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 作者:蒙娜麗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像這麽現在一個視頻過去,千裏之外你都能跟對方打情罵俏、聯絡感情。】
視頻?
視頻不就是女子展現給他們的一些能動的畫麵嗎?
大家還沒能意識到女子其實也不是實時在進行講解,隻以為女子視頻中的視頻才是視頻。
但千裏之外都能於對方聯繫,這應當是假的吧?
畢竟他們跟幕中女子說話幕中女子都沒反應啊。
許是說大話呢吧。
第109章
李清照
【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李清照三十八歲,這時候趙明誠任萊州知州,李清照離開了居住十多年青州前往萊州與之相會,但這時候兩人之間顯然有了隔閡。】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三十八歲。
女子刻意強調這個年紀是何意,是為了說明她已經人老珠黃所以被官人不喜了嗎?
這樣的事情李清照不是沒有聽說過,相反已經聽得麻木,然而在覺得正常的同時卻從來沒有認為這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人大抵都是這樣,總對一些事情充滿著盲目的自信。
【或許因為兩人無子,又或許是因為趙明誠納妾的緣故,他們兩人似乎再也迴不到從前了。】
趙明誠極少在李清照的麵前擺臉色,可現在他卻實在是忍不住了。
若是因為無子鬧成那樣,倒是挺正常的,但是聽幕中女子的意思,是說他和李清照之間沒有孩子竟是他的原因。
此女真是膽大妄為,什麽都敢說,她如此一說,日後他出去還怎麽見人?
趙明誠的心像是已經沉入了大海,他雖不是家中獨子,卻也是被覬覦厚望的,他怎麽能沒有孩子呢?
以往母親不是沒有催過,但他們二人年紀輕倒也沒太在意,是不是該請大夫來看看呢?
【李清照到萊州之後,丈夫不再像從前那樣對她百般嗬護,而且還醉心於官場冷落她,這自然令李清照不快,她的《感懷(並序)》中有提及這事情。】
也不知是因為夜深了,還是因為這巨幕提到的事情,院中的氣氛已經慢慢地冷了下去。
兩人都沒言語,假裝認真看著巨幕,其實心中已經是驚濤駭浪了。
【這首詩的序言大概的意思是說李清照在宣和三年八月十日來到萊州,她一個人坐在屋子裏,以往喜歡看的那些書這裏都沒有,在小幾上看到一本《禮韻》,就隨便翻了翻,翻到「子」字就以此為韻,作了首感懷詩。】
李清照努力不去多想,把注意力都放在巨幕上。
她是最愛書的,就算是去找趙明誠怎麽會不帶自己喜歡的書呢?
而且他就算心變了,喜歡讀的書該也不會變,他那處竟也沒有?
【「寒窗敗幾無書史,公路可憐合至此。」破敗的屋中書案上沒有詩書史集,就像當年袁術兵敗後發出的那句「袁術止於此乎!」當真是落魄異常!】
【公路是袁術的字,袁術是三國時期割據群雄之一,也曾經輝煌過,後來被曹操等人打敗,這裏主要以此作一個比喻。】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冷哼一聲,以袁術做比,看來當真是氣胡塗了。
他對這些兒女情長本不敢興趣,可是卻又想了解了解那後世出現的體裁。
當然也想在後世的詩詞中聽到有關於自己的能助他們成事的評價。
【「青州從事孔方兄,終日紛紛喜生事。」這兩句是在諷刺趙明誠,青州從事是好酒的意思,出自《世說新語》,傳說當年桓溫手底下有個人很懂酒,他把好酒就稱之為「青州從事」,因為青州有一個齊郡,齊又和臍同音,而好酒的酒力能一直到達臍部,所以就這麽稱唿了。】
【嗯……怎麽說呢?其實就是一個很無聊的諧音梗,沒點腦洞真想不出來,而他把次酒比作平原督郵,也是類似的諧音梗。】
【孔方兄指的是錢,出自《錢申論》,大家不需要深究,這幾個典故在詩句中看到知道是什麽意思就行了。】
【李清照在這裏諷刺趙明誠隻知道酒宴、錢財這些無聊的事情,其實他們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很幸福就是因為誌趣相投,這時候兩人之間的興趣開始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楊合林曾評價這首詩,「字裏行間頗見其不悅之色」,顯然,對於這樣的趙明誠,李清照是很不滿意的。】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莫說是李清照,就連趙明誠自己也是不滿意的。
他怎會隻知道酒宴錢財呢?
他若是隻知道錢財,那便不會花如此多的銀兩去大量購買那些金石了。
而酒肉穿腸過,那更不可能了,若是先時所說的醉心於官場那還有點可信。
不止是他,就連李清照也應該明白,沒有權力什麽都不是。
若不是他們太弱小,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也不必遭那麽多的罪。
所以他不認為自己奮鬥於官場有什麽錯。
那李白、杜甫不都是醉心官場之人嗎?
思及此,趙明誠輕咳了一聲,拿他二人做比,實在算不得什麽好兆頭。
【「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寢凝香有佳思。」作詩要閉門謝客,在自己的居所裏焚香才能有好的想法。「靜中吾乃得至交,烏有先生子虛子。」在這安靜的環境中,「我」得到了兩個摯友,烏有先生和子虛先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視頻?
