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風雲變幻
三國:我有無限銳士,可複辟大秦 作者:小火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辯的反常表現,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三人頓了頓,眼神相互交換後,先由王猛與公孫鞅來說。
“猛協助白將軍拿下右扶風後,自知諸事已成,便迴到了晉陽。
初見少帝之時,其目光閃躲,無半點帝皇之相。”
公孫鞅點點頭,“確實如此,國家政務,少帝一律假手他人,從未如今日這般。”
李儒眉頭微皺,“曾經在雒陽宮內之時,儒也曾直麵少帝。其表現,與二位所言並無出入。
今日種種,或許是因為公子消滅董卓,令少帝心中怨結解開。
然後,公子於朝堂上慷慨直言,激起了這少帝的帝皇之心,才有此像?”
趙昊微微頷首,“希望如此,文和,有件事你可能不清楚。我雖然姓趙,但早晚有一日,要改迴姓嬴的。”
李儒一愣,嬴姓趙氏...?
“公子,乃先秦後裔?”
“沒錯,這事你早晚都要知,所以我安置在各地的將領,都是先秦故人之後,絕對可信。但這些保皇黨的老頑固,就不是了。
前麵也說過,我需要你李儒來當我的黑手套,把這些罔顧國家利益,隻知損公肥己的世家之人好生整治一番。
如今戰事已畢,各地也開始恢複生產。
那些人,也是時候開始蠢蠢欲動了。”
李儒眼中堅定神色愈發明亮,連忙拱手迴應。
“公子放心,屬下明日便開始安排,來年開春,就開始行動!”
“嗯,公孫鞅,到時候你給文和提供律法支持,我說的律法要與時俱進,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你明白吧?”
“公子放心,屬下明白的。”
“很好,景略,這邊就勞煩你主管政務,呂不韋那廝暗中遞上來的情報先交給你,然後你再轉交於我。”
“公子放心,屬下絕對不會錯過一絲一毫的情報。”
“嗯,如今並州各地水利大體修建完畢,史祿知道可以去西域之後,跟著賈思勰先到涼州觀察地形,再到西域一段時間,迴來不知道要多久了。
好在他們臨走前,都交上了一份京畿之地鞏固水利發展農耕的計劃,你們三個輪流看看吧。”
等三人看完史祿與賈思勰的計劃書,連連稱讚。
要是京畿之地如此發展,未來幾年僅憑京畿之地,所收商稅絕對能大幅提升不說,連各種農作物或瓜果蔬菜的產量說不得也能翻上個好幾倍。
如此未來可期,天下何愁不興?
“哈哈,看得你們眼皮都直了。計劃好是好,但如今卻少了都督計劃實施的合適人選啊。幾位,不知可有適合之人可堪此任?”
麵對趙昊的提問,三人陷入了沉思。
趙昊最近都沒帶來什麽文臣,反而給自己的親衛中安排了不少武將。
霎時間,有什麽品行與才能具備的人才可以推薦,他們還真不好說。
王猛轉了轉眼珠子,隨後靈光一閃,連忙說道。
“公子,盧植和黃琬,可當此任!”
趙昊愣了愣,對啊,這些老不死的,可以廢物利用啊!
果然,還是王猛能說出最適合自己的心思。這些老家夥不是想把自己的後生晚輩安排到朝堂之中嗎?這次機會正好給他們!
“嗯...盧子師也算幫個農家,負責勸課農桑,很是合適。
黃琬也曾在豫州任職,曾修水利,收民心,抗賊匪。雖然不是專門研究水利的,但有計劃圖紙幫助,也不是什麽難事。
明日一早就請命讓他們二人去做這事,不能讓這些人養尊處優,一直當大老爺。
保皇黨裏,唯獨一個毋丘家是可堪大用的。我意讓他們族中較為年輕的毋丘興負責宮廷禁衛,你們覺得如何?”
