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 作者:蒙娜麗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怕會是比安史之亂後更悽慘的局麵。
【當然了,導致靖康之難的原因不是這麽簡單的,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北宋開國以來就存在的積貧積弱問題,這個說來是挺複雜的,因為當時趙匡胤是兵變起家,所以他自己對這事情就很敏感,生怕別人學自己把宋朝給推翻了,再加上他害怕晚唐時期藩鎮割據的現象重現,於是他「杯酒釋兵權」,把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手中的兵權全部收了迴去,加強中央集權,而後重文輕武,正所謂物極必反,相當於是反向把北宋給搞沒了。】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最近韓信也慢慢地冷靜下來了。
事實是近來也不知是怎麽迴事,許多人都來勸說他,讓他不必執著於兵權,稍微低調一些,莫要讓陛下起疑。
他先時可沒覺得自己的人緣有這般好, 韓信隱隱知道大概是因為自己被幕中女子提及的緣故。
看來許多皇帝都會在功成之後打擊功臣,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可是憑什麽?
明明這樣做就是錯的,他為何要委屈自己呢?
韓信還是沒能完全想得通。
雖說陛下是君,自己是臣,可是君不信,自己如何替他賣命?
但自己有好的解決方法嗎?
似乎無解。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這事情必須解決!宣晏相,歐陽修!」趙禎也慌亂起來。
「還有王安石!一行人通通給我叫來!」
最近他們其實已經在解決三冗問題,軍隊中自然也在安排,但即便有了巨幕預言,實施起來依舊困難重重,這些事情趙禎都很清楚,所以他沒有催促他們。
但是就現在的情況看來,不催促已經不行了,必須抓緊時間。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趙構有些贊同地點了點頭。
雖然這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但確實留下了不小的隱患。
可若是放得太過又會引起藩鎮割據,所以他得好好權衡,至少不能留下罵名。
【另外北宋的統治者也不怎麽行,一個比一個弱,就那些受到好評的皇帝,那都是矮子裏麵找高子,實際上都很弱,像宋徽宗趙佶,他放在藝術史上那是一個大家,那放到政治史上隻能是被罵的份兒。】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趙禎:「……」
怎麽能說他弱呢?
他弱嗎?
趙禎的心像是浮在半空中,還隨意地跳來跳去,一點也不安分,完全落不到實處。
他也不想弱,可要怎樣才能變強呢?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趙佶:「……」
他看了一眼自己桌上被毀掉的畫,發瘋似的將其揉成一團扔了出去,甚至想將自己收藏和創作的那些書法畫作全部毀掉。
「來人。」
「官家。」很快有人應聲。
然而等了半晌都沒聽到官家發話。
趙佶隻是一時衝動罷了。
那些書法畫作又有什麽錯,錯的不過是他罷了。
【當時被俘虜到金朝京師的所有人都要接受金兵的「牽羊禮」,也就是他們的一種投降儀式,就是光裸著上半身,披著羊皮,脖子上繫著繩子趴在地上,讓那些金人牽著繩子,主打的一個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當時很多人因為受不了侮辱而自盡。】
女子講解此處時,巨幕中出現了兩個其貌不揚的男子,正是她所說的裝扮,他們跪在地上,看起來實在狼狽。
「簡直欺人太甚!」
趙佶大怒,一想到自己會有這樣的下場就頭皮發麻。
金賊,那些金賊怎敢如此?
欺負他大宋無人嗎?
趙佶不信,他不信大宋就沒一兩個可以抵抗金賊的能人!
【眼看著北宋不行了,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作為靖康之難的漏網之魚,南下在應天府稱帝,而後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不過幾句話,聽得宋朝眾人心驚膽戰。
大宋,就在以為他們的大宋就要這樣完了的時候,終於聽到了一個稍微好一點的消息。
至少大宋還沒有完全的滅亡吧!
他們還有南宋,他們還是宋朝的子民。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李清照難以置信。
難怪她的作品會有前後期的對比。
難怪她會有什麽南渡。
原來一切的原因都源自於此……
【新朝都建立了,這下日子總該好起來了吧?然而,這個趙構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要不然他也不能有個外號叫「完顏構」。】
1130年,建炎四年。
完……完顏構……
趙構一口鮮血堵在了心口,何故如此說?
完顏不是金人的姓嗎?
他……他難道不是自己母後親生的?
趙構腦子裏瞬間亂成了一團漿糊,那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說的是外號,外號何意?
簡直!簡直是在侮辱他!
什麽叫他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他做了什麽十惡不赦的事情?
