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機無處不在,關鍵要有能捕捉它的眼睛啊!”寧夕暗自感歎。
用過簡餐後,寧夕繼續他的購物之旅。由於沒有現成的服裝店,他決定購買幾匹布料迴家自己動手裁剪。接著,他的目光落在了貨架上的鹽上。
“哎呀,這鹽也忒貴了!一百文一斤,比米價高出十倍不止!這還隻是粗鹽,精鹽更誇張,一斤就要一兩銀子!不過,旁邊這些三十文一斤、灰了吧唧像土疙瘩的便宜鹽,做飯時往鍋裏隨便蹭兩下就有鹹味,可我清楚,那玩意兒質量堪憂,指不定有什麽毒素呢。一兩銀子的精鹽我是高攀不上了,但一百文的粗鹽,我還是咬咬牙買得起的。”寧夕心裏盤算著,果斷入手十斤粗鹽。
接下來,鐵製農具如鋤頭、犁耙等也被寧夕列入采購清單。“咱臥龍村的鄉親們大多還在用木質農具,鐵家夥價格太高,一套得好幾兩銀子,大家夥兒承受不起。但我得備上幾套,提高生產效率。”寧夕邊想邊挑選了幾套。
說到肉食,寧夕發現羊肉價格高得離譜,兩百多文一斤,他自己都舍不得;豬肉相對便宜些,卻也要一百來文,同樣讓他望而卻步。“古人不愛吃豬肉?富人看不上,窮人不會做?扯淡!分明是那些士大夫脫離實際瞎琢磨。真要說,恐怕是有錢人挑嘴不吃,窮人才不是不願意吃,是真心吃不起啊!一百來文一斤,誰不願意吃肉?簡直是拿窮人當傻子!”寧夕憤憤地腹誹。
銀子如流水般花出去,寧夕購物車裏的糧食、牛、車、布匹、農具等已消耗掉大半預算,他開始謹慎起來。既然鮮肉買不起,寧夕便轉而選購一副豬下水。“這玩意兒比肉便宜多了,老板都沒用秤,直接扔給我。估摸著三十斤左右,才五錢銀子,還附贈了幾根棒子骨,劃算!”寧夕滿意地點點頭。
然而,一旁的賴誌成見狀滿臉嫌棄:“寧二,你買這下水幹啥?臭烘烘的!”
寧夕不予理會,繼續挑選商品,最後花三錢銀子給林幼娘買了一支銅釵。“嘁,有銀的不選,偏買銅的,也不怕跌份兒。”賴誌成在一旁碎碎念,眼瞅著寧夕花錢就像剜他的心頭肉。
“哼,我家小娘子,以後還不是你的!”賴誌成暗自嘀咕,心中五味雜陳。
結算完畢,寧夕轉向吳掌櫃詢問:“吳掌櫃,您知道哪兒能買到堿嗎?”
吳掌櫃一臉疑惑:“堿?小郎君說的是藥材中的堿石嗎?”
“對對對,就是堿石。”寧夕一聽便明白,武朝尚未出現食用堿,吳掌櫃口中的堿石應該是指天然存在的純堿,即含有結晶水的碳酸鈉,常見於地表堿湖或露出地麵的礦床中。
“城西的藥材鋪或許有售,小郎君不妨去瞧瞧。”吳掌櫃熱心地指引道。
付完賬,寧夕和石頭坐上了牛車,指揮著賴誌成來駕車。趕牛車可不是隨便哪個阿貓阿狗都能幹的活兒,特別是眼前這輛牛車的主力——一頭年輕氣盛的小公牛。寧夕和石頭兩個窮鬼,之前也沒伺候過啥大富大貴的人家,哪懂什麽駕馭之術。無奈之下,縱然賴誌成心中一百個不樂意,也隻能咬牙接過車夫的差事。
賴誌成心裏那個氣啊,牙根都快咬碎了:“老子可是臥龍村響當當的村正,如今竟淪落到給你們這兩個小兔崽子趕車,你們倆不怕折壽,老子我還怕晦氣呢!”
他們從西門出了城,恰好經過一家中藥鋪子。“老板,您這裏有堿石嗎?”寧夕開口詢問。“有啊,客官您要多少?”掌櫃應聲迴答。掌櫃剛把堿石拿出來,寧夕一聞那股刺鼻的味道,就知道找對地方了。這堿石雖說是大自然的產物,但由於運輸困難,價格並不便宜。三錢銀子一斤,寧夕買了五斤,總共花了一兩五錢銀子。“老板,有機會多進點貨,我估計以後會常來買的。”
賴誌成這村正果然名不虛傳,趕起車來那叫一個穩。盡管道路崎嶇不平,他愣是把牛車駕得四平八穩。“石頭,好好看著村正怎麽趕車,要是你能學會,以後這車就交給你來駕馭。”石頭一聽樂開了花,一雙眼睛死死盯著賴誌成的一舉一動,生怕錯過任何細節。在古代,趕車可是一門比現代開車還要牛的技術活兒,就像六七十年代的老司機一般,對於窮苦人家來說,絕對是一項令人羨慕、足以養家糊口的本事。
賴誌成這迴倒也大方,直接把寧夕的牛車當自家財產使,心想教石頭學會趕車,以後也能給老賴家出份力。趕車途中,他一邊操作一邊給石頭傳授經驗,半路上甚至讓石頭親自上陣,他在一旁悉心指導。石頭腦子靈光,學起來也快,等到返迴臥龍村的時候,他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趕車技巧,雖說還略顯生澀,但勉強能上路了。
“村正,您辛苦一天了,晚上要不要上我家吃頓便飯?”寧夕客氣道。賴誌成差點被這話氣得鼻子歪掉,你要請客就直接請,不請就別整這套虛的,你這一問,老子堂堂一村之長,還能覥著臉說“去”嗎?
