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這一年發生了很多的事情,第一件就是楊國忠和安祿山的關係惡化,楊國忠跟李隆基說安祿山要謀反並且勸李隆基召安祿山迴朝,說安祿山必不會迴,沒想到安祿山不僅迴來了,而且還得到了李隆基的歡心,李隆基甚至想讓他做宰相,被勸之後加左僕射。】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險些一口老血噴出來。


    他當真是老糊塗了,他為何那般好糊弄呢?


    被楊國忠利用還不算,還被安祿山耍得團團轉。


    這是要氣死他嗎?


    這些人,死了一了百了。


    該死!


    【第二件大事就是唐兵進攻南詔兵敗,說起南詔這個事情還有些複雜。在開元年間,南詔臣服於唐朝,但是後來到了天寶八載,有一個叫張虔陀的官員擔任雲南太守。這個張虔陀雲南太守仗著天高皇帝遠,在雲南地區耀武揚威,還侮辱當時的南詔國王閣羅鳳。】


    南詔?


    此時南詔也是臣服於大唐的啊。


    這閣羅鳳,若是受了什麽不公的待遇,那可以傳到他這兒來,難道這點小事自己還不會為他做主嗎?


    何苦就到了要打仗的地步?


    【閣羅鳳十分生氣,於是派人去長安告狀,但是卻因為楊國忠的阻攔,李隆基並沒有在意這件事情,故而這事不了了之。閣羅鳳一氣之下就殺了張虔陀。】


    李隆基一呆。


    原來是來找過自己了。


    這個楊國忠!


    又是楊國忠!


    「咳咳……」


    「父皇,父皇,你沒事吧?」


    「快傳太醫!」


    【這可倒好,直接給了楊國忠攻打南詔的機會,但是打肯定不是他去打,他舉薦自己的親信鮮於仲通為主將,令他率軍攻打南詔,因為好大喜功,在失敗之後,楊國忠隱瞞戰敗的事實,謊報軍功。】


    李隆基揮手製止了那些人的慌亂。


    他認真地看著巨幕,還想從巨幕之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他其實早已認定了楊釗就是楊國忠,雖然沒有證據,為什麽會叫楊國忠呢?


    自從發出罪己詔,楊釗和那些叫楊國忠的,都被他關了起來。


    他一定要想辦法知道哪個才是真正的楊國忠。


    他要讓這個楊國忠不得好死。


    【楊國忠這個人大奸大惡,但你要說他想讓唐朝覆滅吧,可能他也沒有。他並非一個很有政治遠見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許假如有人給他足夠多的利益,讓他將唐朝覆滅,說不定他也會願意去做,他就是這樣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包括同年的謊報災情也是同樣的動機。】


    對,還有謊報災情一事。


    李隆基簡直難以相信,自己英明一世,竟在這人手裏栽了這麽多的跟頭。


    但是女子的話也給了他警醒,隻是一味地讓那些臣子臣服於自己是不夠的。


    那些沒有政治遠見的人放在身邊都十分危險。


    不如不要。


    【雖然這些事情李隆基都被蒙在鼓裏,但是上至官員,下至百姓,許多人都是知道的。然而他們會怨恨楊國忠嗎?】


    【當然會,但他們不僅會怨恨這個始作俑者,還會怨恨最高權利者也就是給予楊國忠這些權利的皇帝李隆基,甚至會直接怨恨整個朝廷。也正是抓住這一點。後來安祿山才以「清君側」的名義謀反。】


    一定不要。


    李隆基狠狠咬牙。


    這些道理他不是不明白,朝廷的威信就是這樣一步步消失殆盡的。


    他甚至覺得始作俑者,不是楊國忠,而是自己。


    若是沒有自己的縱容,他怎麽敢?


    【劍南兵大敗於南詔之後,李白寫下了《書懷贈南陵常贊府》,這首詩中清晰地表達了他對時事的擔憂以及自己對此無能為力的愁緒。】


    李白也在想。


    麵對這樣的情況,他能怎麽辦呢?


    入伍從軍嗎?


    可他一個人,能改變什麽?說不定連自己的命都沒辦法從戰場上拿迴來。


    而且他不認為自己應該是在前線廝殺的小兵,他要做也應該是一個指揮者。


    【李白的詩在很多時候開頭都十分直接,甚至是有些突兀,這首詩也是如此,並沒有什麽委婉的渲染,不是直接寫道:「歲星入漢年,方朔見明主。」這裏的歲星就是木星,指的東方朔,這在《太平廣記》中有記載,說他是歲星下凡,當然這隻是傳說。】


    【當年東方朔侍奉漢武帝,李白也是一樣。侍奉明主,然而卻「調笑當時人,中天謝雲雨。」因為嘲笑了當時朝廷中的那些人,所以隻得謝恩離開皇宮。】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劉徹有些鬱悶,自己小看了東方朔也就罷了,難道他也是因為那些趣話被自己罷官了嗎?


    幕中女子越是提及此人,他的心中就越發不安。


    不過好在這些事情還沒有發生,他還有機會去處理,並不難辦。


    【「一去麒麟閣,遂將朝市乖。」一朝離開了翰林院。就是與那大明宮長久的分開了,「故交不過門,秋草日上階。」曾經很好的朋友也不上門了,門前台階上都長滿了秋草。是一種很淒涼的感覺,完全可以想見李白當時是很不想離開的,這麽多年過去了,他心中仍舊懷有不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