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再說起闖金營之事,辛棄疾依舊自豪,但若說高興也沒有。


    因為當時的怨恨直到現在還猶記心中。


    恐怕要真正地將那些金人完全地打敗,他才能真正放下。


    【這首《鷓鴣天》大約創作於公元1200年,慶元六年,那時候的辛棄疾歷經蹉跎,已經六十一歲了。】


    【他迴憶當年之事,「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當初年少,帶著萬千兵馬旌旗飄飄,穿著錦衣的騎兵渡江南歸衝破了敵軍。當年辛棄疾帶著幾十人闖敵營後,而後帶著叛徒張安國和上萬義軍擺脫金兵南奔渡過了淮水。】


    【後來張安國被處置,但宋高宗卻沒有抗擊金人的決心,而且他擔心起義軍對他不利,於是義軍就這樣被他輕易解散了。】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嶽飛如今在軍中威望漸高,仿佛一切都進入了正軌。


    可他心中卻很清楚,宮裏邊確實沒有抗擊金人的決心,如若不是因為有著巨幕讓他們不得已這樣做,恐怕如今還是會像先時那般。


    自古以來,起義軍都是鬥誌最強的,由他們來對付金人是最好不過的了,而官家卻輕易將他們打發,不顧國家危難,隻顧自己的權力。


    嶽飛嘆息,可他又能做什麽,他又不能做謀反之事,更不可能因為朝廷的不作為而放棄收復山河。


    而此時的趙構很沒有麵子。


    他的內心的脆弱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對方提及。


    可這沒發生過的事情他如何會認,然而並沒人因為這話給他一個眼神,所以他也無從辯駁,隻能冷哼一聲表示不屑。


    【「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娖(chuo),是整理的意思。胡?,是箭袋。金兵緊張戒備,夜晚也在整理銀色箭袋,與之相反的,宋軍卻英勇無比,清晨就朝著金人萬箭齊發,金僕姑就是一種箭的名字。】


    這是嶽飛所期盼的理想狀態。


    可事實是,金人沒有那麽窩囊,宋軍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英武。


    如今看的就是金人更想占領南宋,還是他們更想收復失地了。


    正所謂有誌者事竟成。


    古人誠不欺人!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我」追昔嘆今,隻嘆春風染不黑已經泛白的鬍鬚。】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春風不染白髭鬚」,當真好句也。


    蘇軾接受自己年邁已經不知過去多久了,他也時常會有時光易逝之感,然而,時光不可倒流,誰不清楚呢?


    他們隻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有限的事情。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上萬字的平戎策沒人看,隻得向鄰居換點實用的種樹書。辛棄疾為了抗擊金軍,寫了《美芹十論》《九議》等文章,但是因為朝廷的不作為,沒有濺起半點水花。】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他寫的那些東西花費了不少的時間,最後都沒能用得上。


    其實若是真能發揮作用,辛棄疾就是花費千倍百倍的時間他也願意。


    他真希望幕中女子能講解一下他的這兩篇文章,讓他們能看看自己的軍事主張,若能對收復山河有用,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了。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趙構輕咳一聲,實在沒辦法再裝死了。


    「日後若有此類論著呈上,諸位同我一起論其可用與否。」


    他都這般說了,眾人還敢說什麽,隻能應上一句是。


    【整首詞其實就總結了辛棄疾的一生,前期的氣勢如虹和後期的悲壯淒涼對比,衝突感極強,十分具有感染力,甚至有人評價此詞是辛棄疾最有份量的小令詞。】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短短幾十個字而已,沒曾想到竟就是他的一生。


    辛棄疾仔細想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說法確實也沒什麽錯。


    他這一生做了什麽呢?


    不就渴望出征而壯誌難酬嗎?


    【公元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宋高宗禪位於宋孝宗趙昚,趙昚比他爹稍微強上一點,他一度想要收復失地,重用主戰派大臣,開始了宋室南渡後第一次主動北伐,一開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屢戰屢勝,然而後來卻因為主將們的各種勾心嫉妒,敗給了自己人,南宋大敗,主和派大批主戰派北伐誤國,孝宗下罪己詔準備和談。】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在場諸人皆是一震,禪位,官家竟要禪位嗎?


    如今他對權勢的這種在意程度,任誰都不敢相信他是會禪位的人。


    而且重點是趙昚此人是誰,他們都是聞所未聞。


    但既然是禪讓,又是姓趙,當還是趙氏皇室子弟。


    隻是,怎麽會……怎麽會如此呢?


    別說是趙構,就是朝臣也都被這話給砸暈了。


    然而他們過了好一會兒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幕中女子後麵的話。


    這個趙昚曾經主動北伐,雖然一開始屢戰屢捷,可最後還是失敗了,而且還是因為他們自己人失敗的。


    一時間主和派和主戰派臉色都好看至極。


    但是他們所有人都流露出一種同樣的情緒,慚愧,即便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上戰場。


    可那些勾心嫉妒的主將在外代表的就是整個宋室朝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