“行,既然寧二你如此盛情,那我今天就給你這個麵子。”賴誌成話音未落,寧夕已是滿臉震驚,沒想到這村正臉皮如此之厚,好歹也是村裏的領導,自己不過是客套一下,他竟然真接招了!
“哈哈,太棒了,我正愁這些豬下水不知如何處理,村正您親自掌勺,那就再合適不過了!”寧夕笑嘻嘻地說。“咳咳,寧二啊,我突然記起家裏今晚好像還有點事,這頓飯我就先欠著,你們倆趕緊迴家吧!對了,寧二,我答應你的事已經辦妥,你也別忘了明天一早來找我。”說完,賴誌成麻溜地跳下車,任憑寧夕怎麽唿喚,頭也不迴,徑直走了。
賴誌成心中暗罵:老子可是臥龍村的村正,給你們洗豬糞、熬豬尿?想得美,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
賴誌成剛走,寧夕便被村民們團團圍住,準確來說,是他的牛車成了焦點。
“夕哥兒,這牛車打哪兒來的呀?”
這段時間寧夕的表現實在令人刮目相看,鄉親們幾乎不再叫他“寧二”,而是親切地喚作“夕哥兒”。
“難道是村長家的?哎,不對,這好像不是他們家的牛啊。”
“嘿,瞧見沒,一頭小公牛,多棒的畜生!”
“……”
寧夕本想解釋,但村民們根本沒給他開口的機會,因為他們已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牛車上的貨物。
“夕哥兒,車上裝的啥玩意兒?”
“哎呀,糧食!這麽多糧食!”
“還有布料!瞧瞧這些花色,真漂亮!”
“這是鹽吧?這麽多好鹽!夕哥兒,你這是想不開啊,買這麽多東西,以後日子還過不過了?”
用過簡餐後,寧夕繼續他的購物之旅。由於沒有現成的服裝店,他決定購買幾匹布料迴家自己動手裁剪。接著,他的目光落在了貨架上的鹽上。
“哎呀,這鹽也忒貴了!一百文一斤,比米價高出十倍不止!這還隻是粗鹽,精鹽更誇張,一斤就要一兩銀子!不過,旁邊這些三十文一斤、灰了吧唧像土疙瘩的便宜鹽,做飯時往鍋裏隨便蹭兩下就有鹹味,可我清楚,那玩意兒質量堪憂,指不定有什麽毒素呢。一兩銀子的精鹽我是高攀不上了,但一百文的粗鹽,我還是咬咬牙買得起的。”寧夕心裏盤算著,果斷入手十斤粗鹽。
接下來,鐵製農具如鋤頭、犁耙等也被寧夕列入采購清單。“咱臥龍村的鄉親們大多還在用木質農具,鐵家夥價格太高,一套得好幾兩銀子,大家夥兒承受不起。但我得備上幾套,提高生產效率。”寧夕邊想邊挑選了幾套。
說到肉食,寧夕發現羊肉價格高得離譜,兩百多文一斤,他自己都舍不得;豬肉相對便宜些,卻也要一百來文,同樣讓他望而卻步。“古人不愛吃豬肉?富人看不上,窮人不會做?扯淡!分明是那些士大夫脫離實際瞎琢磨。真要說,恐怕是有錢人挑嘴不吃,窮人才不是不願意吃,是真心吃不起啊!一百來文一斤,誰不願意吃肉?簡直是拿窮人當傻子!”寧夕憤憤地腹誹。
銀子如流水般花出去,寧夕購物車裏的糧食、牛、車、布匹、農具等已消耗掉大半預算,他開始謹慎起來。既然鮮肉買不起,寧夕便轉而選購一副豬下水。“這玩意兒比肉便宜多了,老板都沒用秤,直接扔給我。估摸著三十斤左右,才五錢銀子,還附贈了幾根棒子骨,劃算!”寧夕滿意地點點頭。
然而,一旁的賴誌成見狀滿臉嫌棄:“寧二,你買這下水幹啥?臭烘烘的!”
