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頁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 作者:蒙娜麗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本事還愛跟他反著來的,不如早點滾。
【呂雉這個人其實也是有著傳奇一生的,她本來是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後來卻嫁給了還是個混子的劉邦,怎麽也算是下嫁,先是跟著劉邦吃苦,後來劉邦起事,又跟著劉邦顛沛流離,好不容易熬出頭成了皇後,劉邦又變了心,還要廢了自己的兒子立別人的兒子為太子,呂後怎麽能忍?雖然這兒劉邦說了是因為劉盈太過於軟弱,可是我覺得肯定也跟戚夫人有點關係,別說劉邦沒那麽昏庸,那古往今來為色所迷的男人還少嗎?但是肯定也不能全怪戚夫人,劉邦若是不變心誰能逼著他呢?】
【而且劉盈性格軟弱,那不是父母應該反思的問題嗎,在這兒呂後的強勢和劉邦的忽視都是重要原因。】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劉邦確實覺得劉盈有些不是那麽適合太子之位。
可他當然也知道這些年呂家的功勞。
這時候他怎麽也不可能對呂家下手,但是呂雉,她如何能那樣做呢?
如今最好的辦法大概是他能讓自己的兒子們都強大起來,要讓他們懂得及時壓製住有些膨脹的勢力。
這是他從前忽視的問題。
【而呂後執政後她被詬病的點還有什麽呢,就是她重用外戚和宦官,而她為什麽要重視外戚和宦官,重視外戚可以理解,提拔自家人嘛,那宦官呢,結合起來看,這事情並不簡單,因為當時她麵對一個什麽樣的局麵,不就是想削藩嗎?郡國並行從出現開始就是準備覆滅的,歷史的倒退絕不可能,這叫什麽,適當地放鬆才能更好地拉緊,從分封製一下子到郡縣製讓人難以接受,那就過渡一下。當然了,這其中肯定也有想要更好地掌權的原因在裏麵。】
現在心情最複雜的除了宮裏的兩位就是這些諸侯王們了。
他們的出現就是準備覆滅?
其實很多人先時確實還有些蠢蠢欲動的,誰不想要那個位置呢,可是聽著幕中女子說了漢朝的歷史,他們大多歇了心思。
可這如今的情況,該怎麽辦呢?
【除此之外,呂後休養生息,無為而治,恢復舊典,鼓勵藏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
【所以總結下來就是我覺得司馬遷對於呂後的評價不是那麽客觀,但是站在司馬遷的角度和當時的社會現狀來看,也能夠理解他為什麽要這麽寫。】
第216章
司馬遷
【呂後過後就是漢文帝劉恆了,劉恆這個人的人生也很奇特,人在家中坐,帝位天上來。】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今日大家接收到的令人驚訝的消息實在是太多了。
漢文帝,他們早已聽說,而且幕中女子說過,這是個好皇帝,沒想到竟是劉恆。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同樣是陛下的孩子,可是這母家不同,皇子的地位也是不同的。
他怎麽就做了皇帝了呢?
【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母親薄姬,算是搶來的俘虜,並不怎麽受寵,所以在呂後專權的這些年裏,他和他母親都沒什麽存在感,他在八歲的時候就被立為代王,封地在晉陽,在晉陽的時候他腳踏實地踐行呂後所說的「與民休息」的政策,把自己的小國家管理得紅紅火火的。】
【這就應了那句老話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那劉邦有那麽些個兒子,漢惠帝也有那麽些個兒子,為什麽最後就劉恆得了這個皇位了呢,這還得從呂後說起,雖然我們說呂後的功績被輕視了,但是她做的那些不好的事也確實存在,她剷除異己,扶持自己的人,先後立了劉盈的兩個兒子為皇子,在呂氏覆滅的時候,當時的皇帝是劉盈兒子劉弘,大臣們都說劉弘不是劉盈親生的,並且認為漢惠帝的兒子都不是他親生的,而是呂家的人,所以要另立新皇,找來找去,誒,代王不錯,管理國家管得好,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漢文帝。】
眾人怎麽就沒能聽得明白呢?
漢惠帝的兒子都不是他親生的?
古往今來,這後宮之中確實會有一些令人難以接受的齷齪事情。
皇子被換的事情也不是沒有。
但是若是所有的皇子都被換掉那怎麽可能呢?