“公子安排極好,我等並無補充。”
很快,大大小小的幾件事,都被他們私下安排好了。
最後,也隻有一件小事要跟他們提個醒。
“如今,郭太與些許黑山舊部,成為晉陽官府衙門的衙役。海瑞,包拯二人有我的命令,為民除害,調查不法之徒。
如果可以,你們行事盡量繞開他們在調查的事,特別是文優你,他們是一心為國之人,對付世家之時需小心有人轉移矛盾,讓你們二人對上了。
華雄我打發去白將軍手底下鍛煉騎兵了,過兩天,我會再調四個人來給你當副手,兩文兩武,如何?”
“謹遵公子安排!”
...
隨著趙昊稱公,天下各諸侯也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動作。
劉虞上表晉陽朝廷,請求入晉陽任職,另派一人作幽州牧。
幽州眾人,除了公孫度是領命接受了董卓冊封為遼東王外,沒有一個人鳥過偽朝任命。
所以,要是劉虞入晉,最大希望接手幽州牧的,就隻有公孫瓚了。
蜀地,劉焉也接受了董卓姍姍來遲的冊封,自命蜀王,但在不久後就接收到董卓敗亡的消息,連忙做作地退位稱公,上表晉陽朝廷請罪。
趙昊懶得搭理劉焉,與自己作對的代價,就是蜀地來的商人,要求都十分嚴苛,納稅也更為繁重。
而荊州方麵,劉表一直都不動聲色,最後也慶幸自己沒有接受董卓冊封的荊王詔命,斬使者首級,送還晉陽請罪。
但劉表首鼠兩端的心思,怎麽逃得過趙昊一眾能臣的法眼?想玩,那就玩大的。
12月,朝廷商議,荊州與益州,同時被一分為二!
益州以北,劉焉與張魯所部,繼為益州。而南麵數郡,卻置雲州,時人與劉焉對抗的賈龍,被冊封為雲州牧!
荊州以北,除掉南郡,改名梁州,而劉表續為梁州牧。
而荊南四郡加上南郡,卻是被規劃為荊州,封響應趙昊的張羨為荊州牧。
如此一來,張羨剛剛占領著半數武陵郡,又能出師有名,向剩下的半個武陵郡與南郡,正式發兵!
荊州與益州注定局勢會一團糟,而揚州的袁術,卻是玩得很大。
孫堅拿下廬江,不給廬江。孫堅拿下秣陵,不給秣陵,孫堅拿下廣陵,也不給廣陵;孫堅最後打迴吳郡老家,將嚴白虎都趕到了會稽與王朗合並一處。
袁術,卻依舊不願意給孫堅領地,派手下將領李豐駐紮吳郡,召孫堅本部迴歸壽春。
雖然這次孫堅也殺了不少人,但卻不像是曆史上孫策那般,把陸家都快殺絕了。
因此,這些曾經的孫堅敵人,竟然開始有些同情起孫堅來了。
把孫堅本部送到會稽平亂,然後征剿山越的計劃,也拉開了序幕...
冀州,渤海。
“為什麽,為什麽這趙昊無往不利,戰無不勝!
現如今,半個冀州都在他趙昊手中,我袁本初就真的贏不過你趙昊嗎!”
接受了董卓冊封為晉公的袁紹,此刻正在無能狂怒。
自己接連的失敗,與敵人不斷地成功,令他昔日無比的自信心蕩然無存。
逄績見自己的主公如此模樣,不由得心下歎氣。
“本初,你這又是何必?
實在不行,我們再起大旗,聯合天下諸侯討伐這趙昊...”
袁紹聞言,楞在原地。
隨後,便是癲狂般的狂笑!
“哈哈哈!元圖,你說得對!
立馬派人,暗中聯絡天下諸侯。
我就不信,他們所有人都像公孫瓚那廝一樣,看見使者就直接砍了。
如今趙昊挾天子以令諸侯,正不斷地報複著那些與他作對的諸侯。
他們為了自保,絕對願意與我們結成聯盟。
到時候,定能一舉將這趙昊如同董卓那般拉下馬,我的心魔...也能就此消除!”
“主公,真的去做嗎?”
