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許多百姓完全不在意秦朝是不是會滅亡了,他們隻想知道這趙高的結局是如何的。


    他還能有後路,那就真的可笑了。


    【我們後麵看《高祖本紀》就知道,他殺了胡亥之後,給劉邦傳信想要平分天下,能不能成這是後話,反正他有這個打算。】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劉邦冷笑,就他?配嗎?


    輪到誰,也輪不到他。


    【胡亥開始懷疑趙高,趙高就發動瞭望夷宮之變,這其實已經是明晃晃的謀反了,然而這個時候胡亥還心存僥倖,「二世曰:『吾願得一郡為王。』弗許。」他意思就是讓位隻做一個郡王,沒有被允許,「『願為萬戶侯。』弗許。」而後他又說願意做一個普通老百姓,自然還是被拒絕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這樣的結局,眾人毫不意外。


    趙高怎麽可能讓他茍活?


    還想當郡王,簡直是白日做夢。


    【趙高這一次隻是要他死,第一這是趙高給劉邦的誠意,第二個胡亥在,他想要成事那就很容易被拒絕,第三還是胡亥和他已經不是一條心了,說不好胡亥就會惱羞成怒而反撲,當然是殺了更讓人省心。】


    沒人可憐胡亥。


    他的可恨遠遠大於他的可憐。


    【胡亥死了,趙高立子嬰為秦王,而子嬰和大多數的秦國人一樣肯定是不滿趙高的,於是設計殺了趙高,趙高千萬謀算,從秦始皇算計到胡亥再到子嬰,做了那麽多,終成了一場空,但是沒有人會為此惋惜,哪怕他曾經為嬴政做了那麽多年的助手,我們隻會覺得他死得太容易了。】


    眾人皆以為然。


    不隻是幕中女子說的,就是先時陛下處死趙高也是過於輕鬆了。


    他這樣的人,遭受什麽樣的酷刑都不為過。


    【子嬰的皇帝隻當了一個多月,後來見大勢已去,他就投降了劉邦,但是在投降劉邦之後,劉邦的手下建議殺了子嬰,劉邦怎麽說的呢?「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所以他留下了子嬰的一條命,但是子嬰並沒有安然無恙地活下來。】


    嬴政皺眉。


    為何,難道是這劉邦出爾反爾嗎?


    若他是劉邦,能容得下子嬰嗎?恐怕也難。


    【一個多月後,項羽入鹹陽,大屠殺、燒宮室,子嬰自然沒有逃過這場浩劫。】


    【仿佛上一秒我們還在看著「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威震四海。1」下一秒秦國就無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就如同曇花一現匆匆落幕,然而這其中卻包含了許多令如今的我們依舊為之動容的各種事件。】


    眾人心已經沉入穀底。


    他們才是啊,他們與陛下一起看著這秦國建立,怎麽這麽快就告訴他們要亡了呢?


    這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哪怕他們知道陛下如今儼然已經變了,以後的日子隻會越來越好。


    可還是很難不對幕中女子所說的那段歷史傷感。


    【即便秦朝早早地滅了,我們也得承認那是一個偉大的不可或缺的朝代。】


    【然而,秦朝結束了,但是《秦始皇本紀》還沒有就此結束,我們來看看司馬遷接下來說了些什麽。】


    【「此後五年,天下統一於漢。」這是整個秦朝的最後一句話。】


    這一天還是來了。


    其實也明白千秋萬代有多難,可是嬴政是真的沒有想到結束的那一天會來得這麽快。


    這裏麵有他的責任,他是該好好反思。


    過去的一切榮耀今日都像是被踩進了泥土。


    但嬴政相信,上天既然給了他再來的機會,那他就一定能夠成功。


    【其後就是對於秦朝的 總結,這就是他的史書與其他的史書最大的不同,裏麵他自己的觀點也占了挺大篇幅的,內容還比較多,也比較複雜,咱們今天就隨便說點。】


    【司馬遷借用賈誼的話說:「三主惑而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意思是說秦始皇、胡亥、子嬰這三個自秦朝建立後的三個領導者胡塗,一生都沒能真正覺悟,亡,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眾大臣巴不得把頭搖成撥浪鼓。


    即便是如今的陛下,那也不是胡亥能比的,他們絕不同意將他二人相提並論。


    哪怕胡亥是陛下之子。


    【司馬遷說這些其實已經是在警示後人了,畢竟這樣的書,秦朝人看不到,隻有以後的人看得到。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他是沒有必要刻意去褒揚或者貶低秦朝的。】


    沒錯。


    這也是眾人信《史記》的原因,沒有必要騙他們才是。


    而且幕中女子說了這可是私史。


    【而賈誼說的這句話,他也給出了論據。】


    【他說:「秦王足己不問,遂過而不變。」秦始皇滿足於自身的功績,而不管其他的人,錯了也不改,一錯到底。我個人認為這個評價還是比較客觀的,我們看得出來嬴政其實是一個很自大自負的人,這其實是很多帝王的通病,那些沒有什麽功績的垃圾皇帝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建立千秋偉業的始皇陛下,但是過於自我確實是個毛病,也確實影響了他的判斷。】


    嬴政明白她想說的是什麽,是想說讓他能夠更好地去體恤他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