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和龍傲天一起建設祖國[快穿] 作者:遲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開始那幾個月都?是京北市發來的, 直到後來……兩個月前那封是從霍北省寄來的,半年前的是來自南雲省, 還有去年從疆信省收到的那封信,信上還有一股淡淡的馬糞味……
怪不得每次的地址都?不一樣,原來袁奕一直沒在學校。
以為自己?考上大學就能和?袁奕重逢,如今卻還是要天各一方。
不過?,她在這陌生的城市裏倒也不算是孤獨,畢竟袁建國還在學校裏呢。
叫了多年的袁叔,等幾個月後開學,就要改口叫學長了。
不得不說,袁建國來上學這幾年,可是給村裏掙足了麵子?:
《雜交水稻畝產超800公斤!超1億人口糧問題得到解決!》
《新型蔬菜化肥研發成功,病蟲害發生率降低30%》
《大豆革命:科學方法?有效提高大豆出?油率》
每一次農業方麵取得重大進步,都?會占據報紙的頭條版麵,而下麵的配圖裏絕對少不了袁建國的身影。
雖然?他隻是跟在陸必清身邊的學生,可一點不妨礙楊遠山拿著報紙跟別?村的村民吹噓。
「瞧瞧,我們村兒的大學生,可有出?息哩!」
母親趙翠花甚至還把相關的報導用剪刀剪下來,貼到了村長辦公室的牆上。
袁建國這三年來取得的成就不小,是陸必清先生最看?重的學生,聽?說陸必清先生下一個階段的海水稻研究計劃就要帶著他。
從工學院跑到農學院,幸好?楊麗腿腳夠快,否則差點連袁建國也見不到了。
天天在地裏曬著,袁建國的膚色黑了至少十個度,身材也變得瘦削。
他手裏的那隻行李箱三年沒有換過?,還是當年離開村子?時用的那隻,楊麗是靠著箱子?認出?了他。
「袁叔!」
隔著那一片麥田,楊麗用力地揮舞著雙臂。
袁建國轉過?身,認出?了那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麗丫頭?你咋來這兒了?」
楊麗說明了來意後,看?向了他手裏的那隻箱子?,問:「叔,你這是要去哪?」
袁建國:「去川烏參加一個學術交流會。」
說來也巧,他臨走時發現包裏少帶了些正在研究的麥種,這才來試驗田摘了些麥穗帶上。要是再晚那麽幾分鍾,他就要踏上去火車站的公交車了。
知道楊麗也考上了青華大學,袁建國由衷地為她高興。
「對了,趁著還沒開學,你要是沒地方去可以買張車票來川烏。」袁建國一邊說一邊從口袋裏拿出?紙筆,飛快地寫下了一個地址。
接過?那張紙條,楊麗疑惑地問道:「這是哪?」
袁建國:「馬上要完工的水電站,袁奕在那。」
——
楊麗對水電站沒什?麽概念,隻知道是建在水裏的大傢夥。
翻湧著泥漿的河水、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還有一群與河水搏鬥較勁的工人,這是楊麗所有能想像出?的畫麵……直到袁建國帶著她踏上了那一條蜿蜒的山路。
記憶裏,常江的波浪總是洶湧的,可山澗中的河流卻十分平靜,清澈的河水中還能看?到幾尾黑背的魚在來迴穿梭。
兩座山之間屹立著一座灰白色的建築,堅固的混凝土猶如一隻強有力的手,將上遊澎湃的河水攔截,隻有一條條涓流從那些閘門中流出?。
「這是袁奕設計的嗎?」看?著眼前這個大傢夥,楊麗驚訝地問道,「好?,好?神奇啊!」
仰望著這座百米高的建築,楊麗不知道該怎麽去形容它的壯觀。
與城市中的高樓大廈不同,矗立在水中的大壩更像是一麵屏障,一麵化腐朽為神奇的屏障。
能夠把洶湧的河水變得平緩,還能利用水去發電?不得不說,這絕對是她見過?最不可思?議的建築!
看?了眼手錶上的時間,袁建國隻是笑笑,「等會你就看?到什?麽才是真正的神奇了。」
今天是水電站正式投入使用的日子?,3台34萬千瓦機組將為周圍的城市源源不斷地提供電力,而這座100米高的水壩也會為下遊的城市帶來安穩的生活。
洪澇從今天開始,將不復存在。
倒計時10、9、8、7……3、2、1!
開閘,放水!
