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對大唐而言是好是壞卻是難以猜測。


    許多的寒門學子看到這樣的原因都憤懣不平。


    如此才能,竟因為出身懸殊而不被接受,當真是天道不公,出身是他們能選擇的嗎?


    他們作為讀書人都自詡清高,也不是所有人都會想去結交權貴。


    而那些權貴定然是看不上他們的,還談什麽清高?


    可笑!


    【但我個人認為是不大可能的,王維或許是比較孤傲,但也不至於因為出身就不參加李白參與的活動。】


    【就算他心裏看不上,也不會做得這麽明顯,要知道李白的粉絲不論貧富,那可是很多的。】


    這麽說好像也有道理,那兩人的關係為何會如此呢?


    在唐以前的大多數人還是在心中站在了李白一邊,尤其是那些寒門學子。


    李白這樣灑脫,定不是因小事與人結怨之人。


    但也沒人大肆宣揚自己的想法,畢竟還沒真正地說到王維。


    【第二個原因是兩人的性格問題,一個狂放不羈,一個內斂淡然,完全的氣場不合,但是家人們,你們身邊就沒有那種跟自己性格不合但人還不錯的朋友嗎?】


    【有些人該吵吵該罵罵,一句句的傻逼之下才是真正的好友。】


    是這樣嗎?


    許多人又開始懷疑幕中女子之言了。


    這傻逼二字怎麽看都不是誇讚之語吧?


    「傻逼?」有人試著喊了自己身邊的好友一句,誰知好友下意識地迴了一句,「你才傻逼呢!」


    下一瞬,兩人一同哈哈大笑起來。


    雖然這話聽著粗鄙,但前麵那話眾人卻是認同的。


    有時候好友爭吵,但最後還是摯深好友。


    西晉景元年間。


    嵇康原以為寫過絕交書,山濤就不會再來煩自己了,沒想到他竟如此執著。


    又又又又又來了。


    「山巨源,你平日便無他事可做?」


    做官就這般閑的嗎?


    有巨幕,無巨幕,他總在自己這處,幹脆地與自己一同隱居算了。


    正說著,鍾會來了。


    【所以我認為這個理由也是很牽強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家都知道這兩人進入仕途靠的都是同一個女人,雖然我們都知道,以這二人的文采,參加科舉不說取前三,中進士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唐。


    李世民皺眉。


    「什麽?竟是因為女人?」


    李世民自己本也算風流之人,但他清醒得很,女人絕不能影響他的大業。


    雖然女子說男女平等,他也覺得有道理,可是不論男女,他都不可能讓其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所以聽到此處,他隻覺可笑。


    但或許並不是因為女子,而是因為男人的自尊吧?


    想到此處,他還有點興趣了。


    【王維當初因為樂曲得玉真公主賞識,而後中狀元。而李白因為詩句讓玉真公主欣賞,得以見玄宗。】


    【所以時人以為兩個人算是情敵,應該大概也許還是不太合理吧,畢竟兩人該結婚的結婚該生娃的生娃,跟玉真公主有什麽關係?】


    那是什麽原因呢?


    本來眾人對兩人的關係也不甚感興趣,可見女子把自己說出的三個可能的原因都否定了。


    眾人也開始感興趣。


    會不會是什麽不為人知的原因啊?


    文人秘辛?


    【具體是什麽,咱也不知道,大家可以自己猜猜。】


    【孟浩然作為李白的朋友,為李白介紹了許圉師的孫女,值得一提的是這時候許圉師已經去世了,其實許家的權勢遠不如許圉師做宰相時。】


    【如若不然,可能許家也看不上當時那般身份地位的李白。】


    這就是現實。


    或許,不對,幾乎可以肯定,許家選中已經身負盛名的李白肯定也是有目的的。


    李白如何不知道?


    但他當初成,確實也抱過希望,希望許家可以幫助自己進入仕途,可是最終還是沒能成功。


    【當時唐玄宗是把招攬人才這事放在心上的,他發召令「民間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薦。」】


    【如果當時李白去了,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但是他沒去,這其中不知有沒有成親的緣故。】


    李隆基也納悶呢。


    若李白當時前來,他有文有武,自己高低給他一個官坐坐,誰知竟讓玉真引薦,他自然不會認為對方有多大真才實學。


    這種幹謁之風氣也不知是好是壞,讓李隆基十分糾結。


    任其發展下去,對寒士不公,可若禁止,或許總會錯過人才。


    還要李白這樣的人,該允許其參加科考嗎?


    唯才是舉,如此就公?


    【李白可能是把希望放在了他的嶽家,或者是李白的身份背景不允許他參加這樣的選拔,又或者因為其他的什麽原因,反正他並沒有去參加那次的人才選拔。】


    【但許家的道路顯然沒有走通,具體原因我們也已經無法考證。李白也隻能繼續他的幹謁之路。】


    「俶兒,你如何看這幹謁之風?」


    「迴皇爺爺,孫兒以為,此風不正,當以革除。」


    他仔細研究了幕中女子所言,女子雖沒怎麽評價這幹謁之風,但卻也完全沒誇讚,而且每每談及李白、杜甫幹謁她表情都不是讚賞,所以他大膽猜測,女子持否定態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