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頁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 作者:蒙娜麗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他還不了我了,希望他在他想待的地方寫他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要忘了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楊廣篇》
我還是沒有選擇去死。
此時的我已經不是皇帝了,我被李淵關在了一處宅院,除了不能出去,我如今的生活比之從前也差不了多少。
不管我想要什麽他們總能滿足我。
我覺得諷刺,為何對我這麽仁慈,既仁慈,那為何要搶我最重要的東西?
很多時候我都想問問他,我想要皇位給不給我?
但我沒問,我又不傻,我知道對於一個當權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麽,是權力。
沒有一個當權者會忍受旁人覬覦自己的權力,也受不了自己的權力受哪怕一點點的威脅。
如今的日子也沒什麽不好。
他們或許是故意的,不管我問什麽,他們願意事無巨細地對我說起外麵的事情,起初我以為我能買通他們,後來我才發現,他們說的是外麵的人願意讓我聽的。
聽說李世民征戰高句麗失敗了。
他以為自己比我強到哪去了?
不過一個毛頭小子。
雖然那個幕中女子一再地誇讚李世民,可我並不覺得李世民能有多厲害。
他是碰上了好時候。
若不是我父皇做了那麽多的努力,他能有那麽好的機會嗎?
他怎麽不來問問我為什麽會輸給高句麗呢?
他就不怕重蹈我的覆轍嗎?
還是個毛頭小子!
《李世民篇》
關於高句麗的問題我思考了很久,也問了問身邊的人到底要不要出征高句麗。
大家一致認為不要輕舉妄動。
我知道他們都是擔心幕中女子所說的話應驗,其實我也一樣。
但是如果不打,我覺得我是會後悔的,隻是要打也不是現在。
現在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那就是處理我和太子之間的關係。
幕中女子說太子會變成一個悲劇,我很在意這事情,特別在意。
我也沒急,畢竟他還是個孩子,我隻每日去看他,然後認真地處理國事。
聽說楊廣那邊最近越來越不安分,總是要這要那的,如今還當自己是皇帝。
我靈機一動,開始叫人給他傳消息,讓他有點事做,他果然安分不少。
我讓人告訴他我東征高句麗失敗了,不出我所料,他很高興,也很慶幸,慶幸中還帶著一絲輕視。
本隻是為了找點樂子,可他這態度卻讓我心中積了一團火,這高句麗我非要拿下不可。
但我還是在心中告訴自己,現在還不是時候。
一日,我又去太子宮中,我發現太子拿著一本書正在發呆。
我強壓著心中怒氣走了上去。
他一見我,嚇得撲通跪在地上,全然沒了往日對我的親近勁,很奇怪。
「這好好的,是怎麽了?」我問他。
誰知他卻哭了,豆大的淚珠啪嗒啪嗒地就落在地上綻開水暈,我心中十分煩躁,竟有一些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我該作為一個父親將他哄起來,還是應該作為一個父皇斥責於他。
我沒說話,他像是更害怕了,哭得抽抽搭搭。
我看向一旁的宮人,眾人都低著頭看也不敢看我。
「哭什麽?」
也不知是不是我的語氣有點兇,他那小身子顫了一下,跑過來抱住了我的腿,說道:「父皇,不要殺兒臣,兒臣好乖的。」
我心猛地往下一沉,麵上卻不顯,將人抱到膝蓋上,問:「誰說父皇要殺你?」
「他們……他們說父皇要殺了我,就像扶蘇,就像劉據,我會像他們一樣死得很慘……嗝。」小孩兒打了個哭嗝,忙捂住了自己的嘴。
這對於一個太子來說確實有些沒有禮數,但我還記得坐在我腿上的是個孩子。
但我語氣實在無法軟下來。
我又問他:「誰說的?」
他垂著小腦袋不說話。
「你要隱瞞父皇?」
他還是沒有說話。
我當時便怒了,而後將東宮一行人全部下獄徹查,嚇得他哇哇大哭,隔了許久,我耳邊依舊縈繞著他的哭聲。
我開始懷疑自己,難道我真的不會教導孩子嗎?
我又仔細去想秦始皇,去想漢武帝,他們是如何教導扶蘇與劉據的呢,他們不是陪伴太少,不是少了親自教導嗎?
如今我每日督促,為何還是不行呢?
就在我憂慮難安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他突然來找我了。
他換了身衣裳,乖乖巧巧,若不是眼睛還紅通通的,我險些就想不起他白日裏哭鬧的模樣了。
他沖我行禮,一應禮節沒有一絲差錯。
我突然想起我的小時候,哪有他這般拘束?
我想,生來就是太子確實難了些,心裏不禁發軟。
可我還沒來得及開口,卻聽他道:「父皇,兒臣知道錯了,父皇別氣。」
我有些驚訝,其實氣那是因為我都不知道他錯在了哪裏,可我又忍不住地生氣,氣什麽我也根本說不清楚。
「你錯哪了?」我隻好這樣問他。
然後他告訴了我,跟他說那些大逆不道的話的人是哪個宮人,他一說我便明白了,不過後宮的一些小把戲,針對這麽小一個孩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楊廣篇》
我還是沒有選擇去死。
此時的我已經不是皇帝了,我被李淵關在了一處宅院,除了不能出去,我如今的生活比之從前也差不了多少。
不管我想要什麽他們總能滿足我。
我覺得諷刺,為何對我這麽仁慈,既仁慈,那為何要搶我最重要的東西?