「唿!唿唿!」
隨著水壩上遊傳來的一聲?號響,水電站的鋼鐵閘門逐漸升起。
「嘩嘩!」
洶湧的河水帶著一股巨大的力量從水壩中噴湧而出?。
平靜的河流被注入了力量,腳下的路也在微微顫動。
湧出?的河水在空中激起了一片水霧,陽光下,架起了一座七色的彩虹橋。
水力帶動著大壩之中的發電機組,點亮了水壩上那一排排的白熾燈,眨眼間便連上了彩虹橋的一端。
彩虹橋的另一端是水壩上緩緩升起的那麵紅旗。
山風唿嘯、紅旗飄搖,耗時多年,偉大的勞動人民終於靠自己?的雙手降服了這一方的山水。
望著眼前的壯觀景象,楊麗想到了書?中的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古人所說的,今日她終於親眼見到了。
楊麗忽而有些明白,袁奕為什?麽會選擇來群山中造這樣的大傢夥。
因?為,這些矗立在江河中多年不倒的大壩,確實是世界上無比壯美的建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怪不得每次的地址都?不一樣,原來袁奕一直沒在學校。
以為自己?考上大學就能和?袁奕重逢,如今卻還是要天各一方。
不過?,她在這陌生的城市裏倒也不算是孤獨,畢竟袁建國還在學校裏呢。
叫了多年的袁叔,等幾個月後開學,就要改口叫學長了。
不得不說,袁建國來上學這幾年,可是給村裏掙足了麵子?:
《雜交水稻畝產超800公斤!超1億人口糧問題得到解決!》
《新型蔬菜化肥研發成功,病蟲害發生率降低30%》
《大豆革命:科學方法?有效提高大豆出?油率》
每一次農業方麵取得重大進步,都?會占據報紙的頭條版麵,而下麵的配圖裏絕對少不了袁建國的身影。
雖然?他隻是跟在陸必清身邊的學生,可一點不妨礙楊遠山拿著報紙跟別?村的村民吹噓。
「瞧瞧,我們村兒的大學生,可有出?息哩!」
母親趙翠花甚至還把相關的報導用剪刀剪下來,貼到了村長辦公室的牆上。
袁建國這三年來取得的成就不小,是陸必清先生最看?重的學生,聽?說陸必清先生下一個階段的海水稻研究計劃就要帶著他。
從工學院跑到農學院,幸好?楊麗腿腳夠快,否則差點連袁建國也見不到了。
天天在地裏曬著,袁建國的膚色黑了至少十個度,身材也變得瘦削。
他手裏的那隻行李箱三年沒有換過?,還是當年離開村子?時用的那隻,楊麗是靠著箱子?認出?了他。
「袁叔!」
隔著那一片麥田,楊麗用力地揮舞著雙臂。
袁建國轉過?身,認出?了那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麗丫頭?你咋來這兒了?」
楊麗說明了來意後,看?向了他手裏的那隻箱子?,問:「叔,你這是要去哪?」
袁建國:「去川烏參加一個學術交流會。」
說來也巧,他臨走時發現包裏少帶了些正在研究的麥種,這才來試驗田摘了些麥穗帶上。要是再晚那麽幾分鍾,他就要踏上去火車站的公交車了。
知道楊麗也考上了青華大學,袁建國由衷地為她高興。
「對了,趁著還沒開學,你要是沒地方去可以買張車票來川烏。」袁建國一邊說一邊從口袋裏拿出?紙筆,飛快地寫下了一個地址。
接過?那張紙條,楊麗疑惑地問道:「這是哪?」
袁建國:「馬上要完工的水電站,袁奕在那。」
——
楊麗對水電站沒什?麽概念,隻知道是建在水裏的大傢夥。
翻湧著泥漿的河水、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還有一群與河水搏鬥較勁的工人,這是楊麗所有能想像出?的畫麵……直到袁建國帶著她踏上了那一條蜿蜒的山路。
記憶裏,常江的波浪總是洶湧的,可山澗中的河流卻十分平靜,清澈的河水中還能看?到幾尾黑背的魚在來迴穿梭。
兩座山之間屹立著一座灰白色的建築,堅固的混凝土猶如一隻強有力的手,將上遊澎湃的河水攔截,隻有一條條涓流從那些閘門中流出?。
「這是袁奕設計的嗎?」看?著眼前這個大傢夥,楊麗驚訝地問道,「好?,好?神奇啊!」
仰望著這座百米高的建築,楊麗不知道該怎麽去形容它的壯觀。
與城市中的高樓大廈不同,矗立在水中的大壩更像是一麵屏障,一麵化腐朽為神奇的屏障。
能夠把洶湧的河水變得平緩,還能利用水去發電?不得不說,這絕對是她見過?最不可思?議的建築!
看?了眼手錶上的時間,袁建國隻是笑笑,「等會你就看?到什?麽才是真正的神奇了。」
今天是水電站正式投入使用的日子?,3台34萬千瓦機組將為周圍的城市源源不斷地提供電力,而這座100米高的水壩也會為下遊的城市帶來安穩的生活。
洪澇從今天開始,將不復存在。
倒計時10、9、8、7……3、2、1!
開閘,放水!
「唿!唿唿!」
隨著水壩上遊傳來的一聲?號響,水電站的鋼鐵閘門逐漸升起。
「嘩嘩!」
洶湧的河水帶著一股巨大的力量從水壩中噴湧而出?。
平靜的河流被注入了力量,腳下的路也在微微顫動。
湧出?的河水在空中激起了一片水霧,陽光下,架起了一座七色的彩虹橋。
水力帶動著大壩之中的發電機組,點亮了水壩上那一排排的白熾燈,眨眼間便連上了彩虹橋的一端。
彩虹橋的另一端是水壩上緩緩升起的那麵紅旗。
山風唿嘯、紅旗飄搖,耗時多年,偉大的勞動人民終於靠自己?的雙手降服了這一方的山水。
望著眼前的壯觀景象,楊麗想到了書?中的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古人所說的,今日她終於親眼見到了。
楊麗忽而有些明白,袁奕為什?麽會選擇來群山中造這樣的大傢夥。
因?為,這些矗立在江河中多年不倒的大壩,確實是世界上無比壯美的建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