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和年間。


    元稹也覺得這個故事是不錯的,值得一寫。


    但是若是說非要寫,或許兩人沒有成親已有了婚約相逢會不會更好呢?


    想要重聚,可是礙於世俗倫理,最終也還是遺憾分離。


    元稹也不知不覺地被幕中女子的想法帶走了,也認為兩人既有了家室就該好好過好當下的生活,不必再執拗於過去。


    而他要寫的不是兩人的戀戀不捨,而是兩人的釋懷,隻需讓看的人不舍就夠了。


    【公元1153年,紹興二十三年,陸遊在臨安參加進士考試,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但是因為秦檜覺得陸遊的成績超過了自己的孫子大為不悅,甚至想降罪考官,第二年更是指使主考官不要錄取陸遊,陸遊因此仕途不順。】


    【陸遊應該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因為秦檜作為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他真的太不可一世了,太猖狂了,根本不怕被陸遊知道,陸遊除了無語似乎也確實沒有辦法,後來他自己也在詩中寫到過這件事情,直到公元1155年,紹興二十五年,秦檜離世,陸遊終於看到了陽光,說來咱們也算是為陸遊捏一把汗,他這但凡再早幾年參加科舉,我估計也是在朝堂上受欺負的,不過沒有人能知道真是那樣的話是什麽結局。】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陸遊當然知道這件事情。


    哪怕自己會在朝堂之上受到欺壓,那也不是自己的考試被人隨意踐踏的理由。


    即便那麽多年過去了,陸遊心中依舊是介懷的。


    他認為若是沒有秦檜,南宋朝堂說不定早就穩定下來了。


    【我這樣猜測的依據是他在官場的一些做法,站在秦檜的角度來說可能就是他的話是沒一句想聽的,當然了秦檜並沒有讓這樣的事情有機會發生。】


    【一開始還好,他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深受百姓愛戴,像他這樣的就很適合待在基層,在基層做比較大的官,這樣一來,能做實事,也不怕得罪人,尤其是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下,後來他就被調入了京師,他也不怕得罪人,但現在麵對的對手可不是他能對抗的了。】


    對抗?


    怎麽聽幕中女子的意思,他好像很愛跟人對抗似的。


    陸遊覺得自己從來也沒有要把誰當作自己的對手過,他隻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難道做錯了還不能讓人說嗎?


    事實是,似乎許多人都是不願意聽到自己的錯的。


    【他上書說不是宗室外戚的,就算是有功也不應該被隨意加封王爵,這在我們的印象中,應該就是異姓王的那種吧,但是大家想一下這個時候是什麽時候呢,還是宋高宗的時期,南宋的局勢其實還並不怎麽好,靖康之難的時候,很多人都被俘虜,宋氏皇室可能折了大半,而宋高宗的身邊就剩了當年的一些可能並不是很受寵的官員。】


    【而那些官員好不容易有了出頭的機會,在古代,誰不希望加官進爵呢?陸遊隨隨便便一句話就想斷他們的一條路,不管陸遊有沒有成功,我想他們都會對陸遊不喜。】


    關於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能理解陸遊。


    若是誰都能封王,那天下不是亂了套了嗎?


    尤其是秦漢時期的人們,他們早已經見識過那些諸侯王的威脅,最是能體會。


    然而對於剛開國的帝王來說,封王封爵是最好拉攏的手段之一,確實能省不少的事情。


    【後來又因為高宗喜歡玩一些珍惜玩物,陸遊又說高宗「虧損聖德」,就估計又得罪了大領導,很多時候這樣的諫官碰上好麵子的皇帝可能不會有什麽事,皇帝甚至會虛心接受他的建議,但是沒有人不喜歡聽好話的,你要麽別有一點點錯,要不然就隻有被踢走的份。】


    【古代帝王真正因為愛才容忍這樣諫官的太少,甚至不如咱們現代社會的霸總們,大概是因為思想的不同啊,古代君權至上,皇帝就是最大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這句話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但是霸總們雖然地位也很高, 可思想上來說應該接受性還是要強一點,畢竟皇帝隻有一個,但霸總卻有很多。】


    【更何況,他可是趙構誒,我從不覺得趙構是一個多好的皇帝。】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趙構:「……」他不要臉麵的嗎?


    他真不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


    這個皇帝也太難當了,不想當了。


    看到那麽多禪讓的帝王,趙構心中已經隱隱有了這樣的想法,這爛攤子誰愛要誰要。


    【當時南宋有個名將楊存中,他和嶽飛同樣對宋朝忠心不二,但是那時候他恩寵正盛,於是陸遊就上書說他掌管禁軍權力太大,這種不管是誰,帝王一聽到權力太大多半心裏都會不舒服,會有所猜忌,於是高宗聽了陸遊的話,就罷免了楊存中,給他降了職。】


    【從這兒可以看得出來,陸遊在官場上真的是個不管不顧的人,就是不管對方是什麽人,他隻看事情的對錯,他認為這事情影響到了君權,他就上書,我很有理由相信,要是他和秦檜同朝為官恐怕他也會這樣跟秦檜硬剛,然後下場可能比嶽飛還要悲壯。】


    秦檜已死,嶽飛想自己不會再有那般結局。


    如今他便紮根在這戰場,北方一日不收復,他就一日不迴朝。


    終有一日,不是他死,就是他帶著好消息迴到朝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