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分兵南陽
三國:我有無限銳士,可複辟大秦 作者:小火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報!!太師,不好了,呂布等並州軍士,聯合伍孚王子服等人,起兵作亂,如今正兵圍李儒軍師的府邸!”
“什麽!?”
駐軍在雒陽城以西之穀城的董卓,聽聞這一消息後,如遭五雷轟,整個人身形都不穩了起來。
“報!!”
然而,噩耗依舊在不斷地傳來。
“報!河內,河東,以及上郡所屬並州軍,現正盡起大軍,逼近我軍弘農,左馮翊、河南尹以及北地郡!”
“天殺的趙昊..天殺的趙昊!傳我軍令,把那皇帝小兒...對,還有那可惡的何太後,都給殺了!”
候在他身旁的段煨嘴角微抽,無奈拱手迴稟道。
“太師,先前軍師下令焚毀雒陽各城,強迫民眾遷徙。
同時,為了將這二人牢牢握在手中,已經將他們遷到自己府中隱藏。
恐怕...二人要麽已經被軍師解決,要麽就是被那些賊人擄...”
“嗯?”
“太師恕罪,是屬下失言了。”
董卓哼了哼,不再管段煨。
“派人繼續去探查軍師府邸的情況,大軍盡起,隨我迴師雒陽,一定要救出李儒!”
“報!!”
董卓的傳令兵剛想下去幹活,又是一則噩耗,傳入他大軍之中。
“報!太師,不好了,軍師自焚府邸,誓死不降。李傕,郭泛二位將軍率領本部精銳,突圍而出,正在朝著大軍本陣歸來!”
“不...文優!你怎能先我一步而去...”
董卓緊緊捂住自己的心髒,仿若將要窒息。
“快,快接李傕郭泛過來,我要親自問責他們,為什麽要令文優自焚而亡!”
“諾!”
然而,李傕郭泛二人還沒來到董卓跟前。
一則詭異的消息,卻又是傳到了董卓耳中。
“報!稟報太師,虎牢關急報。
虎牢關守將徐榮親自傳報,關外出現五六千左右,打著趙字旗的大軍。
徐將軍請示太師,是堅守城關,驅逐來犯之敵,還是另做打算?”
董卓眉毛一挑,思索一番後,咧嘴一笑。
“迴報徐榮,讓他多豎旗幟,堅守虎牢關。”
“這...喏!”
段煨眉頭微皺,雖說徐榮算不上董卓的嫡係,但好歹也是一個對他忠心之人。
如今雒陽危亂之局,已無挽迴之法。留徐榮固守虎牢關...豈不是派他去送死?
“太師,虎牢三萬兵卒,也是一股不錯的力量。是不是...”
“閉嘴,兵法一道,本太師比你精通多了!
軍報之中,趙昊隻是兵逼我軍各郡,卻沒有直接進攻。
反而是虎牢關外,旗幟稀少,僅五六千人,怎麽可能拿得下虎牢?
我意,這是那趙昊的虛實之計。看起來是想盡取京畿西涼之地的攻勢,實際上...卻是暗中往虎牢調兵,想要一戰而穩固雒陽,與我軍劃潼關,函穀關分治!
所以若是徐榮能抵擋趙昊大軍一段時間,我們就能遷更多的百姓前往長安。
且如今呂布等人亂軍勢眾,早已斷了徐榮撤退之路。
就算他撤迴來,那些人又能剩下多少。
因此,讓他死守虎牢,才是上上之策!”
段煨仔細一想,竟然也覺得。
董卓,說的實在有道理?
“太師深謀遠慮,煨遠不足也!
如今局勢糜爛,四方反叛,著實令人心煩。反倒是太師的方法,確實有利於大局!不過...太師,如今南陽空虛,我等不放派出一部人馬占據南陽,則可與雒陽西遷大軍成犄角相護之勢。
如此一來,即便虎牢被破,有南陽側翼大軍掩護,他們相必也不敢深入!”
董卓眼眸一凝,對段煨愈發覺得欣賞。
“好小子,不愧是段熲的族人!如此...傳令弘農郡張濟所部,率領五萬大軍進駐南陽,調樊稠,李蒙二人所部鎮守弘農。
劉景升能穩坐荊州,這裏麵也有我的功勞。現在我的人去占據南陽,諒他也不敢搞小動作!”
“太師高明!某立刻去安排!”
此時董卓等人已經認定趙昊是虛晃一槍,並非真要大軍壓境進逼司隸。
因此,就算其餘地方的守備力量減弱一點,他也毫不在乎。
他在乎的,隻是關中地區的強盛,以及自己能穩坐九五之尊位置的局麵...
