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扶月想,女子真的是太苦了。


    她從小在村裏就是這樣看著女子過來的。


    在那些姐姐嬸嬸那裏,她總能聽到這樣一句話,女人啊,本來就該這樣那樣。


    女人怎麽了?


    為何女人就理所應當地該做什麽呢?


    她在村裏見得多了,夫妻成親,沒有孩子那都是女人受苦的,可有了孩子受苦的還是女人。


    以前她就在想,為何自己要是個女人呢?


    如今見了幕中女子,她才發現原來也不是所有女人都是那樣的,她可真想去看看那後世的女子男子到底是何樣的。


    【但是後來的唐婉又改嫁了,如果真是不能生孩子,那別人家不一定會娶吧。這其實也是女子的悲哀,仿佛女子結婚就是為了完成生育的任務,很多時候自己的人生都得不到保障也得去生孩子,我感覺這時候的孩子已經不再是幸福的延續,而隻是人類的繁衍罷了。】


    這話戳中了古代許多女子的內心。


    她們很早很早以前甚至還是一個姑娘時,就已經知道女人到了婆家就要生孩子,生了孩子就可以母憑子貴熬出頭了。


    那個時候她們就以為生了孩子就是幸福。


    可是後來呢?


    她們生了孩子,臉上布上了細紋,男人不再願意同枕而眠,他們身邊有了更加可人的妾室。


    自己雖有孩子把持著地位,可幸福嗎?


    【而在劉克莊的《後村先生大全集》中又是這麽說的「二親恐其惰於學也,數譴婦。」是說陸遊的父母擔心他因為沉迷女色而荒廢了學業,所以把唐婉給趕走了,這就更讓人難以理解了,你怕自己兒子為色所迷,那你管兒子啊,怪女子幹什麽?而陸遊「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就很離譜,我們也說不好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是真的那陸遊還真就活該「五十猶臒儒」。】


    雖然陸遊這事情,幾乎沒什麽人知道是真還是假。


    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多多少少地見識過這樣的事情,他們似乎都已經習慣了。


    可是現在不管男子女子,心中都陷入了懷疑,確實,女子又做錯了什麽呢?


    隻要不是那等子刻意勾引的,怎麽能怪到女子身上呢?


    這唐婉該不會是整日纏著陸遊不讓人讀書吧?


    【如果這兩人的記載是真的,雖然我們不認同,但其實也是能理解陸遊的,他在當時的那個年代裏作為一個儒家學子,深信千百年來儒家的那一套規矩,不敢忤逆父母,所以造成了他們兩人之間的悲劇,如果他忤逆了父母,非要和唐婉在一起,他的名聲在那個時候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可能人到中年、老年,陸遊再迴過來看當時的自己,他也許也會後悔,當時那點名聲算得了什麽呢?不過更多的他也可能隻是遺憾,因為古代人真正對儒家深信不疑的人他們對於君主對於尊長那是無條件的遵從,他們很大程度上不會覺得自己遵從父母的意思有什麽不對,即便對方是錯的,隻嘆一句無緣罷了。】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陸遊沒想到自己的心思這麽容易就被人猜中了。


    他確實是不知當時該如何做的,或許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依舊會做這樣的選擇。


    在他這裏,他就是認為遵從父母沒什麽不對的。


    【在這裏我們是批評儒家思想,但這並不代表我就認為儒家的思想一定就是錯的,咱們看一下陸遊這樣的思想的淵源來自於哪裏,我們之前提到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論語·顏淵》,看起來是體現的一種嚴格的等級製度,但是細讀原文咱們會發現它的真正含義是,君主要有做君主的樣子,臣子要有做臣子的樣子,父子之間亦然。】


    【那為什麽人們會認為兒子要有的樣子就是聽從父親的話呢,這還要追尋到董仲舒,董仲舒在解讀儒家學說是進行了很多的歸納總結和創新,這其中就有咱們常說道的三綱五常,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類的內容,而董仲舒他是一個思想家他更是一個政治家,所以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思想控製。】


    許多人其實已經隱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他們也並不想自己的思想受到控製,所以他們不得不多加思考。


    這一思考,還真發現了點問題。


    似乎董仲舒的這觀點與孔子的觀點是不同的。


    乍一看似乎相同,細想之下卻發現差了好多。


    【當然了,董仲舒有很多的觀點,不止咱們提到的這一點,而且他的很多觀點都是具有時代進步意義的,但是咱們不能全盤接收,我覺得單從這君臣父子的思想這一點來說,他的做法其實和秦始皇燒書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都是為了控製人的思想,隻是董仲舒的方法更為溫和,秦始皇是棄了百家隻要技術,董仲舒是棄了百家隻要儒家,假如咱們把秦始皇留下的那些什麽醫藥種植的書籍換成儒家的這些經典,那不就是差不多的嗎,隻是他們重視的東西不同罷了。】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一時間,百姓們都炸了。


    什麽?


    這能一樣嗎?


    眾人總覺得似乎有點問題,可真要他們說,他們又說不出哪裏有問題。


    這幕中女子是在強詞奪理嗎?可是說得好有道理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