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此事,唐肅宗並沒有責怪李輔國,反而安撫對方,但李隆基被遷到西內沒多久,他的親信就遭了殃,高力士被流放,陳玄禮辭官,一向親近的玉真公主也遷居玉真觀,可想這時的李隆基在宮裏的處境,沒多久就黯然離世了。】


    李隆基閉了閉眼,他絕不可能再讓自己有如此淒涼的晚年。


    高力士、陳玄禮、玉真,這些人都是忠心耿耿跟隨他的人。


    自己都那樣了,他們仍舊不離不棄。


    他也必不負他們的忠心。


    【「可憐孝德如天大,反使將軍稱好在。」肅宗的孝德高如天,可為何反讓高力士為玄宗吶喊呢?這裏有可能說的是李隆基遷居西內的時候,李輔國找了人想要幹掉他,高力士出麵保護了唐玄宗。這裏的李清照應該是在指責唐肅宗和李輔國,以及他這種奸邪小人。】


    聽聞此言,李白也不禁唏噓。


    他一向不喜高力士,對方權傾朝野,眼高於頂,在他看來就是奸邪小人。


    可如今李白也忍不住為他的這份忠心而動容,更是因為同樣淒涼的結局而沉聲了些惺惺相惜之感。


    但李白也很清楚,至少高力士是有過實權的,而自己沒有。


    這可真是令人傷懷的一件事。


    自己連個閹人都比不過。


    以往他也不會這般比,因為不屑,但如今,他倒覺得高力士似乎也沒那麽不堪了。


    可這也並不代表他就認為高力士有多好。


    高力士若真是忠貞愛國之輩,就好好好勸諫聖人,那事情說不定也不會演變成後來的模樣。


    思及此,李白忙把那種情緒收了起來,他們終究是不同的。


    【「嗚唿,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後專。」唉!這奴才不能指斥李輔國、張後等專政之事,隻能說薺菜相關的詩句。「乃能念春薺長安作斤賣。」這裏出自高力士的一首詩《感五溪薺菜》,不過有點爭議,有人說這首詩是高適寫的,我這裏就當是高力士寫的。】


    高適也正在想高力士之為人。


    若說起來,他們沒有人不羨慕高力士。


    能與天子那般親近,誰不想呢?


    許多人對高力士的不喜,一是看不上他宦官的身份,二是見不慣他權傾朝野的做派,三就是羨慕嫉妒他能伴聖人左右。


    春薺?


    不像自己寫的吧。


    【在被流放後,高力士來到了巫州,他看到很多人不吃薺菜,於是寫了這首詩,「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采。」我們當寶的東西別人可能棄之敝履,「夷夏雖有殊,氣味都不改。」薺菜生長的地方不同,但氣味總是不變的。】


    【這首詩很簡單,這也是我為什麽覺得它不太可能是高適寫的其中一個原因,高適的作詩水平我們還是不能低估的,而這首詩雖然簡單,但是卻表達了高力士對唐玄宗的忠心,不管他人在長安還是在巫州,他對唐玄宗的忠心總是不變的。】


    詩雖簡單,這情確實 重。


    李隆基沒對高力士有什麽表示,但心中已然十分感動了,日後自然不會薄待。


    不過他這詩句,確實,比李白的詩句差了不少。


    如此一想,便覺得更該讓李白做教導之事了。


    【高力士雖然不是什麽大好人,但是其忠心卻是沒話說的,根據《舊唐書》記載,遇大赦,高力士迴長安途中聽說李隆基已死,當即就吐血而亡了。】


    李隆基一直在想高力士的事情,驀地起身走到記載幕中女子之言的官員身邊將已經寫好的紙張拿了起來。


    這張後是誰?


    李輔國,張後……


    當是李亨稱帝後的皇後。


    這還好辦,太子府的人被他全數幽禁起來了,當是起不了亂子。


    「聖人,可有何不妥?」高力士已經許久未見聖人失態了,遂忙問道。


    李隆基擺手,心卻放下去不少,麵色也緩和了許多。


    【李清照的這首詩雖然主要寫的是奸人誤國的危害,但重點還是跟其一一樣,是在勸宋朝當局要以史為鑑。事實證明,李清照的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然而當時的宋朝統治者並沒有意識到國家出現的問題,導致了最後悲劇的發生,而李清照作為一個女子有這些想法,在古代是很了不起的。】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趙佶眉心一突。


    所以幕中女子的意思是,後麵發現什麽靖康之難其實是奸臣誤國?


    是誰呢?


    然而,女子並沒有給他答案。


    【所以即便有人不喜歡李清照,但我們依然可以用一句「巾幗不讓鬚眉」來形容李清照。】


    第101章


    李清照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巾幗不讓鬚眉。


    幕中女子一再地用這樣的話來形容李清照讓趙明誠又是自豪,同時又有點羞愧。


    自己的夫人如此能幹,他當然要感到自豪。


    可是沒有一個男人能夠容許自己的女人能幹超過自己,那樣隻會讓他覺得自己沒用。


    然而事實是,李清照的文才確實是比他好的,這事情他沒迴避。


    趙明誠拿起酒杯咕嚕飲下,方才還一直賠笑著為他倒酒的李清照這時卻好半晌都沒注意到他空了的杯子,蹙了蹙眉後,趙明誠還是自己端起酒壺為自己斟了一杯。


    【我們不能忘了,這時候的李清照還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所以在這個時候,她的作品還多是一些充滿了小女兒心情的作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