視頻不就是女子展現給他們的一些能動的畫麵嗎?
大家還沒能意識到女子其實也不是實時在進行講解,隻以為女子視頻中的視頻才是視頻。
但千裏之外都能於對方聯繫,這應當是假的吧?
畢竟他們跟幕中女子說話幕中女子都沒反應啊。
許是說大話呢吧。
第109章
李清照
【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李清照三十八歲,這時候趙明誠任萊州知州,李清照離開了居住十多年青州前往萊州與之相會,但這時候兩人之間顯然有了隔閡。】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三十八歲。
女子刻意強調這個年紀是何意,是為了說明她已經人老珠黃所以被官人不喜了嗎?
這樣的事情李清照不是沒有聽說過,相反已經聽得麻木,然而在覺得正常的同時卻從來沒有認為這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人大抵都是這樣,總對一些事情充滿著盲目的自信。
【或許因為兩人無子,又或許是因為趙明誠納妾的緣故,他們兩人似乎再也迴不到從前了。】
趙明誠極少在李清照的麵前擺臉色,可現在他卻實在是忍不住了。
若是因為無子鬧成那樣,倒是挺正常的,但是聽幕中女子的意思,是說他和李清照之間沒有孩子竟是他的原因。
此女真是膽大妄為,什麽都敢說,她如此一說,日後他出去還怎麽見人?
趙明誠的心像是已經沉入了大海,他雖不是家中獨子,卻也是被覬覦厚望的,他怎麽能沒有孩子呢?
以往母親不是沒有催過,但他們二人年紀輕倒也沒太在意,是不是該請大夫來看看呢?
【李清照到萊州之後,丈夫不再像從前那樣對她百般嗬護,而且還醉心於官場冷落她,這自然令李清照不快,她的《感懷(並序)》中有提及這事情。】
也不知是因為夜深了,還是因為這巨幕提到的事情,院中的氣氛已經慢慢地冷了下去。
兩人都沒言語,假裝認真看著巨幕,其實心中已經是驚濤駭浪了。
【這首詩的序言大概的意思是說李清照在宣和三年八月十日來到萊州,她一個人坐在屋子裏,以往喜歡看的那些書這裏都沒有,在小幾上看到一本《禮韻》,就隨便翻了翻,翻到「子」字就以此為韻,作了首感懷詩。】
李清照努力不去多想,把注意力都放在巨幕上。
她是最愛書的,就算是去找趙明誠怎麽會不帶自己喜歡的書呢?
而且他就算心變了,喜歡讀的書該也不會變,他那處竟也沒有?
【「寒窗敗幾無書史,公路可憐合至此。」破敗的屋中書案上沒有詩書史集,就像當年袁術兵敗後發出的那句「袁術止於此乎!」當真是落魄異常!】
【公路是袁術的字,袁術是三國時期割據群雄之一,也曾經輝煌過,後來被曹操等人打敗,這裏主要以此作一個比喻。】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冷哼一聲,以袁術做比,看來當真是氣胡塗了。
他對這些兒女情長本不敢興趣,可是卻又想了解了解那後世出現的體裁。
當然也想在後世的詩詞中聽到有關於自己的能助他們成事的評價。
【「青州從事孔方兄,終日紛紛喜生事。」這兩句是在諷刺趙明誠,青州從事是好酒的意思,出自《世說新語》,傳說當年桓溫手底下有個人很懂酒,他把好酒就稱之為「青州從事」,因為青州有一個齊郡,齊又和臍同音,而好酒的酒力能一直到達臍部,所以就這麽稱唿了。】
【嗯……怎麽說呢?其實就是一個很無聊的諧音梗,沒點腦洞真想不出來,而他把次酒比作平原督郵,也是類似的諧音梗。】
【孔方兄指的是錢,出自《錢申論》,大家不需要深究,這幾個典故在詩句中看到知道是什麽意思就行了。】
【李清照在這裏諷刺趙明誠隻知道酒宴、錢財這些無聊的事情,其實他們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很幸福就是因為誌趣相投,這時候兩人之間的興趣開始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楊合林曾評價這首詩,「字裏行間頗見其不悅之色」,顯然,對於這樣的趙明誠,李清照是很不滿意的。】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莫說是李清照,就連趙明誠自己也是不滿意的。
他怎會隻知道酒宴錢財呢?
他若是隻知道錢財,那便不會花如此多的銀兩去大量購買那些金石了。
而酒肉穿腸過,那更不可能了,若是先時所說的醉心於官場那還有點可信。
不止是他,就連李清照也應該明白,沒有權力什麽都不是。
若不是他們太弱小,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也不必遭那麽多的罪。
所以他不認為自己奮鬥於官場有什麽錯。
那李白、杜甫不都是醉心官場之人嗎?
思及此,趙明誠輕咳了一聲,拿他二人做比,實在算不得什麽好兆頭。
【「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寢凝香有佳思。」作詩要閉門謝客,在自己的居所裏焚香才能有好的想法。「靜中吾乃得至交,烏有先生子虛子。」在這安靜的環境中,「我」得到了兩個摯友,烏有先生和子虛先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