“你獻的策,還不趕緊去安排!”
“好,好吧...”
.......
三人頓了頓,眼神相互交換後,先由王猛與公孫鞅來說。
“猛協助白將軍拿下右扶風後,自知諸事已成,便迴到了晉陽。
初見少帝之時,其目光閃躲,無半點帝皇之相。”
公孫鞅點點頭,“確實如此,國家政務,少帝一律假手他人,從未如今日這般。”
李儒眉頭微皺,“曾經在雒陽宮內之時,儒也曾直麵少帝。其表現,與二位所言並無出入。
今日種種,或許是因為公子消滅董卓,令少帝心中怨結解開。
然後,公子於朝堂上慷慨直言,激起了這少帝的帝皇之心,才有此像?”
趙昊微微頷首,“希望如此,文和,有件事你可能不清楚。我雖然姓趙,但早晚有一日,要改迴姓嬴的。”
李儒一愣,嬴姓趙氏...?
“公子,乃先秦後裔?”
“沒錯,這事你早晚都要知,所以我安置在各地的將領,都是先秦故人之後,絕對可信。但這些保皇黨的老頑固,就不是了。
前麵也說過,我需要你李儒來當我的黑手套,把這些罔顧國家利益,隻知損公肥己的世家之人好生整治一番。
如今戰事已畢,各地也開始恢複生產。
那些人,也是時候開始蠢蠢欲動了。”
李儒眼中堅定神色愈發明亮,連忙拱手迴應。
“公子放心,屬下明日便開始安排,來年開春,就開始行動!”
“嗯,公孫鞅,到時候你給文和提供律法支持,我說的律法要與時俱進,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你明白吧?”
“公子放心,屬下明白的。”
“很好,景略,這邊就勞煩你主管政務,呂不韋那廝暗中遞上來的情報先交給你,然後你再轉交於我。”
“公子放心,屬下絕對不會錯過一絲一毫的情報。”
“嗯,如今並州各地水利大體修建完畢,史祿知道可以去西域之後,跟著賈思勰先到涼州觀察地形,再到西域一段時間,迴來不知道要多久了。
好在他們臨走前,都交上了一份京畿之地鞏固水利發展農耕的計劃,你們三個輪流看看吧。”
等三人看完史祿與賈思勰的計劃書,連連稱讚。
要是京畿之地如此發展,未來幾年僅憑京畿之地,所收商稅絕對能大幅提升不說,連各種農作物或瓜果蔬菜的產量說不得也能翻上個好幾倍。
如此未來可期,天下何愁不興?
“哈哈,看得你們眼皮都直了。計劃好是好,但如今卻少了都督計劃實施的合適人選啊。幾位,不知可有適合之人可堪此任?”
麵對趙昊的提問,三人陷入了沉思。
趙昊最近都沒帶來什麽文臣,反而給自己的親衛中安排了不少武將。
霎時間,有什麽品行與才能具備的人才可以推薦,他們還真不好說。
王猛轉了轉眼珠子,隨後靈光一閃,連忙說道。
“公子,盧植和黃琬,可當此任!”
趙昊愣了愣,對啊,這些老不死的,可以廢物利用啊!
果然,還是王猛能說出最適合自己的心思。這些老家夥不是想把自己的後生晚輩安排到朝堂之中嗎?這次機會正好給他們!
“嗯...盧子師也算幫個農家,負責勸課農桑,很是合適。
黃琬也曾在豫州任職,曾修水利,收民心,抗賊匪。雖然不是專門研究水利的,但有計劃圖紙幫助,也不是什麽難事。
明日一早就請命讓他們二人去做這事,不能讓這些人養尊處優,一直當大老爺。
保皇黨裏,唯獨一個毋丘家是可堪大用的。我意讓他們族中較為年輕的毋丘興負責宮廷禁衛,你們覺得如何?”
