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百姓們富裕的時候,這些規矩他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現在遇到了饑荒,他們還要守那些規矩就不行了。


    再加上自己也變了,就更是讓他們的處境更難。


    所以即便自己成為天底下最厲害的這個人,他們依舊憎恨自己。


    【當這些百姓的基本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當然也會思考原因,而他們的見識不可能讓他們知道這樣的氣候異常是正常現象,他們思考不出結果那麽就會寄希望於神秘的上天,這是不好的現象,那一定是上天的懲罰,懲罰誰,不可能是他們,因為他們什麽也沒做,那一定就是秦始皇,就是因為他的暴行,得到了上天的懲罰,殃及的卻是他們這些人。】


    所以不能有暴行。皇帝們的第一反應。


    不出事就已經被百姓記恨了,若是再出個什麽事,不是他們的錯也得怪到他們身上。


    其實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隻不過很多人都有著僥倖心理罷了。


    而且他們都坐到那個位置了還要讓自己憋屈那不是可笑嗎?


    殊不知,皇位是最難坐的。


    【如果這些百姓們讀的書多,知道權力相爭的那些陰謀,知道科學知識,那麽這時候他們就會更加理智,他們會想辦法去解決氣候異常帶來的影響,比如說天冷了就蓋大棚,而不是求神拜佛怪陛下。但是那個時候不僅是他們,就連嬴政都不懂這個道理,要不然怎麽會有焚書之事呢?】


    嬴政更加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認幕中女子說的是對的。


    若是這些百姓都失去了辨別是非的能力,他們都成為為自己做事的工具,那如果他們遇到了自己沒來得及規定的事情,他們便不知該如何解決,天下便亂了。


    這個李斯,真是害苦了他。


    【我們也能理解百家爭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周王朝的挖掘,這並不是一個帝王想看到的局麵,但是周王朝的瓦解是百家爭鳴直接造成的嗎?那顯然不是,整個世界都在發展,而他們止步不前甚至倒退,那滅亡是必然的事情。】


    【在社會中聽到不同的聲音,應該先思考一下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聲音,這樣的聲音是一種倒退嗎?如果不是,那是不是自己的進步滯後了呢?最難改變的就是人,你連自己都改變不了,你還企圖去改變他人,現實嗎?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說的要想著融入環境,而不是改變環境,因為環境的主體是人,你有道理你可以成為其中的領先者,但領先者勢必會遭受許多的懷疑,但別妄圖去改變前進著的人們,因為那就是「逆天而行」,是不可為的。】


    春秋戰國的眾人好像都懂了。


    如今的這些爭論是一種推動發展的進步,他們要做的並不是迴到周朝建立之初,而是創建一個比那時更好的社會。


    因為歷史永遠是前進的,像秦朝燒了那些書妄圖讓人們迴到曾經沒有那些知識的年代,就是倒退,就是不可行。


    什麽是以史為鑑,推陳出新,是這個道理啊!


    【嫪毐事件之後,呂不韋被罷官,太後被送到了雍地囚禁。另外還有很多人懷疑,其實呂不韋、嫪毐、趙姬的事情嬴政早就知道,以他的心思城府,我覺得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像他在趙國受的苦當時他可也沒怎麽反抗,但是都一個個地教訓迴來了,他具備了一個古代成功人士百分之九十的優點,其中能夠忍受屈辱也是一條,他在剛即位時,並沒有什麽權力,所以這時候他做的事情也是不多,至少在史籍上我們了解到的很少,或許並不是他沒做,而是他在韜光養晦。】


    這些事情歷來都是人們喜歡討論的。


    秦始皇在掌權之前到底做了什麽,為何後來的他能夠如此迅速地統一六國?


    為何後來統一後,他又會那般荒庸不知節製?


    眾人可還記得幕中女子講解那些文人時所說的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嬴政後來變成那個樣子,肯定與他從前的經歷有關的。


    可惜了,沒人能知曉。


    【呂不韋在他還未掌權的時候就開始忌憚他,可見他的手段,假如他真的發現了嫪毐之事沒說,這才是真正可怕,我們為什麽會懷疑他知道呢?】


    【因為當時的那個時機,嫪毐在他成年的時候謀反,他又順利地就解決了,解決後一下子牽連那麽多的人,大刀闊斧令人咋舌,就好像他早已對這件事情瞭然於胸一樣。】


    可是怎麽就不能是因為過於憤怒呢?


    許多男人這樣想。


    自己的母親偷情,這是在打他這個兒子的臉啊!


    普通人尚且不能接受,更何況是帝王,還是這麽一位心高氣傲的帝王。


    更別提趙姬生了兩個兒子,還支持嫪毐謀反了。


    【不過根據《史記·呂不韋傳》記載,這事情是有人告發的,而後連坐呂不韋,事情的全貌我們肯定是沒有辦法窺見,但是秦國最大的艷情大戲就這樣落幕了,膈應的是嬴政,最後為了自己的名聲,他還得把趙姬迎迴宮中尊為太後。】


    嬴政在心裏暗自嘆了一聲。


    如今好了。


    全天下都知道了他的私事,他便更沒有什麽可怕的了。


    之前一直擔心女子評價此事,依女子的個性怎會不提?


    可是幕中女子說他膈應,至少算是在為他說話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