而雒陽城內,當確定李傕郭泛的人完全撤出雒陽之時。
那座被李儒焚毀的府邸門前,走出一個白衣人影。
“都愣著作甚?莫不是忘了要去虎牢,支援秦侯?”
“額...沒什麽,都出發吧!”
一身白衣,氣質飄然俗外的李儒,屬實讓他們有點反差的感覺。
而浴火重生的李儒,將走上與原本曆史進程裏,從未出現過的嶄新道路!
...
而段時間裏,雒陽的局勢將暫時沒有新的進展。
反而是青州那一邊,進展不錯。
嶽飛帶著武安國迴歸青州,但他們登陸的位置,卻是在東萊郡靠近牟平縣城的港口。
嶽飛帶著大軍,從東萊郡開始,逐步接手青州郡城。
如今,青州黃巾隻能盤踞於濟南國,樂安國,齊國三地。
平原郡自然被以田楷為首等人占據,而嶽飛則通過詔書控製了孔融手下的北海國,擁有東萊與北海後,嶽飛在青州的勢力已經開始逐步穩控。
至於接收受降的黃巾軍,嶽飛則采取了一個最為妥協的法子。
如此一來,不管是青州的世家,還是百姓,都將徹底歸心!
“管大帥,嶽某敬你一杯!”
北海之中,一片有著悠久曆史的樓閣台榭裏,素衣的嶽飛正與粗麻布衣的大眼漢子,舉杯痛飲。
“哈!死前能被一方大員如此以禮相待,管某也不枉這一生了,幹!”
嶽飛以欣賞的目光,看著管亥點點頭。
這漢子雖說水平隻夠在他軍中做一個二流戰將,但這種心中有大義忠義的人,他是絕對推崇的。
“管壯士海量,隻可惜覆水難收。要是沒有以前犯下過的大錯,嶽某真想向秦侯舉薦管壯士,少得也是一個雜號將軍的位置...”
管亥笑了笑,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嶽帥說的沒錯,人就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買單。
管某雖說也是為了太平大義,為了兄弟們能活下去,才做到今時今日的位置。
但許多無辜的百姓,也因管某而死,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現在,有一個令我彌補的機會,我已經很滿足了。
隻希望秦侯,希望嶽帥能像對待黑山殘部一般,善待我青州太平教眾!
如此,我管亥,萬死不辭!”
......
“什麽!?”
駐軍在雒陽城以西之穀城的董卓,聽聞這一消息後,如遭五雷轟,整個人身形都不穩了起來。
“報!!”
然而,噩耗依舊在不斷地傳來。
“報!河內,河東,以及上郡所屬並州軍,現正盡起大軍,逼近我軍弘農,左馮翊、河南尹以及北地郡!”
“天殺的趙昊..天殺的趙昊!傳我軍令,把那皇帝小兒...對,還有那可惡的何太後,都給殺了!”
候在他身旁的段煨嘴角微抽,無奈拱手迴稟道。
“太師,先前軍師下令焚毀雒陽各城,強迫民眾遷徙。
同時,為了將這二人牢牢握在手中,已經將他們遷到自己府中隱藏。
恐怕...二人要麽已經被軍師解決,要麽就是被那些賊人擄...”
“嗯?”
“太師恕罪,是屬下失言了。”
董卓哼了哼,不再管段煨。
“派人繼續去探查軍師府邸的情況,大軍盡起,隨我迴師雒陽,一定要救出李儒!”
“報!!”
董卓的傳令兵剛想下去幹活,又是一則噩耗,傳入他大軍之中。
“報!太師,不好了,軍師自焚府邸,誓死不降。李傕,郭泛二位將軍率領本部精銳,突圍而出,正在朝著大軍本陣歸來!”
“不...文優!你怎能先我一步而去...”
董卓緊緊捂住自己的心髒,仿若將要窒息。
“快,快接李傕郭泛過來,我要親自問責他們,為什麽要令文優自焚而亡!”
“諾!”
然而,李傕郭泛二人還沒來到董卓跟前。
一則詭異的消息,卻又是傳到了董卓耳中。
“報!稟報太師,虎牢關急報。
虎牢關守將徐榮親自傳報,關外出現五六千左右,打著趙字旗的大軍。
徐將軍請示太師,是堅守城關,驅逐來犯之敵,還是另做打算?”
董卓眉毛一挑,思索一番後,咧嘴一笑。
“迴報徐榮,讓他多豎旗幟,堅守虎牢關。”
“這...喏!”
