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的守將早就接到了軍報, 他們將軍又打了勝仗, 將高句麗人打得閉城不出, 叫苦連天。
待到馬蹄聲震天時,軍營大門早早敞開, 迎他們將軍歸來。
秦琅就落在父親身後迴來, 一身玄甲上早染滿了鮮血,看不出是自己的還是敵人的。
想來是經歷了一番搏殺, 不止是甲冑上沾了淋漓血跡,還有麵上, 也被劃出了幾道微微冒血的口子, 頭髮也是蓬亂沒有章法。
隨手抹了把麵上的塵土, 那張本來白皙的貴公子容顏也折了不少, 變得糙了不少, 也黑了不少, 哪還有曾經的翩翩公子風采。
跟來了這戰場,饒是秦琅便做了些心理準備, 但這幾月來還是讓他吃了不少苦頭。
沒有讓父親偏袒他,秦進也沒有去偏袒他,秦琅在這過的日子基本和普通士兵是一樣的, 戰場上衝鋒陷陣也是差不多, 秦進隻要確定小兒子死不了就行。
戰場不是那些個貴族公子常玩的馬球, 而上真刀實槍,會流血犧牲的地方, 小兒子既然千方百計地要跟來,秦進自然也不會哄著捧著,得叫他見了真章才行。
索性這兩月來,小兒子並沒有讓他失望,倒是咬牙堅持了下來,甚至越發的爭氣。
雖然大大小小也受了些傷,但上了戰場殺敵的將士,哪裏又能倖免,就算是自己,也沒什麽特殊。
馭馬進了軍營,秦琅仍是滿腔熱血,得勝後的餘韻尚且流淌在血液中久久揮之不去。
從第一次斬斷敵人的脖頸的顫慄到如今的遊刃有餘,秦琅花了兩月,再沒了當初的不適應。
不過行軍打仗確實艱苦,風餐露宿不說,尤其是在山野林子中,秦琅完全戒了盛京貴公子的派頭,活得像個野人。
深入高句麗腹地後,更有處處危機,稍有不慎便會丟了性命。
然秦琅不後悔做出這個決定,男兒立世,有所為有所不為,若是他心生膽怯仍舊縮在盛京安穩度日,就算是有舅舅的寵信和家族的蔭封,一輩子也不過是個紈絝膏粱子弟,渾渾噩噩在這世上走一遭。
這不是秦琅想要的,世上之事,有得就有舍,他不覺得遺憾。
目光朝著無垠的天際遠望,胸中仿佛藏有萬丈豪情,恨不得長嘯一聲才能紓解。
然很快,秦琅的目光就被一道眼熟的身影給吸引住了。
是替他與父親傳家書的腳夫。
眸光大亮,秦琅同父親知會了一聲,翻身下馬,將那腳夫帶進了自己的帳子裏。
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在這營州軍營中,秦琅還是起碼有個營帳的。
進了營帳,盔甲也未卸,隻往榻上一坐,便抬頭問那腳夫道:「信拿來吧。」
家中的信定然已經被腳夫交託到了父親的主帳中,而剩下的,便是他的了。
本以為自己隻是癡心妄想,卻沒想等來了希望。
腳夫專門在這等他,難道不是有戲嗎?
秦琅胸腔中仿佛又在湧動著熱血,他迫不及待。
腳夫看著貴人滿麵期待的臉,忍不住羞愧道:「公子恕罪,信沒能送出去,也沒有迴信,小人隻是迴來稟報一聲……」
腳夫有些惴惴不安,本就是收了人家的厚賞去辦的事,但卻什麽也沒成,心下愧疚是必然的。
「什麽,她連信都沒收?」
縱然秦琅設想過最壞的結果,但真正到了麵對的時候卻像是心髒被錐了一下,鋪天蓋地的失落感像潮水一般湧過來,讓他難以喘息。
腳夫是個將近三十的人,家中也有夫人,自然曉得貴人的心情,不過是少年情場失意罷了。
瞧著年紀也沒到及冠的年歲,腳夫覺得也是人之常情。
但承了人家的賞錢,腳夫定是要好好解釋的。
「公子不必如此傷懷,並不是那姑娘不收,而是那姑娘不在盛京,所以無法收下公子的信。」
秦琅一掃頹廢,來了精神道:「什麽叫不在盛京,她去了哪?」
腳夫就聽到的如實稟告道:「聽說是去了揚州。」
像是被戳到了肺管子一般,秦琅語氣一變。
明明寧家都調任盛京了,她怎麽還迴揚州?