“公子安排極好,我等並無補充。”
很快,大大小小的幾件事,都被他們私下安排好了。
最後,也隻有一件小事要跟他們提個醒。
“如今,郭太與些許黑山舊部,成為晉陽官府衙門的衙役。海瑞,包拯二人有我的命令,為民除害,調查不法之徒。
如果可以,你們行事盡量繞開他們在調查的事,特別是文優你,他們是一心為國之人,對付世家之時需小心有人轉移矛盾,讓你們二人對上了。
華雄我打發去白將軍手底下鍛煉騎兵了,過兩天,我會再調四個人來給你當副手,兩文兩武,如何?”
“謹遵公子安排!”
...
隨著趙昊稱公,天下各諸侯也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動作。
劉虞上表晉陽朝廷,請求入晉陽任職,另派一人作幽州牧。
幽州眾人,除了公孫度是領命接受了董卓冊封為遼東王外,沒有一個人鳥過偽朝任命。
所以,要是劉虞入晉,最大希望接手幽州牧的,就隻有公孫瓚了。
蜀地,劉焉也接受了董卓姍姍來遲的冊封,自命蜀王,但在不久後就接收到董卓敗亡的消息,連忙做作地退位稱公,上表晉陽朝廷請罪。
趙昊懶得搭理劉焉,與自己作對的代價,就是蜀地來的商人,要求都十分嚴苛,納稅也更為繁重。
而荊州方麵,劉表一直都不動聲色,最後也慶幸自己沒有接受董卓冊封的荊王詔命,斬使者首級,送還晉陽請罪。
但劉表首鼠兩端的心思,怎麽逃得過趙昊一眾能臣的法眼?想玩,那就玩大的。
12月,朝廷商議,荊州與益州,同時被一分為二!
益州以北,劉焉與張魯所部,繼為益州。而南麵數郡,卻置雲州,時人與劉焉對抗的賈龍,被冊封為雲州牧!
荊州以北,除掉南郡,改名梁州,而劉表續為梁州牧。
而荊南四郡加上南郡,卻是被規劃為荊州,封響應趙昊的張羨為荊州牧。
如此一來,張羨剛剛占領著半數武陵郡,又能出師有名,向剩下的半個武陵郡與南郡,正式發兵!
荊州與益州注定局勢會一團糟,而揚州的袁術,卻是玩得很大。
孫堅拿下廬江,不給廬江。孫堅拿下秣陵,不給秣陵,孫堅拿下廣陵,也不給廣陵;孫堅最後打迴吳郡老家,將嚴白虎都趕到了會稽與王朗合並一處。
袁術,卻依舊不願意給孫堅領地,派手下將領李豐駐紮吳郡,召孫堅本部迴歸壽春。
雖然這次孫堅也殺了不少人,但卻不像是曆史上孫策那般,把陸家都快殺絕了。
因此,這些曾經的孫堅敵人,竟然開始有些同情起孫堅來了。
把孫堅本部送到會稽平亂,然後征剿山越的計劃,也拉開了序幕...
冀州,渤海。
“為什麽,為什麽這趙昊無往不利,戰無不勝!
現如今,半個冀州都在他趙昊手中,我袁本初就真的贏不過你趙昊嗎!”
接受了董卓冊封為晉公的袁紹,此刻正在無能狂怒。
自己接連的失敗,與敵人不斷地成功,令他昔日無比的自信心蕩然無存。
逄績見自己的主公如此模樣,不由得心下歎氣。
“本初,你這又是何必?
實在不行,我們再起大旗,聯合天下諸侯討伐這趙昊...”
袁紹聞言,楞在原地。
隨後,便是癲狂般的狂笑!
“哈哈哈!元圖,你說得對!
立馬派人,暗中聯絡天下諸侯。
我就不信,他們所有人都像公孫瓚那廝一樣,看見使者就直接砍了。
如今趙昊挾天子以令諸侯,正不斷地報複著那些與他作對的諸侯。
他們為了自保,絕對願意與我們結成聯盟。
到時候,定能一舉將這趙昊如同董卓那般拉下馬,我的心魔...也能就此消除!”
“主公,真的去做嗎?”
“你獻的策,還不趕緊去安排!”
“好,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