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心亭就在今天的南京,是一處歷史名跡,「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開頭描寫整體環境,楚天其實是指的古楚國的天空,後來泛指長江以南的天空,同一片天空下,抬眼望去,皆是一片淒清秋景,水流遠去,飄到遠方,與天匯合在一起。這風景應該還是很美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就這麽兩句,讀起來竟有一種淒涼悲壯之感,跟我讀到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感覺是差不太多的。】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棄疾早年讀過不少的書,蘇軾的詩詞他自然也是讀過不少的。


    蘇東坡言「舊書不厭百迴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也十分認同這個觀點。


    然而若真是十分喜歡的作品,讀得多了就難以避免地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帶了那樣的味道。


    所以幕中女子說他二人的詞讀起來感覺差不多也不算錯。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遙岑就是指的遠山,而且還是那種陡峭的小山崖。韓愈和孟郊有《城南聯句》,其中提到,「遙岑出寸碧,遠目增雙明。」後來「寸碧遙岑」就用來表示極目遠望,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蒼翠小山。】


    唐,元和年間。


    孟郊是韓愈的好友,他們兩人的年紀雖然差得有些多,但是卻總有許多可以說的話題。


    然而……


    韓愈想起自己曾經酒後寫過的一首詩《醉留東野》。


    那時候他常常讀李白、杜甫的詩,總是感嘆他二人不能時常在一處,一生就隻僅僅見過幾次麵。


    可是他和孟郊又何嚐不是呢?


    不過兩人還能留下這樣有趣的詩,也算是不錯的。


    【說起聯句,這是一種比較創新式的詩歌創作方法,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合作而成的作品,其實這種作品更多的是互動性與娛樂性,想要真正創作出一篇神作幾乎是不大可能的。】


    韓愈頷首緘默,這首詩確實算不得神作。


    不是他與孟郊的水平太差,也不是兩人之間無契合,隻是詩仙李白尚且不能首首稱神,更何況是他們。


    而且這首詩的意義並不在此,而在於這是他與孟郊同作,之於他二人來說,這就是一手好詩。


    大抵幕中女子還太年輕,不懂此中感情。


    【說起創作,那還是得流暢,若是失去了流暢,創作就很難成功,但是若是拋開這個目的去進行聯句創作卻能有不少的收穫,這種創作很適合那些常有佳句而難有佳篇的苦吟派,例如孟郊這樣的苦吟派,他們能夠在這樣的創作中激發自己的潛力與想像力,讓作品更加鮮活,若是大家遇到創作瓶頸,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韓愈覺得孟郊也並非無佳作的。


    他覺得孟郊的《遊子吟》就是極好的,而且孟郊的許多詩甚至能越魏晉。


    但他倒也不認為幕中女子有哪錯了。


    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是她不能理解孟郊。


    【我們理解的時候換一下順序,抬眼望去,那些像碧玉髮簪和那海螺狀的髮髻的山像是在述說憂愁恨意。韓愈有詩雲「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其實是比較簡單的比喻句,但很形象,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就是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bushi),隻是很多時候好的作品中不一定都非得是精雕細琢的句子,你就隨便去拿一本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來看看,基本上都是相對通俗的,而我們有時候讀到古典文學覺得人家文縐縐,其實像《紅樓夢》那些已經是當時的通俗語言了。】


    清,幹隆年間。


    曹雪芹拒絕了皇上的好意,認認真真地在家中寫書。


    皇上並沒有怪罪於他,反而給了他許多的賞賜,甚至還賞賜了他一座宅院。


    搬家之後,也終於沒有許多不相熟的人到他的院前來擾他了。


    他細一想,自己寫的這些東西,確實大多都是俗語,他原還想會不會寫得粗魯了些,但為了能與人物的性子配對,那些粗鄙之言也並未修整。


    幕中女子所說之語他是認同的,若想讀些深奧的東西,看看《尚書》之類便足夠了。


    【「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夕陽西下,斜掛高樓,斷鴻指的是落單的大雁,我們都知道大雁都是一群一群的南遷北徙,然而現在的詞人這樣的南渡的遊子就像是那孤雁,隻能發出無盡的悲鳴。】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吳鉤,就是吳地的一種刀。】


    【李賀的《南園》中有寫「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這首詩寫在晚唐藩鎮割據正當十分嚴重的時候,那時候唐代邊陲地區和世襲藩鎮有大約幾十個州是不納賦稅不報戶籍的,他們差不多已經脫離了唐朝的控製,隻是名義上還屬於唐朝,後來唐朝也是因此而滅亡的,而李賀這時卻還因為避父諱而陷入無法施展才華的困境,他閑居在家鄉南園,寫下了這首詩。】


    唐朝各時期的統治者聽到這個都深深皺起了眉頭。


    但其實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從安史之亂的事情看來,拋開李隆基的過錯,麵對藩鎮割據,他們的處理確實還是不夠完美的。


    這本來也就是一個難題,自古也都沒有完美的。


    可他們還得想法子,至少不能讓唐朝因為此等原因而滅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