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


    正是如此!


    不知該如何表達的不識字的那些人隻能聽著女子的話而發出讚嘆。


    他們雖不懂,卻也認同李白就是詩仙了。


    李白,是連幕中女子都仰望的仙人啊!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溫庭筠平日裏最喜歡追求辭藻華麗的。


    所以他的詩文不是真正的好,是這意思嗎?


    但幕中女子先時提及自己分明還是讚賞自己的吧?


    是他理解錯了?


    不過之前說陶淵明時,女子確實也贊了陶淵明的「樸素中見綺麗」。


    溫庭筠眉頭慢慢鎖了起來。


    【李白心裏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和安祿山等人同流合汙,於是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幽州,南下遊魏州、汾州、梁園、曹南、宣城,在這一時期,他寫下著名的《獨坐敬亭山》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這兩首詩比較重要,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李白一怔。


    他離開了?


    什麽都沒做,他就這般離開了嗎?


    他不是應該揮劍斬殺叛軍,哪怕身首異處也在所不惜嗎?


    至少不該是灰溜溜地走掉吧?


    難道是找救兵去了?


    沒想到今天比昨天更晚。


    那就淺淺祝大家節日快樂吧~


    第87章


    李白


    【《獨坐敬亭山》這首詩特別簡單,跟《靜夜思》似的,但是其中所表達的感情卻十分濃厚。】


    安徽,宣城。


    許多人突然聽到了自己附近山峰的名字,大晚上的就精神抖擻起來。


    跟《靜夜思》似的,那不是思鄉嗎?


    若是思鄉,那是他們宣城不好?


    想必也不會,李白寫的詩句中,倒也還沒有說哪處不好的。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果不其然,「隻有」二字那是說明敬亭山還不錯。


    李白是不是想在此處隱居呢?


    但他心向皇城,就算此處再好,他應當也不會留下。


    【詩中每一個字寫的都是詩人眼前的景,但是每一個字所表達的都是他的情,此所謂景語皆情語。】


    「情語?何物?」


    「什麽情?」


    敬亭山的農人們都不懂,但聽意思當是好話吧?


    【鳥都飛了,雲也散了, 詩人周圍隻有靜立的敬亭山。古來人們表達心中誌向,多以白雲為先,陶淵明曾在《詠貧士》中用「孤雲獨無依」和「眾鳥相與飛」這樣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高潔孤獨,這裏李白的詩句顯然是受了陶淵明詩句的影響,但是他的重點卻在敬亭山。】


    東晉。


    陶淵明是能理解李白這首詩的。


    那種孤獨,那種沒人理解的心情,是與他相同的。


    至於是孤雲還是那什麽敬亭山都無甚關係。


    【由此,我姑且猜測一下當時的場景,詩人或許是垂頭喪氣地來到這個地方,又或許隻是心情淡然地坐在某處定定地望著敬亭山。】


    【其他的一切都被他拋開了,那些鳥兒那些雲是真的都不在了嗎?是真的周圍除了敬亭山就沒其他的了嗎?肯定也不是啊。可是他這麽說也有他的道理。】


    【他感覺一切的人都與他不在一處,所有的人都厭惡他,除了敬亭山。那些雲,那些飛鳥,就像是那些人一樣,而敬亭山,可能就是他的元丹丘,是他的孟夫子,是他的賀監,是一切可以理解他的人。】


    那他一定是李白的敬亭山,陶淵明想。


    隻可惜他與李白相隔那麽多年,隻怕李白永遠也不會知道有他這麽一座敬亭山。


    而自己也沒有這樣的一座山。


    不過陶淵明認為,李白應該也是理解他的,不然也不會化用他的詩句。


    這種時空相隔卻彼此能理解對方的感覺讓陶淵明也忍不住地心情激盪起來。


    【咱們說到這裏也不用再多說,大家也應該明白了他其中所表達的感情。】


    【那是一種不被人理解的孤獨與寂寥,但他的心中不是全然都是絕望,他還有敬亭山。】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從不怕孤獨,但他也恐懼不被人理解的孤獨。


    這些年,他也隱隱發現了這一點。


    理解他的人就那麽幾個,而他們也都一個個地離他而去。


    他終將孤獨一人。


    如今看來,真正能傾訴他的想法的是他手中的紙和筆,他將自己的想法注入詩中,有無數地後世之人能明白他。


    即便他們並不能改變什麽。


    【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則是一首餞別抒懷之神作。】


    神作。


    眾人都已經記不得李白有多少作品被女子如此誇讚了。


    【謝眺樓在安徽,是當初謝眺做宣城太守的時候修建的一棟樓,謝眺是謝靈運的侄子,是南北朝時期有名的文人。李白不止一次去過安徽,到這謝眺樓也不止一次,這首詩是他在這兒餞別他的叔叔李雲時所寫的一首詩,這個叔叔不一定就是真的叔叔,就像之前我們提到的李良不一定是他的侄子一樣。而標題中的校書是當時的一個官職。】


    官職。


    這不會又是李白想要搭誰的關係進入朝堂的詩吧?


    眾人都有些不想看了,他們已經不想看到李白失望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