趙構腦子裏過了一圈,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他頓了一頓。
「是嶽飛吧!」
幕中女子所說的一定是嶽飛和秦檜的事情。
他要立馬將秦檜處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當然了,導致靖康之難的原因不是這麽簡單的,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北宋開國以來就存在的積貧積弱問題,這個說來是挺複雜的,因為當時趙匡胤是兵變起家,所以他自己對這事情就很敏感,生怕別人學自己把宋朝給推翻了,再加上他害怕晚唐時期藩鎮割據的現象重現,於是他「杯酒釋兵權」,把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手中的兵權全部收了迴去,加強中央集權,而後重文輕武,正所謂物極必反,相當於是反向把北宋給搞沒了。】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最近韓信也慢慢地冷靜下來了。
事實是近來也不知是怎麽迴事,許多人都來勸說他,讓他不必執著於兵權,稍微低調一些,莫要讓陛下起疑。
他先時可沒覺得自己的人緣有這般好, 韓信隱隱知道大概是因為自己被幕中女子提及的緣故。
看來許多皇帝都會在功成之後打擊功臣,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可是憑什麽?
明明這樣做就是錯的,他為何要委屈自己呢?
韓信還是沒能完全想得通。
雖說陛下是君,自己是臣,可是君不信,自己如何替他賣命?
但自己有好的解決方法嗎?
似乎無解。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這事情必須解決!宣晏相,歐陽修!」趙禎也慌亂起來。
「還有王安石!一行人通通給我叫來!」
最近他們其實已經在解決三冗問題,軍隊中自然也在安排,但即便有了巨幕預言,實施起來依舊困難重重,這些事情趙禎都很清楚,所以他沒有催促他們。
但是就現在的情況看來,不催促已經不行了,必須抓緊時間。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趙構有些贊同地點了點頭。
雖然這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但確實留下了不小的隱患。
可若是放得太過又會引起藩鎮割據,所以他得好好權衡,至少不能留下罵名。
【另外北宋的統治者也不怎麽行,一個比一個弱,就那些受到好評的皇帝,那都是矮子裏麵找高子,實際上都很弱,像宋徽宗趙佶,他放在藝術史上那是一個大家,那放到政治史上隻能是被罵的份兒。】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趙禎:「……」
怎麽能說他弱呢?
他弱嗎?
趙禎的心像是浮在半空中,還隨意地跳來跳去,一點也不安分,完全落不到實處。
他也不想弱,可要怎樣才能變強呢?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趙佶:「……」
他看了一眼自己桌上被毀掉的畫,發瘋似的將其揉成一團扔了出去,甚至想將自己收藏和創作的那些書法畫作全部毀掉。
「來人。」
「官家。」很快有人應聲。
然而等了半晌都沒聽到官家發話。
趙佶隻是一時衝動罷了。
那些書法畫作又有什麽錯,錯的不過是他罷了。
【當時被俘虜到金朝京師的所有人都要接受金兵的「牽羊禮」,也就是他們的一種投降儀式,就是光裸著上半身,披著羊皮,脖子上繫著繩子趴在地上,讓那些金人牽著繩子,主打的一個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當時很多人因為受不了侮辱而自盡。】
女子講解此處時,巨幕中出現了兩個其貌不揚的男子,正是她所說的裝扮,他們跪在地上,看起來實在狼狽。
「簡直欺人太甚!」
趙佶大怒,一想到自己會有這樣的下場就頭皮發麻。
金賊,那些金賊怎敢如此?
欺負他大宋無人嗎?
趙佶不信,他不信大宋就沒一兩個可以抵抗金賊的能人!
【眼看著北宋不行了,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作為靖康之難的漏網之魚,南下在應天府稱帝,而後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不過幾句話,聽得宋朝眾人心驚膽戰。
大宋,就在以為他們的大宋就要這樣完了的時候,終於聽到了一個稍微好一點的消息。
至少大宋還沒有完全的滅亡吧!
他們還有南宋,他們還是宋朝的子民。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李清照難以置信。
難怪她的作品會有前後期的對比。
難怪她會有什麽南渡。
原來一切的原因都源自於此……
【新朝都建立了,這下日子總該好起來了吧?然而,這個趙構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要不然他也不能有個外號叫「完顏構」。】
1130年,建炎四年。
完……完顏構……
趙構一口鮮血堵在了心口,何故如此說?
完顏不是金人的姓嗎?
他……他難道不是自己母後親生的?
趙構腦子裏瞬間亂成了一團漿糊,那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說的是外號,外號何意?
簡直!簡直是在侮辱他!
什麽叫他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他做了什麽十惡不赦的事情?
趙構腦子裏過了一圈,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他頓了一頓。
「是嶽飛吧!」
幕中女子所說的一定是嶽飛和秦檜的事情。
他要立馬將秦檜處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