還沾著零星血跡的指骨在腿上焦躁地敲擊著,思緒就像個無頭蒼蠅一般亂轉。
「去揚州作甚?」
「聽說是姑娘揚州的那邊有手帕交成婚了,姑娘要過去觀禮。」
腳夫幸道自己多打聽了幾句,若不然都不好交差。
果然,眼瞅著貴人恢復正常的臉色,腳夫心中誇讚自己做了個正確的決定。
腳夫是個敦厚老實的,既如此,自己也不好留著那豐厚的賞錢,掏出那沉甸甸的錢袋子,神色隱隱透出些不舍道:「既然沒有完成公子的囑託,那小人也不好厚著臉皮留著公子的賞錢,還請公子收迴吧。」
秦琅倒是不在意這幾個銅子,對著腳夫擺手道:「自個兒留著用花吧,你也算是為我和我秦家奔走了,這是你應得的,下去吧。」
腳夫喜上眉梢,千恩萬謝地出去了。
……
大軍又同高句麗戰了半月,皆是愈戰愈勇,將敵軍大的節節敗退,後來幹脆直接退守國都平城。
麵對虎狼一樣強悍的秦家軍,高句麗恐懼不已,但又不舍卑躬屈膝地稱臣,便又用起了曾經用過的小伎倆,那便是假意稱臣。
自前朝起,為了征伐高句麗,便出兵過許多次,但因為前朝積弱,庸帝主政,多數都是敗績,雖最後一場戰役勝了,但狡猾的高句麗隻是假意稱臣愚弄先朝,待庸帝的大軍一拔營離開,便又起了禍端,開始頻頻惹出事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待到馬蹄聲震天時,軍營大門早早敞開, 迎他們將軍歸來。
秦琅就落在父親身後迴來, 一身玄甲上早染滿了鮮血,看不出是自己的還是敵人的。
想來是經歷了一番搏殺, 不止是甲冑上沾了淋漓血跡,還有麵上, 也被劃出了幾道微微冒血的口子, 頭髮也是蓬亂沒有章法。
隨手抹了把麵上的塵土, 那張本來白皙的貴公子容顏也折了不少, 變得糙了不少, 也黑了不少, 哪還有曾經的翩翩公子風采。
跟來了這戰場,饒是秦琅便做了些心理準備, 但這幾月來還是讓他吃了不少苦頭。
沒有讓父親偏袒他,秦進也沒有去偏袒他,秦琅在這過的日子基本和普通士兵是一樣的, 戰場上衝鋒陷陣也是差不多, 秦進隻要確定小兒子死不了就行。
戰場不是那些個貴族公子常玩的馬球, 而上真刀實槍,會流血犧牲的地方, 小兒子既然千方百計地要跟來,秦進自然也不會哄著捧著,得叫他見了真章才行。
索性這兩月來,小兒子並沒有讓他失望,倒是咬牙堅持了下來,甚至越發的爭氣。
雖然大大小小也受了些傷,但上了戰場殺敵的將士,哪裏又能倖免,就算是自己,也沒什麽特殊。
馭馬進了軍營,秦琅仍是滿腔熱血,得勝後的餘韻尚且流淌在血液中久久揮之不去。
從第一次斬斷敵人的脖頸的顫慄到如今的遊刃有餘,秦琅花了兩月,再沒了當初的不適應。
不過行軍打仗確實艱苦,風餐露宿不說,尤其是在山野林子中,秦琅完全戒了盛京貴公子的派頭,活得像個野人。
深入高句麗腹地後,更有處處危機,稍有不慎便會丟了性命。
然秦琅不後悔做出這個決定,男兒立世,有所為有所不為,若是他心生膽怯仍舊縮在盛京安穩度日,就算是有舅舅的寵信和家族的蔭封,一輩子也不過是個紈絝膏粱子弟,渾渾噩噩在這世上走一遭。
這不是秦琅想要的,世上之事,有得就有舍,他不覺得遺憾。
目光朝著無垠的天際遠望,胸中仿佛藏有萬丈豪情,恨不得長嘯一聲才能紓解。
然很快,秦琅的目光就被一道眼熟的身影給吸引住了。
是替他與父親傳家書的腳夫。
眸光大亮,秦琅同父親知會了一聲,翻身下馬,將那腳夫帶進了自己的帳子裏。
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在這營州軍營中,秦琅還是起碼有個營帳的。
進了營帳,盔甲也未卸,隻往榻上一坐,便抬頭問那腳夫道:「信拿來吧。」
家中的信定然已經被腳夫交託到了父親的主帳中,而剩下的,便是他的了。
本以為自己隻是癡心妄想,卻沒想等來了希望。
腳夫專門在這等他,難道不是有戲嗎?