很多時候我都想問問他,我想要皇位給不給我?
但我沒問,我又不傻,我知道對於一個當權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麽,是權力。
沒有一個當權者會忍受旁人覬覦自己的權力,也受不了自己的權力受哪怕一點點的威脅。
如今的日子也沒什麽不好。
他們或許是故意的,不管我問什麽,他們願意事無巨細地對我說起外麵的事情,起初我以為我能買通他們,後來我才發現,他們說的是外麵的人願意讓我聽的。
聽說李世民征戰高句麗失敗了。
他以為自己比我強到哪去了?
不過一個毛頭小子。
雖然那個幕中女子一再地誇讚李世民,可我並不覺得李世民能有多厲害。
他是碰上了好時候。
若不是我父皇做了那麽多的努力,他能有那麽好的機會嗎?
他怎麽不來問問我為什麽會輸給高句麗呢?
他就不怕重蹈我的覆轍嗎?
還是個毛頭小子!
《李世民篇》
關於高句麗的問題我思考了很久,也問了問身邊的人到底要不要出征高句麗。
大家一致認為不要輕舉妄動。
我知道他們都是擔心幕中女子所說的話應驗,其實我也一樣。
但是如果不打,我覺得我是會後悔的,隻是要打也不是現在。
現在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那就是處理我和太子之間的關係。
幕中女子說太子會變成一個悲劇,我很在意這事情,特別在意。
我也沒急,畢竟他還是個孩子,我隻每日去看他,然後認真地處理國事。
聽說楊廣那邊最近越來越不安分,總是要這要那的,如今還當自己是皇帝。
我靈機一動,開始叫人給他傳消息,讓他有點事做,他果然安分不少。
我讓人告訴他我東征高句麗失敗了,不出我所料,他很高興,也很慶幸,慶幸中還帶著一絲輕視。
本隻是為了找點樂子,可他這態度卻讓我心中積了一團火,這高句麗我非要拿下不可。
但我還是在心中告訴自己,現在還不是時候。
一日,我又去太子宮中,我發現太子拿著一本書正在發呆。
我強壓著心中怒氣走了上去。
他一見我,嚇得撲通跪在地上,全然沒了往日對我的親近勁,很奇怪。
「這好好的,是怎麽了?」我問他。
誰知他卻哭了,豆大的淚珠啪嗒啪嗒地就落在地上綻開水暈,我心中十分煩躁,竟有一些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我該作為一個父親將他哄起來,還是應該作為一個父皇斥責於他。
我沒說話,他像是更害怕了,哭得抽抽搭搭。
我看向一旁的宮人,眾人都低著頭看也不敢看我。
「哭什麽?」
也不知是不是我的語氣有點兇,他那小身子顫了一下,跑過來抱住了我的腿,說道:「父皇,不要殺兒臣,兒臣好乖的。」
我心猛地往下一沉,麵上卻不顯,將人抱到膝蓋上,問:「誰說父皇要殺你?」
「他們……他們說父皇要殺了我,就像扶蘇,就像劉據,我會像他們一樣死得很慘……嗝。」小孩兒打了個哭嗝,忙捂住了自己的嘴。
這對於一個太子來說確實有些沒有禮數,但我還記得坐在我腿上的是個孩子。
但我語氣實在無法軟下來。
我又問他:「誰說的?」
他垂著小腦袋不說話。
「你要隱瞞父皇?」
他還是沒有說話。
我當時便怒了,而後將東宮一行人全部下獄徹查,嚇得他哇哇大哭,隔了許久,我耳邊依舊縈繞著他的哭聲。
我開始懷疑自己,難道我真的不會教導孩子嗎?
我又仔細去想秦始皇,去想漢武帝,他們是如何教導扶蘇與劉據的呢,他們不是陪伴太少,不是少了親自教導嗎?
如今我每日督促,為何還是不行呢?
就在我憂慮難安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他突然來找我了。
他換了身衣裳,乖乖巧巧,若不是眼睛還紅通通的,我險些就想不起他白日裏哭鬧的模樣了。
他沖我行禮,一應禮節沒有一絲差錯。
我突然想起我的小時候,哪有他這般拘束?
我想,生來就是太子確實難了些,心裏不禁發軟。
可我還沒來得及開口,卻聽他道:「父皇,兒臣知道錯了,父皇別氣。」
我有些驚訝,其實氣那是因為我都不知道他錯在了哪裏,可我又忍不住地生氣,氣什麽我也根本說不清楚。
「你錯哪了?」我隻好這樣問他。
然後他告訴了我,跟他說那些大逆不道的話的人是哪個宮人,他一說我便明白了,不過後宮的一些小把戲,針對這麽小一個孩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