即便呂後,當也不可能這麽做吧。
【但是劉盈到底有沒有自己的兒子呢,這個我們就很難說了,因為劉盈早逝,那就說明他的身體是不怎麽好的,身體不怎麽好的話沒有兒子似乎也正常,但是如果所有的兒子都是呂後抱給他的那也太可怕了,我覺得不是太可信,不過這個也沒啥證據,爭論也沒意思,反正最後就是皇位被代王撿了漏 。】
劉邦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孫的命運迴事這般。
對於誰繼承自己的皇位,他相信自己心中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可是自己百年之後也根本管不了那麽多。
如此說來,也算是大漢好命了,一個撿漏的帝王,也讓大漢變得更好了。
【漢文帝果然就沒有辜負大臣們的信任,一般來說這些大臣不一定都是真心覺得代王適合做漢朝的皇帝,什麽意思呢,就是我覺得這些大臣裏麵可能也是有不是真心為國的人,或者說他們選擇代王也是有一定的私心的,比如說更好控製,比如說跟自己家沒有什麽過節,但就是這陰差陽錯之下選出來的皇帝創造出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的第一個盛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呂雉這個人其實也是有著傳奇一生的,她本來是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後來卻嫁給了還是個混子的劉邦,怎麽也算是下嫁,先是跟著劉邦吃苦,後來劉邦起事,又跟著劉邦顛沛流離,好不容易熬出頭成了皇後,劉邦又變了心,還要廢了自己的兒子立別人的兒子為太子,呂後怎麽能忍?雖然這兒劉邦說了是因為劉盈太過於軟弱,可是我覺得肯定也跟戚夫人有點關係,別說劉邦沒那麽昏庸,那古往今來為色所迷的男人還少嗎?但是肯定也不能全怪戚夫人,劉邦若是不變心誰能逼著他呢?】
【而且劉盈性格軟弱,那不是父母應該反思的問題嗎,在這兒呂後的強勢和劉邦的忽視都是重要原因。】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劉邦確實覺得劉盈有些不是那麽適合太子之位。
可他當然也知道這些年呂家的功勞。
這時候他怎麽也不可能對呂家下手,但是呂雉,她如何能那樣做呢?
如今最好的辦法大概是他能讓自己的兒子們都強大起來,要讓他們懂得及時壓製住有些膨脹的勢力。
這是他從前忽視的問題。
【而呂後執政後她被詬病的點還有什麽呢,就是她重用外戚和宦官,而她為什麽要重視外戚和宦官,重視外戚可以理解,提拔自家人嘛,那宦官呢,結合起來看,這事情並不簡單,因為當時她麵對一個什麽樣的局麵,不就是想削藩嗎?郡國並行從出現開始就是準備覆滅的,歷史的倒退絕不可能,這叫什麽,適當地放鬆才能更好地拉緊,從分封製一下子到郡縣製讓人難以接受,那就過渡一下。當然了,這其中肯定也有想要更好地掌權的原因在裏麵。】
現在心情最複雜的除了宮裏的兩位就是這些諸侯王們了。
他們的出現就是準備覆滅?
其實很多人先時確實還有些蠢蠢欲動的,誰不想要那個位置呢,可是聽著幕中女子說了漢朝的歷史,他們大多歇了心思。
可這如今的情況,該怎麽辦呢?
【除此之外,呂後休養生息,無為而治,恢復舊典,鼓勵藏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
【所以總結下來就是我覺得司馬遷對於呂後的評價不是那麽客觀,但是站在司馬遷的角度和當時的社會現狀來看,也能夠理解他為什麽要這麽寫。】
第216章
司馬遷
【呂後過後就是漢文帝劉恆了,劉恆這個人的人生也很奇特,人在家中坐,帝位天上來。】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今日大家接收到的令人驚訝的消息實在是太多了。
漢文帝,他們早已聽說,而且幕中女子說過,這是個好皇帝,沒想到竟是劉恆。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同樣是陛下的孩子,可是這母家不同,皇子的地位也是不同的。
他怎麽就做了皇帝了呢?
【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母親薄姬,算是搶來的俘虜,並不怎麽受寵,所以在呂後專權的這些年裏,他和他母親都沒什麽存在感,他在八歲的時候就被立為代王,封地在晉陽,在晉陽的時候他腳踏實地踐行呂後所說的「與民休息」的政策,把自己的小國家管理得紅紅火火的。】
【這就應了那句老話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那劉邦有那麽些個兒子,漢惠帝也有那麽些個兒子,為什麽最後就劉恆得了這個皇位了呢,這還得從呂後說起,雖然我們說呂後的功績被輕視了,但是她做的那些不好的事也確實存在,她剷除異己,扶持自己的人,先後立了劉盈的兩個兒子為皇子,在呂氏覆滅的時候,當時的皇帝是劉盈兒子劉弘,大臣們都說劉弘不是劉盈親生的,並且認為漢惠帝的兒子都不是他親生的,而是呂家的人,所以要另立新皇,找來找去,誒,代王不錯,管理國家管得好,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漢文帝。】
眾人怎麽就沒能聽得明白呢?
漢惠帝的兒子都不是他親生的?
古往今來,這後宮之中確實會有一些令人難以接受的齷齪事情。
皇子被換的事情也不是沒有。
但是若是所有的皇子都被換掉那怎麽可能呢?
即便呂後,當也不可能這麽做吧。
【但是劉盈到底有沒有自己的兒子呢,這個我們就很難說了,因為劉盈早逝,那就說明他的身體是不怎麽好的,身體不怎麽好的話沒有兒子似乎也正常,但是如果所有的兒子都是呂後抱給他的那也太可怕了,我覺得不是太可信,不過這個也沒啥證據,爭論也沒意思,反正最後就是皇位被代王撿了漏 。】
劉邦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孫的命運迴事這般。
對於誰繼承自己的皇位,他相信自己心中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可是自己百年之後也根本管不了那麽多。
如此說來,也算是大漢好命了,一個撿漏的帝王,也讓大漢變得更好了。
【漢文帝果然就沒有辜負大臣們的信任,一般來說這些大臣不一定都是真心覺得代王適合做漢朝的皇帝,什麽意思呢,就是我覺得這些大臣裏麵可能也是有不是真心為國的人,或者說他們選擇代王也是有一定的私心的,比如說更好控製,比如說跟自己家沒有什麽過節,但就是這陰差陽錯之下選出來的皇帝創造出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的第一個盛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