一眯,活像條花花綠綠的毒蛇,讓寧夕看著就來氣。“你們知道我買這車是幹啥用的嗎?”賴守義一聽,瞪圓了眼:“幹啥用的?”“嘿,你們連這都不知道?就是用來跑運輸的好不好!”“跑運輸?”這哥倆同時搖搖頭,一臉懵逼,完全不懂“運輸”是啥意思。寧夕滿臉嫌棄:“連這都不懂?運輸就是專門給人送東西,或者載客,明白了嗎?”這下,賴家兄弟算是聽明白了:“哼,寧二,有話你就直說,你是不是想撈點錢?”“沒錯,你們哥倆挺機靈嘛,一人交十文,不多,就當是乘車費了!”“你個混蛋,還想跟我們要錢?我看你是欠揍了!”說著,賴守義就掄起拳頭,打算好好教訓寧夕一頓。“老二,別動手。”賴守仁畢竟比他理智些,一看王石頭握緊了鞭子,忙攔住衝動的弟弟。那石頭塊頭又大又壯,他們倆加起來也未必打得過。賴守義倒也不傻,看石頭有動手的意思,隻好悻悻地收手,心想以後有的是機會收拾寧夕,現在犯不著硬碰硬。於是,賴氏兄弟陷入了糾結:是自己挑著魚走幾十裏進城呢,還是花錢坐寧夕的牛車?至於迴家牽自家牛車,那還是算了吧,他們可不想白白挨打。最終,哥倆咬牙切齒地決定:花錢坐寧夕的牛車!路上的積雪還沒化,挑著百八十斤的擔子走三十多裏,那滋味想想都夠受的。雖說古時候的人常幹體力活,很多人能挑上百斤擔子走上幾十裏,賴家兄弟也不例外。但有車坐誰還願意遭那份罪?他們又不是傻子。就這樣,寧夕的牛車生意開張了,第一單就賺了二十文。“等等,別急著上車,你們隻付了自己的車費,還沒給魚付運費呢!”“啥?魚還要另給錢?”“那是自然,你們的魚增加了車重,必須得辦托運。”“托運?”賴氏兄弟簡直要崩潰,今天寧二咋說的全是他們聽不懂的話,難不成昨天進城一趟,他就變學問精了?“寧二,你別欺人太甚,信不信我們把你的牛車砸了?”“來呀,我還正嫌這生意虧本呢,你們要是敢砸我的牛車,我就把捕魚的法子告訴大家,讓大家夥兒都去捕魚!”“你……”一聽寧夕要反悔,賴家兄弟立馬焉了。昨天他們父子仨加上幾個幫閑,一天就撈了兩百多斤魚,這麽來錢的買賣,哪能再還給寧夕?至於為啥非得賴家兄弟親自進城賣魚,而不是讓幫閑去,原因很簡單,賴誌成怕別人知道銷售渠道。
叉魚這活兒,簡單得很,隨便個人都能上手。要是連幾個閑漢都摸清了賣魚的門道,那咱賴家父子還混個啥勁兒啊!
“寧二,你小子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無賴!”賴家兄弟倆簡直氣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要不是真打不過王石頭那家夥,現在肯定得跟寧夕幹上一架。
寧夕倒是一點也不惱,反而樂嗬嗬地迴應:“嘿,彼此彼此嘛,你們也是無賴,我也是無賴,大家都是無賴,誰也甭說誰,掏錢吧!”
“我們不坐你的車了,把錢退給我們!”
“不成,錢貨兩訖,概不退貨。這是大武朝新出的規定,你們老爹沒告訴你們嗎?”寧夕說得一本正經。
“啊?還有這種規定?”賴家兄弟倆純屬土包子一個,哪裏懂什麽朝廷律令,聽寧夕說得煞有介事,頓感自己的檔次瞬間被拉低了。看來今天這趟城是不得不進了,否則連寧二這小子都比不上!
“那……那你打算要多少錢?”賴家兄弟無奈地問。
“不多不多,一筐魚十文錢,你們四個筐,總共四十文,謝謝惠顧。”
“啊?魚比人還值錢?”賴家兄弟驚愕不已。
寧夕斜眼瞥了他們一下,滿不在乎地說:“土老帽兒,早點送進城,就能早點賣出去。魚越新鮮,賣價越高,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還做什麽生意?我看你們還是迴家種地去吧!”
“你……”賴家兄弟被寧夕說得啞口無言,想反駁卻又覺得他說得在理,一時間覺得寧二這家夥突然變得高大上了起來。
“那……那好吧。”兩人隻能妥協。
路上,寧夕也不閑著,天南海北地胡吹一通,還沒到縣城呢,就把賴家兄弟倆侃得暈頭轉向,連寧夕帶的兩個筐裏裝的啥都沒問。
這年頭,信息閉塞得很,誰掌握的信息多,誰就是牛人。賴家兄弟再壞,麵對無所不知的寧夕也硬氣不起來。
“站住,幹啥的?”城門口的兵丁沒了賴誌成的腰牌撐腰,可沒前兩天那麽客氣。
瞧見牛車上那幾個散發著魚腥味的竹筐,兵丁心裏門兒清,這寧夕一夥肯定是進城賣魚的。小商小販總比那些窮鬼有點油水,正是他們這些窮當兵的撈外快的好對象。
“進城稅每人兩文,牛車十文,竹筐……嗯,五十文不對,一百文!”兵丁獅子大開口。
“啊?”賴家兄弟傻眼了,他們之前跟著老爹進城,知道要交進城稅,可沒想到要交這麽多。魚還沒賣呢,光竹筐就得交一百文,這不是明搶嗎?
看到賴家兄弟那沒見過世麵的樣子,兵丁更加囂張:“啊什麽啊?麻利兒交錢,別堵路!對了,我剛才沒說清楚,是一個竹筐一百文,你們六個筐,總共六百文!”
賴家兄弟各挑了兩個竹筐,寧夕自己還帶了兩個,加起來正好六個。
賴家兄弟氣得七竅生煙:“我們不進城了,魚不賣了!”
“什麽?你們以為這是哪兒?自己家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進城可以,先把稅交了再滾!”
賴氏兄弟一夥兒被幾個兵卒團團圍住:“交稅還不夠,還得交罰款!”
“沒錯,麻溜點,不然把你們扔進大牢裏去!”
“啥?罰款?罰多少啊?”
雖然賴氏兄弟在村子裏橫行霸道慣了,但此刻麵對這一群兇巴巴的兵丁,瞬間就焉了。
“哼,看你們初犯,就稍微教訓一下,二兩銀子!”
“二……二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