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


    陶淵明好像看懂了。


    前一首是寫的老翁,這一首是寫的自己。


    那前麵王維借老翁說他,現在也是借自己嗎?


    陶淵明也認為自己和王維大概不會太相似,不過這首詩中寫得倒是差不多。


    【還真有,「白衣攜壺觴,果來遺老叟。」一個小吏帶了酒來,他便去找著老翁共飲,「且喜得斟酌,安問升與鬥。」高興地喝著酒,哪裏會去管他幾升幾鬥的?「奮衣野田中,今日嗟無負。」在田間撣了撣身上的灰塵,可算是沒有辜負今天這好日子,「兀傲迷東西,蓑笠不能守。」平日裏孤傲不羈的人這時候已經醉得不知東西了,甚至連蓑衣鬥笠都戴不穩,「傾倒強行行,酣歌歸五柳。」勉強行走,唱著歌迴到了栽著五棵柳樹的家中。】


    【「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一切都好,唯一的一點就是沒怎麽過問生計,愧對家中的妻兒。】


    最近其實已經好多了。


    經過上次幕中女子解說自己後,陶淵明也想了想。


    他確實應該更加關心自己的家人。


    而且自從來到此處,大家人手就這麽多,每個人,包括孩子都沒有閑著的。


    陶淵明也學到了許多在從前他未曾注意的一些東西,老夫妻間的感情也比往日更好了。


    【這個其實也是我們現在很多人會批評陶淵明的地方,他自己追求自由,過著恣意暢快的生活,但是卻沒有管家中的妻子的生活過得是否暢快,不僅是他,古代的許多文人都是這樣,大家看像我們最熟悉的李白、杜甫、蘇軾、白居易。】


    【李白,到處晃蕩,對家中應該沒有太大的責任感吧,甚至於他成親都是為了自己前途上的考慮,杜甫隻有一個妻子還算好的,但是卻讓妻子跟著自己吃苦,連孩子都餓死了,蘇軾同理,而那白居易,和元稹簡直就是一對風流好哥們兒,那麽多的歌姬和緋聞對象。】


    此言一出,各地都陷入了寂靜之中。


    這幾個人,除卻元稹,那可都是幕中女子大力誇讚過的呀。


    她竟會有這般評價!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和元稹二人已經進京了,但天色已晚,聖人必不會此刻召他們進宮,這巨幕一來,當更是如此了。


    「我二人真有錯嗎?」元稹很疑惑地問了一句。


    其實白居易也很疑惑,他也沒不管家中生計,與妻子也是相敬如賓。


    難不成他們不能養歌姬?


    這是什麽道理?


    【雖然說他們是這樣的,但是我個人覺得或許跟著他們的女子都是自願的,因為在那個時代,女子一生下來就會被告知,這一生要做的事就是要找一個好男人嫁出去,生兒育女。她們很多人以男人為天,沒有了男人就等於沒有了天,哪怕他們的男人毫無用處。】


    眾人恍然大悟。


    似乎也確實有這樣的男子。


    有些男子靠著女方起家,在家中依舊拿喬處處拿捏妻子,甚至寵妾滅妻也是常有發生。


    可即便有許多這樣的事情發生,仍舊有許多女子不敢與男子和離,她們還得好好哄著男子,生怕自己落得個善妒的名聲。


    但是女子不生兒育女還能做什麽呢?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扶月也在想,她能做什麽呢?


    她早知道了男人不可能成了她的天。


    可是,誰能成了她的天呢?


    是她自己,還是收留她的趙家夫人?


    【就像陶淵明,陶淵明無疑是高尚的,是愛國的,但是他也是一個失敗的丈夫失敗的父親,別覺得我是在貶低他,大家就代入一下,如果讓你嫁給陶淵明,你願不願意?】


    許多女子陷入了懷疑,尤其是那些知書達理的女子。


    如許多文人一般,她們也是崇尚陶淵明高尚的情操的。


    可是,要讓她們嫁給陶淵明成為一個朝不保夕的農婦,她們願意嗎?


    若是陶淵明的詩有幾首是為她們而作,那還有可能,可那些詩分明在告訴她們這不可能。


    不不不,她們崇敬陶淵明,即便是在心中也是不能染指對方的,幕中女子怎麽問這種問題?


    越來越多的女子這樣去想,什麽嫁不嫁的,一個女子,也不害臊。


    然而,即便她們表麵唾棄,心中的巨石也因女子的話裂了一條深深的口子,像是馬上就要崩裂。


    【但是同為古代人,我個人覺得王維這裏並不是在責怪陶淵明,他應該是在同情陶淵明的遭遇從而帶了點懷古傷今的感覺,陶淵明保持了高潔性情,不為五鬥米折腰,但是他的日子難以為繼。】


    【我有理由覺得王維是在想若是自己像陶淵明一樣,那自己棄官會不會也走向他那一天呢?大家不要忘記王維是一個大家族的子弟,但古代的這類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啃老吃父母的,還有一種就是認為男人應該有自己的事業的。】


    【不管王維是哪種人,如今的他確確實實如同當初的陶淵明,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自己是哪一種人,這還用問嗎?


    王維,他從一開始就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也在做。


    哪怕天不遂人願,可他依舊沒有放棄。


    【但是最終還是內心戰勝了現實,在公元728年,開元十六年,他棄官隱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