秦琅胸腔中仿佛又在湧動著熱血,他迫不及待。
腳夫看著貴人滿麵期待的臉,忍不住羞愧道:「公子恕罪,信沒能送出去,也沒有迴信,小人隻是迴來稟報一聲……」
腳夫有些惴惴不安,本就是收了人家的厚賞去辦的事,但卻什麽也沒成,心下愧疚是必然的。
「什麽,她連信都沒收?」
縱然秦琅設想過最壞的結果,但真正到了麵對的時候卻像是心髒被錐了一下,鋪天蓋地的失落感像潮水一般湧過來,讓他難以喘息。
腳夫是個將近三十的人,家中也有夫人,自然曉得貴人的心情,不過是少年情場失意罷了。
瞧著年紀也沒到及冠的年歲,腳夫覺得也是人之常情。
但承了人家的賞錢,腳夫定是要好好解釋的。
「公子不必如此傷懷,並不是那姑娘不收,而是那姑娘不在盛京,所以無法收下公子的信。」
秦琅一掃頹廢,來了精神道:「什麽叫不在盛京,她去了哪?」
腳夫就聽到的如實稟告道:「聽說是去了揚州。」
像是被戳到了肺管子一般,秦琅語氣一變。
明明寧家都調任盛京了,她怎麽還迴揚州?
還沾著零星血跡的指骨在腿上焦躁地敲擊著,思緒就像個無頭蒼蠅一般亂轉。
「去揚州作甚?」
「聽說是姑娘揚州的那邊有手帕交成婚了,姑娘要過去觀禮。」
腳夫幸道自己多打聽了幾句,若不然都不好交差。
果然,眼瞅著貴人恢復正常的臉色,腳夫心中誇讚自己做了個正確的決定。
腳夫是個敦厚老實的,既如此,自己也不好留著那豐厚的賞錢,掏出那沉甸甸的錢袋子,神色隱隱透出些不舍道:「既然沒有完成公子的囑託,那小人也不好厚著臉皮留著公子的賞錢,還請公子收迴吧。」
秦琅倒是不在意這幾個銅子,對著腳夫擺手道:「自個兒留著用花吧,你也算是為我和我秦家奔走了,這是你應得的,下去吧。」
腳夫喜上眉梢,千恩萬謝地出去了。
……
大軍又同高句麗戰了半月,皆是愈戰愈勇,將敵軍大的節節敗退,後來幹脆直接退守國都平城。
麵對虎狼一樣強悍的秦家軍,高句麗恐懼不已,但又不舍卑躬屈膝地稱臣,便又用起了曾經用過的小伎倆,那便是假意稱臣。
自前朝起,為了征伐高句麗,便出兵過許多次,但因為前朝積弱,庸帝主政,多數都是敗績,雖最後一場戰役勝了,但狡猾的高句麗隻是假意稱臣愚弄先朝,待庸帝的大軍一拔營離開,便又起了禍端,開始頻頻惹出事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