段煨眉頭微皺,雖說徐榮算不上董卓的嫡係,但好歹也是一個對他忠心之人。
如今雒陽危亂之局,已無挽迴之法。留徐榮固守虎牢關...豈不是派他去送死?
“太師,虎牢三萬兵卒,也是一股不錯的力量。是不是...”
“閉嘴,兵法一道,本太師比你精通多了!
軍報之中,趙昊隻是兵逼我軍各郡,卻沒有直接進攻。
反而是虎牢關外,旗幟稀少,僅五六千人,怎麽可能拿得下虎牢?
我意,這是那趙昊的虛實之計。看起來是想盡取京畿西涼之地的攻勢,實際上...卻是暗中往虎牢調兵,想要一戰而穩固雒陽,與我軍劃潼關,函穀關分治!
所以若是徐榮能抵擋趙昊大軍一段時間,我們就能遷更多的百姓前往長安。
且如今呂布等人亂軍勢眾,早已斷了徐榮撤退之路。
就算他撤迴來,那些人又能剩下多少。
因此,讓他死守虎牢,才是上上之策!”
段煨仔細一想,竟然也覺得。
董卓,說的實在有道理?
“太師深謀遠慮,煨遠不足也!
如今局勢糜爛,四方反叛,著實令人心煩。反倒是太師的方法,確實有利於大局!不過...太師,如今南陽空虛,我等不放派出一部人馬占據南陽,則可與雒陽西遷大軍成犄角相護之勢。
如此一來,即便虎牢被破,有南陽側翼大軍掩護,他們相必也不敢深入!”
董卓眼眸一凝,對段煨愈發覺得欣賞。
“好小子,不愧是段熲的族人!如此...傳令弘農郡張濟所部,率領五萬大軍進駐南陽,調樊稠,李蒙二人所部鎮守弘農。
劉景升能穩坐荊州,這裏麵也有我的功勞。現在我的人去占據南陽,諒他也不敢搞小動作!”
“太師高明!某立刻去安排!”
此時董卓等人已經認定趙昊是虛晃一槍,並非真要大軍壓境進逼司隸。
因此,就算其餘地方的守備力量減弱一點,他也毫不在乎。
他在乎的,隻是關中地區的強盛,以及自己能穩坐九五之尊位置的局麵...
而雒陽城內,當確定李傕郭泛的人完全撤出雒陽之時。
那座被李儒焚毀的府邸門前,走出一個白衣人影。
“都愣著作甚?莫不是忘了要去虎牢,支援秦侯?”
“額...沒什麽,都出發吧!”
一身白衣,氣質飄然俗外的李儒,屬實讓他們有點反差的感覺。
而浴火重生的李儒,將走上與原本曆史進程裏,從未出現過的嶄新道路!
...
而段時間裏,雒陽的局勢將暫時沒有新的進展。
反而是青州那一邊,進展不錯。
嶽飛帶著武安國迴歸青州,但他們登陸的位置,卻是在東萊郡靠近牟平縣城的港口。
嶽飛帶著大軍,從東萊郡開始,逐步接手青州郡城。
如今,青州黃巾隻能盤踞於濟南國,樂安國,齊國三地。
平原郡自然被以田楷為首等人占據,而嶽飛則通過詔書控製了孔融手下的北海國,擁有東萊與北海後,嶽飛在青州的勢力已經開始逐步穩控。
至於接收受降的黃巾軍,嶽飛則采取了一個最為妥協的法子。
如此一來,不管是青州的世家,還是百姓,都將徹底歸心!
“管大帥,嶽某敬你一杯!”
北海之中,一片有著悠久曆史的樓閣台榭裏,素衣的嶽飛正與粗麻布衣的大眼漢子,舉杯痛飲。
“哈!死前能被一方大員如此以禮相待,管某也不枉這一生了,幹!”
嶽飛以欣賞的目光,看著管亥點點頭。
這漢子雖說水平隻夠在他軍中做一個二流戰將,但這種心中有大義忠義的人,他是絕對推崇的。
“管壯士海量,隻可惜覆水難收。要是沒有以前犯下過的大錯,嶽某真想向秦侯舉薦管壯士,少得也是一個雜號將軍的位置...”
管亥笑了笑,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嶽帥說的沒錯,人就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買單。
管某雖說也是為了太平大義,為了兄弟們能活下去,才做到今時今日的位置。
但許多無辜的百姓,也因管某而死,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現在,有一個令我彌補的機會,我已經很滿足了。
隻希望秦侯,希望嶽帥能像對待黑山殘部一般,善待我青州太平教眾!
如此,我管亥,萬死不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