寧夕不予理會,繼續挑選商品,最後花三錢銀子給林幼娘買了一支銅釵。“嘁,有銀的不選,偏買銅的,也不怕跌份兒。”賴誌成在一旁碎碎念,眼瞅著寧夕花錢就像剜他的心頭肉。
“哼,我家小娘子,以後還不是你的!”賴誌成暗自嘀咕,心中五味雜陳。
結算完畢,寧夕轉向吳掌櫃詢問:“吳掌櫃,您知道哪兒能買到堿嗎?”
吳掌櫃一臉疑惑:“堿?小郎君說的是藥材中的堿石嗎?”
“對對對,就是堿石。”寧夕一聽便明白,武朝尚未出現食用堿,吳掌櫃口中的堿石應該是指天然存在的純堿,即含有結晶水的碳酸鈉,常見於地表堿湖或露出地麵的礦床中。
“城西的藥材鋪或許有售,小郎君不妨去瞧瞧。”吳掌櫃熱心地指引道。
付完賬,寧夕和石頭坐上了牛車,指揮著賴誌成來駕車。趕牛車可不是隨便哪個阿貓阿狗都能幹的活兒,特別是眼前這輛牛車的主力——一頭年輕氣盛的小公牛。寧夕和石頭兩個窮鬼,之前也沒伺候過啥大富大貴的人家,哪懂什麽駕馭之術。無奈之下,縱然賴誌成心中一百個不樂意,也隻能咬牙接過車夫的差事。
賴誌成心裏那個氣啊,牙根都快咬碎了:“老子可是臥龍村響當當的村正,如今竟淪落到給你們這兩個小兔崽子趕車,你們倆不怕折壽,老子我還怕晦氣呢!”
他們從西門出了城,恰好經過一家中藥鋪子。“老板,您這裏有堿石嗎?”寧夕開口詢問。“有啊,客官您要多少?”掌櫃應聲迴答。掌櫃剛把堿石拿出來,寧夕一聞那股刺鼻的味道,就知道找對地方了。這堿石雖說是大自然的產物,但由於運輸困難,價格並不便宜。三錢銀子一斤,寧夕買了五斤,總共花了一兩五錢銀子。“老板,有機會多進點貨,我估計以後會常來買的。”
賴誌成這村正果然名不虛傳,趕起車來那叫一個穩。盡管道路崎嶇不平,他愣是把牛車駕得四平八穩。“石頭,好好看著村正怎麽趕車,要是你能學會,以後這車就交給你來駕馭。”石頭一聽樂開了花,一雙眼睛死死盯著賴誌成的一舉一動,生怕錯過任何細節。在古代,趕車可是一門比現代開車還要牛的技術活兒,就像六七十年代的老司機一般,對於窮苦人家來說,絕對是一項令人羨慕、足以養家糊口的本事。
賴誌成這迴倒也大方,直接把寧夕的牛車當自家財產使,心想教石頭學會趕車,以後也能給老賴家出份力。趕車途中,他一邊操作一邊給石頭傳授經驗,半路上甚至讓石頭親自上陣,他在一旁悉心指導。石頭腦子靈光,學起來也快,等到返迴臥龍村的時候,他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趕車技巧,雖說還略顯生澀,但勉強能上路了。
“村正,您辛苦一天了,晚上要不要上我家吃頓便飯?”寧夕客氣道。賴誌成差點被這話氣得鼻子歪掉,你要請客就直接請,不請就別整這套虛的,你這一問,老子堂堂一村之長,還能覥著臉說“去”嗎?
“行,既然寧二你如此盛情,那我今天就給你這個麵子。”賴誌成話音未落,寧夕已是滿臉震驚,沒想到這村正臉皮如此之厚,好歹也是村裏的領導,自己不過是客套一下,他竟然真接招了!
“哈哈,太棒了,我正愁這些豬下水不知如何處理,村正您親自掌勺,那就再合適不過了!”寧夕笑嘻嘻地說。“咳咳,寧二啊,我突然記起家裏今晚好像還有點事,這頓飯我就先欠著,你們倆趕緊迴家吧!對了,寧二,我答應你的事已經辦妥,你也別忘了明天一早來找我。”說完,賴誌成麻溜地跳下車,任憑寧夕怎麽唿喚,頭也不迴,徑直走了。
賴誌成心中暗罵:老子可是臥龍村的村正,給你們洗豬糞、熬豬尿?想得美,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
賴誌成剛走,寧夕便被村民們團團圍住,準確來說,是他的牛車成了焦點。
“夕哥兒,這牛車打哪兒來的呀?”
這段時間寧夕的表現實在令人刮目相看,鄉親們幾乎不再叫他“寧二”,而是親切地喚作“夕哥兒”。
“難道是村長家的?哎,不對,這好像不是他們家的牛啊。”
“嘿,瞧見沒,一頭小公牛,多棒的畜生!”
“……”
寧夕本想解釋,但村民們根本沒給他開口的機會,因為他們已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牛車上的貨物。
“夕哥兒,車上裝的啥玩意兒?”
“哎呀,糧食!這麽多糧食!”
“還有布料!瞧瞧這些花色,真漂亮!”
“這是鹽吧?這麽多好鹽!夕哥兒,你這是想不開啊,買這麽多東西,以後日子還過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